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法制類
目錄類
正史類
載記類
雜史類
紀事本末類
金石類
秦始皇汉高祖文帝景帝武
帝元帝成帝哀帝魏孝文西魏文帝后周太祖唐高祖
太宗中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文宗武宗 宣宗 懿宗僖
宗昭宗二十七陵尝被发令有司备法服常服各一袭
具棺椁重葬所在长吏致祭
丙辰登州言女真国遣使入朝 (第 12b 页)
帝元帝成帝哀帝魏孝文西魏文帝后周太祖唐高祖
太宗中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文宗武宗 宣宗 懿宗僖
宗昭宗二十七陵尝被发令有司备法服常服各一袭
具棺椁重葬所在长吏致祭
丙辰登州言女真国遣使入朝 (第 12b 页)
贞观实录四十卷(长孙无/忌撰)高宗后实录三十卷(刘知/几撰)
高宗实录三十卷(韦述/撰)则天实录二十卷(刘知几/等撰)中宗
实录二十卷(刘知几/吴兢撰)太上皇实录十卷(刘知几撰起/景云元年)睿
宗实录五卷(吴兢/撰)开元实录四十七卷 明皇实录五
卷(元载/等撰)明皇实录二十卷(张说/撰)肃宗实录三十卷(元载/撰)
代宗实录四十卷(令狐/峘撰)建中实录十卷(沈既/济撰)德宗实录
五十卷(裴垍/撰)顺宗实录五卷(韩愈/撰)宪宗实录四十卷(路/隋)
(等/撰)穆宗实录二十卷(路隋/撰)敬宗实录十卷 文宗实录
四十卷(李让夷/等撰)武宗实录三十卷(韦保衡/等撰) 宣宗 实录三
十卷(宋敏/求撰)懿宗实录三十卷(宋敏/求修)僖宗实录三十卷(宋/敏)
(求/修)昭宗实录三 …… (第 26a 页)
右实录(五十部一千八/百六十六卷)
西汉会要十卷 会要四十卷(唐苏冕撰起/高祖讫代宗)续会要四
十卷(唐崔铉撰次德宗/以来至大中间事)唐会要一百卷(宋朝王溥撰起 宣宗 至唐末以)
(苏冕崔铉二/书合为百卷)国朝会要一百五十卷(章得象/等编)国朝会要
三百卷(王圭/等编 …… (第 27a 页)
右式(十一部一百/三十一卷)
开元格后长行敕六卷 大和格后敕四十卷 大中
刑法总要格后敕六十卷 (宣宗/ 朝编)元和格敕三十卷 元 (第 35a 页)
高宗实录三十卷(韦述/撰)则天实录二十卷(刘知几/等撰)中宗
实录二十卷(刘知几/吴兢撰)太上皇实录十卷(刘知几撰起/景云元年)睿
宗实录五卷(吴兢/撰)开元实录四十七卷 明皇实录五
卷(元载/等撰)明皇实录二十卷(张说/撰)肃宗实录三十卷(元载/撰)
代宗实录四十卷(令狐/峘撰)建中实录十卷(沈既/济撰)德宗实录
五十卷(裴垍/撰)顺宗实录五卷(韩愈/撰)宪宗实录四十卷(路/隋)
(等/撰)穆宗实录二十卷(路隋/撰)敬宗实录十卷 文宗实录
四十卷(李让夷/等撰)武宗实录三十卷(韦保衡/等撰) 宣宗 实录三
十卷(宋敏/求撰)懿宗实录三十卷(宋敏/求修)僖宗实录三十卷(宋/敏)
(求/修)昭宗实录三 …… (第 26a 页)
右实录(五十部一千八/百六十六卷)
西汉会要十卷 会要四十卷(唐苏冕撰起/高祖讫代宗)续会要四
十卷(唐崔铉撰次德宗/以来至大中间事)唐会要一百卷(宋朝王溥撰起 宣宗 至唐末以)
(苏冕崔铉二/书合为百卷)国朝会要一百五十卷(章得象/等编)国朝会要
三百卷(王圭/等编 …… (第 27a 页)
右式(十一部一百/三十一卷)
开元格后长行敕六卷 大和格后敕四十卷 大中
刑法总要格后敕六十卷 (宣宗/ 朝编)元和格敕三十卷 元 (第 35a 页)
诸生所及终当远至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
为都讲生徒悉集莹夜读劳倦不觉失晓催讲既切遂
误持同房生赵郡 李怡 曲礼卷上座博士严毅不敢复
还取仍置曲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孝文闻之
召入令诵五经章句并陈大义帝嗟赏 (第 42b 页)
为都讲生徒悉集莹夜读劳倦不觉失晓催讲既切遂
误持同房生赵郡 李怡 曲礼卷上座博士严毅不敢复
还取仍置曲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孝文闻之
召入令诵五经章句并陈大义帝嗟赏 (第 42b 页)
摈之太和七年召以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封赞皇伯
八年罢开成二年召授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会昌中
以功累加太尉进封卫国公 宣宗 初出白敏中等陷
之累贬崖州司户大中三年卒于珠崖郡德裕初掌
记北门管涔隐者谓曰君明年当在人君左右为 (第 48a 页)
八年罢开成二年召授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会昌中
以功累加太尉进封卫国公 宣宗 初出白敏中等陷
之累贬崖州司户大中三年卒于珠崖郡德裕初掌
记北门管涔隐者谓曰君明年当在人君左右为 (第 48a 页)
无受恶官者又当调者持阙簿令自阅即拟唱吏无
能为奸 宣宗 初坐德裕厚善出为郑州刺史节度使
周墀高其绩及入相荐授河南尹召拜户部侍郎墀
罢它宰相恶仲郢左迁秘书 (第 58a 页)
能为奸 宣宗 初坐德裕厚善出为郑州刺史节度使
周墀高其绩及入相荐授河南尹召拜户部侍郎墀
罢它宰相恶仲郢左迁秘书 (第 58a 页)
置香案上以枕覆之宰相阙必添香探凡以命草麻
上窃于李景让竟探名不著有以见其命也(续前定/)
(录/)
毕諴被知于 宣宗 尝许以相令狐绹忌之历三镇不得
迁还至太原求丽姝盛饰使献绹曰太原于我无分
今以是饵也不受使者留于邸 (第 74a 页)
上窃于李景让竟探名不著有以见其命也(续前定/)
(录/)
毕諴被知于 宣宗 尝许以相令狐绹忌之历三镇不得
迁还至太原求丽姝盛饰使献绹曰太原于我无分
今以是饵也不受使者留于邸 (第 74a 页)
交手付钱然后为输钱于官也
时奉天卤池生水柏以灰一斛得盐十二斤利倍碱卤
文宗时采灰一斗比盐一斤论罪开成末诏私盐月再
犯者易县令罚刺史俸十犯则罚观察判官课料宣宗
即位茶盐之法益密粜盐少私盗多者谪观察判官不
计十犯户部侍郎判度支卢弘正以两池盐法敝遣巡
院官司空舆更立新法其课倍入迁𣙜盐使以壕篱者
盐池之堤禁有盗壤与鬻碱皆死盐盗持弓矢者亦皆
死刑兵部侍郎判度支周墀又言两池盐盗贩者迹其
居处保社按罪鬻五石市二石亭户盗粜二石皆死是
时江吴群盗以所剽物易茶盐不受者焚其室庐吏不
敢枝梧镇戍场铺堰埭以关通致富 宣宗 乃择尝更两
畿辅望县令者为监院官户部侍郎裴休为盐铁使上
盐法八事其法皆施行两池𣙜课大增其后兵遍天下 (第 25a 页)
时奉天卤池生水柏以灰一斛得盐十二斤利倍碱卤
文宗时采灰一斗比盐一斤论罪开成末诏私盐月再
犯者易县令罚刺史俸十犯则罚观察判官课料宣宗
即位茶盐之法益密粜盐少私盗多者谪观察判官不
计十犯户部侍郎判度支卢弘正以两池盐法敝遣巡
院官司空舆更立新法其课倍入迁𣙜盐使以壕篱者
盐池之堤禁有盗壤与鬻碱皆死盐盗持弓矢者亦皆
死刑兵部侍郎判度支周墀又言两池盐盗贩者迹其
居处保社按罪鬻五石市二石亭户盗粜二石皆死是
时江吴群盗以所剽物易茶盐不受者焚其室庐吏不
敢枝梧镇戍场铺堰埭以关通致富 宣宗 乃择尝更两
畿辅望县令者为监院官户部侍郎裴休为盐铁使上
盐法八事其法皆施行两池𣙜课大增其后兵遍天下 (第 25a 页)
府也不明之君可与言哉
宪宗时分天下之赋以为三一曰上供二曰送使三曰
留州宰相裴垍又令诸道观察节度调费取于所治州
不足则取于属州送使之馀与其上供者皆输度支时
因德宗府库之积天子颇务俭约及刘辟李锜平赀藏
皆入内库方镇于頔王锷进献甚厚帝受之李绛言其
非宜帝喟然曰诚知非至德事然两河中夏贡赋之地
朝觐久废河湟陷没烽候列于郊甸方刷祖宗之耻不
忍重敛于人也然不知进献之取于人重矣其后皇甫
镈王遂李翛程异用事益务聚敛诸道贡献尤甚
会昌末置备边库收度支户部盐铁钱物 宣宗 更号延
资库初以度支郎中判之至是以属宰相其任益重户
部岁送钱帛二十万度支盐铁送者三十万诸道进奉
助军 …… (第 20b 页)
十九万率三户以奉一兵至武宗即位户二百一十一
万四千九百六十会昌末户增至四百九十五万五千
一百五十一 宣宗 既复河湟天下两税𣙜酒茶盐岁钱
入九百二十二万缗岁之常费率少三百馀万有司远
取后年乃济及群盗起诸镇不 (第 21a 页)
宪宗时分天下之赋以为三一曰上供二曰送使三曰
留州宰相裴垍又令诸道观察节度调费取于所治州
不足则取于属州送使之馀与其上供者皆输度支时
因德宗府库之积天子颇务俭约及刘辟李锜平赀藏
皆入内库方镇于頔王锷进献甚厚帝受之李绛言其
非宜帝喟然曰诚知非至德事然两河中夏贡赋之地
朝觐久废河湟陷没烽候列于郊甸方刷祖宗之耻不
忍重敛于人也然不知进献之取于人重矣其后皇甫
镈王遂李翛程异用事益务聚敛诸道贡献尤甚
会昌末置备边库收度支户部盐铁钱物 宣宗 更号延
资库初以度支郎中判之至是以属宰相其任益重户
部岁送钱帛二十万度支盐铁送者三十万诸道进奉
助军 …… (第 20b 页)
十九万率三户以奉一兵至武宗即位户二百一十一
万四千九百六十会昌末户增至四百九十五万五千
一百五十一 宣宗 既复河湟天下两税𣙜酒茶盐岁钱
入九百二十二万缗岁之常费率少三百馀万有司远
取后年乃济及群盗起诸镇不 (第 21a 页)
尔今东都不因迁而立庙非也又曰古者载主以行
者惟新迁一室之主耳未有载群庙之主者也至武
宗时悉废群议诏有司择日脩东都庙已而武宗崩
宣宗 竟以太微神主祔东都庙焉
德宗崩礼仪使杜黄裳议高宗在三昭三穆外当迁于
是迁高宗而祔德宗盖以中睿为昭穆矣 (第 15b 页)
者惟新迁一室之主耳未有载群庙之主者也至武
宗时悉废群议诏有司择日脩东都庙已而武宗崩
宣宗 竟以太微神主祔东都庙焉
德宗崩礼仪使杜黄裳议高宗在三昭三穆外当迁于
是迁高宗而祔德宗盖以中睿为昭穆矣 (第 15b 页)
(六载正月十七日/月八日) (十载正月九日/) (十三载二/)
肃宗二(乾元元年四月十三日/日) (元年建子月二十九/)
代宗一(广德二年二月二十七日/)
德宗四(建中元年正月四日/ 六年十一月七日) (贞元元年十一月十日/九年十一月九日)
宪宗一(元和二年正月/)
穆宗一(长庆元年十月/)
敬宗一(宝历元年十月/)
文宗一(太和三年十一月/)
武宗二(会昌元年正月/) (五年正月/) 宣宗 一(大中七年正月/) (第 26a 页)
肃宗二(乾元元年四月十三日/日) (元年建子月二十九/)
代宗一(广德二年二月二十七日/)
德宗四(建中元年正月四日/ 六年十一月七日) (贞元元年十一月十日/九年十一月九日)
宪宗一(元和二年正月/)
穆宗一(长庆元年十月/)
敬宗一(宝历元年十月/)
文宗一(太和三年十一月/)
武宗二(会昌元年正月/) (五年正月/) 宣宗 一(大中七年正月/) (第 26a 页)
宗(泰陵在同州/蒲城县东南)肃宗(建陵在京/兆醴泉县)宪宗(景陵在同州/蒲城县西北) 宣宗
(正陵在耀州/云阳县西北) 梁太祖(宣陵在河南/伊阙县东北)后唐庄宗(雍陵在河/南新安县)
(东/)明宗(徽陵在河南/洛阳县东北 …… (第 30b 页)
始皇汉高祖文帝景帝武帝元帝成帝哀帝后魏
孝文西魏文帝后周太祖唐高祖太宗中宗肃宗代宗
德宗顺宗文宗武宗 宣宗 懿宗僖宗昭宗凡二十七陵
并经唐末兵乱开发诏有司造衮冕服及常服各一袭
具棺椁以葬掩坎日所在长吏致祭 十 …… (第 31b 页)
苗晋卿赠太尉冀公裴冕配宪宗章武皇
帝于华州以中书令晋公裴度赠太傅岐国安简公杜
佑赠太尉凉国武公李愬配 宣宗 献文皇帝于耀州以
门下侍郎平章事夏侯孜中书令赠太尉白敏中中书
侍郎平章事马植配后唐庄宗皇帝以侍中兼枢 (第 38a 页)
(正陵在耀州/云阳县西北) 梁太祖(宣陵在河南/伊阙县东北)后唐庄宗(雍陵在河/南新安县)
(东/)明宗(徽陵在河南/洛阳县东北 …… (第 30b 页)
始皇汉高祖文帝景帝武帝元帝成帝哀帝后魏
孝文西魏文帝后周太祖唐高祖太宗中宗肃宗代宗
德宗顺宗文宗武宗 宣宗 懿宗僖宗昭宗凡二十七陵
并经唐末兵乱开发诏有司造衮冕服及常服各一袭
具棺椁以葬掩坎日所在长吏致祭 十 …… (第 31b 页)
苗晋卿赠太尉冀公裴冕配宪宗章武皇
帝于华州以中书令晋公裴度赠太傅岐国安简公杜
佑赠太尉凉国武公李愬配 宣宗 献文皇帝于耀州以
门下侍郎平章事夏侯孜中书令赠太尉白敏中中书
侍郎平章事马植配后唐庄宗皇帝以侍中兼枢 (第 3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