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職官類
政書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正史類
刘太真集三十卷 于邵集四十卷 梁肃集二十
卷 独孤及毗陵集二十卷 窦叔向集七卷 柳浑
集十卷 李泌集二十卷 张建封集二百三十篇
顾况集二十卷(皇甫/湜编)鲍溶集五卷 齐抗集二十卷
郑馀庆集五十卷 崔元翰集三十卷 杨凝集二十
卷 欧阳詹集十卷 李观集三卷(陆希/声纂)又一卷 吕
温 集十卷 穆员集十卷 窦常集十八卷 郑絪集
三十卷 符载籍十四卷 郗纯集六十卷 戴叔伦
述稿十卷 张登 (第 8b 页)
卷 独孤及毗陵集二十卷 窦叔向集七卷 柳浑
集十卷 李泌集二十卷 张建封集二百三十篇
顾况集二十卷(皇甫/湜编)鲍溶集五卷 齐抗集二十卷
郑馀庆集五十卷 崔元翰集三十卷 杨凝集二十
卷 欧阳詹集十卷 李观集三卷(陆希/声纂)又一卷 吕
温 集十卷 穆员集十卷 窦常集十八卷 郑絪集
三十卷 符载籍十四卷 郗纯集六十卷 戴叔伦
述稿十卷 张登 (第 8b 页)
传傅说隐于虞虢之间即此处也傅岩东北十馀里
即巅軨坂指南北之路谓之軨桥傅说佣隐止息于
此高宗求梦得之是矣 唐吕温 傅岩铭序昔殷高
宗恭默思道至诚动天天将报之以说为瑞审形旁
求实得于此贞元九年予繇镐徂洛息驾于虞虢 (第 34a 页)
即巅軨坂指南北之路谓之軨桥傅说佣隐止息于
此高宗求梦得之是矣 唐吕温 傅岩铭序昔殷高
宗恭默思道至诚动天天将报之以说为瑞审形旁
求实得于此贞元九年予繇镐徂洛息驾于虞虢 (第 34a 页)
州北平府司马敕并州事
薛道次安都第三子安西将军秦州刺史
辛 穆绍先子东雍州别驾
常 陟上党太守
李士元雁门人太平太守
裴景惠佗父秦州别驾 吕 温 显子上党太守
杨 顺机兄梁郡太守
赵 翼平昌太守
辛 谌毗后上党太守
赵 穆汾州平西府司马
宋 稚并 (第 51b 页)
薛道次安都第三子安西将军秦州刺史
辛 穆绍先子东雍州别驾
常 陟上党太守
李士元雁门人太平太守
裴景惠佗父秦州别驾 吕 温 显子上党太守
杨 顺机兄梁郡太守
赵 翼平昌太守
辛 谌毗后上党太守
赵 穆汾州平西府司马
宋 稚并 (第 51b 页)
今宜如魏晋制诏宰臣与有司更议当又言宜酌变
为制及董晋代郑叔则为太常卿上谕曰畅当等请
循魏晋故事至论也当以果州刺史卒 吕温 字和叔一字化光渭子从陆贽治春秋梁肃为文
章贞元末擢进士第与韦执谊厚因善王叔文再迁
左拾遗以侍御史 (第 38a 页)
为制及董晋代郑叔则为太常卿上谕曰畅当等请
循魏晋故事至论也当以果州刺史卒 吕温 字和叔一字化光渭子从陆贽治春秋梁肃为文
章贞元末擢进士第与韦执谊厚因善王叔文再迁
左拾遗以侍御史 (第 38a 页)
开国公食邑二千户赠陜西大都督博陵崔公
行状 吕 温
曾祖讳承福皇朝大中大夫广越二府都督祖讳先意
皇朝朝议大夫邓州刺史父讳巘皇朝朝议大夫郑州
长史赠左散骑 (第 20b 页)
行状 吕 温
曾祖讳承福皇朝大中大夫广越二府都督祖讳先意
皇朝朝议大夫邓州刺史父讳巘皇朝朝议大夫郑州
长史赠左散骑 (第 20b 页)
送薛评事还晋州序 符 载
十八年秋七月余自浔阳来赴丞相府与评事始相值
初揖其风猊次聆其嘉话终览其篇咏如游三山入仙
洞沉深窈窱稍造异境烟霞草树别有姿状使人澹然
忘归也夫诗之所主大者存讽刺备劝戒观风俗之美
恶细者眄江山采云物导性情之幽滞评事公之什才
思凝远高韵孤枝跃出寥廓至于天池云飞鹤去不可
附近尚使名声濩落晚岁不偶斯乃执文柄者之咎也
薛生何有哉广陵握手秋往汾晋渺渺长路萧辰气清
想君马上见落叶听候雁一吟一啸自有遐趣亦足以
开游子颜也千里之别勿复恨恨
联句诗序 吕 温
河东柳茂直与余有潘杨之睦且道义相得也余兄弟
志守拙默不交当世晨昏之外靖专一室顾我者唯茂
直而已以为切 …… (第 21a 页)
柳柳州文集序 严有翼
叔文工言治道顺宗在东宫颇信重之及践祚方欲有
所施为然与文珍韦皋等相忤内外谗谮交口诋诬一
时在朝例遭窜逐而八司马之号纷然出矣作史者不
复审订其是非以一时成败论人故党人之名不可湔
洗子厚亦可谓大不幸矣尚赖本朝文正范公之推明
之也曰刘禹锡柳宗元 吕温 坐王叔文党贬废不用览
数君子之述作理意精密涉道非浅如叔文狂甚义必
不交叔文以艺进东宫人望素轻然传称知 (第 23a 页)
十八年秋七月余自浔阳来赴丞相府与评事始相值
初揖其风猊次聆其嘉话终览其篇咏如游三山入仙
洞沉深窈窱稍造异境烟霞草树别有姿状使人澹然
忘归也夫诗之所主大者存讽刺备劝戒观风俗之美
恶细者眄江山采云物导性情之幽滞评事公之什才
思凝远高韵孤枝跃出寥廓至于天池云飞鹤去不可
附近尚使名声濩落晚岁不偶斯乃执文柄者之咎也
薛生何有哉广陵握手秋往汾晋渺渺长路萧辰气清
想君马上见落叶听候雁一吟一啸自有遐趣亦足以
开游子颜也千里之别勿复恨恨
联句诗序 吕 温
河东柳茂直与余有潘杨之睦且道义相得也余兄弟
志守拙默不交当世晨昏之外靖专一室顾我者唯茂
直而已以为切 …… (第 21a 页)
柳柳州文集序 严有翼
叔文工言治道顺宗在东宫颇信重之及践祚方欲有
所施为然与文珍韦皋等相忤内外谗谮交口诋诬一
时在朝例遭窜逐而八司马之号纷然出矣作史者不
复审订其是非以一时成败论人故党人之名不可湔
洗子厚亦可谓大不幸矣尚赖本朝文正范公之推明
之也曰刘禹锡柳宗元 吕温 坐王叔文党贬废不用览
数君子之述作理意精密涉道非浅如叔文狂甚义必
不交叔文以艺进东宫人望素轻然传称知 (第 23a 页)
祭柳子厚文
维年月日韩愈谨以清酌庶馐之奠致祭于亡友柳子
厚之灵嗟嗟子厚而至然邪自古莫不然我又何嗟人
之生世如梦一觉其间利害竟亦何校当其梦时有乐
有悲及其既觉岂足追维凡物之生不愿为材牺樽青
黄乃木之灾子之中弃天脱絷羁玉佩琼琚大放厥辞
富贵无能磨灭谁记子之自著表表愈伟不善为斲血
指汗颜巧匠旁观缩手袖间子之文章而不用世乃令
吾徒掌帝之制子之视人自以无前一斥不复群飞刺
天嗟嗟子厚今也则亡临绝之音一何琅琅遍告诸友
以寄厥子不鄙谓余亦托以死凡今之交观势厚薄余
岂可保能承子托非我知子子实命我犹有鬼神宁敢
遗堕念子永归无复来期设祭棺前矢心以辞呜呼哀
哉尚飨
祀 吕衡州化光 文 柳宗元
维元和六年岁次辛卯八月癸亥朔友人守永州司马
员外置同正员柳宗元谨遣书吏同曹家 (第 7a 页)
人襄儿奉清
酌庶羞之奠敬祭于 吕公化光 之灵呜呼天乎君子何 (第 7a 页)
厉天实仇之生人何辜天实仇之聪明正直行为君子
天则必速其死道德仁义志存生人天则必夭其身吾
固知苍苍之无信漠漠之无神今于 化光 之殁悲愈深
而毒愈甚故复呼天以云云天乎痛哉尧舜之道至大
以简仲尼之文至幽以默千载纷争或失或得倬乎吾 …… (第 7b 页)
适于中庸削去邪杂显陈正直为道不
谬兄实使然呜呼积乎中不必施于外裕乎古不必谐
于今二事相勘从古至今至于 化光 最为太甚履行第
一尚非所长文章过人略而不有夙志所蓄巍然可知
贪愚皆贵险狠皆老则 (第 8a 页)
化光 之夭厄反不荣欤所恸者
志不得行功不得施蚩蚩之氓不被 (第 8a 页)
化光 之德庸庸之
俗不 (第 8a 页)
化光 之心斯言一出内若焚裂海内虽广知音 …… (第 8a 页)
几人自友朋凋丧志业殆绝唯望 化光 伸其宏略震耀
昌大兴行于时使斯人徒知我所立今复往矣吾道息
矣虽其存者志亦死矣临江大哭万事已矣穷天之学 (第 8b 页)
贯古之识一朝去此终复何适呜呼 化光 今何为乎止
乎行乎昧乎明乎岂荡而为太空与化无穷乎将结而
为光耀以助照临乎岂为雨为露以泽下土乎将为雷 …… (第 8b 页)
以遂其义乎不然是昭昭者
其得己乎其不得已乎抑有知乎其无知乎彼且有知
其可使吾知乎幽明茫然一恸长绝呜呼 化光 庶几听
之
故衡州刺史东平吕君诔
维唐元和六年八月日衡州刺史东平吕君卒爰用十
月二十四日藁葬于江 (第 9a 页)
维年月日韩愈谨以清酌庶馐之奠致祭于亡友柳子
厚之灵嗟嗟子厚而至然邪自古莫不然我又何嗟人
之生世如梦一觉其间利害竟亦何校当其梦时有乐
有悲及其既觉岂足追维凡物之生不愿为材牺樽青
黄乃木之灾子之中弃天脱絷羁玉佩琼琚大放厥辞
富贵无能磨灭谁记子之自著表表愈伟不善为斲血
指汗颜巧匠旁观缩手袖间子之文章而不用世乃令
吾徒掌帝之制子之视人自以无前一斥不复群飞刺
天嗟嗟子厚今也则亡临绝之音一何琅琅遍告诸友
以寄厥子不鄙谓余亦托以死凡今之交观势厚薄余
岂可保能承子托非我知子子实命我犹有鬼神宁敢
遗堕念子永归无复来期设祭棺前矢心以辞呜呼哀
哉尚飨
祀 吕衡州化光 文 柳宗元
维元和六年岁次辛卯八月癸亥朔友人守永州司马
员外置同正员柳宗元谨遣书吏同曹家 (第 7a 页)
人襄儿奉清
酌庶羞之奠敬祭于 吕公化光 之灵呜呼天乎君子何 (第 7a 页)
厉天实仇之生人何辜天实仇之聪明正直行为君子
天则必速其死道德仁义志存生人天则必夭其身吾
固知苍苍之无信漠漠之无神今于 化光 之殁悲愈深
而毒愈甚故复呼天以云云天乎痛哉尧舜之道至大
以简仲尼之文至幽以默千载纷争或失或得倬乎吾 …… (第 7b 页)
适于中庸削去邪杂显陈正直为道不
谬兄实使然呜呼积乎中不必施于外裕乎古不必谐
于今二事相勘从古至今至于 化光 最为太甚履行第
一尚非所长文章过人略而不有夙志所蓄巍然可知
贪愚皆贵险狠皆老则 (第 8a 页)
化光 之夭厄反不荣欤所恸者
志不得行功不得施蚩蚩之氓不被 (第 8a 页)
化光 之德庸庸之
俗不 (第 8a 页)
化光 之心斯言一出内若焚裂海内虽广知音 …… (第 8a 页)
几人自友朋凋丧志业殆绝唯望 化光 伸其宏略震耀
昌大兴行于时使斯人徒知我所立今复往矣吾道息
矣虽其存者志亦死矣临江大哭万事已矣穷天之学 (第 8b 页)
贯古之识一朝去此终复何适呜呼 化光 今何为乎止
乎行乎昧乎明乎岂荡而为太空与化无穷乎将结而
为光耀以助照临乎岂为雨为露以泽下土乎将为雷 …… (第 8b 页)
以遂其义乎不然是昭昭者
其得己乎其不得已乎抑有知乎其无知乎彼且有知
其可使吾知乎幽明茫然一恸长绝呜呼 化光 庶几听
之
故衡州刺史东平吕君诔
维唐元和六年八月日衡州刺史东平吕君卒爰用十
月二十四日藁葬于江 (第 9a 页)
寝堂紫气赋(并序/)
景龙三年十月二十五日帝还京后州内所居寝堂上
有紫气七日不散赋曰于穆圣王先天不违讴歌既洽
朝觐攸归往京邑而经千里自潞郊而乘六飞洪惟此
邦初九之地翚飞鸟企谓尚诸侯之宫虎踞龙骧忽成
天子之气方凝紫色是谓非烟乍萧索乎空外更霏微
乎日边若动非虚似浮有实覆彩鸳之瓦髣髴升堂绕
文杏之梁氤氲入室是作兴王之兆克符来复之日远
而望之乃散乱浮空近而观之则希微无质欲见峰岩
之上先形藩邸之间异张华之宝气冲斗殊尹喜之真
人度关若乃广野之宫阙化成涨海之楼台回映谅阴
阳之尽美非福应之攸盛惟紫气之来集实皇家之大
庆休哉圣君有天下之成命
河出荣光赋 吕 温
丽乎天者曰汉纪乎地者惟河居上善以利物顺朝宗 (第 24a 页)
景龙三年十月二十五日帝还京后州内所居寝堂上
有紫气七日不散赋曰于穆圣王先天不违讴歌既洽
朝觐攸归往京邑而经千里自潞郊而乘六飞洪惟此
邦初九之地翚飞鸟企谓尚诸侯之宫虎踞龙骧忽成
天子之气方凝紫色是谓非烟乍萧索乎空外更霏微
乎日边若动非虚似浮有实覆彩鸳之瓦髣髴升堂绕
文杏之梁氤氲入室是作兴王之兆克符来复之日远
而望之乃散乱浮空近而观之则希微无质欲见峰岩
之上先形藩邸之间异张华之宝气冲斗殊尹喜之真
人度关若乃广野之宫阙化成涨海之楼台回映谅阴
阳之尽美非福应之攸盛惟紫气之来集实皇家之大
庆休哉圣君有天下之成命
河出荣光赋 吕 温
丽乎天者曰汉纪乎地者惟河居上善以利物顺朝宗 (第 24a 页)
故有析户以张虚数或分产以系户兼招引浮客用
为增益至于税额一无所加徒使人心易摇土著者
寡观察使严加访察必令诣实
衡州 刺史吕温 奏当州旧额户一万八千四百七除
贫穷死绝老幼单独不支济外堪差科户八千二百
五十七臣到后团定户税次检 (第 36b 页)
为增益至于税额一无所加徒使人心易摇土著者
寡观察使严加访察必令诣实
衡州 刺史吕温 奏当州旧额户一万八千四百七除
贫穷死绝老幼单独不支济外堪差科户八千二百
五十七臣到后团定户税次检 (第 36b 页)
荆州惟文史自娱朝廷许其胜流徐坚论九龄之
文如轻缣素练实济时用而窘边幅柳宗元以九
龄兼攻诗文但不能究其极尔集后有姚子彦所
撰行状 吕温 撰真赞郑宗珍撰谥议徐浩撰墓碑
及赠司徒敕词
陈氏曰曲江本有元祐中郡人邓开序自言得其
文于 (第 12a 页)
文如轻缣素练实济时用而窘边幅柳宗元以九
龄兼攻诗文但不能究其极尔集后有姚子彦所
撰行状 吕温 撰真赞郑宗珍撰谥议徐浩撰墓碑
及赠司徒敕词
陈氏曰曲江本有元祐中郡人邓开序自言得其
文于 (第 12a 页)
秘书少监使侍皇太子后坐废卒于家
李该字彦博广陵人学无不通尤好地理图志考
职方同异成一家言又作地志图 吕温 为之序
五代冯延已字正中广陵人仕南唐官同平章事工
诗有元和气格弟延鲁字叔文官勤政殿学士尝
(第 47b 页)
李该字彦博广陵人学无不通尤好地理图志考
职方同异成一家言又作地志图 吕温 为之序
五代冯延已字正中广陵人仕南唐官同平章事工
诗有元和气格弟延鲁字叔文官勤政殿学士尝
(第 47b 页)
伾文用事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 初翰林待诏王伾善书山阴王
叔文善棋俱出入东宫娱侍太子伾杭州人也叔文谲
诡多计自言读书知治道乘閒常为太子言民间疾苦
太子尝与诸侍读及叔文等论及宫市事太子曰寡人
方欲极言之众皆称赞独叔文无言既退太子目留叔
文谓曰向者君独无言岂有意邪叔文曰叔文蒙幸太
子有所见敢不以闻太子职当视膳问安不宜言外事
陛下在位久如疑太子收人心何以自解太子大惊因
泣曰非先生寡人无以知此遂大爱幸与王伾相依附
叔文因为太子言某可为相某可为将幸异日用之密
结翰林学士韦执谊及当时朝士有名而求速进者陆
淳 吕温 李景俭韩煜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等定为 (第 1b 页)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 初翰林待诏王伾善书山阴王
叔文善棋俱出入东宫娱侍太子伾杭州人也叔文谲
诡多计自言读书知治道乘閒常为太子言民间疾苦
太子尝与诸侍读及叔文等论及宫市事太子曰寡人
方欲极言之众皆称赞独叔文无言既退太子目留叔
文谓曰向者君独无言岂有意邪叔文曰叔文蒙幸太
子有所见敢不以闻太子职当视膳问安不宜言外事
陛下在位久如疑太子收人心何以自解太子大惊因
泣曰非
叔文因为太子言某可为相某可为将幸异日用之密
结翰林学士韦执谊及当时朝士有名而求速进者陆
淳 吕温 李景俭韩煜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等定为 (第 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