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地理類
雜史類
正史類
政書類
  赦宥
东汉光武建武二十年大司马广平侯吴汉病笃车驾
亲临问所欲言汉对曰臣愚无所知识但愿陛下慎无
赦而已
桓帝时河南尹李膺初与廷尉冯绲大司农刘祐等同

心纠罚奸倖时膺等以罪输作司𨽻校尉应奉上疏理
膺等曰昔秦人观宝于 楚昭奚恤
莅以群贤梁惠王玮
其照乘之珠齐威王荅以四臣夫忠贤武将国之心膂
窃见左校施刑徒前廷尉冯绲大司农刘祐河南 (第 1b 页)
  以族为氏
因氏(遂人之/四族也)颌氏(音合遂人/之族也)饥氏(商人之/七族也)锜氏(商人之/七族汉)

(书洛阳锜华后有/荆州刺史锜嵩)条氏(左传商人七族有条氏冉闵司/空条攸姓苑云安定人姓纂云)
(今冤句有此姓/冤句曹州也)昭氏(楚辞云昭屈景楚之三族也战/国时楚有 昭奚恤
为上柱国)
(音婆左传商人七族有繁氏汉有/御史大夫繁延寿望出颍川上党)嗣氏(风俗通云卫/嗣君之后 …… (第 23b 页)
宣酆又汉年表有南安侯宣虎今望出汝南)昭氏(芊姓/楚辞)
(云昭屈景楚之三族也鬻熊之/后战国时楚有大夫 昭奚恤)
襄氏(姬姓鲁庄公子公/子遂谥襄故曰襄)
(仲子孙以/谥为氏)声氏(姬姓蔡大夫声子之后也公孙归生字/子 (第 41b 页)
号东周故战国有东西周芒山首山其界也陵观廪丘)
(皆当时邑聚之名史无所考/廪丘史记作邢丘观古玩翻)  楚昭奚恤
为相江乙言
于楚王曰人有爱其狗者狗尝溺井(昭屈景楚之彊族/所谓三闾者也太)
(史公曰嬴姓分封为江/氏 …… (第 13a 页)
噬之今 昭奚恤
常恶臣之见亦犹是也(噬时制翻见谓/见楚王也恶乌)
(路/翻)且人有好扬人之善者王曰此君子也近之好扬人 …… (第 13b 页)
终已不知
(已音纪终已/犹言终身也)何者以王好闻人之美而恶闻人之恶
也王曰善寡人愿两闻之(江乙欲毁 昭奚/恤
故先设是言)
十七年秦大良造伐魏(索隐曰大良造即大上造余谓/大良造大上造之良者也按史)
(记秦纪孝公 (第 13b 页)
馆门成市
宴日高澄常使左右觇之一言制胜澄为之拊掌魏使
至建康亦然(两国通使各务夸矜以见所长自古然矣 昭奚恤
之事犹可以服觇国者之心为于)
(伪翻觇丑廉/翻又丑艳翻) 独孤信求还北上许之信父母皆在山
(魏孝武 (第 21b 页)
   (邹穆公附/)

 卷一百五
  吴起仕魏相楚
 卷一百六
  子思孟子言行
 卷一百七
  楚江乙 昭奚恤
之怨
 卷一百八
  齐威王彊国 (第 25b 页)
之珠可以示诸令尹子西对曰不知也召 昭奚恤
而问
(第 7a 页)
昭奚恤
对曰此欲观吾国得失而图之不在宝器在
贤臣珠玉玩好之物非宝重者王遂使 (第 7a 页)
昭奚恤
应之 (第 7a 页)

奚恤
发精兵三百人陈于西门之内为东面之坛一为
南面之坛四为西面之坛一秦使者至 (第 7a 页)
昭奚恤
曰君客
也请就上位东面令尹子西南面太宗子敖次之叶公
子高次之司马子反次之 (第 7a 页)
昭奚恤
自居西面之坛称曰
客欲观楚国之宝器楚国之所宝者贤臣也理百姓实 …… (第 7a 页)
当彊敌提枹鼓以动百万之众所
使皆趋汤火蹈白刅出万死不顾一生之难司马子反
在此怀霸王之馀议摄治乱之遗风 昭奚恤
在此唯大
国之所观秦使者戄然无以 (第 7b 页)
昭奚恤
遂揖而去秦使
者反言于秦君曰楚多贤臣未可谋也遂不伐楚诗曰 …… (第 7b 页)
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斯之谓也(○子反 昭奚恤
前后异/时人也此篇所载不可)
(据以/为信)
左传(十七/年)楚白公之乱陈人恃其聚而侵楚楚既宁将
(第 8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绎史卷一百七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
  楚江乙 昭奚恤
之怨
战国策江乙为魏使于楚谓楚王曰臣入境闻楚之俗
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诚有之乎王曰诚有之江乙
曰然则 (第 1a 页)
白公之乱得无遂乎诚如是臣等之罪免矣楚
王曰何也江乙曰州侯相楚贵甚矣而主断左右俱曰
无有如出一口矣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 昭奚恤
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
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
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 (第 1b 页)
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
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
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
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 昭奚恤
故北方
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第 1b 页)
昭奚恤
与彭城君议于王前王召江乙而问焉江乙曰 …… (第 1b 页)
二人之言皆善也臣不敢言其后此谓虑贤也 江尹
欲恶 昭奚恤
于楚王而力不能故为梁山阳君请封于
楚楚王曰诺 (第 2a 页)
昭奚恤
曰山阳君无功于楚国不当封江
尹因得山阳君与之共恶 (第 2a 页)
昭奚恤 
魏氏恶 (第 2a 页)
昭奚恤

楚王楚王告昭子昭子曰臣朝夕以事听命而魏入吾
君臣之间臣大惧臣非畏魏也夫泄吾君臣之交而天
下信之是 …… (第 2a 页)
江乙恶 昭奚恤
谓楚王曰人有以其狗为有执而爱之
其狗尝溺井其邻人见狗之溺井也欲入言之狗恶之
当门而噬之邻人惮之遂不得 (第 2b 页)
入言邯郸之难楚进兵
大梁取矣 昭奚恤
取魏之宝器臣居魏知之故昭奚常
恶臣之见王 江乙欲恶 (第 2b 页)
昭奚恤
于楚谓楚王曰下比
周则上危下分争则上安王亦知之乎愿王勿忘也且
人有好扬人之善者于王何如王曰此君子也近 …… (第 2b 页)
坛为安陵君君子闻之
曰江乙可谓善谋安陵君可谓知时矣 郢人有狱三
年不决者故令人请其宅以卜其罪客因请之 昭奚恤
曰郢人某氏之宅臣愿之 (第 4a 页)
昭奚恤
曰郢人某氏不当服
罪故其宅不得客辞而去 (第 4a 页)
昭奚恤
已而悔之因谓客曰
奚恤得事公公何为以故与奚恤客曰非用故也曰请
而不得有说色非故如何也(韩非子 (第 4a 页)
昭奚恤
之用荆也/有烧仓廥□者而不知其) …… (第 4a 页)
(人 昭奚恤
令吏执贩/茅者而问之果烧也)
列女传楚江乙之母当恭王之时乙为郢大夫有入王
宫中盗者令尹以罪乙请于王而 (第 4b 页)
彼必释赵而
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
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战国策邯郸之难 昭奚恤
谓楚王曰王不如无救赵而 …… (第 3b 页)
以强魏魏强其割赵必深矣赵不能听则必坚守是两
敝也景舍曰不然 昭奚恤
不知也夫魏之攻赵也恐楚
之攻其后也今不救赵赵有亡形而魏无楚忧是楚魏
共赵也害必深矣何以两敝也且魏令兵 (第 4a 页)
 似类之事人主之所以失诛而大臣之所以成私也
是以门人捐水而夷射诛济阳自矫而二人罪司马喜
杀爰骞而季辛死郑袖言恶臭而新人劓费无忌教郤
宛而令尹诛陈需杀张寿而犀首走故烧刍廥而中山

罪杀老儒而济阳赏也(○似/类三) 事起而有所利其尸主
之有所害必反察之是以明主之论也国害则省其利
者臣害则察其反者其说在楚兵至而陈需相黍种贵
而廪吏覆是以 昭奚恤
执贩茅而僖侯谯其次文公发
烧炙而穰侯请立帝(○有/反四) 参疑之势乱之所由生也
故明主慎之是以晋骊姬 (第 88a 页)
 (屋鼠不熏何则所托者然也注鼷小鼠也以喻左右/近习依凭天子之尊而人不敢攻也此亦投鼠忌器)

 (之说狐藉虎威楚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民畏 昭奚恤
何如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
 (子无啖我天帝令我长百兽子若食我是逆天命子/以我为不信我为子 …… (第 59a 页)
 (走乎虎以为然随狐而行百兽见皆走虎不知兽之/畏已反以为畏狐也今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
 (任之于 昭奚恤
然北方非畏 (第 59a 页)
昭奚/恤
实畏王之甲兵也见春秋后语)质实(九重注见唐/高祖武德九)
 (年/)
魏拔葭芦斩杨文度以其弟文弘为武 (第 59a 页)
 于陵子荆志荆人初襄王闻于陵子贤欲以为相使
 人持金往聘入语其妻不可于是出谢使者而辞之
 相与逃去
  昭奚恤
楚大夫刘向新序秦欲伐楚使使者往观楚
 之宝器王使 (第 24b 页)
昭奚恤
(第 24b 页)
昭奚恤
发精兵三百人陈
 于西门之内为东面之坛一为南面之坛四为西面 (第 24b 页)
 之坛一秦使者至 昭奚恤
曰君客也请就上位东面
 令尹子西南面太宗子敖次之叶公子高次之司马
 子反次之 (第 25a 页)
昭奚恤
遂居西南之坛称曰客欲观楚国
 之宝器楚国之所宝者贤臣也理百姓实仓廪使民
 各得其所令尹子西在此奉圭璧 …… (第 25a 页)
 理师旅整兵戎以当彊敌提枹鼓以动百万之众所

 使皆趋汤火蹈白刃出万死不顾一生之难司马子
 反在此怀霸王之馀议摄治乱之遗风 昭奚恤
在此
 唯使者之所观秦使者戄然无以 (第 25b 页)
昭奚恤
遂揖而
 去
 沈诸梁字子高左司马沈尹子为叶公左传哀公十
 六年郑人杀子木其子胜在吴子西欲召之叶公曰 (第 25b 页)
库全书
 尚史卷六十       列传三十八
           镶白旗汉军李锴撰
楚诸臣传
   昭奚恤(以下战国/)
(第 1a 页)
昭奚恤
宣王之相也宣王十六年魏攻赵邯郸奚恤谓
王曰王不如无救赵而以强魏魏强其割赵必深矣赵
不能听则必坚守是两 (第 1a 页)
敝也奚恤与江乙相恶江乙(魏/人)

(后仕/楚)为魏使于楚谓王曰臣入境闻楚之俗不蔽人之
善不言人之恶诚有之乎王曰有之乙曰然则白公之
乱得无遂乎诚如是臣等之罪免矣王曰何也乙曰州
(即奚/恤也)相楚贵甚矣而主断左右俱曰无有如出一口
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 昭奚恤
也果诚何如群
臣莫对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
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 …… (第 1b 页)
虎以为然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
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
昭奚恤
故北方之畏奚恤其实畏王之甲兵也乙又
谓王曰人有以其狗为有执而爱之其狗尝溺井其邻
人见狗之溺井也欲入言 (第 2a 页)
之狗恶之当门而噬之邻人
惮之遂不得入言邯郸之难楚进兵大梁取矣(即魏攻/赵邯郸)
(事/) 昭奚恤
取魏之宝器臣居魏知之故昭奚常恶臣之
见王乙又谓王曰下比周则上危下分争则上安王亦 …… (第 2a 页)
之乙曰然则且有子杀其父臣弑其主者而王终已不
知者何也以王好闻人之美恶闻人之恶也王曰善寡
人愿两闻之 昭奚恤
与彭城君(未详/其人)议于王前王召江
乙而问焉乙曰二人之言皆善也臣不敢言其后此谓
虑贤也(谓贤者言善 (第 2b 页)
已复言之/使王疑彼思虑之也)江尹(即江/乙)欲恶 昭奚恤
于王而力不能故为梁山阳君(魏/人)请封于楚王曰诺奚 …… (第 2b 页)
恤曰山阳君无功于楚国不当封江尹因得山阳君与
之共恶 昭奚恤
于王王告奚恤奚恤曰臣朝夕以事听
命而魏入吾君臣之间臣大惧臣非畏魏也夫泄吾君
臣之交而天下信之是其为人 …… (第 3a 页)
为以故与奚恤(故/谓)
(设事以/探己意)客曰非用故也曰请而不得有说色非故何也
(国/策)
 韩非子 昭奚恤
之用荆也有烧仓廥□者而不知其
 人 (第 3b 页)
昭奚恤
令吏执贩茅者而问之果烧也新序秦欲
 伐楚使使往观楚之宝器楚王召 (第 3b 页)
昭奚恤
而问焉对
 曰此欲观吾得失而图之不在宝器奚恤为坛使客
 上位东面令尹子西南面太宗子敖次之叶公子高 …… (第 3b 页)
 次之司马子反次之奚恤自居西面称曰客欲观楚
 之宝器楚之所宝者贤臣也令尹子西太宗子敖叶
 公子高司马子反 昭奚恤
在此唯大国之所观 此
 因王孙圉而傅会者子西子反不与奚恤同时也列
 女传江乙之母当恭王时乙为郢大夫有 …… (第 4a 页)
 武公说昭睢于是计辍不行
睢后有昭常为顷襄王司马典主东地(国/策)
  景舍 景阳 (景鲤/附)
景舍宣王时人宣王十六年魏攻赵邯郸 昭奚恤
谓王
曰不如无救赵而以强魏魏强其割赵必深矣赵不能
听则必坚守是两敝也景舍曰不然 (第 11b 页)
昭奚恤
不知也夫
魏之攻赵也恐楚之攻其后也今不救赵赵有亡形而 (第 11b 页)
  伍氏
伍参庄王嬖人参子举是为椒举举生鸣及奢奢生尚
及尚弟员奢为大子建师费无极谮之平王杀奢及尚
员奔吴遂覆楚入郢(左/传)
  昭氏 昭奚恤
宣王相怀王时有昭阳又有昭雎昭过又有昭
鱼顷襄王时有昭常昭盖(左/传)
  景氏 (第 14a 页)
 
秦与魏战于元里斩首七千取魏少梁 魏围赵邯郸
楚使景舍救之 齐田期伐魏东鄙战于桂阳魏师败

(竹/书) 东周与郑高都(竹/书) 郑釐侯朝魏中阳(竹/书) 宋
景鼓卫公孙仓会师围魏襄陵(竹/书)
 
 
韩伐东周取陵观廪丘(世家作/邢丘) 楚以 昭奚恤
为相
鲁共公卒子康公屯立 十月魏拔邯郸齐使田忌孙
膑救赵大败魏于桂陵(于是齐最强自称/为王以令天下) (第 17a 页)
寡人令吏偿母之布因赐金十镒母让金布曰妾岂贪
货而干王哉王召江乙而用之(列女传恶按江乙宣王/时人即 昭奚恤
者)
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
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仲尼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亦曰
人遗弓 (第 4a 页)
之宝器楚昭王闻之召令尹
子西而问焉曰秦欲往观楚之宝器吾和氏之璧隋侯
之珠可以示诸令尹子西对曰不知也召 昭奚恤
而问 …… (第 14a 页)
昭奚恤
对曰此欲观吾国得失而图之不在宝器在
贤臣珠玉玩好之物非宝重者王遂使 (第 14b 页)
昭奚恤
应之 (第 14b 页)

奚恤
发精兵三百人陈于西门之内为东面之坛一为
南面之坛一为西面之坛一秦使者至 (第 14b 页)
昭奚恤
曰君客
也请就上位东面令尹子西南面太宗子敖次之叶公
子高次之司马子反次之 (第 14b 页)
昭奚恤
自居西面之坛称曰
客欲观楚之宝器乎楚之所宝者贤臣也理百姓实仓
廪使民各得其所令尹子西在此奉圭璧使诸侯 …… (第 14b 页)
当强敌提枹鼓以动百姓之众所使
皆趋汤火蹈白刃出万死不顾一生之难司马子反在
此怀霸王之馀议摄治乱之遗风 昭奚恤
在此惟大国
之所观秦使者戄然无以对 (第 15a 页)
昭奚恤
遂揖而去秦使者
反言于秦君曰楚多贤臣未可谋也遂不伐楚(新序卷/一 绎)
(史九十三卷子反 (第 15a 页)
昭奚恤
前后异/时人也此篇所载不可据以为信) (第 15a 页)
天子贺秦献公秦始复强而三晋益大魏
惠王齐宣王尤强(史楚/世家)
秦欲伐楚使人往观楚之宝玉器楚王闻之召 昭奚恤
而问
焉对曰此欲观吾国之得失而图之遂 (第 24b 页)
昭奚恤
应之奚
恤称曰吾国之所宝者贤臣也理百姓实仓廪使民各得其 …… (第 24b 页)
正兵戎以
当强敌提桴鼓以动百万之众使赴汤火蹈白刃万死
不顾一生司马子反在此若霸王之馀义撮治乱之遗
昭奚恤
在此惟大国之所观使者瞿然无以对反言
于秦曰楚多贤臣未可谋也(新序/卷一) (第 25a 页)
昭奚恤
之用楚也有烧仓廥□者而不知其 (第 25a 页)
昭奚恤

令吏执贩茅者而问之果烧者也(韩子内/储下)
 庄子音义 楚宣王朝诸侯鲁恭公后至而酒薄宣
 王怒欲辱之 (第 25a 页)
一年肃王卒无子立王弟熊良
夫是为宣王宣王六年周天子贺秦献公秦始复强而
三晋亦益大十六年魏惠王围赵邯郸 昭奚恤
谓宣王
曰王不如无救赵以强魏魏强其割赵必深赵不听必
坚守是两弊也景舍曰不然夫魏之攻赵也恐楚之攻
其后 (第 34a 页)
初时相迟年小今且三
十矣孔子言三十而立非但为五经也授卿以精兵委
卿以大任都护诸将于千里之外欲使如楚任 昭奚恤

扬威于北境非徒使逞和志而已近闻与甘兴霸饮因
酒侵陵其人其人求属吕蒙督中此人虽粗豪有不如
人意时然其较 (第 16a 页)
事困也
(刘一无/荆字)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 昭奚恤
也果
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
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
帝命也 …… (第 2a 页)
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 昭奚恤
故北方之畏奚恤也
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第 2b 页)
昭奚恤
与彭城君议于王前王召江乙而问焉江乙曰
二人之言皆善也臣不敢言其后(一本下更有/言其后三字)此谓虑
(第 2b 页)

邯郸之难(刘/连) 昭奚恤
谓楚王曰王不如无救赵而以强
魏魏强其割赵必深矣赵不能听则必坚守是两弊也
景舍曰不然 (第 2b 页)
昭奚恤
不知也夫魏之攻赵也恐楚之攻 …… (第 2b 页)
楚救之不足畏也必不释赵赵魏相弊而齐秦应
楚则魏可破也楚因使景舍起兵救赵邯郸拔楚取雎
濊之间
江尹欲恶 昭奚恤
于楚王而力不能(曾下有/之字)故为梁山 …… (第 3a 页)
阳君请封于楚楚王曰诺 昭奚恤
曰山阳君无功于楚
国不当封江尹因 (第 3b 页)
昭奚恤
魏氏恶 (第 3b 页)
昭奚恤
于楚王楚王告昭子昭子曰臣朝夕以事听
命而魏入吾君臣 …… (第 3b 页)
交而天下信之是其为人也近苦矣夫苟不难为之
外岂忘为之内乎臣之得罪无日矣王曰寡人知之大
夫何患
江乙恶 昭奚恤
谓楚王曰人有以其狗为有执而爱之 …… (第 3b 页)
井其邻人见狗之溺井也欲入言之狗恶之
当门而噬之邻人惮之遂不得入言邯郸之难楚进兵
大梁取(曾作/拔) 昭奚恤
取魏之宝器以(曾作/以臣)居魏知之
故昭奚恤常恶臣之见王 (第 4a 页)
之邻人惮之遂不得入言邯郸之难楚进兵
大梁取(曾作/拔)矣昭奚恤取魏之宝器以(曾作/以臣)居魏知之
昭奚恤
常恶臣之见王江乙欲恶 (第 4a 页)
昭奚恤
于楚谓楚王曰下比周则上危下分
争则上安王亦知之乎愿王勿忘也且人有好扬人之
善者于王何如王曰此君子也近 …… (第 4a 页)
断左右俱曰无有如
出一口矣
郢人有狱三年不决者故令请其宅以卜其罪客因为
之谓(钱客因谓刘/客因请之) 昭奚恤
曰郢人某氏之宅臣愿之 (第 6a 页)

奚恤
曰郢人某氏不当服罪故其宅不得(一作不/可得)客辞
(第 6a 页)
昭奚恤
已而悔之因谓客曰奚恤得事公公何为 (第 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