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史評類
職官類
史鈔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傳記類
目錄類
載記類
法制類
夏王今陛下何劝其皇祖讲训之则乎陛下何徵其
宠任之失乎礼曰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可不慎哉
夫宠爱之心则不能免去其太甚闲之以礼节适则可
矣今诸王公主 …… (第 55b 页)
德是辅惟
人之怀天禄有终景福是集矣傥陛下忽精一之德开
恩倖之门爵赏有差刑罚无当则忠臣正士亦当复谈
睿宗
善之
玄宗先天二年姚崇知帝大度锐于治乃先设事以坚
帝意即阳不谢帝怪之崇因跪奏臣愿以十事闻陛下
度不可 (第 56b 页)
称夫人经云考仲子之宫若配食惠庙则宫无
缘别筑前汉孝文孝昭太后并系子为号祭于寝园不
配于高祖孝武之庙后 汉和帝
之母曰恭怀皇后安帝
祖母曰恭悯皇后虽不系子为号亦祭于陵寝不配章
安二帝此则二汉虽有太后皇后之异至于并 …… (第 9a 页)
下累圣谥号悉宜取初谥为定谨案旧制宜上高祖为
太武皇帝太宗为文皇帝高宗为天皇大帝中宗为孝
和皇帝 睿宗
为真圣皇帝其二圣谥名字数太广有逾
古制臣愚请择其美称而正之谨按谥法秉德不回曰
孝照临四方曰明宜上玄宗 (第 16b 页)
初卫融之被执也上诘融曰汝教 刘钧
举兵助李筠反
何也融从容对曰犬各吠非其主臣四十口衣食刘氏
诚不忍负之陛下宜速杀臣臣必不为陛下用纵不杀 (第 23b 页)
家本太原傥获归老并门妾之愿也时上已有北征意
闻其言喜曰俟平 刘钧
即如母所愿因厚加赉赐及昶
卒李氏不哭举酒酹地曰汝不能死社稷贪生至今日
吾所以忍死者为汝在耳今汝既死吾 (第 16a 页)
区区守此盖惧汉氏之不血食也上哀其言笑谓谍者
曰为我语 刘钧
开尔一路以为生故终孝和之世不以
大军北伐(按太祖云一榻之外皆他人家则此时犹未/平荆湖也太宗以建隆二年 …… (第 9b 页)
入君欲决胜负)
(当过团柏谷来背城一战宋帝笑曰存之何害终帝世/宋帝不复北伐天会七年本朝乾德元年也今因 刘钧)

(
死附其事于开宝元年文辞又/与五代史不同今从五代史)初北汉世祖女为晋护
圣营卒薛钊妻生子继恩汉高祖典禁 …… (第 9b 页)

妻常居中钊罕得见意怏怏因醉拔佩刀刺之伤而不
死钊即自裁其妻改适何氏复生子继元而何与妻皆
卒世祖以 孝和帝
无子复养继恩及继元皆冒姓刘氏
继恩皤腹多髯长上短下乘马即魁梧徒步即侏儒事 (第 10a 页)
孝和帝
尽恭昏定晨省礼无违者及为太原尹选软不 …… (第 10a 页)
孝和帝
忧之尝谓宰相郭无为曰继恩纯孝然非济
世才恐不能了我家事将奈何无为不对是月 (第 10b 页)
孝和帝
卧疾勤政閤召无为执其手以后事付之继恩始监国
无为与侍卫亲军使蔚进不协因出进守代州又建议
渐斥去公族命 (第 10b 页)
继恩弟继忠守忻州继忠亦 孝和帝

子也自称尝使契丹得冷痼病定襄地寒愿留养晋阳
继恩责其观望趣令就道继忠颇出怨语或以白继恩
寻缢杀之 (第 10b 页)
孝和帝
殂继恩遣使告终称嗣于契丹契丹 …… (第 10b 页)
至北汉境上此据九国/志侵掠晋绛此据实录明年亲)
(征诏皆当/十一月也) 初北汉主继元妻段氏尝以小过为 孝和
后郭氏所责既而病卒继元疑后杀之后方缞服哭 (第 18b 页)

和帝
于柩前继元遣其嬖臣范超执而缢杀之宫中嫔
御遭罹逼辱无复嫌间世祖十子镐锜锡独有贤行北
汉主听群小之谮幽 (第 18b 页)
候张重训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郑进前岚州
刺史张昭敏辽州刺史卫俦都引进使李隐等皆被杀
初北汉主为大内都点检 孝和帝
以其幼弱命继钦副
之委以禁卫北汉主立亲旧多所诛放继钦遂谢病请
罢北汉主曰继钦但事先帝岂肯为我尽力耶乃 (第 21b 页)
之母始葬崇陵 睿宗
肃明皇后始葬惠陵后祔葬桥陵
周显德末都省集议引故事帝后同陵谓之合葬同茔
兆谓之祔葬汉吕后陵在长陵西百 (第 12b 页)
向又按博士商盈孙议云别庙皇
后禘祫于太庙祔于祖姑之下者此乃皇后先没已造
神主夫在帝位如昭成肃明之殁也 睿宗
在位元献之
殁也元宗在位四后于太庙未有本室故创别庙当为
太庙合食之主故禘祫乃奉以入飨此明其后太庙有 (第 19a 页)
庚寅以左骁卫上将军刘承圭子左藏库使从愿为洛
苑使内侍高品从政为殿头孙惟恭惟明并为三班借
职弟供奉官 承钧
为内殿崇班时承圭妻申国太夫人
彭氏卒特推恩也 兵部员外郎知信州梁頠坐受赇
及盗官碌矾法当死以更赦特除 (第 22b 页)
溃众遂大奔英律圭
传皆死之监扬博隆城酒税訾斌陜西部押兵士李简
柔远寨主王庆镇戎军监押李禹亨三川寨监押 刘钧
俱没于阵指使及军校死者数人军士死者六千馀人
唯观以馀众千馀人保民垣四向纵射会暮夜贼引去 …… (第 12a 页)

刘钧
为右屯卫将军万州刺史右班殿直唐忠为右屯
卫将军钦州刺史将作监亟耿传为右谏议大夫镇戎
军指使御前忠佐王 (第 14a 页)

宣皇帝推寅立宣帝南迁大泽方千馀里厥土昏冥沮
洳谋更南徙未行而崩景皇帝利立景帝崩元皇帝俟
立元帝崩 和皇帝
肆立和帝崩定皇帝机立定帝崩僖
皇帝盖立僖帝崩威皇帝浍立威帝崩献皇帝邻立时
有神人言此土荒遐宜徙建都邑 (第 2a 页)
 尚为成纪令因居之其后遂为陇西成纪人故言李
 者称陇西
 臣又按自明皇以后凡十四代诸王不出閤不分房
 子孙阙而不见唐之初也自高祖至 睿宗
子孙皆使
 之治官临民然后立功立事故有可著者而其后亦
 盛大且以天族龙种之慧而使之出人间亲世事知
  (第 35a 页)
京兆郡隋京兆郡置尹并佐吏合二百四十四人唐京)
(兆府本为雍州置牧一人以亲王为之太宗为秦王中/宗为英王 睿宗
为相王时并居其任多以长史治民开)
(元元年改雍州为京兆府置牧如故掌宣导风俗肃清/所部或以亲王居閤而遥 (第 27b 页)
 问政理成败所因及其人物损益关于当代者其馀

 一切不问国朝自高祖下及 睿宗
实录并贞观政要
 共为一史
一天文律历自有所司专习且非学者卒能寻究并请
 不问唯五经所论盖举其大体不 (第 22b 页)
小心精详遂决策东向五年夏遣长史 刘钧
奉书献马
先是帝闻河西完富地接陇蜀帝欲招之以逼嚣术亦
发使遗融书遇钧于道即与俱还帝见钧欢甚礼飨毕
乃 …… (第 65a 页)
为外戚累世二千石至臣之
身复备列位假历将帅守持一隅以委质则易为辞以
纳忠则易为力书不足以深达至诚故遣 刘钧
口陈肝
胆自以底里上露长无纤介而玺书盛称蜀汉二主三
分鼎足之权任嚣尉佗之谋窃自痛伤臣融虽无识犹
知利 (第 66a 页)
遂共推融为河西大将军更以统为武威太守为政严
猛威行邻郡建武五年统等各遣使随窦融长史 刘钧
诣阙奉贡愿得诣行在所诏加统宣德将军八年夏光
武自征隗嚣统与窦融等将兵会车驾及嚣败封统为
成义侯同产兄 (第 27a 页)
之诛岂宜咎延太后幽隔空宫愁感天心如有
雾露之疾陛下当何面目以见天下昔周襄王不能敬
事其母戎狄遂至交侵 孝和皇帝
不绝窦氏之恩前世
以为美谈礼为人后者为之子今以桓帝为父岂得不
以太后为母哉援神契曰天子行孝四夷和平方 (第 17a 页)
莫不备其风土传其珍怪焉于是远国蒙奇兜勒皆来
归服遣使贡献及 孝和
晏驾西域背畔安帝永初元年
频攻围都护任尚段禧等朝廷以其远险难相应赴诏
罢都护自此遂弃西域北匈奴即复收 (第 7a 页)
 恩寺 旧志二山对峙如驼峰而色黑故名
玉崖头在天龙山北
介岭 欧阳詹登龙兴寺阁野望诗短垣齐介岭片白
 指汾流 水经注晋阳城南旧有介子推祠地形志
 同(按北汉郭无为隐太原抱腹山 刘钧
求智谋者段/常荐无为以谏议大夫召之今太原无抱腹山当)
 (即介岭袭锦山/抱腹岩之名尔)
朝阳洞二泉上 (第 21a 页)
 年也冬晋州兵马钤辖荆罕儒领千馀骑抵汾州城

 下焚其草市案兵以退夕次京土原 刘钧
遣大将郝
 贵超领万馀众掩袭黎明及之罕儒遣都监阎彦进
 分兵以禦彦进小却即麾兵犯锋并人攒戈舂之遂
  (第 5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