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別集類
政書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正史類
目錄類
属于是宗室先封郡王其间无功者皆降为县公 侯君集
为交河行军大总管讨平高昌自配没罪人私
取珍宝妇女有司劾之太宗诏 (第 20b 页)
君集
诣狱簿对中书侍
郎岑文本谏曰高昌之罪议者以其遐远欲置度外唯
陛下奋独见之明授决胜之略 (第 20b 页)
君集
得指期平殄今推
劳将帅从征之人悉蒙重赏未踰数日更以属吏天下
闻之谓陛下录过遗功无以劝后且古之出师克敌 …… (第 20b 页)
使贪使愚故智者乐立其
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者不计其死是以前
圣使人必收所长而弃所短陛下宜申宥 君集
俾复朝
列以劝有功帝寤释不问
桂州都督府李弘节以清慎闻及身殁后其家卖珠太 (第 21a 页)
殆非支体所属高丽王陛
下所立莫离支杀之讨其逆夷其地固不可失但遣一
二慎将付锐兵十万翔旝云輣唾手可取昔 侯君集

靖皆庸人尔犹能撅高昌缨突厥陛下止发踪指示得
归功圣明前日从陛下平天下虓士爪臣气力未衰可
驱策惟陛 (第 24b 页)
疋袍一领酋
帅悉授大官禄厚位尊理多糜费以中国之帑赋供无
厌之贪求其众益多非中国之利也太宗不纳
十四年 侯君集
平高昌之后太宗欲以其国为州县魏 (第 9a 页)
间而户犹不满三百万三年户部奏中国
人因塞外来归及突厥前后降附开四夷为州县获男
女一百二十馀万口十四年 侯君集
破高昌得三郡五
县二十二城户八千四十六口万七千三十一马千三 (第 40a 页)
不果入而还大业末天下乱伏允复其故地屡寇河右
郡县不能制唐贞观中李靖 侯君集
破灭之伏允远遁
为左右所杀其子大宁王顺归降于是重建其国封顺
为西平郡王仍加趉(巨屈/反)胡吕乌甘豆可 (第 62b 页)
发兵以击汝国十四年八月交河 道行军大总管侯君
平高昌国下其郡三县五城三十二户八千四十六
口万七千七百三十马四千三百疋太宗以其地为西
州以交河城为交 (第 89b 页)
 年以从平薛举刘武周勋晋封贞观七年改封谯国
 公
芮国公苑君璋刘武周将以归降封五百户
耿国公冯盎武德四年以南越降累封
潞国公 侯君集
贞观元年繇全椒县子晋封后以承乾 (第 6b 页)
 嫂以恭顺著居家不肉食曰无求饱一布被二十年
 不易曰无为费天下也贞观中起家监察御史时杜
 淹为御史大夫凝疏劾 侯君集太宗
(第 24a 页)
君集
有功而
 长孙无忌善 (第 24a 页)
君集
乃与淹不协而贬凝为胡苏令又
 为太原令凝临官计日受俸乡人有诬其税者一岁
 再输平居栗如子弟非公服不见 (第 24a 页)
 省留三比
唐贞观户不满三百万三年户部奏中国人因塞外来
归及突厥前后降附开四夷为州县获男子一百二十
馀万口 侯君集
破高昌得三郡五县二十二城户八千
四十六口万七千三十一马千三百匹永徽元年户部
奏去年进户一十五万通天下 (第 24b 页)
太宗贞观三年尚书右仆射房元龄侍中王圭掌内外
官考治书侍御史权万纪奏其不平追按勘问王圭不
伏举按上付 侯君集
推问秘书监魏徵奏称必不可推 (第 30a 页)
兵部尚书侯君集
为陈州刺史改封陈国公任城王
道宗为鄂州刺史改封江夏郡王太仆卿刘弘基为朗
州刺史改封夔国公金紫光禄大夫 (第 9b 页)
化及自号许国寻亦破灭谁道许者盖惊疑之乱也
唐窦建德未败时有谣曰豆入牛口势不得久 太宗
贞观十四年交河 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
伐高昌先是
其国中有童谣曰高昌兵马如霜雪汉家兵马如日月
日月照霜雪回首自消灭 高宗永徽后民歌武媚娘 (第 23b 页)
大宁王太宗时遣使入朝未还即寇鄯州又掠岷州寇
凉州乃命段志元等讨之得牛羊二万还九年复命李
侯君集
等击之伏允远遁为左右所杀子顺降于是
重建其国封顺为西平郡王仍加趉(巨屈/反)胡吕乌可汗
之号旋又为其 (第 5b 页)
略我使
人至彼文泰云鹰飞于天雉窜于蒿猫游于堂鼠安于
穴各得其所岂不快邪明年当𤼵兵以击汝国十四年
侯君集
为交河道大管总𤼵兵讨之群臣谏以行万
里兵难得志且天界绝域虽得之不可守不从文泰谓
左右曰曩吾入朝见秦 …… (第 19a 页)
逸待劳卧收其弊耳及闻王师至碛口悸骇无他计𤼵
病死子智盛立 君集
以兵傅其城智盛降乃下其郡三
县五城三十二户八千四十六口万七千七百三十马
四千三百匹以其地为西州以交河 …… (第 19b 页)
威慕德也今宜择高昌可立者立之召首领悉还本土
长为蕃翰中国不扰书奏不省焉耆请归高昌所夺五
城留兵以守 君集
勒石纪功凯旋徙高昌豪杰于中国
智盛拜左武卫将军金城郡公弟智湛右武卫中郎将
天山郡公曲氏传国九世百三十 …… (第 20b 页)
言状诏 侯君集
讨高昌突骑支引兵佐唐高昌破归向
所俘及城遣使入谢其后与西突厥相约为辅车势不
朝贡乃命安西都护郭孝恪讨 (第 33a 页)
军三水 侯君集(长知两翻右候车骑将军以车骑将军/属右候卫也三水县汉属安定郡隋唐)
(属邠州宋白曰三水县以县界存罗川/谷三泉并流为名雍于用翻骑奇寄翻)
及尉迟敬德等
(尉纡/勿翻)日夜劝世民诛建成元吉世民犹豫未决问于灵
州大都督李靖靖辞问于行军总管李世 …… (第 25a 页)
大夫中书舍人颜师古刘林甫为中书侍郎左卫副率 侯君集
为左卫将军左虞候段志玄为骁卫将军副护
军薛万彻为右领军将军右内副率张公谨为右武候
将军(左虞候即东宫 (第 36b 页)
官谄诈贪浊有状为下下凡/定考皆集于尚书省唱第然后奏)治书侍御史万年
权万纪奏其不平(治直/之翻)上命 侯君集
推之魏徵谏曰玄
龄圭皆朝廷旧臣素以忠直为陛下所委所考既多其 …… (第 15b 页)
 丙子开南蛮地置费州夷州(二州皆汉牂柯郡之地/武德四年以思州宁夷)

(县置夷州贞观元年废是年复以思州之都上县开南/蛮置夷州义泉郡隋之明阳郡地也费州涪州郡隋黔)
(安郡之涪川县地是年分思州之涪川扶阳/并开南蛮置宋白曰费州因州界费水为名) 己卯上
幸陇州(后魏分泾岐二州之地置东秦州大统十七年/改陇州治汧源县在长安西四百九十六里)
 冬十一月壬辰以 右卫大将军侯君集
为兵部尚书
参议朝政 甲子车驾还京师 上读明堂针灸书云
人五藏之系咸附于背(唐艺文志有黄帝明堂经明堂 (第 31a 页)
年老难劳之以征/伐之事也将即亮翻为于伪翻)靖闻之请行上大悦十
二月辛丑以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节度诸军 兵部
尚书侯君集
为积石道刑部尚书任城王道宗为鄯善 …… (第 17a 页)
(追讨李靖然之而 君集
不从道宗遂帅偏师并行兼道/去大军十日追及之贼据险苦战道宗潜遣千馀骑踰)
(山袭其后贼表里受敌一时奔溃 …… (第 20a 页)
即以为库山)
(之战/也)吐谷浑可汗伏允悉烧野草轻兵走入碛(碛七/迹翻)
将以为马无草疲瘦未可深入 侯君集
曰不然向者段
志玄军还才及鄯州虏已至其城下盖虏犹完实众为
之用故也今一败之后鼠逃鸟散斥候亦绝君臣携离 …… (第 20a 页)
失取之易于拾芥(易以/䜴翻)此而不乘后必悔之李
靖从之(之考异曰旧道宗传云道宗固请追讨李靖然/ 而 君集
不从靖传云军次伏俟城吐谷浑烧) …… (第 20a 页)
古来罕有至者贼既西走未知的处今)
(段之行实资马力今马疲粮少远入为难未若且向鄯/州待马肥之后更图进取 君集
曰不然段志玄曩者才)
(至鄯州贼众便到城下良由彼国尚完凶徒阻命今者/一败以后斥候亦绝君臣相失父子携离 …… (第 20b 页)
俯拾柏海虽遥便可鼓行而至也靖/又然之道宗传与实录相违今从实录)中分其军为两
道靖与薛万均李大亮由北道 君集
与任城王道宗由
南道戊子靖部将薛孤儿败吐谷浑于曼头山斩其名
王大获杂畜以充军食(畜许/救翻)癸巳靖等 …… (第 20b 页)
(出西南远山东北流径牛心堆又/东径西平亭西东北入于湟水)又败诸赤水源(异考/ 曰)
(实录癸巳李靖 侯君集
任城王道宗等破吐谷浑于赤/水源按本文自库山中分士马为两道靖趣北路出曼)
(头山踰赤水 (第 21a 页)
君集
道宗趣南路历破逻真谷然则赤水/之战 (第 21a 页)
君集
道宗不在彼也今删去其名又吐谷浑传获)
(其高昌王慕容孝俊不/知在何战今亦删去) (第 21a 页)
侯君集
任城王道宗引兵行无
人之境二千馀里盛夏降霜经破逻真谷其地无水人
龁冰马啖雪(逻郎佐翻龁下/没翻又户结 …… (第 21a 页)
乏水将士刺马血饮之(刺七/亦翻)袭破伏允牙帐斩首数千
级获杂畜二十馀万伏允脱身走俘其妻子 侯君集

进逾星宿川至柏海还与李靖军合(畜许救翻宿音秀柏/考异曰吐谷浑传)
(海作柏梁今从实录实录及吐谷浑 (第 22b 页)
传皆云 君集
与李/靖会于大非川按十道图大非川在青海南乌海星宿)
(海柏海并在其西且末又在其西极远据靖已至且末/又 …… (第 22b 页)
可汗久质中国(质/音)
(致/)国人不附竟为其下所杀子燕王诺曷钵立诺曷钵
幼大臣争权国中大乱十二月诏 兵部尚书侯君集

将兵援之先遣使者谕解(将即亮翻/使疏吏翻)有不奉诏者随宜
讨之
十年春正月甲午上始亲听政 辛丑以 (第 27b 页)
诺州皆属松州都督府无阎州酋慈由翻)连兵不
息其大臣谏不听而自缢者凡八辈(缢于计翻/又于赐翻)壬寅以 吏部尚书侯君集
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甲辰以右领
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道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
阔水道左领军将军刘简为洮河 …… (第 13a 页)
以祸褔徵之入朝(下遐嫁翻玺所氏/翻朝直遥翻下同)文泰竟称疾不至
十二月壬申遣交河行军大总管 吏部尚书侯君集

总管兼左屯卫大将军薛万均等将兵击之(将即/亮翻) 乙
亥立皇子褔为赵王 己丑吐谷浑王诺曷钵来朝以 …… (第 25a 页)
(至柳/谷渡)诇者言文泰刻日将葬(诇休正翻/又古迥翻)国人咸集于彼
诸将请袭之(将即亮/翻下同) 君集
曰不可天子以高昌无礼
故使吾讨之今袭人于墟墓之间非问罪之师也于是
鼓行而进至田城(按考异曰实录作田地 …… (第 30a 页)
儿为前锋夜趋其都城(将即亮翻獠鲁/皓翻趋七喻翻)高昌逆战而败
大军继至抵其城下智盛致书于 君集
曰得罪于天子
者先王也天罚所加身已物故智盛袭位未几惟尚书
怜察(几居/岂翻) (第 30b 页)
君集
报曰苟能悔过当束手军门智盛犹不
(第 30b 页)
君集
命填堑攻之飞石雨下城中人皆室处(堑七艳/翻处昌)
(吕/翻)又为巢车高十丈俯瞰城中(左传楚子登巢车以 …… (第 30b 页)
可汗遣其叶护屯可汗浮图城(叶护突厥达官也为/大臣之首自交河城)
(至浮图城三/百七十里)为文泰声援及 君集
至可汗惧而西走千
馀里叶护以城降智盛穷蹙癸酉开门出降(高昌自曲/嘉有国传)
(九世一百三十四/年而亡 (第 31a 页)
降户江翻) 君集
分兵略地下其二十二城户八
千四十六口一万七千七百(三考异曰旧传户八千口/ 万七千七百今从实录)
地 …… (第 31a 页)
西都护府于交河城留兵镇之 君集
虏高昌王智盛及
其群臣豪杰而还(还从宣翻/又如字)于是唐地东极于海西至
焉耆南尽林邑北抵大漠皆为州县 (第 32a 页)
凡东西九千五百
一十里南北一万九百一十八里 侯君集
之讨高昌也
遣使约焉耆与之合势(使疏/吏翻)焉耆喜听命及高昌破焉
耆王诣军门谒见 (第 32a 页)
君集
且言焉耆三城先为高昌所夺 (第 32a 页)
君集
奏并高昌所掠焉耆民悉归之(高昌掠焉/耆见六年) 冬十
月甲戌荆王元景等复表请封禅(复扶/又翻)上不许 …… (第 32a 页)
使官橦贱私橦无由贱矣但见司农识大
体不知其过也上悟屡称其善顾谓韦悰曰卿识用不
逮伏伽远矣 十二月丁酉 侯君集
献俘于观德殿(观/德) …… (第 34b 页)
曰清乐伎三曰西凉伎四曰天竺伎五曰高丽伎六曰)
(龟兹伎七曰安国伎八曰疏勒/伎九曰高昌伎十曰康国伎) 君集
之破高昌也私取
其珍宝将士知之(将即/亮翻)竞为盗窃 (第 35a 页)
君集
不能禁为有司
所劾诏下 (第 35a 页)
君集
等狱(劾户槩翻又户/得翻下遐嫁翻)中书侍郎岑文本
上疏(上时/掌翻)以为高昌昏迷陛下命 (第 35a 页)
君集
等讨而克之不 …… (第 35a 页)
踰旬日并付大理虽 君集
等自挂网罗恐海内之人疑
陛下唯录其过而遗其功也臣闻命将出师主于克敌
(将即/亮翻)苟能克敌虽贪可赏若 …… (第 35b 页)
行其志贪者急趍其利愚者不计其死伏愿录其微劳
忘其大过使 君集
重升朝列(乐音洛好呼到翻趍七喻/翻重直龙翻朝直遥翻)
复备驱驰(复扶又翻/又音如字)虽非清贞之臣犹得 (第 36a 页)
愚之将(将/即)
(亮/翻)斯则陛下虽屈法而德弥显 君集
等虽蒙宥而过更
彰矣上乃释之又有告薛万均私通高昌妇女者万均
不服内出高昌妇女付大理与万均对辩魏徵諌曰 …… (第 36a 页)
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获首却敌卒胜之庄王怪问乃夜绝缨者报王也)
陛下道高尧舜而曾二君之不逮乎上遽释之 侯君集
马病蚛颡行军总管赵元楷亲以指沾其脓而嗅之(蚛/直) (第 36b 页)
幼稚未知从政不若且留京师
教以经术俟其长而遣之(长知/两翻)上以为然 壬辰以太
子詹事张亮为洛州都督 侯君集
自以有功而下吏(见/上)
(卷十四年/下遐嫁翻)怨望有异志亮出为洛州 (第 25b 页)
君集
激之曰何人
相排亮曰非公而谁 (第 25b 页)
君集
曰我平一国来逢嗔如屋大
(嗔昌/真翻)安能仰排因攘袂曰郁郁殊不聊生公能反乎与
公反亮密以闻上曰卿与 (第 25b 页)
君集
皆功臣语时旁无他人
若下 (第 25b 页)
君集
必不服如此事未可知卿且勿言 (第 25b 页)
君集

如故 鄜州都督尉迟敬德表乞骸骨(鄜音肤尉/纡勿翻)乙巳
以敬德为开府仪同三司五日一参(参犹/朝也)  …… (第 25b 页)
开山(谥法好廉自克/曰节郧音云下)
(同/)谯襄公柴绍(柴绍当/作许绍)邳襄公长孙顺德郧公张亮陈
侯君集
郯襄公张公谨卢公程知节永兴文懿公虞
世南渝襄公刘政会莒公唐俭英公李世绩胡壮公秦
叔宝等于凌烟阁(书爵 …… (第 26b 页)
碑上意浸不怿太子亦知之称疾不朝
谒者动涉数月阴养刺客纥干承基等及壮士百馀人
谋杀魏王泰(纥下/没翻) 吏部尚书侯君集
之婿贺兰楚石为 …… (第 33a 页)
东宫千牛(东宫左右内率府有千牛十/六人掌执千牛刀侍奉左右)太子知 君集

望数令楚石引 (第 33b 页)
君集
入东宫问以自安之术(数所/角翻) (第 33b 页)
君集
以太子暗劣欲乘衅图之因劝之反举手谓太子曰此
好手当为殿下用之(为于/伪翻)又曰魏王为上所爱恐殿下
(第 33b 页)
人勇之祸(以隋事/动太子)若有敕召宜密为之备太子大
然之太子厚赂 君集
及左屯卫中郎将顿丘李安俨(顿/邱)
(县汉属东郡晋置顿邱郡后齐省隋开皇十六年复置/属魏州武德初属澶州 (第 33b 页)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中之下
贞观十七年夏四月庚辰朔承基上变告太子谋反(观/古)
(玩翻上/时掌翻)敕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世绩与大理中书
门下参鞫之(唐制凡国之大狱三司详决三司谓给事/中中书舍人与御史参鞫也今令三省与)

(大理参鞫重其事/长知两翻瑀音禹)反形已具上谓侍臣将何以处承乾
(处昌/吕翻)群臣莫敢对通事舍人来济进曰陛下不失为慈
父太子得尽天年则善矣上从之济护儿之子也(来护/儿隋)
(将也死于宇/文化及之难)乙酉诏废太子承乾为庶人幽于右领军
府上欲免汉王元昌死群臣固争乃赐自尽于家而宥
其母妻子(元昌母/孙嫔) 侯君集
李安俨赵节杜荷等皆伏诛
左庶子张玄素右庶子赵弘智令狐德棻等以不能諌
争皆坐免为庶人(令音零棻符分/翻 …… (第 1b 页)
祐川府折冲都尉爵平棘县公(唐志岷州有祐川府/隋志岷州临洮县后)
(周置祐川郡唐盖因/周郡名以为府也) 侯君集
被收(被皮/义翻)贺兰楚石复诣
阙告其事(复扶/又翻)上引 (第 2a 页)
君集
谓曰朕不欲令刀笔吏辱公
故自鞫公耳 (第 2a 页)
君集
初不承引楚石具陈始末又以所与
承乾往来启示之 (第 2a 页)
君集
辞穷乃服上谓侍臣曰 (第 2a 页)
君集

功欲乞其生可乎(乞如字/丐也)群臣以为不可上乃谓 (第 2a 页)
君集
曰与公长诀矣因泣下(泣泪/也 (第 2a 页)
君集
亦自投于地遂斩之 …… (第 2a 页)
于市 君集
临刑谓监刑将军曰 (第 2b 页)
君集
蹉跌至此(监古衔/翻蹉七)
(何翻跌/徒结翻)然事陛下于藩邸(上在藩时引 (第 2b 页)
君集/
入幕府数从征伐)击取二国
(谓吐谷浑/高昌也)乞全一子以奉祭祀上乃原其妻及子徙岭
南籍没其家得二美人 (第 2b 页)
自幼饮人乳而不食初上使李
靖教 君集
兵法 (第 2b 页)
君集
言于上曰李靖将反矣上问其故
对曰靖独教臣以其粗而匿其精(粗读与粗/同仓乎翻)以是知之
上以问靖靖对曰 (第 2b 页)
此乃 君集
欲反耳今诸夏已定(夏户/雅翻)
(下/同)臣之所教足以制四夷 (第 2b 页)
君集
固求尽臣之术非反 …… (第 2b 页)
而何江夏王道宗尝从容言于上曰(从于/容翻) 君集
志大而
智小自负微功耻在房玄龄李靖之下虽为吏部尚书
未满其志以臣观之必将为乱上曰 (第 3a 页)
君集
材器亦何施
不可朕岂惜重位但次第未至耳岂可亿度(朱子曰亿/未见而意)
(之也度/徒洛翻)妄生猜贰邪及 (第 3a 页)
君集
反诛上乃谢道宗曰果如
卿言李安俨父年九十馀上悯之赐奴婢以养之太子
承乾既获罪魏王泰日入侍奉上面许立为 …… (第 3a 页)
承乾败秋七月辛卯复左迁正伦为交州都督(复扶/又翻)
魏徵尝荐正伦及 侯君集
有宰相材请以 (第 12b 页)
君集
为仆射
且曰国家安不忘危不可无大将诸卫兵马宜委 (第 12b 页)
君集
专知上以 (第 12b 页)
君集
好誇诞不用(将即亮翻/好呼到翻)及正伦以罪黜 (第 12b 页)
君集
谋反诛上始疑徵阿党又有言徵自录前后諌辞
以示起居郎褚遂良者上愈不悦乃罢叔玉尚主而踣
所撰碑(许昏撰碑 (第 1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