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編年類
史評類
職官類
地理類
正史類
遍岩谷
秋七月壬戌民部尚书光禄大夫济北公樊子盖卒甲
子幸江都宫以越王侗光禄大夫段达太府卿元文都
检校 民部尚书韦津
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右司郎卢 (第 58b 页)
年帝幸江都宫诏文都与段达皇甫无逸 韦津
等同为
东都留守帝遇害文都与达津等共推越王侗为帝侗
署文都为内史令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大夫左骁卫大
将军 (第 15a 页)
平朝于高阳拜高阳
太守俄以本官留守东都十三年帝幸江都复令侗与
金紫光禄大夫段达太尉卿元文都摄户部尚书 韦津

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等总留台事宇文化及之弑逆
元文都等议共立侗为帝大赦改元曰皇泰谥炀帝曰
明庙号世祖尊 (第 75a 页)
不敢还东都遂走河阳其夜大雪馀众死亡殆尽密乃
修金墉故城居之众三十馀万攻上春门留守 韦津

战被执其党劝密即尊号密不许及唐师围东都密出
军争之交绥而退俄而宇文化及弑逆自江都北指黎
阳密拒之 …… (第 69b 页)
春达与判户部 尚书韦津
拒之达见贼未阵而走军大
溃津没于密及帝崩于江都达与元文都等推越王侗
为主署开府仪同三司兼纳言陈国公元 (第 79a 页)
(翻下/同)即日于朝堂杖杀之甲子帝幸江都命越王侗与
光禄大夫段达太府卿元文都检校 民部尚书韦津

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右司郎卢楚等总留后事(唐六典/曰炀帝)
(三年尚书都司始置左右司郎各一人掌都省之 (第 4b 页)
声闻于东都(开音/问)未几拥兵三十
万陈于北邙(陈读/曰阵)南逼上春门乙丑金紫光禄大夫段
达民部尚书 韦津
出兵拒之达望见密兵盛惧而先还
密纵兵乘之军遂溃 (第 3b 页)
韦津
(战考异曰隋书列传不言/ 日蒲山公传此战在四) …… (第 3b 页)
(月九日略记亦云四月乙未李密率众北据邙山南接/上春门段达 韦津
出兵拒之兵未交而达惧先还入城)
(军遂溃乱乙未二十一日也今据河洛记正月十九日/世充又与密战于上春门外 (第 4a 页)
韦津
没焉又二月房彦藻)
(与窦建德书亦云幕府以去月十九日亲董貔虎西取/洛邑其蒲山公传四月已后月日与事多差 (第 4a 页)
巨源罢以文昌右丞韦安石为鸾台侍郎同平章事
(纳言侍中文昌左丞/尚书右丞鸾台门下)安石津之孙也 (韦津
死隋事见一/百八十五卷高祖)
(武德/元年)时武三思张易之兄弟用事安石数面折之(数所/角翻)
(折之 (第 6b 页)
甲子帝幸江都命越王侗与光禄大夫段达太府卿元
文郁检校 民部尚书韦津
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右司
郎卢楚等总留后事津孝宽之子也帝以诗留别宫人
曰我梦江都好征辽亦偶然奉信郎崔民 (第 64a 页)
馀万陈于北邙南逼上春门乙丑金紫光禄大夫段达
民部尚书 韦津
出兵拒之达望见密兵盛惧而先还密
纵兵乘之军遂溃 (第 29a 页)
韦津
死于是偃师柏谷及河阳都尉
独孤武都检校河内郡丞柳燮职方郎柳续等各举所
部降于密窦建德朱粲孟海公徐圆朗 (第 29a 页)
 (世充击密于洛北败之遂屯巩北命诸将各造浮桥/度洛前后不一密帅敢死士乘之世充复大败密乘)
 (胜进据金墉城拥兵三十万陈于北邙南逼上春门/越王侗使段达 韦津
拒之达望见密兵盛惧而反走) (第 62b 页)
 (行愿陛下还京师安兆庶帝大怒以属吏旬日出之/朝臣皆不欲行无敢谏者建节尉任宗上书极谏即)
 (日于朝堂杖杀之遂幸江都命越王侗与光禄大夫/段达太府卿元文都 民部尚书韦津
右武卫将军皇)
 (甫无逸右司郎卢楚等总留后事帝以诗留别宫人/曰我梦江都好征辽亦偶然奉信郎崔民象以盗 …… (第 4a 页)
 (帅敢死士乘之溺死数万人世充仅免诸将皆溃世/充复收合亡散得万馀人屯含嘉城密乘胜进据金)
 (墉城拥兵三十万陈于北邙南逼上春门越王侗使/段达 韦津
拒之达望见密兵盛惧而反走密纵兵乘)
 (之军溃津死城中乏食于是偃师柏谷河阳河内皆/降于密窦建德等并遣 (第 45a 页)
   在京百司行幸则从故东京别无专署观炀帝
   自东京幸江都以越王侗光禄大夫段达太府
   卿元文都检校 民部尚书韦津
等总留后事足 (第 21b 页)
 卫文公东徙渡河都之故济取名焉袁绍遣颜良攻

 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关羽为曹公斩良以报效即
 此处是也白马有韦乡韦城故津亦有 韦津
之称史
 记所谓修武下武渡 (第 23a 页)
韦津
者也河水旧于白马县南
 决通濮济黄沟故苏代说燕曰决白马之口魏无外
 黄济阳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二年楚师 (第 23a 页)
都之故济取名焉袁绍遣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
于白马关公为曹公斩良以报效即此处也白马县
有韦乡韦城故津亦有 韦津
之称史记所谓下修武
(第 16a 页)
韦津
者也河水旧于白马县南泆通濮济黄沟故
苏代说燕曰决白马之口魏无黄济阳竹书纪年梁
惠成王十二年楚师出河冰 (第 16a 页)
  一清案是字衍文


  白马有韦乡韦城(卷五十三页十五行)

  一清案白马下落县字

  史记所谓修武下武渡 韦津
者也(卷五十三页十六行)

  一清案史记是下修武渡 (第 38b 页)
韦津
此文误也

  南泆通濮济黄沟(卷五十三页十七行)

  笺曰泆当作决一清案泆与溢同说文解字云水所 (第 38b 页)
  (贼蜂起禁令不行愿陛下还京师安兆庶帝大怒/以属吏旬日出之朝臣皆不欲行无敢諌者建节)
  (尉任宗上书极谏即日于朝堂杖杀之遂幸江都/命越王侗与光禄大夫段达太府卿元文都 民部)
  (尚书韦津
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右司郎卢楚等/总留后事奉信郎崔民象以盗贼充斥于建国门)
  (上表谏帝大怒先解其颐 (第 30a 页)
阳更名曰新城(按汉书高帝元年咸阳/名新城武帝改曰渭城)注东
郡白马有围津(顾氏按水经注曰马津有韦乡 韦津
韦城亦称围古今字变)尉从(才/用)
(反/)天柱侯反于衍氏(天柱侯不知其谁封衍/氏魏邑按在庐江潜县) (第 5a 页)
 (津一名白马津在滑州白马县北三十里帝王世纪/云白马县南有韦城故豕韦国郡国志云白马县有)
 (韦城按 韦津
以韦为名或变改曰黎阳及白马之名/围与韦古字通滑州又有韦城县汉白马县地隋置)
 去大梁百有二十里(魏都 (第 13b 页)
月壬戌,民部尚书、光禄大夫济北公樊子盖卒。甲子,幸江都宫,以越王侗、光禄大夫段达、太府卿元文都、检校 民部尚书韦津
、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右司郎卢楚等总留后事。奉信郎崔民象以盗贼充斥,于建国门上表,谏不宜巡幸。上大怒
而卧,长守富贵,足为美谈,乃至子孙,必有馀庆。今王世充屡被摧蹙,自救无聊,偷存晷漏,讵能支久?段达、 韦津,
东都自固,何暇图人?世充朝亡,达便夕灭。又江都荒湎,流宕忘归,内外崩离,人神怨愤。上江米船,皆被抄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