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史部
右仪律(二十九部/九十二卷)
大唐贞观内典录十卷 大唐内典录十卷(西明寺/僧撰)续
大唐内典录一卷(唐僧智/升撰)内典目录十二卷(唐王彦/威撰)开
元内外经录十卷(母煚/撰)唐众经目录五卷
右目录(六部四/十八卷)
大唐众经音义二十五卷(僧元/应撰)郭移音诀 藏经音义
随函三十卷 (僧可/ 洪撰)大藏经音四卷
右音义(四部五/十几卷)
庞蕴诗偈三卷 智闲偈颂一卷 寒山子诗七卷
省经赞 (第 46a 页)
大唐贞观内典录十卷 大唐内典录十卷(西明寺/僧撰)续
大唐内典录一卷(唐僧智/升撰)内典目录十二卷(唐王彦/威撰)开
元内外经录十卷(母煚/撰)唐众经目录五卷
右目录(六部四/十八卷)
大唐众经音义二十五卷(僧元/应撰)郭移音诀 藏经音义
随函三十卷 (僧可/ 洪撰)大藏经音四卷
右音义(四部五/十几卷)
庞蕴诗偈三卷 智闲偈颂一卷 寒山子诗七卷
省经赞 (第 46a 页)
色若罪元在己虽弑父与君未足以方其怖且怒
矣良心陷僻乃至于此邪或者曰如子所言皆僧
之弊非佛本旨也子恶 僧可 也兼佛而斥之则过
矣则应之曰黄河之源不扬黑水之波桃李之根
不结松柏之实使缁衣髡首者承其教用其 (第 27a 页)
矣良心陷僻乃至于此邪或者曰如子所言皆僧
之弊非佛本旨也子恶 僧可 也兼佛而斥之则过
矣则应之曰黄河之源不扬黑水之波桃李之根
不结松柏之实使缁衣髡首者承其教用其 (第 27a 页)
以諌议大夫张镐为中
书侍郎同平章事上常使僧数百人为道场于内晨夜
诵佛镐諌曰帝王当修德以弭乱安人未闻饭 僧可 致
太平也上然之(饭扶/晚翻) 庚申上皇追册上母杨妃为元
献皇后(妃隋纳言士达之曾孙景云/初入东宫为 (第 28a 页)
书侍郎同平章事上常使僧数百人为道场于内晨夜
诵佛镐諌曰帝王当修德以弭乱安人未闻饭 僧可 致
太平也上然之(饭扶/晚翻) 庚申上皇追册上母杨妃为元
献皇后(妃隋纳言士达之曾孙景云/初入东宫为 (第 28a 页)
(大招权利御史劾之罢为太子少师以镐同平章事/上常使僧数百人为道场于内镐諌曰帝王当修德)
(以弭乱未闻饭 僧可/ 致太平也上然之)
山南东道节度使鲁炅奔襄阳
(初贼将武令珣田承嗣攻山南东道节度使鲁炅于/南阳城中食 (第 9b 页)
(以弭乱未闻饭 僧可/ 致太平也上然之)
山南东道节度使鲁炅奔襄阳
(初贼将武令珣田承嗣攻山南东道节度使鲁炅于/南阳城中食 (第 9b 页)
(边稻熟正租了稍惬侬家出郭心时陈先生襄刘先/生彝湛郎中俞同游各有和诗旧记云陈宝应时此)
(山有巨石/无故自移)笺经台(祥符四年 僧可 度即院之北台笺/楞严经景祐四年夏英公竦记其)
(事/)爱亭(元公绛诗朱轓何事独来频不为溪山只/为民 (第 10a 页)
(山有巨石/无故自移)笺经台(祥符四年 僧可 度即院之北台笺/楞严经景祐四年夏英公竦记其)
(事/)爱亭(元公绛诗朱轓何事独来频不为溪山只/为民 (第 10a 页)
周仁邈之妻许及其子从徽舍宅建名报恩后改今
额
大中祥符寺在府东北三里二百步唐中和二年 僧可
琉建号中和水陆院后改稽山罗汉院周广顺三年
改保圣寺开宝七年改法云寺大中祥符元年改今
额
圆通妙 (第 12a 页)
额
大中祥符寺在府东北三里二百步唐中和二年 僧可
琉建号中和水陆院后改稽山罗汉院周广顺三年
改保圣寺开宝七年改法云寺大中祥符元年改今
额
圆通妙 (第 12a 页)
张镐(好王伯大略/二年至宰相) (嗜酒中国忠荐为已重弥布衣/谏禁 道场曰当修德 乱未)
(闻饭 僧可 致太平/许叔冀狡狯必变) (察思明以范阳献顺之伪及/镐不结宦官皆盛言思明叔)
(冀之忠遂罢相后果 (第 33b 页)
(闻饭 僧可 致太平/许叔冀狡狯必变) (察思明以范阳献顺之伪及/镐不结宦官皆盛言思明叔)
(冀之忠遂罢相后果 (第 33b 页)
题咏(东坡上元祥符寺观灯诗纱笼擎烛迎门入银/叶烧香见客邀金鼎转丹光吐夜宝珠穿蚁闹)
(连朝波翻焰里元相激鱼舞汤中不畏焦明日酒醒/空想像清吟半逐梦魂消 又祥符上元 僧可 久房)
(寂无灯火云门前歌鼓斗分明一室清风冷欲冰不/把琉璃閒照佛始知无尽本无灯 曾南丰上元游) (第 4a 页)
(连朝波翻焰里元相激鱼舞汤中不畏焦明日酒醒/空想像清吟半逐梦魂消 又祥符上元 僧可 久房)
(寂无灯火云门前歌鼓斗分明一室清风冷欲冰不/把琉璃閒照佛始知无尽本无灯 曾南丰上元游) (第 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