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目錄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代宗大历元年冬十月上生日诸道节度使献金帛器
服珍玩骏马为寿共直缗钱二十四万 常衮
上言节度
使非能男耕女织必取之于人敛怨求媚不可长也请
却之上不听
德宗贞元十二年京兆尹李实言于上曰今 (第 22a 页)
禫悬理既可凭事又故实伏请三年未毕
都不设悬如有齐衰丧及遇大臣薨殁则量轻重悬而
不作
代宗崩群臣朝夕临 常衮
哭委顿从吏或扶之中书舍
人崔祐甫曰臣哭君前有扶礼乎衮恨之会议群臣丧
服衮以为礼臣为君斩衰三年汉文权制 (第 43a 页)
又布私党于诸道分统大权
其意以为上皇一子得天下则已不失富贵此岂忠臣
所为乎上由是疏之
代宗大历十四年 常衮
言于上曰陛下久欲用李泌昔
汉宣帝欲用人为公卿必先试理人请且以为刺史使
周知人间利病俟报政而用之
初天 (第 27a 页)
女减不急之马明选举慎刑罚杜侥倖存
至公虽有旱风之变不足累圣德矣
代宗时朱泚军中猫鼠同乳表其瑞诏示宰相 常衮

率群臣贺中书舍人崔祐甫独曰可吊不可贺诏使问
状对曰臣闻礼迎猫为其食田鼠以其为人去害虽细
必录今猫 (第 23b 页)
可忧其招
权害事宰属用士人自古尧舜以来如此前代圣人岂
不熟计利害然至屏远士人而专用曹史则止自姚元
常衮
始而二人后皆为曹史所累此即前事之鉴也
(朱本以此段附壬子日新本因之事理似颠/倒今移入此新旧纪并书中书 (第 2a 页)
 陶翰集(卷/亡)崔辅国集 贾至集二十卷 又别集十
五卷(苏冕/编)张孝嵩集十卷 储光羲集七十卷 苏源

明前集二十卷 李白草堂集二十卷(李阳/冰录)又度北门
集一卷 杜甫集六十卷 小集六卷(润州刺史/樊晃集)岑参
集十卷 卢象集十二卷 萧颖士游梁新集三卷
又集十卷 李华前集十卷 中集二十卷 李翰前
集三十卷 王昌龄集五卷 元结文编十卷 邵说
集十卷 裴倩集五卷(裴均/父)又湓城集五卷 刘汇集
三卷 樊泽集十卷 崔良佐集十卷 杨贲集十五
卷 刘迥集五卷 武就集五卷(元衡/父)于休烈集十卷

 元载集十卷 张荐集三十卷 刘长卿集十卷
隋州外集十卷 戎昱集五卷 崔祐甫集三十卷 常衮
集十卷 杨炎集十卷 颜真卿吴兴集十卷
又庐陵集十卷 又临川集十卷 归崇敬集二十卷
 刘太真集三十卷  …… (第 8a 页)
 东汉诏仪二十卷 古今诏集三十卷(温彦/博集)古今诏
集一百卷(李义/府集)唐德音录三十卷 太平内制五卷
明皇制诏录一卷 元和制集十卷 王言会最十卷
(马文/敏集)唐旧制编录六卷 拟状注制十卷(唐末中书拟/状及所下制)
(命/)王元制敕书奏一卷 咸通后麻制一卷(伪蜀毛/文宴纂)
壁出言三卷(毛文晏纂/唐制诏)唐批答一卷(李绅/撰)唐杂诏册诰
命二十一卷 陆贽制集二卷 元稹制集二卷(李绅/撰) 常衮
诏集六十卷 杨炎制集十卷 权德舆制集五 (第 30b 页)
 曰忠肃及执奏谥遂不改
薛播河中宝鼎人曾祖文思中书舍人播兄弟七人皆

 擢进士第累授殿中侍御史迁武功万年令温敏而
 裕与人交有常李栖筠 常衮
崔祐甫并器之祐甫辅
 政拜中书舍人出为汝州刺史坐小累贬泉州再迁
 河南尹以礼部侍郎卒赠尚书子公达擢进 (第 19a 页)
 卒不受此名上大悦手诏奖之执政以国用不足乞
 南郊勿赐金帛诏学士议光曰救灾节用宜自贵近
 始可听也王安石曰 常衮
辞堂馔时以为衮自知不
 能当辞位不当辞禄且国用不足以未得善理财者
 故也光曰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尔安 …… (第 9b 页)
 乃甚于加赋此盖桑弘羊欺孝武之言太史公书之

 以见其不明耳争议不已上曰朕意与光同姑以不
 允荅之会安石草诏引 常衮
事责两府两府不敢复
 辞安石得政行新法光疏其利害迩英进读至曹参
 代萧何事上曰汉守萧何法不变可乎对曰 (第 10a 页)
载悟真筌玄夜何速青鸟斯卜恻怆
笳箫苍茫陵谷惟贞石之不朽庶斯言之可复
  御史大夫王鉷墓志       常 衮
尊主直人则丑正者售祸权侔才忌则害能者搆忤况
位抗三府势倾一时天下之事悬在掌握则刚肠立朝 (第 21a 页)
  潞州儒学记         毛 麾
礼经有言曰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又曰君子
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是以家有塾党有庠遂有序
国有学盖由教化之本太平之原靡急于此一日而不
可废也自封建五等之爵罢天下为郡县承流宣化共
理之效责夫守令号师帅之官其间遵古制迹抡选贤
能称为得人享祚长永惟汉唐为最如汉之文翁唐之 常衮
又其超卓著见者也文翁守蜀起学成都市择诸 …… (第 16a 页)
观光应聘当有若蜀之扬子云司马长卿建之欧阳詹
者出焉彼文翁 常衮
亦安得专美于前欤学之正录士
来索记言麾辱公知遇作同志友乃获具庆斯文之亨
会庸赞吾道之主盟是记可书也故 …… (第 18b 页)
行释奠礼人人说服我侯之来飨也率僚属
具牲币远近学者毕集髫童执礼登降跽立靡不中节
观者异之贤于吉安远矣 常衮
在福建也闽人未知学
不肯仕宦亲加讲导岁贡士与内州等我侯之敦谕举
子就两府试预选者百二十有二人朝廷命加 (第 20b 页)
 员
二月释奠于国子监命宰相帅常参官鱼朝恩率六军
诸将往听讲子弟皆服朱紫为诸生朝恩既贵显乃学
讲经为文仅能执笔辨章句遽自谓才兼文武人莫敢
与之抗
国子监成以鱼朝恩行内侍监判国子监事 中书舍人
常衮
言成均之任当用名儒不宜以宦者领之不听命 (第 21b 页)
宰相史)
(官无从而知表请仗下所言军国政要则宰相一/人撰录每月封送史馆谓之时政记自璹始也)
 德宗时 常衮
为相奏贬中书舍人崔祐甫为潮州刺
 史上以为太重贬祐甫河南少尹初肃宗之世天下
 务殷宰相常有数人更直决 (第 11b 页)
给皆千贯 常衮
为相始立限约至李泌又量其閒剧随
事增时谓通济理难减削然有名存职废额去俸存閒
剧之间厚薄顿异乃命详定减 (第 17a 页)
  之志铭使观不死岂可量哉
欧阳集十卷

  晁氏曰唐欧阳詹行周也泉州人终国子四门助
  教闽人不肯北官及 常衮
为观察使兴学劝士举
  进士自詹始与韩愈李观李绛贞元八年联第皆
  天下选时称龙虎榜云此集李贻孙纂韩 (第 24b 页)
监判国子监事中书舍人京兆 常衮
上言成均之任当
用名儒(五帝名学曰成均垂拱元年改国子监曰成均/义取此也寻复其旧 (第 9a 页)
常衮
谓国子监为成均亦)
(犹今人言太/学为辟雍耳)不宜以宦者领之丁未命宰相以下送朝
恩上(上时/掌翻)  …… (第 9a 页)
元十四年十月/十三日上生以其)
(日为天/兴圣莭)诸道节度使献金帛器服珍玩骏马为寿共直
缗钱二十四万 常衮
上言以为节度使非能男耕女织
必取之于人敛怨求媚不可长也(长知/两翻)请却之上不听 (第 9a 页)
食用之味甚辛辣徐表南中记曰生南海诸国)它物
称是(称尺/證翻) 夏四月壬午以太常卿杨绾为中书侍郎 礼部侍郎常衮
为门下侍郎并同平章事绾性清俭简
素制下之日朝野相贺郭子仪方宴客闻之减坐中声
乐五分之四(朝直遥翻/坐 …… (第 19b 页)
 癸未贬吏部侍郎杨炎谏议大夫韩洄包佶(佶巨/乙翻)起居
舍人韩会等皆载党也炎凤翔人载常引有文学才望
者一人亲厚之异日欲以代己故炎及于贬(载祖亥翻/又音如字)
洄滉之弟会南阳人也上初欲尽诛炎等吴凑谏救百
端始贬官 丁酉吐蕃寇黎雅州(武后大足元年以雅/州之汉源飞越巂州)
(之阳山置黎州/吐从暾入声)西川节度使崔宁击破之 元载以仕
进者多乐京师恶其逼己(乐音洛恶/乌路翻)乃制俸禄厚外官
而薄京官京官不能自给常从外官乞贷杨绾 常衮
奏 …… (第 20a 页)
使疏/吏翻) 元载王缙之为相也上日赐
以内厨御馔可食十人(馔雏恋翻又雏/皖翻食祥吏翻)遂为故事癸卯 常衮
与朱泚上言餐钱已多(餐钱盖所谓食料钱也泚/且礼翻又音此上时掌翻)
乞停赐馔许之衮又欲辞堂封同列不可而 …… (第 23b 页)
 臣光曰君子耻食浮于人衮之辞禄廉耻存焉与夫
 固位贪禄者不犹愈乎(夫音/扶)诗云彼君子兮不素餐
 兮(诗伐檀/之辞)如衮者亦未可以深讥也
杨绾 常衮
荐湖州刺史颜真卿(大历元年真卿以攻元/载贬峡州别驾寻改为)
(吉州司马迁抚/湖二州刺史)上即日召还( …… (第 24a 页)
后常谦光击破之 六月戊戌陇右
节度使朱泚献猫鼠同乳不相害者以为瑞(泚且礼翻/又音此乳)
(如住/翻) 常衮
帅百官称贺(帅读/曰率)中书舍人崔祐甫独不贺
曰物反常为妖猫捕鼠乃其职也今同乳妖也(妖于/骄翻)何 …… (第 29a 页)
不禦寇者以承天
意上嘉之祐甫沔之子也(崔沔开元名/臣沔弥兖翻)秋七月以祐甫
知吏部选事祐甫数以公事与 常衮
争由是恶之(为衮/奏贬) …… (第 29a 页)
富故曰猗氏)既而僚佐多以病求去子仪悔之悉荐
之于朝曰吴曜误我遂逐之(史言郭子仪过而/能改朝直遥翻)  常衮
言于上曰陛下久欲用李泌(泌毗/必翻)昔汉宣帝欲用人为
公卿必先试理人请且以为刺史使周知人间利病俟
(第 32b 页)
政而用之(太公治齐五月而报政伯禽治/鲁三年而报政 常衮
用此语也)
十四年春正月壬戌以李泌为澧州刺史(澧音/礼) 二月
癸未魏博节度使田承嗣薨(使疏吏翻/嗣 …… (第 32b 页)
即位在谅阴中动遵礼法尝召韩王迥食(迥德/宗弟)
(也/)食马齿羹不设盐酪(马齿苋也酪/音洛乳酪也)  常衮
性刚急为
政苛细不合众心时群臣朝夕临(临力鸩/翻哭也)衮哭委顿从
吏或扶之(从才/用翻)中书舍人崔祐 …… (第 34a 页)
即亮翻论鲁/昆翻载祖亥翻)
(又音如字缙音/晋属之欲翻)大者出于载缙小者出于卓英倩等皆
如所欲而去及 常衮
为相思革其弊杜绝侥幸四方奏 (第 35b 页)
大历中权臣月俸至九千缗州无大小刺史皆千缗(新/志)
(云权臣月俸有至九十万者/刺史亦至十万即此数也) 常衮
为相始立限约(事见/二百)
(二十五卷代宗/大历十二年)李泌又量其閒剧随事增加(事见一百/三十三卷) …… (第 28a 页)
杂给量定以闻(按 常衮
为相增京官正员及诸道观察/使都团练使副使以下料钱李泌为相)
(又增百官及畿内官月俸复置手力资课岁给钱 (第 28b 页)
  (设奇大败之故事御史按部率一岁而更独留中/按蜀四年及还诏求直言中上疏极论时政无所)
  (忌讳上怒坐他事论死俄得赦复官出为山西左/参政俗素劲悍中镇以文雅其俗渐化人比之 常)
  (衮/
云)
 魏骥(名山藏字仲房萧山人父希哲洪武中荐知上/高县锄强扶弱德威并著骥登永乐四年会试) (第 14b 页)
不图维所报者哉由是口
诵心传耳濡目染先圣之教长长幼幼趋善如不及而
讼庭为空教化之移人如是哉文翁之于蜀 常衮
之于
闽韦景俊之于肥乡流芳垂声久且见思临人之君子
盍亦视所适从噫十步有茂草孰谓近在畿甸而儒服
者无几 (第 18b 页)
  游明字大升丰城人景泰进士授刑部主事时草场火

责在典守中官反诬附场卫卒纵火下法司拟罪明
直其冤卫卒得不死通州军储仓岁以中官受赂虚
出通关卖粮不下千石仓吏欲发其事中官赂以金
吏持金诉于官户部以中官故劾吏知情明谓大吏
乾没而小吏发之今转坐告者罪是纵奸也竟白其
枉天顺末迁福建提学佥事修葺杨龟山罗豫章李
延平诸先生祠及书院访其子孙向学者补诸生八
郡翕然宗仰满九载都御史滕昭奏留加按察副使

仍督学政卒诸生绘像祀于 常衮
(人物志)

  范镛字彦声丰城人衷之子景泰进士授刑部主事历
郎中升广西按察副使时浔梧郁林等处寇势 (第 4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