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別集類
史鈔類
政書類
傳記類
正史類
职为乱逆肆厥淫昏月滋日甚贵臣重将靡有孑遗崇
信奸回昵比阉竖内外离心骨肉猜叛 萧宝融
僣号于
荆郢其雍州刺史萧衍勒兵而东袭上流之众已逼其
郊广陵京口各持兵而怀两望钟离淮阴并鼎峙而观
得失 (第 4a 页)
言二月丙寅乾和殿西厢火壬
午诏遣羽林兵征雍州中外纂严始内横吹五部于殿
内昼夜奏之壬戍蚩尤旗见三月乙巳 南康王宝融

皇帝位于江陵癸丑遣平西将军陈伯之西征六月萧 …… (第 49a 页)
平刀伤其膝仆地顾曰奴反邪直后张齐斩首送萧衍
宣德太后令依汉海昏侯故事追封东昏侯
  东昏侯永元三年 和帝讳宝融
(第 60a 页)
智昭
明帝第八子也建武元年封 (第 60a 页)
随郡
永元元年改 (第 60a 页)
南康王
出为西中郎将荆州刺史督
九州军事二年十一月甲寅长史萧颖胄奉王举兵其 (第 60a 页)
日太白及辰星俱见西方乙卯教纂严丙辰以雍州刺
史萧衍为使持节都督前锋诸军事戊午衍表劝进十
二月乙亥群僚劝进并不许壬辰骁骑将军夏侯亶自
建邺至江陵称宣德太后令西中郎将 南康王
宜纂承
皇祚光临亿兆可且封宣城王相国荆州牧加黄钺置
僚属三年五月乙巳王受命大赦惟梅虫儿茹法珍等
不在 …… (第 60b 页)

庐陵王宝源薨四月辛酉禅诏至皇太后逊居外宫梁
受命奉帝为巴陵王宫于姑熟戊辰巴陵王殂时年十
五追尊为 齐和帝
葬恭安陵初梁武帝欲以南海郡为 …… (第 62a 页)
郑伯禽进以生金帝曰我死不须金醇酒足矣乃
引饮一升伯禽就加摺焉先是文惠太子与才人共赋
七言诗句后辄云愁 和帝
至是其言方验又永明中望
气者云新林娄湖青溪并有天子气于其处大起楼苑
宫观武帝屡游幸以厌之又起旧宫于青 (第 62b 页)
月乙巳召僚佐集于听事告以举兵是日建牙出檀溪
竹木装舸舰旬日大办百姓愿从者得铁马五千匹甲
士三万人初 南康王宝融
为荆州刺史长史萧颖胄行
府州事至是东昏遣辅国将军刘山阳就颖胄兵袭襄
阳帝知其谋遣参军王天虎庞庆国诣江 …… (第 8a 页)
是斩之送首山阳山
阳信之驰入城将踰阈县门发折其车辕投车而走中
兵参军陈秀拔戟逐之斩于门外传首于帝仍以 南康
尊号之议来告且曰时有未利当须来年二月遽便
进兵恐非庙算帝答曰今坐甲十万粮用自竭若顿兵
十旬必生悔吝且 (第 9b 页)
太白出西方杖义而动天时人谋有
何不利昔武王伐纣行逆太岁复须待年月乎竟陵太
守曹景宗遣杜思冲劝帝迎 南康王
都襄阳时正尊号 …… (第 9b 页)
途大事不捷故自兰艾同焚若
功业克建谁敢不从岂是碌碌受人处分哉乃于沔南
立新野郡以集新附
中兴元年二月 南康王
为相国以帝为征东将军戊申
帝发襄阳自冬积霰至是开霁士卒咸悦帝遂留弟伟
守襄阳城谓曰当置心于襄阳人腹中 …… (第 10a 页)
鲁山命水军主张惠绍朱思远等游遏中江绝郢鲁二
城信使时张冲死其众推军主薛元嗣及冲长史程茂
为主三月乙巳 南康王
即帝位于江陵遥废东昏为涪 …… (第 10b 页)
车骑大将军镇东大将军百
济王馀太进号征东大将军镇东大将军倭王武进号
征东将军己巳巴陵王殂于姑熟追谥为 齐和帝
终礼
一依故事庚午诏分遣内侍巡省四方观政听谣访贤
举滞其有田野不开狱讼无章忘公徇私侵渔是务者
悉随事 …… (第 19a 页)
閤将军官十月辛酉改陵监为令秋八月丁巳
皇子绎生赦大辟以下未结正者九月壬辰置童子奉
车郎癸巳立皇子绩为 南康王
冬十月丙寅以吴兴太
守张稷为尚书左仆射丙子诏大举北侵丁丑魏县瓠
镇主白皂生豫州刺史胡逊以城内属是岁魏 …… (第 25a 页)
太子固请帝乃许之盟于西华门下景既
运东城米归于石头亦不解围启求遣诸军退乃解丁
未皇太子又命南兖州刺史 南康王
会理前青冀二州
刺史湘潭侯退率江北之众顿于兰亭苑甲子以开府
仪同三司丹阳尹邵陵王纶为司空以合州刺史鄱 (第 48a 页)
州大饥人死者万馀口是月齐雍州刺史萧衍奉其
康王宝融
为主东赴建邺夏五月壬子广陵王羽薨壬
戍太保咸阳王禧谋反赐死六月丁亥考诸州刺史加
以黜陟秋七月癸巳朔日 …… (第 43b 页)
遣使朝贡
三年春二月戊寅以旱故诏州郡掩骸骨三月齐建安
王宝夤来奔夏四月诏抚军将军李崇讨鲁阳反蛮齐
萧宝融
逊位于梁闰四月丁巳司空穆亮薨秋七月
丁巳朔日有蚀之八月丁卯以前太傅平阳公元丕为
三老九月丁巳行幸邺丁 (第 44a 页)
  孝昭帝皇建二年
世祖武成皇帝讳湛神武皇帝第九子孝昭皇帝之母
弟也仪表瑰杰神武尤所钟爱神武方招怀荒远乃为
帝聘蠕蠕太子庵罗辰女号邻 和公主帝
时年八岁冠 (第 73a 页)
西太守鲁休烈起兵逼荆州萧颖胄忧愤暴卒西朝凶
惧徵兵于伟伟乃割州府将吏配始兴王憺往赴之憺
至瑰等皆降 齐和帝
诏以伟为都督雍州刺史天监元
年封建安王初武帝军东下用度不足伟取襄乡寺铜
佛毁以为钱富僧藏镪多加毒害后 …… (第 35a 页)
论六艺不辍于时及 南康王
会理事败克不害惧祸乃
自疏咨不忍离帝朝觐无绝贼恶之令人刺杀咨于广
莫门外咨弟修字世和封宜丰侯筋力贞固 …… (第 44a 页)
此其戎乎因大修城垒
承圣元年魏将达奚武来攻修遣记室参军刘璠至益
州求救于武陵王纪纪遣将杨乾运救之拜修 随郡王
璠还至璠冢乃降于魏乾运班师璠至城下说城中降
魏修数之曰卿不能死节反为说客邪命射之间信遣
至荆州元帝遣 …… (第 45b 页)
等兵逼荆州萧颖胄暴卒尚书仆射夏
侯详议迎憺行荆州事憺率雍州将吏赴之以书喻瑰
等皆降是冬武帝平建业明年 和帝
诏以憺为都督荆
州刺史天监元年加安西将军封始兴郡王时军旅之
后公私匮乏憺厉精为政广辟屯田减省力役存问 (第 48a 页)
方乱帝亦厚加意焉永元初表为
竟陵太守及武帝起兵景宗亦聚众并率五服内子弟
三百人从军遣亲人杜思冲劝先迎 南康王
于襄阳即 …… (第 5b 页)
遣客田祖恭私报帝并献银装刀帝报以金如意 和帝
称尊号为卫尉卿颖胄暴卒州府骚扰阐文以 (第 14a 页)
和帝

弱中流任重时始兴王憺留镇雍部乃与西朝群臣迎
憺总州事故赖以宁辑帝受禅除都官尚书封山阳县
伯出为东 …… (第 14a 页)
详曰不为福始不为祸先由此微有
忤出为征虏长史义阳太守及南康王为荆州详迁西
中郎司马新兴太守武帝起兵与 南康王
长史萧颖胄
同创大举虑详不同以告柳忱忱曰易耳近详求昏未
之许今许之令成昏而告之不忧立异于是以女适其 …… (第 15a 页)
守襄阳详乃遣使迎憺共参军国迁侍中尚书左仆射
寻授荆州刺史详固让于憺 和帝
诏加详禁兵出入殿
省又固让不受天监元年徵为侍中车骑将军封宁都
县侯详累让乃更授右光禄大夫侍中如故给亲 …… (第 16a 页)
为尚书左仆射金紫光禄大夫卒时年七十
四上为素服举哀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景子亶嗣亶
字世龙齐永元末父详为 南康王
司马随府镇荆州亶
留京师为东昏听政主帅及慧景作乱亶以捍禦功除
骁骑将军武帝起兵详与长史萧颖胄协同密遣 (第 16b 页)
人往
都下迎亶亶乃赍宣德皇后令令 南康王
纂承大统建
康城平以亶为尚书吏部郎俄迁侍中奉玺于武帝天
监六年累迁南郡太守父忧解职居丧尽礼庐于墓侧 …… (第 16b 页)
离所部遂以孝闻诏下旌异
蔡道恭字怀俭南阳冠军人也父那宋益州刺史道恭
少宽厚有大量仕齐累有战功迁西中郎 南康王
中兵
参军加辅国将军武帝起兵 (第 22a 页)
南康王
长史萧颖胄以道
恭旧将素著威略专相委任齐和帝即位迁右卫将军
巴西太守鲁休烈等自巴蜀连兵寇上明以道恭为 …… (第 22a 页)
刺史陈显达起为宁朔将军领襄阳太守
荆州刺史巴东王子响构乱公则进讨事平迁武宁太
守百姓便之入为前军将军 和帝
为荆州刺史公则为
西中郎中兵参军及萧颖胄协同武帝起兵以公则为 …… (第 24a 页)
妻子犹事井臼而域所衣大布馀
奉专充供养母好鹤唳域在任营求孜孜不怠一旦双
鹤来下论者以为孝感所致永元初 南康王
版西中郎
咨议参军母忧去职武帝起兵遣使以书招域西台建 …… (第 50b 页)
以为宁朔将军领行选从武帝东下师次阳口 和帝

御史中丞宗夬劳军域乃讽夬曰黄钺未加非所以总
率侯伯夬反西台即授武帝黄钺萧颖胄既都督中外
诸军事论 …… (第 51a 页)
 考据但从其旧
乐蔼字蔚远南阳淯阳人晋尚书令广之六世孙也世
居江陵方颐隆准举重酝藉其舅雍州刺史宗悫尝陈
器物试诸甥侄蔼时尚幼无所取悫由此奇之又取史
传各一卷授蔼等使读毕言所记蔼略读具举悫益善
之齐豫章王嶷为荆州刺史以蔼为骠骑行参军领州
主簿参知州事嶷尝问蔼风土旧俗域隍山川险易蔼

随问立对若按图牒嶷益重焉州人嫉之或谮蔼廨门
如市嶷遣觇之方见蔼闭閤读书后为大司马记室永
明八年荆州刺史巴东王子响称兵反既败焚烧府舍
官曹文书一时荡尽齐武帝引见蔼问以西事蔼占对
详敏帝悦焉用为荆州治中从事敕付以修复府州事
蔼还州缮治廨署数百区顷之咸毕而役不及民荆部
之为壮观自晋王悦移镇以来府舍未之有也豫章王
嶷薨蔼解官赴丧率荆湘二州故吏建碑墓所 南康王

为西中郎以蔼为咨议参军武帝起兵萧颖胄引蔼及
宗夬刘坦任以经略梁台建迁尚书左丞时营造器甲
船舰军粮及朝 (第 61a 页)
犹坐如初及还未及床凭空顿于户下因病梦 齐和帝
剑断其舌召巫视之巫言如梦乃呼道士奏赤章于天
称禅代之事不由己出先是约尝侍宴会豫州献栗径
寸半帝奇之问 …… (第 6a 页)
敬礼目仲礼仲礼见备卫严不敢动遂不果会景征晋
熙敬礼与 南康王
会理谋袭其城尅期将发建安侯萧
贲告之遂遇害临死曰我兄老婢也国败家亡实余之
责今日就死岂非天乎
王志字 (第 55b 页)
颇自疏得为秣陵令迁尚书都
官郎少帝见诛旧宠多被其灾唯夬与傅昭以清正免
齐明帝以为郢州中从事以父老去官 南康王
为荆州
刺史引为别驾武帝起兵迁西中郎咨议时西土位望 …… (第 46a 页)
傍膝伏深叹之文集行于世子仲举
列在陈史
萧琛字彦瑜兰陵人也祖僧珍宋廷尉卿父惠训齐末
为巴东相武帝起兵 齐和帝
于荆州即位惠训与巴西
太守鲁休烈并以郡相抗惠训使子瑰据上明建康城 (第 90a 页)
用乃厚赠而遣之临别纪又解其佩刀赠璠
曰想见物思人对曰敢不奉扬威灵克剪奸宄纪于是
遣使拜修为益州刺史封 随郡王
以璠为府长史加蜀
郡太守还至白马西属达奚武军已至南郑璠不得入
城遂降武文帝素闻其名先诫武曰勿使刘璠死 (第 56a 页)
博学有志行初 齐和帝
镇荆州以为录事参军及即位
兼御史中丞武帝受禅见远不食发愤数日而卒帝闻
之曰我自应天从人何豫天下士大夫 (第 28a 页)
 十月居晋阳宫年二十七葬文静陵
武成帝讳湛神武第九子孝昭母弟风度高爽仪表伟
 杰神武尤所钟爱为聘蠕蠕庵罗辰女号邻 和公主
 帝
时年八岁冠服端严中外叹异元象中封长广郡
 公天保初进爵为王皇建二年徵入及晋阳宫崇德
 殿乃即位于南宫 (第 28b 页)
宋孝武孝建二年五月乙未荧惑入南斗
齐东昏侯永元三年十一月甲寅辰星及太白俱见南
方是日荆州长史萧颖胄奉 南康王宝融
起兵后即帝
位是 (第 26a 页)
和帝

梁武帝天监元年八月壬寅荧惑守南斗占曰籴贵五
榖不成大旱多火灾宰相死是岁大旱米斗五千人多
饿死五月尚书 (第 26a 页)
 请诛鲜卑坚不从也
宋明帝时讹言东城天子出其后建安王休仁镇东府
帝惧杀休仁而常闭东府不居明帝又屡幸改代作伐

以厌王气又使子安成王代之及苍梧王败安成王代
立咸言为验术数者推齐高祖旧居武进东城村东城
之言其在此也
齐武帝时文惠太子立楼馆于钟山下号曰东田太子
屡游幸之东田反语为颠童也武帝又于青溪立宫号
曰旧宫反之穷厩也至郁林王果以轻狡而至于穷
又武帝时小史姓皇名太子武帝曰皇太子非名之谓
于是移点于外易名犬子处士何点曰太子者天地之

所悬三才之所系今化而为犬不得立矣既而文惠太
子薨郁林海陵相继废黜此其验也 文惠太子与才
人共赋七言诗句后辄云愁和帝至东昏以暴虐殒
康王宝融
即位禅于梁以弑殒谥 (第 9a 页)
和帝
其言乃验焉
梁武帝天监十三年六月都下讹言有枨枨取人肝肺
及血以饴天狗百姓大惧二旬而止 大通五年十二 (第 9a 页)
  东昏侯上(讳宝卷字智藏明帝第二子也本名明/贤明帝辅政后改焉明帝长子宝义有)
   (废疾故立帝为太子其后萧衍萧颖胄以荆雍/起兵辅 南康王宝融
以攻帝废帝为东昏侯荆)
   (雍在西谓帝以昏虐/居东故废为东昏侯)
永元元年春正月戊寅朔大赦改元  …… (第 1a 页)
尽刘沨走还家为人所杀荆州将潘绍闻遥
光作乱谋欲应之(欲以江陵应之/也将即亮翻)西中郎司马夏侯详
(时 南康王宝融
以西中郎将镇江/陵以夏侯详为司马夏户雅翻)呼绍议事因斩之州
府以安(州荆州府西/中郎府也)己巳以徐孝 (第 21a 页)
僧/珍具橹事见)
(上卷元年然僧珍所具者数百张橹耳安能给/三千艘邪每船付二张盖给诸将所乘之船耳)是时
康王宝融
为荆州刺史西中郎长史萧颖胄行府州事 (第 19b 页)
(南康王
以西中郎将镇/荆州颖胄为长史行事)帝遣辅国将军巴西梓潼二郡
太守刘山阳将兵三千之官(守又式翻/将即亮 …… (第 19b 页)
立巴陵县属长沙郡宋武/帝元嘉十六年分立巴陵郡时属郢州今岳)
(州即/其地)衍复令天虎赍书与颖胄及其弟 南康王
友颖达
(王国官有/师有友)天虎既行衍谓张弘策曰用兵之道攻心为 …… (第 20a 页)
也乃以女嫁详子夔而告之谋详从之乙卯以 南康王
宝融
教纂严又教赦囚徒施惠泽颁赏格(纂集也严装/也纂严纂集)
(行装也纂严一教赦囚徒/施惠泽颁赏格又一教) …… (第 22b 页)
异则大事不成
况处分已定安可中息哉(处昌吕翻/分扶问翻)昔武王伐纣行逆
太岁岂复待年月乎戊午衍上表劝 南康王宝融
称尊 …… (第 23a 页)
西中郎参军南郡
邓元起向夏口(使助萧衍攻张/冲也夏户雅翻)军主王法度坐不进军
免官乙亥荆州将佐复劝 宝融
称尊号不许夏侯详之
子骁骑将军亶为殿中主帅(帅所/类翻)详密召之亶自建康
亡归壬辰至江陵称奉宣德皇太 (第 23b 页)
后令 南康王
宜纂承
皇祚方俟清宫未即大号可封十郡为宣城王(时以宣/城南琅) …… (第 23b 页)
郎府南康国
如故须军次近路(须待/也)主者备法驾奉迎竟陵太守新
野曹景宗遣亲人说萧衍(说输/芮翻) 南康王
都襄阳先正
尊号然后进军衍不从王茂私谓张弘策曰今以南康
置人手中彼挟天子以令诸侯节下前进为人所使此 (第 24a 页)
  和皇帝(讳宝融字智昭/明帝第八子也)
中兴元年(是年三月/始改元)春正月丁酉东昏侯以晋安王宝
义为司徒建安王宝寅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东/昏)
(侯以永元三年/纪年骑奇寄翻) 乙巳 南康王宝融
始称相国(相悉亮/翻下同) …… (第 1a 页)
新去此官而以臣代之必招物议乃以为司空 二月
乙丑 南康王
以冠军长史王茂为江州刺史(冠古/玩翻)竟陵
太守曹景宗为郢州刺史邵陵王宝攸为荆州刺史
甲戌魏大赦 壬 …… (第 4b 页)
杨公则举湘州
之众会于夏口萧颖胄命荆州诸军皆受公则节度虽
萧颖达亦𨽻焉府朝议欲遣人行湘州事而难其人 (南/康)
(王
开相国府故曰/府朝朝直遥翻)西中郎中兵参军刘坦谓众曰湘土 …… (第 5b 页)
子孜及征虏长史江夏内史
程茂共守郢城(张冲自辅国将军进征虏将军以/程茂为长史骁坚尧翻骑奇寄翻)乙巳 南康王
即皇帝位于江陵(康考异曰东昏纪云丁未南/ 王讳即皇帝位盖是日建)
(康始闻之耳今从 (第 6b 页)
和/帝
纪及梁武帝纪)改元大赦(始改元为/中兴元年)立宗庙南北
郊州府城门悉依建康宫置尚书五省以南郡太守为 …… (第 6b 页)
卷为涪陵王(涪音/浮)乙酉以尚书令萧颖胄行荆州刺
史加萧衍征东大将军都督征讨诸军事假黄钺时衍
次杨口 和帝
遣御史中丞宗夬劳军(夬古卖翻/劳力到翻)宁朔将
军新城庾域讽夬曰黄钺未加非所以总帅侯伯(武王/伐纣) …… (第 7a 页)
曰考异/ 南史)
(王亮传曰张稷等议立湘东嗣王宝晊领军王莹曰城/闭已久人情离解征东在近何不咨问按时 和帝
已立)
(稷等知建康不可守故弑东昏/岂敢复议立宝晊今从齐纪)右卫将军王志叹曰冠 (第 33a 页)
   (卷武皇帝之/下合有一字)

天监元年(自是年三月以前犹/是齐和帝中兴二年)春正月 齐和帝
遣兼侍
中席阐文等慰劳建康(劳力/到翻) 大司马衍下令凡东昏
时浮费自非可以习礼乐之容缮甲兵之备者馀 …… (第 1b 页)
侯之族本谯郡谯人/居于寿阳夏户雅翻)以夏
侯详从梁王故也澄深器重之(为萧宝寅贵显于/魏而不终张本) 

和帝
东归(将东归/建康也)以萧憺为都督荆湘等六州诸军事
荆州刺史(憺徒敢翻/又徒滥翻)荆州军旅之后公私空 …… (第 5b 页)
之不臧士君子所宜
共惜吾今开怀卿其无隐于是人人得尽意民有讼者
皆立前待符教决于俄顷曹无留事荆人大悦  齐和
至姑孰丙辰下诏禅位于梁 丁巳庐陵王宝源卒
(非疾也宝源者/齐明帝第五子)鲁阳蛮鲁北燕等起兵攻魏颍州( …… (第 6a 页)
(于汝阴又颍川/郡旧置颍州) 夏四月辛酉宣德太后令曰西诏至 (齐和帝
虽已至姑孰其地/犹在建康之西故曰西诏)帝宪章前代(宪章前代者以/前代为法度也)
敬禅神器于梁明可临 …… (第 6b 页)
为丞相封长沙王谥曰宣武葬礼依晋安平献王
故事(懿为东昏侯所杀葬不成礼/今依晋葬安平王孚礼葬之)丁卯奉 和帝
为巴陵 …… (第 6b 页)
也) 戊辰巴陵王卒时上欲
以南海郡为巴陵国徙王居之沈约曰古今殊事魏武
所云不可慕虚名而受实祸(沈约梦 齐和帝
剑断其/舌天之报应固不爽也)
颔之乃遣所亲郑伯禽诣姑孰以生金进王王曰我死 …… (第 7b 页)
琅邪颜见远为录事参军及即位
为治书侍御史兼中丞(治直/之翻)既禅位见远不食数日而
(史言齐臣以死殉 和/帝
者仅一颜见远)上闻之曰我自应天从人(曰从/人者)
(避皇考顺/之讳也)何预天下士大夫事而颜见远乃至于 (第 8a 页)
言如此
是忠臣邪乃辇归内殿约惧不觉上起犹坐如初及还
未至床而凭空顿于户下(踣而首先/至地为顿)因病梦 齐和帝
(第 33a 页)
岂以夷险易其心乎
殿下方布大义于天下终不逞志于一夫纪知必不为
己用乃厚礼遣之以宜丰侯循为益州刺史封 随郡王
以璠为循府长史蜀郡太守 谢答仁讨刘神茂还至
富阳闻侯景败走帅万人欲北出候之(帅读/曰率)赵伯超据
钱 …… (第 29b 页)
信于伐原语未竟泰抚掌曰我解
尔意(解户/买翻)欲激我耳乃谓循曰王欲之荆为之益(武陵/王纪)
(封循为 随郡王/
故以王称之)循请还江陵泰厚礼遣之(略考异曰典/ 云十月乙)
(未朔太祖谓循云云按太清/纪是月循至江 (第 3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