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史部
  智素号静庵嗣法云溪瑛正德初结庐于赤脚祖塔之
侧曰林隐院即今霞封寺也有林隐语录柳邦杰序
(同上)


  广聪号古拙濠梁谭氏子遍参海内晚 师静
庵和尚得
入堂奥为高峰下九世孙卜筑掷笔峰下曰弥陀庵
潜脩不出葛寅亮易庵名为火莲院(同上)

  性空 (第 48b 页)
   宥李怀光示谕河中将士诏
间者变兴京邑朕播越奉天李怀光仗义帅师自远赴

难逆党奔溃危城解围录其茂勋嘉其明节所以任崇
元帅位极上台而禄位满盈思虑回惑信受间谍自生疑贰
昔以匡服大计籍其成功晓谕将相礼代殊厚而野心
不革往顾逾甚欺诱群帅袭夺众军诬陷信臣拒违诏
命与朱泚结固通使往反放肆凶威彰示狂逆务为劫
胁迅发丑言万情失图诸将咸愤所以重兹巡狩越次
梁岷违奉宗祧沦污士庶抚心自咎良增愧叹实由朕
格物之诚不至知臣之鉴不精永惟此军功著王室安

禄山之作乱肃宗以朔方之众复区夏仆固怀恩之纵
逆代宗用朔方之 师静
关塞洎朕涉此多难露处奉天
内则擐甲登埤外则历险赴艰寒不挟纩夜不释戈邦
固不倾寇雠斯屏竭诚致命万众一心 (第 13b 页)
陀东俱南向而会
于此为悉檀西派者也从二水之中蹑坡上二里馀东
为幻住今为宁福寺西冈为兰陀幻住东水即野愚
室东峡所下与九重崖为界者幻住西水即与艮一
兰陀寺夹坞之水上自莘野静室发源于念佛堂而为
狮子林中峡之水 …… (第 30a 页)
初九日晨餐后余即携杖西行三里过息阴轩轩在中
支之脊大觉寺之前案也为本无 师静
摄处额为佥宪
冯元成(时/可)所书其前有三岐从左渡涧趋大觉寂光从
右渡涧趋传衣下接待从后直上则分渡右 …… (第 60b 页)
岐焉一过峡直东者为圣峰路一蹑岭北上者
为会灯路始为登顶正道余乃北蹑上岭数曲而至会
灯寺寺南向昔为廓然 师静
室今其嗣创为寺由寺西
更转而北上复数曲一里馀而过迦叶寺寺东向此古
迦叶殿也(今张按君建迦叶殿/于绝顶 …… (第 67b 页)
时阴晴未定西南望木香坪一带积雪峥嵘照耀山谷
使人心目融彻与前之丽日澄空又转一光明法界矣
一里馀抵河南 师静
室路过其外问而知之雨色复来
余别众静侣令先上一衲轩而独往探之师为河南人 (第 70b 页)
九重崖横狮
林栴檀而西宿罗汉壁明日同一登绝顶作别余从之遂由
悉檀东上坡半里过天池静室六里而过河南止足 师静

更北上一里直蹑危崖下是为德充静室德充为复吾
高足复吾与史君有乡曲之好故令其徒引游此室而
自从西路 (第 63a 页)
(范阳县西北四十里图经智泉寺僧静琬见白带/山有石室遂发心书经十二部刻石为碑明统志)
(隋大业閒法 师静
琬募缘凿石为板刻经一藏以/传于后迄唐贞观初仅成大涅槃经一部而卒后)
(释徒相继历辽金始完孙承泽春明梦 (第 39b 页)
 (元间每旱必遣使投金龙玉璧金泰和/中忽有桃花流出其瓣如当五钱许)石经洞(在石/经山)
 (东隋大业间法 师静
琬者处此募缘凿石为板刻经/一藏以传于后唐贞观初仅成大涅槃一部而法师) (第 17a 页)
  十九日,藩督舟师进泊镇江南岸七里港。


  二十日,登岸札营未定,虏分路前来。对面咫尺,我 师静
以待动。虏遂未敢打仗,退去十里下营。我亦下营。然虏原札在银山一带,及我师札在银山对面山上,只隔一港, (第 14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