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史評類
政書類
雜史類
伯禽立政之所始也
晋氏(晋大夏之墟也尧之所都平阳其国曰唐及叔虞/封于唐其子燮父嗣封改为晋以其地有晋水故)
(也今为晋州其地正名翼亦名绛而平阳者是其总名/至景公迁于新田谓新田为绛今绛州也而谓平阳为)
(故绛叔虞者武王第二子初邑姜方娠武王梦天谓之/曰余命而子虞与之唐及生有文在其手曰虞遂命曰)
(虞字子干成王立唐有乱周公灭之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
(吾与之戏耳佚曰天子无戏言遂封于唐在河汾之东/地方百里至昭侯封其叔 成师 于曲沃号桓叔曲沃大)
(于翼是谓末大于本桓叔之孙武公灭翼以其宝器献/于周僖王王命武公为晋君献公始彊大 (第 7b 页)
晋氏(晋大夏之墟也尧之所都平阳其国曰唐及叔虞/封于唐其子燮父嗣封改为晋以其地有晋水故)
(也今为晋州其地正名翼亦名绛而平阳者是其总名/至景公迁于新田谓新田为绛今绛州也而谓平阳为)
(故绛叔虞者武王第二子初邑姜方娠武王梦天谓之/曰余命而子虞与之唐及生有文在其手曰虞遂命曰)
(虞字子干成王立唐有乱周公灭之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
(吾与之戏耳佚曰天子无戏言遂封于唐在河汾之东/地方百里至昭侯封其叔 成师 于曲沃号桓叔曲沃大)
(于翼是谓末大于本桓叔之孙武公灭翼以其宝器献/于周僖王王命武公为晋君献公始彊大 (第 7b 页)
臣谨按馀者馀子之族也世本于韩馀己言之矣
馀氏(晋馀頠著复姓录自云本出傅氏前燕录有馀元/馀和馀严崇旧云鲜卑种类然既出傅氏无因出)
(鲜/卑)韩馀子(世本韩宣子馀/子之后因氏焉)褐馀氏(潜夫论 曲沃/桓叔 之后也)
臣疑褐冠子之后也桓叔之后何以言褐
梁馀氏(晋下军御梁馀子/养之后本卫人)须遂氏(遂国有 (第 24b 页)
馀氏(晋馀頠著复姓录自云本出傅氏前燕录有馀元/馀和馀严崇旧云鲜卑种类然既出傅氏无因出)
(鲜/卑)韩馀子(世本韩宣子馀/子之后因氏焉)褐馀氏(潜夫论 曲沃/桓叔 之后也)
臣疑褐冠子之后也桓叔之后何以言褐
梁馀氏(晋下军御梁馀子/养之后本卫人)须遂氏(遂国有 (第 24b 页)
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 唐
叔虞字子千传十世至文侯平王命为侯伯锡之秬
鬯圭瓒作文侯之命子昭侯封其叔父 成师 于曲沃
晋始分为二以翼曲沃别之昭侯之后传四世至晋
侯缗为曲沃武公所并请命于周以一军为晋侯至 (第 7a 页)
叔虞字子千传十世至文侯平王命为侯伯锡之秬
鬯圭瓒作文侯之命子昭侯封其叔父 成师 于曲沃
晋始分为二以翼曲沃别之昭侯之后传四世至晋
侯缗为曲沃武公所并请命于周以一军为晋侯至 (第 7a 页)
而封胡公于陈自是陈称妫不复言姚
卫(河东/)羽音 周文王第八子康叔封于卫以国为氏
韩(南阳/)韩氏出自姬姓晋穆侯㵒少子 曲沃桓叔成师
生武子万食采韩原生定伯定伯生子舆子舆生献
子厥从封遂为韩氏 路史万唐叔十一世孙杜预 (第 6b 页)
以为出曲沃或以为 成师 之子俱妄 韩有韩何横
侠罂言贾褐李吕及韩侯无忌公族韩褐韩籍韩婴
韩信信都之氏
杨氏出自姬姓周宣王 …… (第 7a 页)
出于苦
子寤 妫姓陈僖公生宣子其后为子寤氏
子沮 妫姓陈桓公生子舆为子沮氏
子夏 妫姓陈公子少西字子夏因氏
子宋 妫姓陈宣公生子楚其后为子宋氏
武成 嬴姓风俗通赵平原君胜封武成君因氏焉
偃师 妫姓陈太子偃师之后
梗阳 晋有梗阳巫皋
右行 晋屠击将右行因氏焉
戏阳 晋邑子孙以邑为氏
步阳 晋大夫步阳御戎 一作步扬
利孙 晋大夫公子利孙其后氏焉
季婴 世本晋季婴之后
季夙 世本晋靖侯孙季夙之后
魏疆 姬姓魏武子支孙庄子快为魏疆氏
大戊 姬姓晋公子大戊之后
大狐 姬姓世本晋大夫大狐伯生突突生饶号为大
狐氏
褐馀 ?夫论 曲沃桓叔 之后 (第 55b 页)
卫(河东/)羽音 周文王第八子康叔封于卫以国为氏
韩(南阳/)韩氏出自姬姓晋穆侯㵒少子 曲沃桓叔成师
生武子万食采韩原生定伯定伯生子舆子舆生献
子厥从封遂为韩氏 路史万唐叔十一世孙杜预 (第 6b 页)
以为出曲沃或以为 成师 之子俱妄 韩有韩何横
侠罂言贾褐李吕及韩侯无忌公族韩褐韩籍韩婴
韩信信都之氏
杨氏出自姬姓周宣王 …… (第 7a 页)
出于苦
子寤 妫姓陈僖公生宣子其后为子寤氏
子沮 妫姓陈桓公生子舆为子沮氏
子夏 妫姓陈公子少西字子夏因氏
子宋 妫姓陈宣公生子楚其后为子宋氏
武成 嬴姓风俗通赵平原君胜封武成君因氏焉
偃师 妫姓陈太子偃师之后
梗阳 晋有梗阳巫皋
右行 晋屠击将右行因氏焉
戏阳 晋邑子孙以邑为氏
步阳 晋大夫步阳御戎 一作步扬
利孙 晋大夫公子利孙其后氏焉
季婴 世本晋季婴之后
季夙 世本晋靖侯孙季夙之后
魏疆 姬姓魏武子支孙庄子快为魏疆氏
大戊 姬姓晋公子大戊之后
大狐 姬姓世本晋大夫大狐伯生突突生饶号为大
狐氏
褐馀 ?夫论 曲沃桓叔 之后 (第 55b 页)
(之东迁也晋郑焉依书傅平王立而东迁洛邑晋文/侯迎送安定之王锡命焉史记以为襄王为文公作)
(误/)文侯三十五年卒子昭侯伯立昭侯元年封文侯
弟 成师 于曲沃靖侯庶孙栾宾傅之曲沃邑大于翼
号为桓叔桓叔好德晋国之众皆附焉七年晋大臣
潘父弑昭侯而迎曲沃 (第 3b 页)
(误/)文侯三十五年卒子昭侯伯立昭侯元年封文侯
弟 成师 于曲沃靖侯庶孙栾宾傅之曲沃邑大于翼
号为桓叔桓叔好德晋国之众皆附焉七年晋大臣
潘父弑昭侯而迎曲沃 (第 3b 页)
于晋国自叔带以下赵宗益兴五世而生赵夙
师服晋人穆侯时大夫穆侯以条之役生太子命之曰
仇其弟以千亩之战生命之曰 成师 师服曰夫名以
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是以政成而民
听易则生乱今命太子曰仇弟曰 (第 10a 页)
成师 始兆乱矣平 (第 10a 页)
王二十六年昭侯封 成师 于曲沃师服谏曰臣闻国
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今晋甸侯也而建
国本既弱矣其能久乎三十二年晋潘父 (第 10b 页)
弑昭侯纳
成师 不克后 (第 10b 页)
成师 孙称遂弑晋侯缗代晋
顷父晋翼人其先怀姓一姓九宗于殷时为五正成王
始封唐叔以其族赐之遂世为晋强家顷父 …… (第 10b 页)
人谓之鄂侯又三传凡四十年翼晋始灭
公子万竹书桓王元年庄伯以曲沃叛伐翼公子万救
翼二年庄伯复攻晋公子万救翼
晋婼路史哀侯子婼采平为平氏婼氏张氏灌氏
栾宾晋靖侯孙昭侯元年封 成师 于曲沃使宾传之(左/传)
(正义此人之后遂为栾氏盖其/父字栾姓谱食邑于栾因氏焉)
栾成号共叔栾宾子 (第 11a 页)
师服晋人穆侯时大夫穆侯以条之役生太子命之曰
仇其弟以千亩之战生命之曰 成师 师服曰夫名以
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是以政成而民
听易则生乱今命太子曰仇弟曰 (第 10a 页)
成师 始兆乱矣平 (第 10a 页)
王二十六年昭侯封 成师 于曲沃师服谏曰臣闻国
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今晋甸侯也而建
国本既弱矣其能久乎三十二年晋潘父 (第 10b 页)
弑昭侯纳
成师 不克后 (第 10b 页)
成师 孙称遂弑晋侯缗代晋
顷父晋翼人其先怀姓一姓九宗于殷时为五正成王
始封唐叔以其族赐之遂世为晋强家顷父 …… (第 10b 页)
人谓之鄂侯又三传凡四十年翼晋始灭
公子万竹书桓王元年庄伯以曲沃叛伐翼公子万救
翼二年庄伯复攻晋公子万救翼
晋婼路史哀侯子婼采平为平氏婼氏张氏灌氏
栾宾晋靖侯孙昭侯元年封 成师 于曲沃使宾传之(左/传)
(正义此人之后遂为栾氏盖其/父字栾姓谱食邑于栾因氏焉)
栾成号共叔栾宾子 (第 11a 页)
尚存即古晋城也汉置临汾县于此后移太平关又
名临汾故县
日知录春秋时晋国本都翼在今之翼城及昭侯封文
侯之弟桓叔于 曲沃桓叔 之孙灭翼而代为晋侯都
曲沃在今闻喜县(汉志闻喜/故曲沃)其子献公城绛居之在
今太平之南绛州之北( …… (第 44b 页)
喜耳晋成侯自晋阳徙曲沃又五世至穆侯徙绛又
二世至昭侯徙翼昭侯封 成师 于曲沃又二世至武
公灭翼又一世至献公徙绛又六世至景公徙新田
也
古曲沃以闻喜志为正姑取辨中近 …… (第 50b 页)
乎即曰太原不一地虢尹所伐子晋所封或他地耳
然稽晋阳郡邑古皆无太原名独太原县有之可曰
彼则是而此则非欤且晋昭侯尝封 成师 于曲沃矣
夫太原至曲沃七百馀里不审分封时此七百里皆
为晋有耶否耶以为皆晋有然王制无七百里之侯
(第 59a 页)
名临汾故县
日知录春秋时晋国本都翼在今之翼城及昭侯封文
侯之弟桓叔于 曲沃桓叔 之孙灭翼而代为晋侯都
曲沃在今闻喜县(汉志闻喜/故曲沃)其子献公城绛居之在
今太平之南绛州之北( …… (第 44b 页)
喜耳晋成侯自晋阳徙曲沃又五世至穆侯徙绛又
二世至昭侯徙翼昭侯封 成师 于曲沃又二世至武
公灭翼又一世至献公徙绛又六世至景公徙新田
也
古曲沃以闻喜志为正姑取辨中近 …… (第 50b 页)
乎即曰太原不一地虢尹所伐子晋所封或他地耳
然稽晋阳郡邑古皆无太原名独太原县有之可曰
彼则是而此则非欤且晋昭侯尝封 成师 于曲沃矣
夫太原至曲沃七百馀里不审分封时此七百里皆
为晋有耶否耶以为皆晋有然王制无七百里之侯
(第 59a 页)
二语可断二县沿革至景公由绛迁新田抑宜覈故
绛新绛南北绛之分暨新田之地之胥为绛也春秋
以前晋都翼自武侯成侯至昭侯皆在旧都后封 成
师 桓叔于曲沃一传而庄伯再传而武公其间潘父
迎立晋人拒之平王桓王使虢公虢仲以兵伐曲沃
反覆驰突皆在今 (第 32b 页)
绛新绛南北绛之分暨新田之地之胥为绛也春秋
以前晋都翼自武侯成侯至昭侯皆在旧都后封 成
师 桓叔于曲沃一传而庄伯再传而武公其间潘父
迎立晋人拒之平王桓王使虢公虢仲以兵伐曲沃
反覆驰突皆在今 (第 32b 页)
景湣王 王假 自文侯斯至王假凡九傅而魏为
秦所灭
韩 其先与周同姓其后苗裔事晋得封于韩原曰韩
武子(或言邘晋应韩皆武王之子韩侯在宣王时其后/国灭而后裔事晋复封于韩或言韩万是 曲沃桓)
(叔 之子万/即武子也)武子后三世有韩厥(献/子)起(宣/子)顷(贞/子)不信(简/子)
(庄/子)虎(康 (第 10b 页)
秦所灭
韩 其先与周同姓其后苗裔事晋得封于韩原曰韩
武子(或言邘晋应韩皆武王之子韩侯在宣王时其后/国灭而后裔事晋复封于韩或言韩万是 曲沃桓)
(叔 之子万/即武子也)武子后三世有韩厥(献/子)起(宣/子)顷(贞/子)不信(简/子)
(庄/子)虎(康 (第 10b 页)
夫行役过之闵宗周之颠覆徬徨不忍去作黍离之
诗(诗序王风黍/离闵宗周也)
(丙/申)二十有六年晋侯(文侯子昭/侯名伯)封其叔父 成师(穆侯子/文侯弟)
(是为/桓叔) 于曲沃(汉书地理志河东郡闻喜故曲/沃 今闻喜县属山西绛州)
晋大夫师服曰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 (第 3b 页)
诗(诗序王风黍/离闵宗周也)
(丙/申)二十有六年晋侯(文侯子昭/侯名伯)封其叔父 成师(穆侯子/文侯弟)
(是为/桓叔) 于曲沃(汉书地理志河东郡闻喜故曲/沃 今闻喜县属山西绛州)
晋大夫师服曰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 (第 3b 页)
冬季文子如晋贺迁也 晋栾书救郑与楚师遇于
绕角楚师还晋师遂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成以申息之
师救蔡禦诸桑隧赵同赵括欲战请于武子武子将许
之知 子范文子韩献子谏曰不可吾来救郑楚师去
我吾遂至于此是迁戮也戮而不已又怒楚师战必不
克虽克不令 成师 以出而败楚之二县何荣之有焉若
不能败为辱已甚不如还也乃遂还于是军帅之欲战
者众或谓栾武子曰圣人与众同 (第 19a 页)
绕角楚师还晋师遂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成以申息之
师救蔡禦诸桑隧赵同赵括欲战请于武子武子将许
之知 子范文子韩献子谏曰不可吾来救郑楚师去
我吾遂至于此是迁戮也戮而不已又怒楚师战必不
克虽克不令 成师 以出而败楚之二县何荣之有焉若
不能败为辱已甚不如还也乃遂还于是军帅之欲战
者众或谓栾武子曰圣人与众同 (第 19a 页)
有赞音□酂)
(相乱无所取信也说者又引江统徂淮赋以为證此乃/统之疏谬不可考覈亦犹潘岳西征以陜之曲沃为 成)
(师 所居耳斯例/甚多不可具载)御史中执法下郡守(晋灼曰中执/法中丞也)其有
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文颖 (第 68b 页)
(相乱无所取信也说者又引江统徂淮赋以为證此乃/统之疏谬不可考覈亦犹潘岳西征以陜之曲沃为 成)
(师 所居耳斯例/甚多不可具载)御史中执法下郡守(晋灼曰中执/法中丞也)其有
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文颖 (第 68b 页)
代世为最近也师古曰左氏传云邘晋应韩武之穆)
(也据如此赞所云则韩万先祖武王之裔而杜/预等以为出自曲沃 成师 未详其说与读曰欤)
前汉书卷三十三
#+PROPERTY: JUAN 卷三十三考證 (第 13b 页)
(也据如此赞所云则韩万先祖武王之裔而杜/预等以为出自曲沃 成师 未详其说与读曰欤)
前汉书卷三十三
#+PROPERTY: JUAN 卷三十三考證 (第 13b 页)
镶白旗汉军李锴撰
晋世家上(始成王元年终烈王二年凡/七百四十二年传三十八世)
唐叔虞 晋侯 武侯 成侯 厉侯 靖侯
釐侯 献侯 穆侯(殇叔/附)文侯 昭侯 孝侯
曲沃桓叔
唐叔虞者姓姬氏字子于武王子母曰邑姜 (第 1a 页)
晋世家上(始成王元年终烈王二年凡/七百四十二年传三十八世)
唐叔虞 晋侯 武侯 成侯 厉侯 靖侯
釐侯 献侯 穆侯(殇叔/附)文侯 昭侯 孝侯
曲沃桓叔
唐叔虞者姓姬氏字子于武王子母曰邑姜 (第 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