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法制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正史類
纬为说不指苍旻为天而以昊
天帝当北辰耀魄宝郊明堂当太微五帝唐家祀圆丘
太史所上图昊天上帝外自有北辰令 李淳风 曰昊天
上帝位于坛北辰斗列第二垓与纬书駮异司马迁天
官书太微宫五精之神五星所奉冇人主象故名曰帝
犹房 (第 29b 页)
天帝当北辰耀魄宝郊明堂当太微五帝唐家祀圆丘
太史所上图昊天上帝外自有北辰令 李淳风 曰昊天
上帝位于坛北辰斗列第二垓与纬书駮异司马迁天
官书太微宫五精之神五星所奉冇人主象故名曰帝
犹房 (第 29b 页)
四库全书
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七十九
明 杨士奇等 撰
律历
唐太宗贞观初 李淳风 上言曰舜在璿玑玉衡以齐七
政则浑天仪也周礼土圭正日景以求地中有以见日
行黄道之验也暨于周末此器乃亡汉 (第 1a 页)
洛下闳作闳仪
其后贾逵张衡等亦各有之而推验七曜并行赤道按
冬至极南夏至极北而赤道常定于中国无南北之异
盖浑仪无黄道久矣太宗异其说因诏为之至七年仪
成
十四年太宗将亲祀南郊以十一月癸亥朔甲子冬至
而 李淳风 新术以甲子合朔冬至乃上言曰古历分日
起于子半十一月当甲子合朔冬至故太史令傅仁均
以减馀稍多子初为朔遂 (第 1b 页)
差三刻司历南宫子明太史
令薛颐等言子初及半日月未离 淳风 之法较春秋已 (第 1b 页)
来晷度薄蚀事皆符合国子祭酒孔颖达等及尚书八
座参议请从 淳风 又以平朔推之则二历皆以朔日冬
至于事弥合且平朔行之自古故春秋传或失之前谓
晦日也虽癸亥日月相及明日甲 (第 2a 页)
子为朔可也从之十
八年 淳风 又上言仁均历有三大三小云日月之蚀必
在朔望十九年九月后四朔频大诏诸解历者详之不
能定
玄宗开元九年僧 …… (第 2a 页)
斛兰所作规制朴略度刻不均赤道不动乃如
胶柱以考月行迟速多差多或至十七度少不减十度
不足以稽天象授人时 李淳风 黄道仪以玉衡旋规别
带日道傍列二百四十九交以携月游法颇难术遂寝 …… (第 2b 页)
二十四度黄
道内施白道月环用究阴阳朓朒动合天运简而易从
可以制器垂象永传不朽于是玄宗嘉之自为之铭
初 李淳风 造历定二十四气中晷与祖冲之短长颇异
然未知其孰是及一行作大衍历诏太史测天下之晷
求其土中以为定数其议 …… (第 3a 页)
不西朓以为昏晦当灭亦䜣梵之论 淳风 因循皇极皇
极密于麟德以朔馀乘三千四十乃一万除之就全数
得千六百一十三又以九百四十乘之以三千四十而 …… (第 17b 页)
一度则唐虞
之隆日在斗牛间而冬至昴尚未中以为皆承闰后节
前月却使然而此经终始一岁之事不容顿有四闰故 淳风 因为之说曰若冬至昴中则夏至秋分星火星虚
皆在未正之西若以夏至火中秋分虚中则冬至昴在 …… (第 20b 页)
序进退不逾午正间而 淳风 以为不叶非也又王孝通
云如岁差自昴至壁则尧前七千馀载冬至日应在东
井井极北故暑斗极南故寒寒暑易位必不 …… (第 21b 页)
在东井差亦如之若日在东井犹去极最
近表景最短则是分至常居其所黄道不迁日行不退
又安得谓之岁差乎孝通及 淳风 以为冬至日在斗十 …… (第 21b 页)
鲁卫之交也自周初至是已退七度故入雨
水七日方及降娄虽日度潜移而周礼未改其配神主
祭之宿宜书于建国之初 淳风 駮戊寅历曰汉志降娄
初在奎五度今历日蚀在降娄之中依无岁差法食于
两次之交是又不然议者晓十有二次之所由 …… (第 31b 页)
冬至在牵牛前十二度故降娄退至东壁三度
及祖冲之后以为日度渐差则当据列宿四正之中以
定辰次不复系于中节 淳风 以冬至常在斗十三度则
当以东壁二度为降娄之初安得守汉历以駮仁均耶
又三统历昭公二十年己丑日南至与麟德 …… (第 32a 页)
之记据中气推之不合更以
中节之间为正乃稍相符不知进在节初自然契合自
秦初及今又且千岁节初之宿皆当中气 淳风 因为说 …… (第 34a 页)
而难觉故吕氏循用
之及汉兴张苍等亦以为颛顼历比五家疏阔中最近
密今考月蚀冲则开元冬至上及牛初正差一次 淳风
以为古术疏舛虽弦望昏明差天十五度而犹不知又
引吕氏春秋黄帝以仲春乙卯日在奎始奏十二钟命 …… (第 36a 页)
之曰咸池至今三千馀年而春分亦在奎反谓秦历与
今不异按不韦所记以其月令孟春在奎谓黄帝之时
亦在奎犹 淳风 历冬至斗十三度因为黄帝时亦在建
星耳经籍所载合于岁差者 (第 36b 页)
淳风 皆不取而专取于吕
氏春秋若谓十二纪可以为正则立春在营室五度因
当不易安得顿移使当启蛰之节此又其所不思 …… (第 36b 页)
古其虚退之度又适及牵牛之初而
冲之虽促减气分气符汉历犹差六度未及于天而麟
德历冬至不移则昏中向差半次 淳风 以为太初元年
得本星度日月合壁俱起建星贾逵考历亦云古历冬
至皆起建星两汉冬至日皆后天故其宿度多在斗末 …… (第 39b 页)
后天之数减之则
合于今历岁差斗十八度自今历戊午冬至以后天之
数加之则合于贾逵所测斗二十一度反复佥同而 淳
风 冬至常在斗十三度岂当时知不及牵牛五度而不 …… (第 41b 页)
房四度蚀九月十五日夜半月在昴三度
蚀以其冲计冬至皆在斗十一度自姜岌何承天所测
下及大同日已却差二度而 淳风 以为晋宋以来三百
馀岁以月蚀冲考之固在斗十三四度间非矣刘孝孙
甲子元历推太初冬至在牵牛初下及晋太元宋 …… (第 43b 页)
冬至犹在斗十七度欲以求合反更失之又曲循孝孙
之论而不知孝孙已变从皇极故为 淳风 等所较岁差
之术由此不行以太史注记月蚀冲考日度麟德元年
九月庚申月蚀在娄十度至开元四年六月庚申月蚀 (第 44b 页)
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七十九
明 杨士奇等 撰
律历
唐太宗贞观初 李淳风 上言曰舜在璿玑玉衡以齐七
政则浑天仪也周礼土圭正日景以求地中有以见日
行黄道之验也暨于周末此器乃亡汉 (第 1a 页)
洛下闳作闳仪
其后贾逵张衡等亦各有之而推验七曜并行赤道按
冬至极南夏至极北而赤道常定于中国无南北之异
盖浑仪无黄道久矣太宗异其说因诏为之至七年仪
成
十四年太宗将亲祀南郊以十一月癸亥朔甲子冬至
而 李淳风 新术以甲子合朔冬至乃上言曰古历分日
起于子半十一月当甲子合朔冬至故太史令傅仁均
以减馀稍多子初为朔遂 (第 1b 页)
差三刻司历南宫子明太史
令薛颐等言子初及半日月未离 淳风 之法较春秋已 (第 1b 页)
来晷度薄蚀事皆符合国子祭酒孔颖达等及尚书八
座参议请从 淳风 又以平朔推之则二历皆以朔日冬
至于事弥合且平朔行之自古故春秋传或失之前谓
晦日也虽癸亥日月相及明日甲 (第 2a 页)
子为朔可也从之十
八年 淳风 又上言仁均历有三大三小云日月之蚀必
在朔望十九年九月后四朔频大诏诸解历者详之不
能定
玄宗开元九年僧 …… (第 2a 页)
斛兰所作规制朴略度刻不均赤道不动乃如
胶柱以考月行迟速多差多或至十七度少不减十度
不足以稽天象授人时 李淳风 黄道仪以玉衡旋规别
带日道傍列二百四十九交以携月游法颇难术遂寝 …… (第 2b 页)
二十四度黄
道内施白道月环用究阴阳朓朒动合天运简而易从
可以制器垂象永传不朽于是玄宗嘉之自为之铭
初 李淳风 造历定二十四气中晷与祖冲之短长颇异
然未知其孰是及一行作大衍历诏太史测天下之晷
求其土中以为定数其议 …… (第 3a 页)
不西朓以为昏晦当灭亦䜣梵之论 淳风 因循皇极皇
极密于麟德以朔馀乘三千四十乃一万除之就全数
得千六百一十三又以九百四十乘之以三千四十而 …… (第 17b 页)
一度则唐虞
之隆日在斗牛间而冬至昴尚未中以为皆承闰后节
前月却使然而此经终始一岁之事不容顿有四闰故 淳风 因为之说曰若冬至昴中则夏至秋分星火星虚
皆在未正之西若以夏至火中秋分虚中则冬至昴在 …… (第 20b 页)
序进退不逾午正间而 淳风 以为不叶非也又王孝通
云如岁差自昴至壁则尧前七千馀载冬至日应在东
井井极北故暑斗极南故寒寒暑易位必不 …… (第 21b 页)
在东井差亦如之若日在东井犹去极最
近表景最短则是分至常居其所黄道不迁日行不退
又安得谓之岁差乎孝通及 淳风 以为冬至日在斗十 …… (第 21b 页)
鲁卫之交也自周初至是已退七度故入雨
水七日方及降娄虽日度潜移而周礼未改其配神主
祭之宿宜书于建国之初 淳风 駮戊寅历曰汉志降娄
初在奎五度今历日蚀在降娄之中依无岁差法食于
两次之交是又不然议者晓十有二次之所由 …… (第 31b 页)
冬至在牵牛前十二度故降娄退至东壁三度
及祖冲之后以为日度渐差则当据列宿四正之中以
定辰次不复系于中节 淳风 以冬至常在斗十三度则
当以东壁二度为降娄之初安得守汉历以駮仁均耶
又三统历昭公二十年己丑日南至与麟德 …… (第 32a 页)
之记据中气推之不合更以
中节之间为正乃稍相符不知进在节初自然契合自
秦初及今又且千岁节初之宿皆当中气 淳风 因为说 …… (第 34a 页)
而难觉故吕氏循用
之及汉兴张苍等亦以为颛顼历比五家疏阔中最近
密今考月蚀冲则开元冬至上及牛初正差一次 淳风
以为古术疏舛虽弦望昏明差天十五度而犹不知又
引吕氏春秋黄帝以仲春乙卯日在奎始奏十二钟命 …… (第 36a 页)
之曰咸池至今三千馀年而春分亦在奎反谓秦历与
今不异按不韦所记以其月令孟春在奎谓黄帝之时
亦在奎犹 淳风 历冬至斗十三度因为黄帝时亦在建
星耳经籍所载合于岁差者 (第 36b 页)
淳风 皆不取而专取于吕
氏春秋若谓十二纪可以为正则立春在营室五度因
当不易安得顿移使当启蛰之节此又其所不思 …… (第 36b 页)
古其虚退之度又适及牵牛之初而
冲之虽促减气分气符汉历犹差六度未及于天而麟
德历冬至不移则昏中向差半次 淳风 以为太初元年
得本星度日月合壁俱起建星贾逵考历亦云古历冬
至皆起建星两汉冬至日皆后天故其宿度多在斗末 …… (第 39b 页)
后天之数减之则
合于今历岁差斗十八度自今历戊午冬至以后天之
数加之则合于贾逵所测斗二十一度反复佥同而 淳
风 冬至常在斗十三度岂当时知不及牵牛五度而不 …… (第 41b 页)
房四度蚀九月十五日夜半月在昴三度
蚀以其冲计冬至皆在斗十一度自姜岌何承天所测
下及大同日已却差二度而 淳风 以为晋宋以来三百
馀岁以月蚀冲考之固在斗十三四度间非矣刘孝孙
甲子元历推太初冬至在牵牛初下及晋太元宋 …… (第 43b 页)
冬至犹在斗十七度欲以求合反更失之又曲循孝孙
之论而不知孝孙已变从皇极故为 淳风 等所较岁差
之术由此不行以太史注记月蚀冲考日度麟德元年
九月庚申月蚀在娄十度至开元四年六月庚申月蚀 (第 44b 页)
焉道官寻亦用此例(道官用此例在四/月壬戌今并书)
甲寅冬官正韩显符造铜候仪成并上所著经十卷其
制则本 唐李淳风 及一行之遗法云
先是孙正辞等兵入溪洞多焚其积聚帝曰彼虽蛮貊
亦吾民也不可使乏食乙卯诏转运使贷以口粮 (第 9b 页)
甲寅冬官正韩显符造铜候仪成并上所著经十卷其
制则本 唐李淳风 及一行之遗法云
先是孙正辞等兵入溪洞多焚其积聚帝曰彼虽蛮貊
亦吾民也不可使乏食乙卯诏转运使贷以口粮 (第 9b 页)
臣观新造浑仪木样(按宋史天文/志作木样此)
(作本样误/今改正)时命日官舒易简于渊周琮等参用梁令瓒 李淳风 旧制改铸浑仪也 监察御史陈旭言近来所
差接伴及入国使副多是权贵之家未尝历事年少子
弟或缘恩例陈请乞应 (第 14b 页)
(作本样误/今改正)时命日官舒易简于渊周琮等参用梁令瓒 李淳风 旧制改铸浑仪也 监察御史陈旭言近来所
差接伴及入国使副多是权贵之家未尝历事年少子
弟或缘恩例陈请乞应 (第 14b 页)
道感应论三卷 幽传福寿论一卷 一切道书音义
序一卷(唐道士史崇与学/士崔湜薛稷等撰)毕夷秘照论五卷 (李淳/风 撰)
右论(五十八部一/百五十一卷)
真诰十卷(梁陶弘/景撰)登真隐诀六十卷(陶弘/景撰)上清 (第 14b 页)
序一卷(唐道士史崇与学/士崔湜薛稷等撰)毕夷秘照论五卷 (李淳/风 撰)
右论(五十八部一/百五十一卷)
真诰十卷(梁陶弘/景撰)登真隐诀六十卷(陶弘/景撰)上清 (第 14b 页)
农家
范子计然十五卷(问/答)尹都尉书三卷 汜胜之书二卷
(汉议郎汜/胜之撰)齐民要术十卷(后汉贾/思协撰)春秋济世六常拟议
五卷(隋杨/瑾撰)武后兆民本业三卷 演齐民要术 (李淳/风 撰)大 …… (第 5a 页)
葛洪兵法孤虚月时秘要法一卷 真人
水鉴十卷(陶弘/景撰)握镜方三卷 握镜图一卷 李靖六
军镜三卷 李淳风 悬镜十卷 太白阴经十卷(李筌/撰)
青囊括一卷(李筌/撰)兵杀历一卷 神机武略兵要望江
南词一卷(易 …… (第 13a 页)
天文(天象占天文总占/杂星 日月占) (竺国天文占五星占/风云气候 宝气)
周髀一卷(赵婴/注)又一卷(甄鸾/重述)又二卷 (李淳/风 注)周髀图一卷 …… (第 14b 页)
星官簿赞十三卷 摩登伽经说星图一卷 星图
二卷 二十八宿二百八十三宫图一卷 二十八宿
十二次一卷 二十八宿分野图一卷 论二十八宿
度数一卷 孝经内记星图一卷 周易分野星图一
卷 太象元文一卷 (李淳/风 撰)法象志七卷 天文大象赋
一卷(唐黄冠子/李播撰)丹元子步天歌一卷(唐右拾遗内供/奉王希明撰)太 …… (第 15b 页)
宿曜度分域名录一卷
大象垂万列星图三卷 甘氏心经三卷 小象赋一
卷 陈卓星述一卷 天心紫微图歌一卷 (李淳/风 撰)小象
千字诗一卷(张华/撰)星经一卷(郭璞/注)大象列星图一卷
正色列象注解图一卷 史氏天官照一 …… (第 16a 页)
右天象(六十七部一/百六十八卷)
天文集占十卷(晋太史令/陈卓定)天文要集四十卷(晋太史令/韩杨撰)
石氏天文占八卷 甘氏天文占八卷 天文占六卷
(李暹/撰)杂天文横占六卷 天文集占图十一卷 天文
五行图十二卷 天文录三十卷(梁奉朝请/祖暅之撰)天文志杂
占一卷(吴云/撰)陈卓四方宿占一卷 星占二十八卷(孙/僧)
(化等/撰)天官星占十卷(陈卓/撰)著明集十卷 天文外官占
八卷 荆州占二十卷(宋通直郎/刘严撰)十二次二十八宿星
占十二卷(史崇/撰)垂象志一百四十八卷 太史注记六
卷 灵台秘苑百二十卷(隋太史令/庾季才撰)元机内事七卷(逢/行)
(圭/撰)乙巳占十二卷(秘阁郎 李/淳风 撰)乾坤秘奥七 (第 17a 页)
(李淳/风 撰)古今
通占镜三十卷(唐武/密撰)大唐开元占经一百一十卷(今存/三卷)
通乾论十五卷(董和/撰)荆 (第 17a 页)
刘石甘巫占一卷(汉荆州牧/刘表命武)
(陵太守刘意集甘石巫/咸等书之占今存一卷)天文占一卷 (李淳/风 撰)长短经天文
篇一卷(唐赵/蕤撰)天文总论十二卷(右上武卫兵/曹康氏撰)通元玉鉴 …… (第 17a 页)
右竺国天文(六部五/十六卷)
巫咸五星占一卷 黄帝五星占一卷 五星占一卷
(丁巡/撰)又一卷(陈卓/撰)长庆算五星所在宿度图一卷(徐升/撰)
五星集占六卷 日月五星集占十卷 五星犯列宿
占六卷 五纬合杂一卷 五星合杂说一卷 五星
兵法一卷 京氏释五星灾异传一卷 任常五星赋
一卷 太白占一卷 太白会运逆兆通代记图一卷 (李淳风 袁/天纲集)
右五星占(十五部三/十四卷)
杂星占七卷 又十卷 海中星占一卷 星图海中
占一卷 …… (第 18b 页)
算术(竺国算法/)
九章算术十卷(刘徽/撰)九章算术二卷(徐岳甄/鸾重述)又一卷(李/遵)
(义/撰)又一卷 (李淳/风 撰)九九算术一卷(杨淑/撰)九章别术二卷
九章算经二十九卷(徐岳甄/鸾等撰)又二卷(徐岳/注)九章六 (第 26a 页)
曹算
经一卷 九章重差一卷(刘向/撰)九章重差图一卷(刘徽/撰)
九章推图经法一卷(张峻/撰)算经要用百法一卷(徐岳/撰)缀
术六卷(祖冲/之撰)孙子算经二卷 赵𢾺算经一卷 谢察
微算经三卷 夏侯阳算经一卷 张邱建算经二卷
又三卷 (李淳/风 撰)数术记遗一卷(徐岳/撰)五经算术录遗一
卷 五经算术一卷(甄鸾/撰)又二卷 (第 26b 页)
(李淳/风 注)算经易义一卷
(张续/撰)张去斤算疏一卷 黄钟算法三十八卷 算律
吕法一卷 众家算阴阳法一卷 董 …… (第 26b 页)
五曹算经五卷(甄鸾/撰)又五卷(韩延夏侯/阳等撰)韩延夏侯阳
算经一卷 九经术疏九卷(宋泉/之撰)海岛算经一卷(刘徽/撰)
又一卷 (李淳/风 撰)九章杂算文二卷(刘祐/撰)七经算术通义七 (第 26b 页)
卷(阴景/愉撰)周髀算经二卷 (李淳/风 撰)九章算诀要经一卷 (第 27a 页)
(李淳/风 撰)
五曹孙子等算经二十卷 (第 27a 页)
(李淳/风 注)甄鸾孙子算经三卷 (第 27a 页)
(李/淳)
(风/ 注)缉古算术四卷(王孝/通撰)算经表序一卷 一位算法二
卷(江本/撰)得一算经七卷(陈从/运撰)心机 …… (第 27a 页)
周易八仙诗一卷 周易鬼谷林一卷 周易六神
颂一卷 周易六十四卦歌一卷 周易十门要诀一
卷 爻象杂占一卷 周易元鉴林三卷 周易元悟
三卷 (李淳/风 撰)周易薪冥轨一卷 (第 29b 页)
(李淳/风 撰)易镜元要一卷(袁天/纲撰)
周易律历一卷(京房/撰)文王版词一卷 周易经类一卷 …… (第 29b 页)
右占梦(七部一/十四卷)
古今杂占三十卷 海中仙人占体瞤及杂吉凶书三
卷 耳鸣书一卷 目瞤书一卷 啑书一卷 和莬
鸟鸣书一卷 王乔解鸟语经一卷 郯子占鸟经一
卷 太上占乌法一卷 百怪书一卷 白泽图一卷
武王须臾一卷 占灯经一卷 (李淳/风 撰)淮南王万毕术
一卷 灵棋经一卷(张良/撰)又一卷(唐李/暹撰)七术一卷 人
伦宝鉴卜法一卷 昭明 …… (第 33a 页)
五行二
太一飞鸟历一卷(王琛/撰)又二卷 太一十精飞鸟历一
卷 太一飞鸟立成一卷 太一飞鸟杂决捕盗贼法
一卷 太一三合五元要决一卷 太一龙首式经一
卷(董/注) 太一经二卷(宋琨/撰)太一式杂占十卷 太一九
宫杂占十卷 黄帝太一度厄秘术八卷 黄帝太一
杂书十六卷 太一王佐秘珠五卷(隋乐/产撰)太一太游历
二卷 太游太一历一卷 太一式经二卷 太一式
经杂占十卷 太一元鉴五卷 (李淳/风 撰)太一枢会赋一卷
太一金镜式经十卷(王希/明撰)天一太一经一卷(僧一/行撰)太
一局遁甲经一卷 …… (第 37a 页)
日直经一卷 六十花甲子歌一卷 (李淳/风 撰)六十甲子时
辰星吉凶法一卷 天都经一卷 三元奇门法一卷
铁扫帚年月一卷 选日精要四卷 活曜二十 (第 42b 页)
八
宿日真星歌一卷 阴阳实录一卷 一行选日旁通
法一卷 推葬通历一卷 大六壬葬送运诗一卷
五姓万事历四卷 万年历十七卷(杨惟/德撰)集圣历四卷
(杨可/撰)黄黑道经要纂一卷 三轮造作法一卷 晋灾
祥一卷 灾祥集七十六卷 广古今五行记三十卷
(窦维/鋈撰)樵子五行志五卷(唐阳/夏撰)蓬瀛书三卷(唐黎/干撰)三鉴三
卷 含文嘉三卷 黄帝朔书一卷(师旷东/方朔撰)月令图一
卷(刘先/之撰)四民福禄论三卷 (李淳/风 撰)年鉴一卷 福禄论三
卷
右阴阳(七十一部七/百六十九卷)
五行三
孝经元辰决九卷 孝经 …… (第 43a 页)
相经一卷(范峒/纂)元珠囊一卷 李淳风 元观经一卷
通仙歌一卷(李筌/撰)孙元骨法一卷 相髓一卷 洞灵
秘诀一卷 洞元灵要诀一卷 峨嵋气法一 …… (第 48a 页)
右登坛(十一部/十五卷)
宅吉凶论三卷 相宅图八卷 保生二宅经一卷
阴阳二神歌一卷(王澄/撰)宝鉴决一卷 修造法一卷
宣圣宫道书一卷 囊金二宅一卷(张吁/撰)诸家要术宅
经一卷(一行/撰)金秘书三卷(王澄/撰)三元九宫修造法一卷
二宅黄黑道秘诀一卷(一行/撰) 李淳风 应上象修造妙
诀一卷 魁纲库楼修造法一卷(一行/撰)吕才阴阳迁造
宾遑经一卷 王澄二宅髓脉经一卷 王 …… (第 51b 页)
陀括地记一卷 青乌子相地骨一卷 赤松子决一
卷 杨乌子星水地理决一卷 李淳风 星水地理经
一卷 马上寻山决一卷 (第 55b 页)
(李淳/风 撰)步穴要决一卷 (第 55b 页)
(李淳/风 撰)金
华覆坟经一卷(李筌/撰)稽古经一卷 地理诗赋论三卷
(朱仙/桃撰)元女碎山经一卷 茔穴经一卷 (第 55b 页)
范子计然十五卷(问/答)尹都尉书三卷 汜胜之书二卷
(汉议郎汜/胜之撰)齐民要术十卷(后汉贾/思协撰)春秋济世六常拟议
五卷(隋杨/瑾撰)武后兆民本业三卷 演齐民要术 (李淳/风 撰)大 …… (第 5a 页)
葛洪兵法孤虚月时秘要法一卷 真人
水鉴十卷(陶弘/景撰)握镜方三卷 握镜图一卷 李靖六
军镜三卷 李淳风 悬镜十卷 太白阴经十卷(李筌/撰)
青囊括一卷(李筌/撰)兵杀历一卷 神机武略兵要望江
南词一卷(易 …… (第 13a 页)
天文(天象占天文总占/杂星 日月占) (竺国天文占五星占/风云气候 宝气)
周髀一卷(赵婴/注)又一卷(甄鸾/重述)又二卷 (李淳/风 注)周髀图一卷 …… (第 14b 页)
星官簿赞十三卷 摩登伽经说星图一卷 星图
二卷 二十八宿二百八十三宫图一卷 二十八宿
十二次一卷 二十八宿分野图一卷 论二十八宿
度数一卷 孝经内记星图一卷 周易分野星图一
卷 太象元文一卷 (李淳/风 撰)法象志七卷 天文大象赋
一卷(唐黄冠子/李播撰)丹元子步天歌一卷(唐右拾遗内供/奉王希明撰)太 …… (第 15b 页)
宿曜度分域名录一卷
大象垂万列星图三卷 甘氏心经三卷 小象赋一
卷 陈卓星述一卷 天心紫微图歌一卷 (李淳/风 撰)小象
千字诗一卷(张华/撰)星经一卷(郭璞/注)大象列星图一卷
正色列象注解图一卷 史氏天官照一 …… (第 16a 页)
右天象(六十七部一/百六十八卷)
天文集占十卷(晋太史令/陈卓定)天文要集四十卷(晋太史令/韩杨撰)
石氏天文占八卷 甘氏天文占八卷 天文占六卷
(李暹/撰)杂天文横占六卷 天文集占图十一卷 天文
五行图十二卷 天文录三十卷(梁奉朝请/祖暅之撰)天文志杂
占一卷(吴云/撰)陈卓四方宿占一卷 星占二十八卷(孙/僧)
(化等/撰)天官星占十卷(陈卓/撰)著明集十卷 天文外官占
八卷 荆州占二十卷(宋通直郎/刘严撰)十二次二十八宿星
占十二卷(史崇/撰)垂象志一百四十八卷 太史注记六
卷 灵台秘苑百二十卷(隋太史令/庾季才撰)元机内事七卷(逢/行)
(圭/撰)乙巳占十二卷(秘阁郎 李/淳风 撰)乾坤秘奥七 (第 17a 页)
(李淳/风 撰)古今
通占镜三十卷(唐武/密撰)大唐开元占经一百一十卷(今存/三卷)
通乾论十五卷(董和/撰)荆 (第 17a 页)
刘石甘巫占一卷(汉荆州牧/刘表命武)
(陵太守刘意集甘石巫/咸等书之占今存一卷)天文占一卷 (李淳/风 撰)长短经天文
篇一卷(唐赵/蕤撰)天文总论十二卷(右上武卫兵/曹康氏撰)通元玉鉴 …… (第 17a 页)
右竺国天文(六部五/十六卷)
巫咸五星占一卷 黄帝五星占一卷 五星占一卷
(丁巡/撰)又一卷(陈卓/撰)长庆算五星所在宿度图一卷(徐升/撰)
五星集占六卷 日月五星集占十卷 五星犯列宿
占六卷 五纬合杂一卷 五星合杂说一卷 五星
兵法一卷 京氏释五星灾异传一卷 任常五星赋
一卷 太白占一卷 太白会运逆兆通代记图一卷 (李淳风 袁/天纲集)
右五星占(十五部三/十四卷)
杂星占七卷 又十卷 海中星占一卷 星图海中
占一卷 …… (第 18b 页)
算术(竺国算法/)
九章算术十卷(刘徽/撰)九章算术二卷(徐岳甄/鸾重述)又一卷(李/遵)
(义/撰)又一卷 (李淳/风 撰)九九算术一卷(杨淑/撰)九章别术二卷
九章算经二十九卷(徐岳甄/鸾等撰)又二卷(徐岳/注)九章六 (第 26a 页)
曹算
经一卷 九章重差一卷(刘向/撰)九章重差图一卷(刘徽/撰)
九章推图经法一卷(张峻/撰)算经要用百法一卷(徐岳/撰)缀
术六卷(祖冲/之撰)孙子算经二卷 赵𢾺算经一卷 谢察
微算经三卷 夏侯阳算经一卷 张邱建算经二卷
又三卷 (李淳/风 撰)数术记遗一卷(徐岳/撰)五经算术录遗一
卷 五经算术一卷(甄鸾/撰)又二卷 (第 26b 页)
(李淳/风 注)算经易义一卷
(张续/撰)张去斤算疏一卷 黄钟算法三十八卷 算律
吕法一卷 众家算阴阳法一卷 董 …… (第 26b 页)
五曹算经五卷(甄鸾/撰)又五卷(韩延夏侯/阳等撰)韩延夏侯阳
算经一卷 九经术疏九卷(宋泉/之撰)海岛算经一卷(刘徽/撰)
又一卷 (李淳/风 撰)九章杂算文二卷(刘祐/撰)七经算术通义七 (第 26b 页)
卷(阴景/愉撰)周髀算经二卷 (李淳/风 撰)九章算诀要经一卷 (第 27a 页)
(李淳/风 撰)
五曹孙子等算经二十卷 (第 27a 页)
(李淳/风 注)甄鸾孙子算经三卷 (第 27a 页)
(李/淳)
(风/ 注)缉古算术四卷(王孝/通撰)算经表序一卷 一位算法二
卷(江本/撰)得一算经七卷(陈从/运撰)心机 …… (第 27a 页)
周易八仙诗一卷 周易鬼谷林一卷 周易六神
颂一卷 周易六十四卦歌一卷 周易十门要诀一
卷 爻象杂占一卷 周易元鉴林三卷 周易元悟
三卷 (李淳/风 撰)周易薪冥轨一卷 (第 29b 页)
(李淳/风 撰)易镜元要一卷(袁天/纲撰)
周易律历一卷(京房/撰)文王版词一卷 周易经类一卷 …… (第 29b 页)
右占梦(七部一/十四卷)
古今杂占三十卷 海中仙人占体瞤及杂吉凶书三
卷 耳鸣书一卷 目瞤书一卷 啑书一卷 和莬
鸟鸣书一卷 王乔解鸟语经一卷 郯子占鸟经一
卷 太上占乌法一卷 百怪书一卷 白泽图一卷
武王须臾一卷 占灯经一卷 (李淳/风 撰)淮南王万毕术
一卷 灵棋经一卷(张良/撰)又一卷(唐李/暹撰)七术一卷 人
伦宝鉴卜法一卷 昭明 …… (第 33a 页)
五行二
太一飞鸟历一卷(王琛/撰)又二卷 太一十精飞鸟历一
卷 太一飞鸟立成一卷 太一飞鸟杂决捕盗贼法
一卷 太一三合五元要决一卷 太一龙首式经一
卷(董/注) 太一经二卷(宋琨/撰)太一式杂占十卷 太一九
宫杂占十卷 黄帝太一度厄秘术八卷 黄帝太一
杂书十六卷 太一王佐秘珠五卷(隋乐/产撰)太一太游历
二卷 太游太一历一卷 太一式经二卷 太一式
经杂占十卷 太一元鉴五卷 (李淳/风 撰)太一枢会赋一卷
太一金镜式经十卷(王希/明撰)天一太一经一卷(僧一/行撰)太
一局遁甲经一卷 …… (第 37a 页)
日直经一卷 六十花甲子歌一卷 (李淳/风 撰)六十甲子时
辰星吉凶法一卷 天都经一卷 三元奇门法一卷
铁扫帚年月一卷 选日精要四卷 活曜二十 (第 42b 页)
八
宿日真星歌一卷 阴阳实录一卷 一行选日旁通
法一卷 推葬通历一卷 大六壬葬送运诗一卷
五姓万事历四卷 万年历十七卷(杨惟/德撰)集圣历四卷
(杨可/撰)黄黑道经要纂一卷 三轮造作法一卷 晋灾
祥一卷 灾祥集七十六卷 广古今五行记三十卷
(窦维/鋈撰)樵子五行志五卷(唐阳/夏撰)蓬瀛书三卷(唐黎/干撰)三鉴三
卷 含文嘉三卷 黄帝朔书一卷(师旷东/方朔撰)月令图一
卷(刘先/之撰)四民福禄论三卷 (李淳/风 撰)年鉴一卷 福禄论三
卷
右阴阳(七十一部七/百六十九卷)
五行三
孝经元辰决九卷 孝经 …… (第 43a 页)
相经一卷(范峒/纂)元珠囊一卷 李淳风 元观经一卷
通仙歌一卷(李筌/撰)孙元骨法一卷 相髓一卷 洞灵
秘诀一卷 洞元灵要诀一卷 峨嵋气法一 …… (第 48a 页)
右登坛(十一部/十五卷)
宅吉凶论三卷 相宅图八卷 保生二宅经一卷
阴阳二神歌一卷(王澄/撰)宝鉴决一卷 修造法一卷
宣圣宫道书一卷 囊金二宅一卷(张吁/撰)诸家要术宅
经一卷(一行/撰)金秘书三卷(王澄/撰)三元九宫修造法一卷
二宅黄黑道秘诀一卷(一行/撰) 李淳风 应上象修造妙
诀一卷 魁纲库楼修造法一卷(一行/撰)吕才阴阳迁造
宾遑经一卷 王澄二宅髓脉经一卷 王 …… (第 51b 页)
陀括地记一卷 青乌子相地骨一卷 赤松子决一
卷 杨乌子星水地理决一卷 李淳风 星水地理经
一卷 马上寻山决一卷 (第 55b 页)
(李淳/风 撰)步穴要决一卷 (第 55b 页)
(李淳/风 撰)金
华覆坟经一卷(李筌/撰)稽古经一卷 地理诗赋论三卷
(朱仙/桃撰)元女碎山经一卷 茔穴经一卷 (第 55b 页)
齐都赋音一卷(李轨/撰)百赋音一卷(褚令/之撰)赋音二卷(郭/微)
(之/撰)三京赋音一卷(綦母/邃撰)又三京赋一卷(李轨/撰)皇帝瑞应
赋颂十卷 围棋赋一卷(梁武/帝撰)观象赋一卷 洛神赋
一卷(孙壑/注)颜之推稽圣赋一卷 (李淳/风 注)木元虚海赋一卷
(萧广/济注)庾信哀江南赋一卷(唐张庭/芳注)又一卷(崔令/钦注)又一卷
(魏彦 (第 27a 页)
(之/撰)三京赋音一卷(綦母/邃撰)又三京赋一卷(李轨/撰)皇帝瑞应
赋颂十卷 围棋赋一卷(梁武/帝撰)观象赋一卷 洛神赋
一卷(孙壑/注)颜之推稽圣赋一卷 (李淳/风 注)木元虚海赋一卷
(萧广/济注)庾信哀江南赋一卷(唐张庭/芳注)又一卷(崔令/钦注)又一卷
(魏彦 (第 27a 页)
如古董父刘累之豢龙师旷师涓之晓音律卜招父
桑田巫之占筮盖聂卫绾之击剑戏车郭璞之数学
内史叔服姑布子卿 李淳风 之相术扁鹊之为医利
物济时类皆侔造化而通神灵非寻常方技者比故
另志艺术一编而物产旧附风俗后今简帙 (第 13a 页)
桑田巫之占筮盖聂卫绾之击剑戏车郭璞之数学
内史叔服姑布子卿 李淳风 之相术扁鹊之为医利
物济时类皆侔造化而通神灵非寻常方技者比故
另志艺术一编而物产旧附风俗后今简帙 (第 13a 页)
测觜二度 元丰测觜二度 崇宁测觜半度 元
郭守敬测觜五分
唐志上党次居下流与赵魏接为觜觿之分
李淳风 法象志觜觿参伐皆直天关表而在河阴故
实沈下流得大梁距河稍远涉阴亦深
汉志岁星六月出石氏在觜觿参 …… (第 25a 页)
未秦之分野属雍州(费直起井十三度/蔡邕起井十度)
隋地理志自东井十度至柳八度秦分野
唐志河东永乐芮城河北县及河曲丰胜夏州皆东
井之分
李淳风 法象志东井据百川上流故鹑首为秦蜀墟
得两戒山河之首云汉达坤维右而渐升始居列宿
上 魏徙大梁则西河 …… (第 38b 页)
利玛窦云天河自井接尾箕
两镇三关志上谷入尾一度恒山入昴五度云中入东
井二度定襄入东井八度雁门入东井十六度代郡入
东井二十八度按躔次之说史汉不道至晋书乃载之
志而杂引范蠡鬼谷诸人以为其言如此间尝反覆推
之多不符合昔人曰躔次本 李淳风 定岂洪氏所谓蔽
于天而不知地者乎即以兹土论之惟上谷入尾一度
其言是也他若常山入昴五度已稍有乖至于云中 …… (第 39b 页)
祐测鬼二度 元丰测鬼四度 崇宁测鬼二度
半 元郭守敬测鬼二度二十分
晋天文志上党入舆鬼二度
李淳风 法象志秦拔宜阳而上党入于女鬼
柳宿丹元子步天歌
八星曲头垂似柳近上三星号为酒享宴大酺五星
守 …… (第 57b 页)
河曲丰胜夏州皆东井之分参伐为戎索为武
政当河东尽大夏之墟上党次居下流与赵魏接为觜
觿之分
唐志贞观中 李淳风 撰法象志因汉书十二次度数始
以唐之州县配而一行以为天下山河之象存乎两戒
北戒自三危积石负终南地络之阴 …… (第 78a 页)
可废而不录也
容斋洪氏随笔曰晋天文志谓自危至奎为娵訾于辰
在亥卫之分野也属并州且卫本受封于河内商虚后
徙楚邱河内乃冀州所部汉属司隶其他邑皆在东郡
属兖州于并州了不相干而并州之下所列郡名乃安
定天水陇西酒泉张掖诸郡自系凉州耳又谓自毕至
东井为实沈于辰在申魏之分野也属益州且魏分晋
地得河内河东数十县于益州亦不相干而雍州为秦
其下乃列云中定襄雁门代太原上党诸郡盖又自属
并州及幽州耳晋志出于 李淳风 之手岂非蔽于天而
不知地乎
元天文志列宿著于天为舍二十有八为度三百六十
五有奇非日躔无以校其度非列舍 …… (第 84b 页)
兴县志分野之说诸家不同以太原属晋则兴为觜参
分野以太原属赵则兴为昴毕分野以楼烦属燕则兴
为尾箕分野而 李淳风 作晋志谓太原入东井则又为
井鬼分野纷纭舛错靡所折衷然繇唐一行之言观之
东井舆鬼山河上流当主秦蜀大梁之 …… (第 87a 页)
径一寸玑径八尺圆周
二丈五尺强转而望之知日月星辰之所在即璿玑玉
衡遗法也 仪礼历象篇曰浑天仪唐贞观中 李淳风
为之开元时浮屠一行梁令瓒又为之宋张思训创为
苏颂更造其法尤密置浑仪于上以仰观置浑象于下 …… (第 96b 页)
著壬子元历甲子元历七曜历数七
曜义疏戊子历殷甲寅历甲历衍数黄帝辛卯衍数九
宫行基历贞观初直太史局太原 李淳风 上言今灵台
候仪是魏代遗范观其制度疏漏实多臣按虞书称舜
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则是古以浑天仪考七曜之盈 …… (第 100a 页)
而轨
漏实矣推星行之逆顺伏留使舒亟有渐而五纬齐矣
然不能宏深简易而径急是取至其所长虽圣人出不
能易也 李淳风 著晋书天文志刘羲叟著新唐书天文
五行志胥史苏董因之流也
山西通志卷二 (第 102b 页)
郭守敬测觜五分
唐志上党次居下流与赵魏接为觜觿之分
李淳风 法象志觜觿参伐皆直天关表而在河阴故
实沈下流得大梁距河稍远涉阴亦深
汉志岁星六月出石氏在觜觿参 …… (第 25a 页)
未秦之分野属雍州(费直起井十三度/蔡邕起井十度)
隋地理志自东井十度至柳八度秦分野
唐志河东永乐芮城河北县及河曲丰胜夏州皆东
井之分
李淳风 法象志东井据百川上流故鹑首为秦蜀墟
得两戒山河之首云汉达坤维右而渐升始居列宿
上 魏徙大梁则西河 …… (第 38b 页)
利玛窦云天河自井接尾箕
两镇三关志上谷入尾一度恒山入昴五度云中入东
井二度定襄入东井八度雁门入东井十六度代郡入
东井二十八度按躔次之说史汉不道至晋书乃载之
志而杂引范蠡鬼谷诸人以为其言如此间尝反覆推
之多不符合昔人曰躔次本 李淳风 定岂洪氏所谓蔽
于天而不知地者乎即以兹土论之惟上谷入尾一度
其言是也他若常山入昴五度已稍有乖至于云中 …… (第 39b 页)
祐测鬼二度 元丰测鬼四度 崇宁测鬼二度
半 元郭守敬测鬼二度二十分
晋天文志上党入舆鬼二度
李淳风 法象志秦拔宜阳而上党入于女鬼
柳宿丹元子步天歌
八星曲头垂似柳近上三星号为酒享宴大酺五星
守 …… (第 57b 页)
河曲丰胜夏州皆东井之分参伐为戎索为武
政当河东尽大夏之墟上党次居下流与赵魏接为觜
觿之分
唐志贞观中 李淳风 撰法象志因汉书十二次度数始
以唐之州县配而一行以为天下山河之象存乎两戒
北戒自三危积石负终南地络之阴 …… (第 78a 页)
可废而不录也
容斋洪氏随笔曰晋天文志谓自危至奎为娵訾于辰
在亥卫之分野也属并州且卫本受封于河内商虚后
徙楚邱河内乃冀州所部汉属司隶其他邑皆在东郡
属兖州于并州了不相干而并州之下所列郡名乃安
定天水陇西酒泉张掖诸郡自系凉州耳又谓自毕至
东井为实沈于辰在申魏之分野也属益州且魏分晋
地得河内河东数十县于益州亦不相干而雍州为秦
其下乃列云中定襄雁门代太原上党诸郡盖又自属
并州及幽州耳晋志出于 李淳风 之手岂非蔽于天而
不知地乎
元天文志列宿著于天为舍二十有八为度三百六十
五有奇非日躔无以校其度非列舍 …… (第 84b 页)
兴县志分野之说诸家不同以太原属晋则兴为觜参
分野以太原属赵则兴为昴毕分野以楼烦属燕则兴
为尾箕分野而 李淳风 作晋志谓太原入东井则又为
井鬼分野纷纭舛错靡所折衷然繇唐一行之言观之
东井舆鬼山河上流当主秦蜀大梁之 …… (第 87a 页)
径一寸玑径八尺圆周
二丈五尺强转而望之知日月星辰之所在即璿玑玉
衡遗法也 仪礼历象篇曰浑天仪唐贞观中 李淳风
为之开元时浮屠一行梁令瓒又为之宋张思训创为
苏颂更造其法尤密置浑仪于上以仰观置浑象于下 …… (第 96b 页)
著壬子元历甲子元历七曜历数七
曜义疏戊子历殷甲寅历甲历衍数黄帝辛卯衍数九
宫行基历贞观初直太史局太原 李淳风 上言今灵台
候仪是魏代遗范观其制度疏漏实多臣按虞书称舜
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则是古以浑天仪考七曜之盈 …… (第 100a 页)
而轨
漏实矣推星行之逆顺伏留使舒亟有渐而五纬齐矣
然不能宏深简易而径急是取至其所长虽圣人出不
能易也 李淳风 著晋书天文志刘羲叟著新唐书天文
五行志胥史苏董因之流也
山西通志卷二 (第 102b 页)
今镇北有召憩亭
帻州故址东三十里金史贞祐中尚书左丞胥鼎议于
县东团柏镇置帻州县属之寻废
义井城东南察院巷元义门温义之井
麓台铭在麓台山宋大学士张商英撰 李淳风 墓碑墓在白圭镇驿堂前明嘉靖间地塌出小 (第 29a 页)
帻州故址东三十里金史贞祐中尚书左丞胥鼎议于
县东团柏镇置帻州县属之寻废
义井城东南察院巷元义门温义之井
麓台铭在麓台山宋大学士张商英撰 李淳风 墓碑墓在白圭镇驿堂前明嘉靖间地塌出小 (第 29a 页)
柳𧦬晋王北伐记十五卷
陆爽东宫典记七十卷
唐裴烜之承祚实迹一卷
裴裕之太宗建元实迹一卷
敬播文贞公傅事四卷 李淳风 典章文物志
王后训记杂载十卷(采青宫纪要维城典训古今内/范内范要略等书为杂载云)
武平一龙文馆记 …… (第 20a 页)
李播老子注
唐成元英注老子二卷道德经开题序诀义疏七卷庄
子疏十二卷(宋志作十卷文献/通考作三十三卷)
李淳风 感应经三卷
张果阴符经注一卷阴符经辨命论一卷
王涯注太玄经六卷说元一卷
柳宗元注扬子法言十三卷 …… (第 31b 页)
王玫石和文集
杂类
汉甘石巫咸氏星经一卷
晋郭琦天文志五行传 陆旭五星要诀两仪真图 唐李淳风 法象志七卷晋书五代史天文志五行志又
乾坤秘奥七卷太阳太阴赋二卷日月气象图五
卷上象二十八宿纂 (第 54b 页)
要诀一卷太白会运逆北通
代记图一卷日行黄道图一卷月行九道图一卷
云气图一卷浑天方志图一卷九州格一图一卷
李淳风 注释周髀算经二卷音义一卷 …… (第 54b 页)
右天文
夏伯封叔昭明衍历
汉司马谈万岁历一卷
后魏李业兴壬子元历一卷甲子元历一卷七曜历数
一卷七曜义疏一卷戊子历一卷又殷甲寅历甲
历衍数一卷黄帝辛卯衍数一卷又九宫行基历 唐李淳风 晋书五代史律历志麟德历又注释九章经
要略一卷又注释孙子算经三卷注王孝通五经
算法一卷注甄鸾五 …… (第 55b 页)
孙子三十二垒经一卷
赵李左车兵法一篇
汉公孙弘握奇经注
魏王昶兵书十馀篇 贾翊注吴子兵法一卷
晋马隆握机赞
后周齐王宪兵书要略十卷 唐李淳风 诸家秘要三卷又行军时秘诀一卷悬镜十
卷倚马立成法二卷 员半千临戎孝经二卷
郭震郭代公定远安边策 …… (第 66b 页)
柳彦询龟经三卷
南宋柳世隆龟经三卷又龟经秘要三卷
梁柳恽十杖龟经
北魏关朗洞极元经传五卷 唐李淳风 乙巳占秘阁录演齐人要术元语经三卷乾
坤秘录一卷立观经一卷占灯法一卷观灯法一
卷一行禅师葬律秘 (第 74a 页)
密经十卷
质龟论一卷 (李淳风 得/于石室) 柳灿梦隽一卷
丘延翰拨砂经又铜函记一卷五家通天局一卷金 …… (第 74a 页)
神农采药经二卷 伯乐疗马经一卷
晋张华注师旷禽经一卷 郭义恭广志卷
唐王绩酒经一卷酒谱二卷
李淳风 四民福禄论二卷
裴孝源画品录一卷 裴澄乘舆月令十二卷
王勃平台秘略 王维画学密诀一卷 (第 76a 页)
陆爽东宫典记七十卷
唐裴烜之承祚实迹一卷
裴裕之太宗建元实迹一卷
敬播文贞公傅事四卷 李淳风 典章文物志
王后训记杂载十卷(采青宫纪要维城典训古今内/范内范要略等书为杂载云)
武平一龙文馆记 …… (第 20a 页)
李播老子注
唐成元英注老子二卷道德经开题序诀义疏七卷庄
子疏十二卷(宋志作十卷文献/通考作三十三卷)
李淳风 感应经三卷
张果阴符经注一卷阴符经辨命论一卷
王涯注太玄经六卷说元一卷
柳宗元注扬子法言十三卷 …… (第 31b 页)
王玫石和文集
杂类
汉甘石巫咸氏星经一卷
晋郭琦天文志五行传 陆旭五星要诀两仪真图 唐李淳风 法象志七卷晋书五代史天文志五行志又
乾坤秘奥七卷太阳太阴赋二卷日月气象图五
卷上象二十八宿纂 (第 54b 页)
要诀一卷太白会运逆北通
代记图一卷日行黄道图一卷月行九道图一卷
云气图一卷浑天方志图一卷九州格一图一卷
李淳风 注释周髀算经二卷音义一卷 …… (第 54b 页)
右天文
夏伯封叔昭明衍历
汉司马谈万岁历一卷
后魏李业兴壬子元历一卷甲子元历一卷七曜历数
一卷七曜义疏一卷戊子历一卷又殷甲寅历甲
历衍数一卷黄帝辛卯衍数一卷又九宫行基历 唐李淳风 晋书五代史律历志麟德历又注释九章经
要略一卷又注释孙子算经三卷注王孝通五经
算法一卷注甄鸾五 …… (第 55b 页)
孙子三十二垒经一卷
赵李左车兵法一篇
汉公孙弘握奇经注
魏王昶兵书十馀篇 贾翊注吴子兵法一卷
晋马隆握机赞
后周齐王宪兵书要略十卷 唐李淳风 诸家秘要三卷又行军时秘诀一卷悬镜十
卷倚马立成法二卷 员半千临戎孝经二卷
郭震郭代公定远安边策 …… (第 66b 页)
柳彦询龟经三卷
南宋柳世隆龟经三卷又龟经秘要三卷
梁柳恽十杖龟经
北魏关朗洞极元经传五卷 唐李淳风 乙巳占秘阁录演齐人要术元语经三卷乾
坤秘录一卷立观经一卷占灯法一卷观灯法一
卷一行禅师葬律秘 (第 74a 页)
密经十卷
质龟论一卷 (李淳风 得/于石室) 柳灿梦隽一卷
丘延翰拨砂经又铜函记一卷五家通天局一卷金 …… (第 74a 页)
神农采药经二卷 伯乐疗马经一卷
晋张华注师旷禽经一卷 郭义恭广志卷
唐王绩酒经一卷酒谱二卷
李淳风 四民福禄论二卷
裴孝源画品录一卷 裴澄乘舆月令十二卷
王勃平台秘略 王维画学密诀一卷 (第 76a 页)
吾饱美酒遂挂冠归田自是太乐丞
为清流君后追述焦革酒经一卷其术精悉兼采杜康
仪狄已来善为酒人为酒谱一卷 太史令李淳风 见而
悦之曰王君可谓酒家之南董君历职皆以好酒乡里
或咍之因著无心子以喻志河汾中先有渚田十数顷
称良沃 (第 25a 页)
为清流君后追述焦革酒经一卷其术精悉兼采杜康
仪狄已来善为酒人为酒谱一卷 太史令李淳风 见而
悦之曰王君可谓酒家之南董君历职皆以好酒乡里
或咍之因著无心子以喻志河汾中先有渚田十数顷
称良沃 (第 25a 页)
绝岁馀又死绩曰天不使我酣美酒耶弃官去自是
太乐丞为清职追述革酒法为经又采杜康仪狄以
来善酒者为谱 李淳风 曰君酒家南董也所居东南
有磐石立杜康祠祭之尊为师以革配著醉乡记以
次刘伶酒德颂其饮至五斗不乱人有 (第 2a 页)
太乐丞为清职追述革酒法为经又采杜康仪狄以
来善酒者为谱 李淳风 曰君酒家南董也所居东南
有磐石立杜康祠祭之尊为师以革配著醉乡记以
次刘伶酒德颂其饮至五斗不乱人有 (第 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