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正史類
載記類
豺豕塞路睹貌献飧斯可诫惧
文宗尝顾郑覃曰覃老矣当无妄试论我犹汉何等主
覃曰陛下文宣主也帝曰渠敢望是领度支李石欲彊
帝志使不怠因曰陛下之问而覃之对臣皆以为非颜
回匹夫耳自比于舜陛下有四海春秋富当观得失于
前日引月长以齐尧舜奈何比文宣而又自以为不及
惟陛下开肆厥志不以文宣自安则大业济矣
后唐明宗时水运军将于临河县得一玉杯有文曰传
国宝万岁杯明宗甚爱之以示 中书侍郎冯道道 曰此
前世有形之宝尔王者固有无形之宝也明宗问之道
曰仁义者帝王之宝也故曰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
明宗武 (第 28a 页)
文宗尝顾郑覃曰覃老矣当无妄试论我犹汉何等主
覃曰陛下文宣主也帝曰渠敢望是领度支李石欲彊
帝志使不怠因曰陛下之问而覃之对臣皆以为非颜
回匹夫耳自比于舜陛下有四海春秋富当观得失于
前日引月长以齐尧舜奈何比文宣而又自以为不及
惟陛下开肆厥志不以文宣自安则大业济矣
后唐明宗时水运军将于临河县得一玉杯有文曰传
国宝万岁杯明宗甚爱之以示 中书侍郎冯道道 曰此
前世有形之宝尔王者固有无形之宝也明宗问之道
曰仁义者帝王之宝也故曰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
明宗武 (第 28a 页)
于嘉谟稼穑之难动
天心于睿览勤劳率下超迈古先凡诸率土不胜幸甚
前件农书谨函封进
后唐明宗天成四年上问 宰相冯道 曰今岁虽丰百姓
赡足否道曰农家岁凶则死于流殍岁丰则伤于榖贱
丰凶皆病者惟农家为然臣记进士聂夷中诗云二 (第 22a 页)
天心于睿览勤劳率下超迈古先凡诸率土不胜幸甚
前件农书谨函封进
后唐明宗天成四年上问 宰相冯道 曰今岁虽丰百姓
赡足否道曰农家岁凶则死于流殍岁丰则伤于榖贱
丰凶皆病者惟农家为然臣记进士聂夷中诗云二 (第 22a 页)
太宗
雍熙二年春正月癸亥翰林学士贾黄中䓁九人权知
贡举上谓宰相曰夫设科取士之门最为捷要然而近
年籍满万馀人得无滥进者乎己巳诏自今诸科并令
量定人数相参引试分科隔坐命官巡察监门谨视出
入有以文字往复与吏为奸者寘之于法私以经义相
教者斥出科场伍保预知亦连坐进士倍加研覆贡举
人勿以曾经御试不考而荐始令试官亲戚别试者凡
九十八人又罢进士试律复贴经
上览诸道转运副使知州通判奏章有不联名者谓宰
相曰当官共事须叶心从长且条陈利害动辄变改今
不联名此必任其独见未为允当也二月戊寅下诏戒
之
丙戌上谓宰相曰朕览史书见晋高祖求援于契丹遂
行父事之礼仍割地以奉之使数百万黎庶陷于契丹 冯道 赵莹位居宰辅皆遣令持礼屈辱之甚也敌人贪
婪啖之以利可耳割地甚非良策朕每思之不觉叹惋
宋琪等奏曰晋高祖 (第 2a 页)
遣 冯道 奉使张筵送之亲举酒洒
涕曰达两君之命交二国之欢劳我重臣之彼穷塞息
民继好宜体此怀勿以为惮也及道回有诗 (第 2a 页)
雍熙二年春正月癸亥翰林学士贾黄中䓁九人权知
贡举上谓宰相曰夫设科取士之门最为捷要然而近
年籍满万馀人得无滥进者乎己巳诏自今诸科并令
量定人数相参引试分科隔坐命官巡察监门谨视出
入有以文字往复与吏为奸者寘之于法私以经义相
教者斥出科场伍保预知亦连坐进士倍加研覆贡举
人勿以曾经御试不考而荐始令试官亲戚别试者凡
九十八人又罢进士试律复贴经
上览诸道转运副使知州通判奏章有不联名者谓宰
相曰当官共事须叶心从长且条陈利害动辄变改今
不联名此必任其独见未为允当也二月戊寅下诏戒
之
丙戌上谓宰相曰朕览史书见晋高祖求援于契丹遂
行父事之礼仍割地以奉之使数百万黎庶陷于契丹 冯道 赵莹位居宰辅皆遣令持礼屈辱之甚也敌人贪
婪啖之以利可耳割地甚非良策朕每思之不觉叹惋
宋琪等奏曰晋高祖 (第 2a 页)
遣 冯道 奉使张筵送之亲举酒洒
涕曰达两君之命交二国之欢劳我重臣之彼穷塞息
民继好宜体此怀勿以为惮也及道回有诗 (第 2a 页)
敛盖悔其前之为
也诸子欲奉遗令杨亿以为不可乃已议者谓旦逢时
得君言听谏从安于势位而不能以正自终或比之 冯
道
云(龙川别志又载旦买妾及问沈氏银器事按/旦最以清俭著称恐此亦未必然今不取)
庚戍诏京东西陜西河北灾伤 (第 18b 页)
也诸子欲奉遗令杨亿以为不可乃已议者谓旦逢时
得君言听谏从安于势位而不能以正自终或比之 冯
道
庚戍诏京东西陜西河北灾伤 (第 18b 页)
肤施县令张归正子思齐为郊社斋郎以归正
顷陷契丹及为县尝辨冤狱未及赏而卒特录之
辛未广真州罗城
壬申录 冯道 王朴后 益利路钤辖司言自今两川配
𨽻军籍之人其元犯凶恶者不得还乡里从之
甲戌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 (第 11b 页)
顷陷契丹及为县尝辨冤狱未及赏而卒特录之
辛未广真州罗城
壬申录 冯道 王朴后 益利路钤辖司言自今两川配
𨽻军籍之人其元犯凶恶者不得还乡里从之
甲戌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 (第 11b 页)
又续草堂集一卷 梁震集一卷 公乘亿珠林集
一卷 张(阙/) 飞集一卷 王仁裕紫阁集十一卷
又乘轺集五卷 熊皦屠龙集五卷 李愚白沙集十
卷 李氏应历小集十卷(李浣晋末人晋陷契丹/以大辽应历年号名集)和凝
演编集五十卷 又游艺集五十卷 郦炎集一卷
孙光宪巩湖编玩三卷 薛廷圭集一卷 孙开物集
十六卷 王朴集三卷 冯道 诗十卷 邱光业诗一 (第 11b 页)
一卷 张(阙/) 飞集一卷 王仁裕紫阁集十一卷
又乘轺集五卷 熊皦屠龙集五卷 李愚白沙集十
卷 李氏应历小集十卷(李浣晋末人晋陷契丹/以大辽应历年号名集)和凝
演编集五十卷 又游艺集五十卷 郦炎集一卷
孙光宪巩湖编玩三卷 薛廷圭集一卷 孙开物集
十六卷 王朴集三卷 冯道 诗十卷 邱光业诗一 (第 11b 页)
张元徽斩昭义将穆令均筠遁归上党三月旻兵逼
潞州引而南世宗曰刘旻少我谓我新立而国有大
丧必不能出兵且善用兵者出其不意吾当自将击
之 冯道 等谏怒卒自将击旻癸巳前锋与旻兵遇于
高平南之高原旻兵少却诸军亟进旻以中军陈于
巴公原张元徽居东偏 (第 12b 页)
潞州引而南世宗曰刘旻少我谓我新立而国有大
丧必不能出兵且善用兵者出其不意吾当自将击
之 冯道 等谏怒卒自将击旻癸巳前锋与旻兵遇于
高平南之高原旻兵少却诸军亟进旻以中军陈于
巴公原张元徽居东偏 (第 12b 页)
下畿辅震惊守臣奏立新固关为外拒于黄榆马陵
诸关筑长城数百里刁斗之声相闻 故关教场在
故关内西山下 后唐 同平章事冯道 尝戒明宗曰
臣为河东掌书记时奉使中山过井陉之险惧马蹶
失不敢怠于衔辔及至平地谓无足虑遽跌而伤凡 (第 23b 页)
诸关筑长城数百里刁斗之声相闻 故关教场在
故关内西山下 后唐 同平章事冯道 尝戒明宗曰
臣为河东掌书记时奉使中山过井陉之险惧马蹶
失不敢怠于衔辔及至平地谓无足虑遽跌而伤凡 (第 23b 页)
迁慈州团练使
符存审天祐中忻州刺史
王建极天祐中辽州刺史又为代州刺史
元行钦天祐中忻州刺史又为潞州都部署
宋 瑶天祐中天德军节度使
李承勋天祐中太原少尹
卢 程天祐中河东节度推官
何 瓒天祐中太原节度判官后又知留守事
贺德伦天祐中大同军节度使
王建立天祐中代州虞候将
李承约天祐中汾州刺史长兴中为昭义军 节度使
冯 道 天祐中河东监军巡官又为河东节度掌书记
卢 质天祐中河东节度掌书记同光元年拜太原尹 (第 71b 页)
符存审天祐中忻州刺史
王建极天祐中辽州刺史又为代州刺史
元行钦天祐中忻州刺史又为潞州都部署
宋 瑶天祐中天德军节度使
李承勋天祐中太原少尹
卢 程天祐中河东节度推官
何 瓒天祐中太原节度判官后又知留守事
贺德伦天祐中大同军节度使
王建立天祐中代州虞候将
李承约天祐中汾州刺史长兴中为昭义军 节度使
冯 道 天祐中河东监军巡官又为河东节度掌书记
卢 质天祐中河东节度掌书记同光元年拜太原尹 (第 71b 页)
明决政务宽仁常以化诲平两造之情有循吏风
杜伫静海人崇祯间以贡知榆社县为政得宽猛之宜
视国如家士民勒石颂德 冯道 亨宁静人贡生知榆社县临民以宽尤善育材人
立祠祀之
李卑字侍平榆林人崇祯中累官孤山副总兵陜贼多
流 (第 49a 页)
杜伫静海人崇祯间以贡知榆社县为政得宽猛之宜
视国如家士民勒石颂德 冯道 亨宁静人贡生知榆社县临民以宽尤善育材人
立祠祀之
李卑字侍平榆林人崇祯中累官孤山副总兵陜贼多
流 (第 49a 页)
之辨因廷诘彦温具伏其诈于是君臣相顾泣下彦
温行德俭皆坐族诛重诲因求解职明宗慰之重诲
论请不已乃趣中书议代重诲者 冯道 曰诸君苟惜
安公使得罢去是纾其祸也赵凤谓大臣不可轻动
居职复如故及董璋等反遣石敬瑭讨之而粮运甚 …… (第 15b 页)
之弟徐州节度使赟开封尹承勋皆高祖之子文武
百辟其择嗣君以承大统时承勋久病乃共奏曰徐
州节度使赟高祖爱之以为子宜立为嗣遣 太师冯
道 率群臣迎之道见赟傅太后意赟行至宋州周太 (第 20a 页)
祖自澶州还京师遣侍卫马军指挥使郭崇以兵七
百骑卫赟赟登楼召崇崇不敢进 冯道 出与崇语崇
乃登楼见赟已而夺赟部下兵赟谓道曰寡人此来
所恃者以公三十年旧相是以不疑道默然赟客将 (第 20b 页)
温行德俭皆坐族诛重诲因求解职明宗慰之重诲
论请不已乃趣中书议代重诲者 冯道 曰诸君苟惜
安公使得罢去是纾其祸也赵凤谓大臣不可轻动
居职复如故及董璋等反遣石敬瑭讨之而粮运甚 …… (第 15b 页)
之弟徐州节度使赟开封尹承勋皆高祖之子文武
百辟其择嗣君以承大统时承勋久病乃共奏曰徐
州节度使赟高祖爱之以为子宜立为嗣遣 太师冯
道 率群臣迎之道见赟傅太后意赟行至宋州周太 (第 20a 页)
祖自澶州还京师遣侍卫马军指挥使郭崇以兵七
百骑卫赟赟登楼召崇崇不敢进 冯道 出与崇语崇
乃登楼见赟已而夺赟部下兵赟谓道曰寡人此来
所恃者以公三十年旧相是以不疑道默然赟客将 (第 20b 页)
迁秘书监卒集十卷
聂夷中字坦之河东人咸通十二年进士官华阴尉诗
一卷 五代冯道 尝诵其诗为求治者告焉
卢知猷字子谟简能子中进士第登宏词补秘书省正
字萧邺再辟荆南掌书记入迁右补阙出 (第 42b 页)
聂夷中字坦之河东人咸通十二年进士官华阴尉诗
一卷 五代冯道 尝诵其诗为求治者告焉
卢知猷字子谟简能子中进士第登宏词补秘书省正
字萧邺再辟荆南掌书记入迁右补阙出 (第 42b 页)
虸蚄害稼祷之不为灾五月五日祭
爱花圣母庙在西南二十五里
黑山神祠在东二十里祀黑山大王七月十五日祭
葛仙翁祠在西关
三烈祠 祀明巡抚万恭县令康朴 冯道 亨县丞冀孟
曾县尉胡景化春秋仲月上丁祭 (第 39b 页)
爱花圣母庙在西南二十五里
黑山神祠在东二十里祀黑山大王七月十五日祭
葛仙翁祠在西关
三烈祠 祀明巡抚万恭县令康朴 冯道 亨县丞冀孟
曾县尉胡景化春秋仲月上丁祭 (第 39b 页)
寺
延庆院在人望村金大定三年重修
大觉院在天马村南唐贞观二年建
法轮院在中卫村东金天德二年建
兴国院在北史村南金天会十二年建
净土院在辛安村南元延祐三年建
慈氏院在仵级村元中统三年重修
惠济院在南史村金大定四年建明嘉靖二十六年重
修
永宁院在城西涧清头桥上
国朝康熙二年僧圆永募建
碧云庵在古署村北马跑泉东元 冯道 人建
千佛窟在翔皋山后有佛像千尊故名窟殊幽邃四季
风声不绝土人傅通观音洞窟旁有寺 (第 70b 页)
延庆院在人望村金大定三年重修
大觉院在天马村南唐贞观二年建
法轮院在中卫村东金天德二年建
兴国院在北史村南金天会十二年建
净土院在辛安村南元延祐三年建
慈氏院在仵级村元中统三年重修
惠济院在南史村金大定四年建明嘉靖二十六年重
修
永宁院在城西涧清头桥上
国朝康熙二年僧圆永募建
碧云庵在古署村北马跑泉东元 冯道 人建
千佛窟在翔皋山后有佛像千尊故名窟殊幽邃四季
风声不绝土人傅通观音洞窟旁有寺 (第 7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