詔令奏議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史評類
別集類
政書類
史鈔類
傳記類
目錄類
正史類
載記類
雜史類
天皇陛下夫也
皇嗣陛下子也当传之子孙为万世计陛下承天皇顾
托而有天下又立承嗣臣见天皇不来食矣后乃止 张易之 尝从容问自安计于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
章事狄仁杰仁杰曰惟劝迎庐陵王可以免祸会后欲
以武三思为太子以问 …… (第 10a 页)
兵革汉文守之以廉
谨卒不能苏复大训是以景武昭宣天资甚美才可以
免祸乱哀平之间则不能虞篡弑矣然而惠帝废 易之
际犹赖羽翼以胜其邪心是后有国之君议教化者莫
不以兴廉举孝设学崇儒为意曾不知教化之不行自 …… (第 17b 页)
设百官以分职然后人心大定宗社永宁有国家者不 易之 道也陛下嗣膺大宝四年于兹矣而储闱未立典
策不行是开窥觎之端乖重慎之义非所谓承宗庙重
社稷也且汉魏故事 …… (第 20b 页)
心大定宗社永宁有国家者不 易之 道也陛下嗣膺大
宝四年于兹矣而储闱未建典册不行是开窥觎之端
乖重谨之义非所以承宗庙重社稷也宪宗依所请 …… (第 23b 页)
多忌讳不于治安之时豫为长远之谋此患难所从
而生也窃观汉室以至有唐简策所载帝王即位则立
太子此乃古今不 易之 道也其或谦让未暇则有司请
之所以尊宗庙重社稷皆国家莫大之庆矣未闻人主
以为讳恶也及唐中叶以来人主始有 (第 37b 页)
皇嗣陛下子也当传之子孙为万世计陛下承天皇顾
托而有天下又立承嗣臣见天皇不来食矣后乃止 张易之 尝从容问自安计于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
章事狄仁杰仁杰曰惟劝迎庐陵王可以免祸会后欲
以武三思为太子以问 …… (第 10a 页)
兵革汉文守之以廉
谨卒不能苏复大训是以景武昭宣天资甚美才可以
免祸乱哀平之间则不能虞篡弑矣然而惠帝废 易之
际犹赖羽翼以胜其邪心是后有国之君议教化者莫
不以兴廉举孝设学崇儒为意曾不知教化之不行自 …… (第 17b 页)
设百官以分职然后人心大定宗社永宁有国家者不 易之 道也陛下嗣膺大宝四年于兹矣而储闱未立典
策不行是开窥觎之端乖重慎之义非所谓承宗庙重
社稷也且汉魏故事 …… (第 20b 页)
心大定宗社永宁有国家者不 易之 道也陛下嗣膺大
宝四年于兹矣而储闱未建典册不行是开窥觎之端
乖重谨之义非所以承宗庙重社稷也宪宗依所请 …… (第 23b 页)
多忌讳不于治安之时豫为长远之谋此患难所从
而生也窃观汉室以至有唐简策所载帝王即位则立
太子此乃古今不 易之 道也其或谦让未暇则有司请
之所以尊宗庙重社稷皆国家莫大之庆矣未闻人主
以为讳恶也及唐中叶以来人主始有 (第 37b 页)
武后时魏元忠为 张易之
兄弟所构狱方急苏安恒独
申救曰王者有容天下之量故济其心能进天下之善
故除其恶不然则鬼神冯怒阴阳纷舛陛 …… (第 16a 页)
以为暗君邪正糅
进狱讼冤剧何昔是而今非邪居安忘危之失也窃见
元忠廉直有名位宰相履忠正邪佞之徒嫉之若雠 易
之 兄弟无功无德但以冯附不阅数期位势隆极指马 …… (第 16a 页)
献蒲先害善良自元忠下狱人人偶语谓 易之 交乱且
及四国烈士抚髀忠臣钳口惧 (第 16b 页)
易之 之权恐先谏受戮
虚死无名况贼虏方彊赋敛重困而自纵谗慝摇变遐
迩臣恐四夷低目窥觇为边鄙患百姓托义以清君 …… (第 16b 页)
无使骄横为社稷之忧疏奏 易之 等大怒遣刺客邀杀
之赖凤阁舍人桓彦范等悉力营解乃免
明堂灾沂州刺史韦承庆上疏谏曰以文明垂拱后执
政者 …… (第 17a 页)
有所长必有所短材有所合亦有所暌曲成则品
物不遗求备则触类皆弃是以巧梓顺轮桷之用故枉
直无废材良御适险 易之 宜故驽骥无失性物既若此
人亦宜然其于行能固不兼具前志所谓千年一圣五
百年一贤者才难不其然乎夫惟圣人方 (第 40a 页)
申救曰王者有容天下之量故济其心能进天下之善
故除其恶不然则鬼神冯怒阴阳纷舛陛 …… (第 16a 页)
以为暗君邪正糅
进狱讼冤剧何昔是而今非邪居安忘危之失也窃见
元忠廉直有名位宰相履忠正邪佞之徒嫉之若雠 易
之 兄弟无功无德但以冯附不阅数期位势隆极指马 …… (第 16a 页)
献蒲先害善良自元忠下狱人人偶语谓 易之 交乱且
及四国烈士抚髀忠臣钳口惧 (第 16b 页)
易之 之权恐先谏受戮
虚死无名况贼虏方彊赋敛重困而自纵谗慝摇变遐
迩臣恐四夷低目窥觇为边鄙患百姓托义以清君 …… (第 16b 页)
无使骄横为社稷之忧疏奏 易之 等大怒遣刺客邀杀
之赖凤阁舍人桓彦范等悉力营解乃免
明堂灾沂州刺史韦承庆上疏谏曰以文明垂拱后执
政者 …… (第 17a 页)
有所长必有所短材有所合亦有所暌曲成则品
物不遗求备则触类皆弃是以巧梓顺轮桷之用故枉
直无废材良御适险 易之 宜故驽骥无失性物既若此
人亦宜然其于行能固不兼具前志所谓千年一圣五
百年一贤者才难不其然乎夫惟圣人方 (第 40a 页)
之神不足以屈天
下之主彼胡僧诡谲直欲招致万乘以惑远近之人耳
太后中道而还曰以成吾直臣之气
久视元年以 张易之 为奉宸令每内殿曲宴辄引 (第 6a 页)
易之
昌宗饮博嘲戏昌宗衣羽衣吹笙乘木鹤于庭中太后
选美少年为奉宸内供奉右补阙朱敬则谏曰陛下内
宠 (第 6a 页)
易之 昌宗足矣而侯祥等明自媒衒求入供奉丑慢
无耻臣职谏争不敢不奏太后劳之 …… (第 6a 页)
武后时魏元忠为洛中长史 张易之 暴奴乱都市元忠
杖杀之及为相尝面奏臣承之宰相不能尽忠死节使
小人在侧臣之罪也太后不悦由是诸张深怨之乃 …… (第 6b 页)
子为久长太后怒元忠
谋反下元忠狱竟坐贬元忠高要尉元忠入辞上言曰
臣老向岭南十死一生但陛下必思臣言因指 易之 昌
宗曰此二小儿终为乱阶
时桓彦范为司刑少卿张昌宗引妖人迎占言计不轨 …… (第 6b 页)
瞻之美出为蜀州
刺史
中宗时崔日用与薛稷争于上前稷曰日用倾侧附武
三思非忠臣卖友邀功非义士日用曰稷附 张易之 宗
楚客非倾侧而何上两罢之 (第 10b 页)
下之主彼胡僧诡谲直欲招致万乘以惑远近之人耳
太后中道而还曰以成吾直臣之气
久视元年以 张易之 为奉宸令每内殿曲宴辄引 (第 6a 页)
易之
昌宗饮博嘲戏昌宗衣羽衣吹笙乘木鹤于庭中太后
选美少年为奉宸内供奉右补阙朱敬则谏曰陛下内
宠 (第 6a 页)
易之 昌宗足矣而侯祥等明自媒衒求入供奉丑慢
无耻臣职谏争不敢不奏太后劳之 …… (第 6a 页)
武后时魏元忠为洛中长史 张易之 暴奴乱都市元忠
杖杀之及为相尝面奏臣承之宰相不能尽忠死节使
小人在侧臣之罪也太后不悦由是诸张深怨之乃 …… (第 6b 页)
子为久长太后怒元忠
谋反下元忠狱竟坐贬元忠高要尉元忠入辞上言曰
臣老向岭南十死一生但陛下必思臣言因指 易之 昌
宗曰此二小儿终为乱阶
时桓彦范为司刑少卿张昌宗引妖人迎占言计不轨 …… (第 6b 页)
瞻之美出为蜀州
刺史
中宗时崔日用与薛稷争于上前稷曰日用倾侧附武
三思非忠臣卖友邀功非义士日用曰稷附 张易之 宗
楚客非倾侧而何上两罢之 (第 10b 页)
臣等所见谓
宜正国之法寘之以刑然后旌其闾墓嘉其徽烈可使
天下直道而行编之于令永为国典
时大夫魏元忠为 张易之 构谪岭表太仆崔贞慎东宫
率独孤祎之祖 (第 35a 页)
易之 怒使人上急变告贞慎等与元 …… (第 35a 页)
且惜去荣材诏贷死以流人使自效中书舍人李至谏
曰圣人诛乱必先示法令崇礼义汉始入关约法三章
杀人者死不 易之 法也按将军去荣以朔方偏裨提数
千士不能整行列挟私怨杀县令有犯上之逆或曰去
荣善守陜新下非去荣不可守臣 …… (第 38a 页)
德罪人乃贞观罪人也其罪祖宗所不赦陛下可 易之
耶诏可
代宗时御史台请天下断狱一切待报唯杀人许偿死
论徒者得悉徙边京兆尹严郢奏言罪人徙边即流也
流有 (第 39a 页)
宜正国之法寘之以刑然后旌其闾墓嘉其徽烈可使
天下直道而行编之于令永为国典
时大夫魏元忠为 张易之 构谪岭表太仆崔贞慎东宫
率独孤祎之祖 (第 35a 页)
易之 怒使人上急变告贞慎等与元 …… (第 35a 页)
且惜去荣材诏贷死以流人使自效中书舍人李至谏
曰圣人诛乱必先示法令崇礼义汉始入关约法三章
杀人者死不 易之 法也按将军去荣以朔方偏裨提数
千士不能整行列挟私怨杀县令有犯上之逆或曰去
荣善守陜新下非去荣不可守臣 …… (第 38a 页)
德罪人乃贞观罪人也其罪祖宗所不赦陛下可 易之
耶诏可
代宗时御史台请天下断狱一切待报唯杀人许偿死
论徒者得悉徙边京兆尹严郢奏言罪人徙边即流也
流有 (第 39a 页)
时上书言兵务授秘书省正字圣历二年拜凤阁侍
郎同平章事检校并州长史相王为并州元帅又以
元忠为副时奉宸令 张易之 尝纵其家奴凌暴百姓
元忠笞杀之权豪莫不敬惮突厥与吐蕃犯塞加大
总管拒之元忠在军无所克获然亦未尝败 (第 43b 页)
郎同平章事检校并州长史相王为并州元帅又以
元忠为副时奉宸令 张易之 尝纵其家奴凌暴百姓
元忠笞杀之权豪莫不敬惮突厥与吐蕃犯塞加大
总管拒之元忠在军无所克获然亦未尝败 (第 43b 页)
以严称吏不敢犯
邓义高宗时为祁县令有异政邑人刻石颂之
张柬之字孟将襄阳人登进士第调清源丞永昌元年
以贤良召时年七十馀对策第一狄仁杰姚崇荐之
累拜凤阁侍郎同平章事诛 张易之 昌宗以功擢天
官尚书同三品封汉阳郡王加特进为武三思所诬
贬泷州卒景云中赠中书令谥文贞
韦安石京兆 (第 16b 页)
邓义高宗时为祁县令有异政邑人刻石颂之
张柬之字孟将襄阳人登进士第调清源丞永昌元年
以贤良召时年七十馀对策第一狄仁杰姚崇荐之
累拜凤阁侍郎同平章事诛 张易之 昌宗以功擢天
官尚书同三品封汉阳郡王加特进为武三思所诬
贬泷州卒景云中赠中书令谥文贞
韦安石京兆 (第 16b 页)
尘外之意武后时迁利州遇害
薛季昶绛州龙门人武后时自御史左迁平遥尉复拜
御史预诛 张易之 进户部侍郎寻贬儋州司马仰药
卒景云初赠左御史大夫
李道坚灵夔孙嗣鲁王景龙中汾州刺史历授河南采
访 (第 10a 页)
薛季昶绛州龙门人武后时自御史左迁平遥尉复拜
御史预诛 张易之 进户部侍郎寻贬儋州司马仰药
卒景云初赠左御史大夫
李道坚灵夔孙嗣鲁王景龙中汾州刺史历授河南采
访 (第 10a 页)
吴泽射杀驿使髡民女发为剃州不能劾季昶杖杀
之然后布恩信甄表善良自给事中数月为御史中
丞入为雍州长史迁文昌左丞为洛州长史预诛 张
易之
等劝桓彦范曰二凶虽诛产禄犹在请除诸武
彦范不能断季昶叹曰吾无死所矣以功进户部侍
郎五王失柄出为荆 (第 15a 页)
之然后布恩信甄表善良自给事中数月为御史中
丞入为雍州长史迁文昌左丞为洛州长史预诛 张
易之
彦范不能断季昶叹曰吾无死所矣以功进户部侍
郎五王失柄出为荆 (第 15a 页)
东方虬诗先成后赐锦袍之问俄顷献后览之嗟赏
更夺袍以赐 张易之 败贬泷州参军事逃归洛阳以
讦张仲之擢鸿胪主簿景龙中迁考功员外郎下迁
汴州长史改越州长史颇自力为政 (第 28a 页)
更夺袍以赐 张易之 败贬泷州参军事逃归洛阳以
讦张仲之擢鸿胪主簿景龙中迁考功员外郎下迁
汴州长史改越州长史颇自力为政 (第 28a 页)
州刺史复为天兵中道大总管还为左金吾卫大将
军终卫尉卿延秀就婚突厥久不得归神龙初还封
柏国公左卫中郎将尚安乐公主以太常卿兼右卫
将军封 恒国公 后诛于肃章门攸望以太府卿贬死
春州诸武属坐延秀诛徙者略尽独载德子平一以
文章显与攸绪常避盛满故免 (第 23b 页)
军终卫尉卿延秀就婚突厥久不得归神龙初还封
柏国公左卫中郎将尚安乐公主以太常卿兼右卫
将军封 恒国公 后诛于肃章门攸望以太府卿贬死
春州诸武属坐延秀诛徙者略尽独载德子平一以
文章显与攸绪常避盛满故免 (第 2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