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別集類
史鈔類
雜史類
正史類
目錄類
載記類
傳記類
约取银君快
不下手贞观九年三月赦劫贼不伤财主免死配流经
门下奏定刑部郎中高敬言举断合死门下执依前奏 尚书任城王道宗
录奏太宗谓侍臣曰国有常典事迹
可明何得各为意见弄其文墨因令御史勘当御史奏
之太宗曰君快等谋为劫杀何得 (第 28b 页)
 知池州李虚已言州县春初豫支钱和买䌷绢民或不
欲者彊之则为扰乃诏三司谕州县毋得抑配非土产
者罢之
天禧初上乳母许氏为宫人所谗出宫嫁苗继宗及是
邀驾自陈丙寅封临颖县君以继宗为右班殿直加许
氏当阳郡夫人复入宫
戊辰契丹遣左监门卫上将军萧林右监门卫上将军
郑均来贺乾元节

己卯知成德军永州团练使钱惟济加吉州防御使留
再任有伪为白金以质取缗钱者其家来告惟济密谓
曰第声言被盗而示以重购质者当来责馀直即得之
已而果然 鄜延路部署司言贼寇保安军蕃族军主
旺律等击走之诏以旺律为三班借职仍赐姓名曰刘
汉忠
庚辰以特奏名进士 李道宗
等四十三人诸科王播等
七十七人为将作监主簿及诸州长史文学司士参 (第 10a 页)


等皆年踰五十尝应六举王播等皆年踰六十尝应
八举上因谓辅臣曰此虽举业非工然闵其白首无成
故悉甄录之
(第 10a 页)
仕文
捷在乡里春秋高乞便郡就养上方委咨计事优诏不
许欲慰其思亲之心戊午赐文捷三品服 诏诸州司
士参军 李道宗
等三十四人令吏部铨与注官旧制司
士参军以年及格及负犯者为之谓之散参军先是上
取特奏名举人试艺稍优者补 (第 4a 页)
参军其次与试衔及经
南郊试衔者已免选而 道宗
等反未得注官故有是命
庚申诏河北京东路于中等以上户以二税折科塞河 (第 4a 页)
三年春正月壬戌朔诏王公卿士荐谠言丙子立皇子
锋为 江夏王
二月癸丑罢南蛮校尉官夏四月辛亥始
制东宫臣僚用下官礼敬闻喜公子良等六月壬子大
赦秋七月己未朔日有食之 …… (第 14b 页)
立皇子宝义为晋安王宝玄为 江夏王
宝源为庐陵王
宝夤为建安王宝融为随郡王宝攸为南平王甲申断
官长贡献及私饷遗以安陆昭王缅第二子宝晊袭封 (第 41a 页)
见于东驿免冠流涕谢罪乃奉魏帝都长安拔草莱
立朝廷军国之政咸取决于帝仍加授大将军雍州刺
史兼尚书令进封 略阳郡公
别置二尚书随机处分解 (第 8b 页)
  明帝四王
明帝十二男陈贵妃生后废帝谢修仪生皇子法良陈
昭华生顺帝徐倢伃生第四皇子郑修容生皇子智并
次晋熙王燮与皇子法良同生泉美人生邵陵殇王友
江夏王
跻与第四皇子同生徐良人生武陵王赞杜 (第 80b 页)
  始兴王伯茂 鄱阳王伯山 新安王伯固 晋

  安王伯恭 庐陵王伯仁  江夏王
伯义 武陵
  王伯礼 永阳王伯智 桂阳王伯谋
  宣帝诸子
  始兴王叔陵 豫章王叔英 长沙王叔坚 …… (第 2b 页)
  文帝诸子
文帝十三男沈皇后生废帝始兴王伯茂严淑媛生鄱
阳王伯山晋安王伯恭潘容华生新安王伯固刘昭华
生衡阳王伯信王充华生庐陵王伯仁张修容生 江夏
伯义韩修华生武陵王伯礼江贵妃生永阳王伯智
孔贵妃生桂阳王伯谋二男早卒无名伯信出继衡阳
王昌 …… (第 57a 页)
初为成州刺史太常少卿
庐陵王伯仁字寿之文帝第八子天嘉六年立为侍中
国子祭酒领太子左庶子陈亡卒于长安 江夏王
伯义字坚之文帝第九子也天嘉六年封位金
紫光禄大夫陈亡迁于瓜州道卒 (第 61b 页)
  上谷公纥罗(弟建公子题/建德 婴文) (题子悉陆/真定侯)武陵侯因
  (长乐王/寿乐)望都公颓 曲阳侯素延(顺阳公郁辰/宜都王目)
  脩 吉阳男比干 (江夏/王
吕)高凉王孤(子斤真斤子真/乐 乐子礼) …… (第 1a 页)
族弟也比干以司卫监
讨白涧丁零有功赐爵吉阳男后为南道都将战没吕
以军功封江夏公位外都大官大见尊重卒赠 江夏王
陪葬金陵
高凉王孤平文皇帝之第四子也多才艺有志略烈帝 (第 7a 页)
曹常从征伐
六年定封合肥侯二十六年卒子鸿嗣鸿卒子浮嗣浮
卒子雅嗣
马武字子张南阳湖阳人也少时避雠客居 江夏王

末竟陵西阳三老兵起于郡界武往从之后入绿林中
遂与汉军合更始立以武为侍郎与世祖破王寻等拜 (第 56b 页)
及小马党项白兰诸郡及吐谷浑西域诸国咸
畏惧之至其主弃苏农弄赞贞观中以宗室女封文成
公主降于吐蕃赞普命 礼部尚书江夏王道宗
送之弄 (第 70b 页)
 武邀击之悉虏其众 西魏大都督杨忠与怡峰解
 玉壁围 隋为高梁县后徙汾北故城址尚存 唐
 武德二年裴寂与刘武周战度索原寂败 略阳郡公
 道宗
年十七从秦王讨贼王登玉壁城以望 (第 39b 页)
道宗
 
曰贼怙众欲战尔计谓何对曰武周席胜锋未可当 (第 39b 页)
 至屯寇已踰石岭围并州转扰潞沁李靖以兵出潞
 州道行军总管任瑰屯太行瑾战太谷败绩中书侍
 郎温彦博陷于贼郓州都督张德政死之遂攻广武
  任城王道宗
败其欲谷设又败并州数县命发士屯
 太谷贞观元年饥惧唐师乘其敝引兵入朔州声言
 会猎二年诏将军周范壁太 …… (第 52b 页)
 仆骨同罗诸部霫奚渠长皆来朝于是诏并州都督
 李世绩出通漠道李靖出定襄道左武卫大将军柴
 绍出金河道灵州大都督 任城王道宗
出大同道幽
 州都督卫孝节出恒安道营州都督薛万淑出畅武
 道凡六总管师十馀万皆授靖节度以讨之突利及 (第 53a 页)
 韩洪击之官军败绩平寇县公李景适送义成公主
 至恒安镇率所领数百人援之力战三日杀虏甚众
  唐贞观四年二月总管李靖繇马邑 任城王道宗
 出大同道幽州都督卫孝节出恒安道 永隆元年
 七月突厥寇云中都督窦怀哲中即将程务挺击走
 之 永淳元 …… (第 5b 页)
 远杀满政以降 七年突厥寇马邑总管秦武通击

 却之 贞观十五年十二月总管李世绩众六万骑
 三千出朔州击延陀 十九年十二月 江夏王道宗
 
屯朔州 嗣圣元年七月突厥寇朔州武卫将军程
 务挺击却之 裴行俭讨突厥于黑山至朔州计曰
 顷萧嗣业运粮 (第 52b 页)
 日内成其文甚丽神武以其工而且速特恕罪不问
隋天龙寺石室铭开皇四年刻石
隋杨忠碑县西五里蒙山下隋文帝父尝为周将伐齐
 有功立碑
晋祠碑铭贞观二十一年太宗御制碑文及铭碑阴列
 列长孙旡忌萧瑀李绩张亮 李道宗
杨师道马周衔 (第 18b 页)
州刺史
李 勚太宗贞观元年并州都督行军大都督府长史
张公谨贞观元年代州都督
薛世良贞观二年绛州刺史 李道宗
贞观三年大同道行军总管十三年晋州刺史
史大奈贞观三年领丰州都督
杜楚客贞观四年蒲州刺史
李元嘉贞观六 (第 28b 页)
孙翼城令
李复元孝恭六世孙正平令
李巨济复元族祖翼城令
李知宝永安王孝基十世族孙永和令
李景仁字楚子 江夏王道宗
子潞城令
李遂成长平王叔良曾孙文水令
李朝用蜀王湛七世孙猗氏令 (第 12b 页)
 门侍郎判纳言谥忠王凝尝以文中子傅属之
张轨字世谟以内军将军为临汾令临汾民病卤生物
 瘠疲因凿山引水溉田利甚溥
李道宗
高祖从子武德元年 (第 51b 页)
略阳郡公
刘武周逼河 (第 51b 页)
 厥战泾阳败之敬德所得财必散士卒然婞直颇以
 功自负又廷质大臣得失出为襄州都督累迁同州
 刺史尝侍宴庆善宫有班其上者敬德曰尔何功坐
 我上 任城王道宗
解喻之遂 (第 38a 页)
道宗
目几𦕈上不怿 (第 38a 页)
  唐太宗晋祠碑铭跋

唐太宗自晋祠兴师定天下贞观二十一年七月御制
碑文及铭勒石于叔虞祠东隅碑阴列长孙无忌萧瑀
李绩张亮 李道宗
杨师道马周衔名后人覆之以亭而
庸工以字画上石稍浅遂刻而深之帝尝自述作书之
法惟求骨力骨力既得形势自生 (第 20b 页)
 督长孙敞原州都督李政明临淮公李规琅琊公王
 珍常州公李倩千金公李俊中山王李裾汝州别驾
 房渐左清道率房恒 江夏王道宗
雍州长史李弼夔
 国公弘基观国公杨仁恭原州都督史幼虔陜王府
 司马史为谦芮国公豆卢行业西平郡王李琛简 (第 2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