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政書類
職官類
史鈔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指天俯画地希幸灾故以申积愤犯上之
迹既彰反噬之情已着请免官削爵土收送廷尉狱治
罪诏赐死
武帝疾笃暂绝 竟陵王子良
在殿内太孙未入丹阳令
中书郎王融戎服绛衫于中书省閤口断东宫仗不得
进欲立 (第 32a 页)
子良
上既苏太孙入殿朝事委高宗融 (第 32a 页)
子良

不得立乃释服还省叹曰公误我郁林深忿疾融即位
十馀日收下廷尉狱然后使中丞孔稚圭等为奏曰融
姿性刚险立身 (第 32a 页)
盛刘琨去此咫尺
之间狂狷刺客息顷而至帝王轻出一夫敌耳愿陛下
改往脩来则亿兆幸甚
齐武帝永明末上将射雉 竟陵王子良
谏曰忽闻外议
伏承当更射雉臣下情震越心怀忧悚犹谓疑妄事不
必然伏度陛下以信心明照故所以倾金宝于禅灵仁 (第 25b 页)
一百三条集为一书凡一千五百三十二
条为二十卷请付外详校摘其违谬从之于是公卿八
座参议考正旧注有轻重处 竟陵王子良
下意多使从
轻其中朝议不能断者制旨平决至九年廷尉孔稚圭
上表曰臣闻匠万物者以绳墨为正驭大国者以法理 …… (第 8b 页)
裂而复缝六
乐颓而爰缉乃发德音下明诏降恤刑之文申慎罚之
典敕臣与公卿八座共删注律谨奉圣旨咨审司徒臣 子良
禀受成规创立条绪使兼监臣宋躬兼平臣王植
等抄撰同异定其去取详议八座裁正大司马臣嶷其
中洪疑大议众论相 (第 9a 页)
时诏折租布二分取钱车骑将军 竟陵王子良
启曰臣
一月入朝六登玟陛广殿稠人裁奉颜色纵有所怀岂
敢自达比天𤯝亟见地孽亟臻民下妖讹好生噂𠴲榖 (第 6b 页)
意耳
明帝建武中任昉代范云作表求立太宰 竟陵王子良
碑曰臣云言原夫存树风猷没著徽烈既绝故老之口
必资不刋之书而藏诸名山则陵谷迁贸府之延阁则
青编落简然则 …… (第 22a 页)
于西河尊主之情致
之于尧禹故精庐妄启必穷镌勒之盛君长一城亦尽
刋刻之美况乎甄陶周召孕育伊颜故太宰竟陵 文宣

臣某与存与亡则义形社稷严天配帝则周公其人
体国端朝出藩入守进思必告之道退无苟利之专五
教以伦百揆时序 (第 22a 页)
 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九十八
           明 杨士奇等 撰
  灾祥
齐武帝始亲政水旱不时车骑将军 竟陵王子良
密启
曰臣思水潦成患良田沃壤变为污泽农政告祥因高
肆务播植既周继以旱虐黔庶呼嗟相视褫气夫国资
于民民 (第 1a 页)
受胙为禧安祭 文宣王
武成王同用永安耤田先农用
静安夏四月癸酉诏俨所定付有司行之俨复请僖祖
室奏大善之舞顺祖奏大宁翼祖奏大 (第 14b 页)
癸巳诏封祀日 文宣王
四十六世孙同学究出身圣佑
令衣绿次京官陪位初帝谓王旦等曰封祀日圣佑可
使陪位否旦曰圣佑止赐出身未沾命 (第 16b 页)
未复书此事圣/语稍不同其事则无异盖重出也)
丁卯太常礼院言准诏详定淄州通判石中孚所奏州
县祭社稷元圣 文宣王
所用器服今检讨典礼诸州县
祭社稷释奠虽载祭官祭服三献之说伏缘八笾八豆 (第 3b 页)
司民唐避文皇
讳改为司人今请改玄武玄冥玄弋玄枵并为真字遣
官就南郊设昊天及四位告之诏可
壬申改谥玄圣 文宣王
为至圣文宣王
甲戍诏前诏开封府毁撤京城民舍之侵街者方属严
冬宜俟春月 管勾麟府路军马事韩守英言丰州防 (第 21a 页)
度支员外郎秘阁校理李垂内殿崇班閤门祇
候张君平按视滑卫等州河势以岁稔将议塞决口也
己卯幸国子监谒先圣 文宣王
召从臣升讲堂令直讲
屯田郎中马龟符讲论语赐龟符三品服已而观七十 (第 23b 页)
江南伪主时课
民所输范仲淹使淮南请除之
庚戌封皇后祖母唐氏为延安郡太夫人
辛亥诏太常寺自今享先农释奠 文宣王
武成王并用
登歌乐令学士院撰乐章 诏西京留守司与河南府
事如藩镇节度观察两使例通领之 南平王李德政 (第 25a 页)
   铿 晋熙王銶 河东王铉

   武帝诸子
   文惠皇太子 竟陵 文宣王子良(子昭胄/ 孙贲)
庐陵
   王子卿 鱼复侯子响 安陆王子敬 晋安
   王子懋(董僧慧/陆超之)随郡王子隆 建安王子 …… (第 44b 页)
   (叉弟罗弟罗弟爽弟爽弟/蛮 蛮 瓜 继 罗侯)

   明元六王
   乐平戾王丕(子/拔)安定殇王弥 乐安王范 (子/良)

   昌王健(子/仁)建宁王崇(子/丽)新兴王俊
   太武五王
   晋王伏罗 东平王翰(子道 …… (第 50a 页)
   清河文献王怿(子亶为亶子善/见是 孝静帝)广平文穆王怀
   (子诲为第三子/修是 孝武帝)汝南 文宣王
(子/颖)皇子恌 (第 51b 页)
军刘缵聘于魏十一月己卯雷十二月
乙巳朔日有蚀之
二年春正月乙亥以护军将军柳世隆为尚书右仆射
以南兖州 刺史竟陵王子良
为护军将军兼司徒壬寅
以新除尚书右仆射柳世隆为左仆射以丹阳尹李安
人为右仆射秋七月甲申立皇子子伦为巴 …… (第 23b 页)
直郎裴昭明聘于魏
五年春正月戊子以太尉豫章王嶷为大司马车骑将
竟陵王子良
为司徒骠骑将军临川王映卫将军王
俭中军将军王敬则并以本号开府仪同三司以尚书
右仆射王奂为尚书左仆射辛 …… (第 25a 页)
大水乙卯蠲二郡租九月戊辰幸琅邪
城讲武观者倾都普颁酒肉冬十月甲寅魏人来聘
十年春正月戊午以司徒广陵王 子良
领尚书令以尚
书右仆射西昌侯鸾为左仆射诏增内外有务众官禄
奉丙戍诏故太宰褚渊故太尉王俭故司空柳世隆骠 …… (第 27b 页)
吾行年六十亦复何恨但皇业艰难万机事重不能无
遗虑耳太孙进德日茂社稷有寄 子良
善相毗辅思弘
正道内外众事无大小悉与鸾参怀尚书是职务根本
悉委王晏徐孝嗣军旅捍边之略委王敬则陈显达王 …… (第 29a 页)
达即本号并开府仪
同三司以尚书左仆射西昌侯鸾为尚书令右仆射王
晏为左仆射吏部尚书徐孝嗣为右仆射癸未加 司徒
竟陵王子良
位太傅增班剑三十人蠲除三调及众逋
在今年七月三十日以前者省御府及无用池田邸舍
减关市征税先是每有蠲原 …… (第 30b 页)
戌魏人来聘辛亥立临汝公昭文为
新安王曲江公昭秀为临海王皇弟昭粲为永嘉王
隆昌元年春正月丁未大赦改元加 太傅竟陵王子良
殊礼镇军将军西昌侯鸾即本号为大将军给鼓吹一
部亲兵五百人以领军鄱阳王锵为尚书右仆射诏百
僚极陈得失又 …… (第 31a 页)
刘敩聘于魏二月辛卯祀明堂夏四月辛巳卫将军开
府仪同三司武陵王晔薨戊子 太傅竟陵王子良
薨丁
酉以骠骑将军庐陵王子卿为卫将军尚书右仆射鄱
阳王锵为骠骑将军并开府仪同三司闰月丁卯以镇
军大将 …… (第 31b 页)
太后令废帝为郁林王帝
少美容止好隶书武帝特所钟爱敕皇孙手书不得妄
出以贵之进对音吐甚有令誉生而为竟陵 文宣王
所 …… (第 31b 页)
摄养常在袁妃间 竟陵王
移住西州帝亦随往焉性甚
辩慧哀乐过人接对宾客皆款曲周至矫情饰诈阴怀
鄙慝与左右无赖群小二十许人共衣食 (第 32a 页)
同卧起妃何
氏择其中美貌者皆与交欢密就富市人求钱无敢不
与及 竟陵王
移西邸帝独住西州每夜辄开后堂閤与
诸不逞小人至诸营署中淫宴凡诸小人并逆加爵位
皆疏官名号于黄纸使各囊 …… (第 32a 页)
  明帝建武四年永泰元年即位五年

废帝东昏侯讳宝卷字智藏明帝第二子也本名明贤
明帝辅政后改焉建武元年立为皇太子永泰元年七
月己酉明帝崩太子即皇帝位八月庚申镇北将军晋
安王宝义进号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冬十月己
未诏删省律科癸亥诏萧坦之江祏更直殿省总监宿
卫辛未诏刘暄江祏更直延明殿省十一月戊子立皇
后褚氏庚寅尚书令徐孝嗣议王侯贵人昏连卺以真
银杯事出近俗又牢烛侈缋亦亏曩制今除金银连锁

自馀新器悉用埏陶牢烛华侈亦宜停之奏可
永元元年春正月戊寅朔大赦改元辛卯祀南郊丁酉
改封随王宝融为南康王安陆王宝晊为湘东王 竟陵
昭胄为巴陵王二月太尉陈显达败绩于马圈夏四
月丙午朔魏孝文帝崩己巳立皇子诵为皇太子大赦
赐为父后者爵一 (第 46b 页)
肃然初为卫军王俭东閤祭酒俭一见深相器异请为
户曹属谓庐江何宪曰此萧郎三十内当作侍中出此
则贵不可言 竟陵王子良
开西邸招文学帝与沈约谢
眺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等并游焉号曰八友融俊
爽识鉴过人尤敬异帝每谓所亲曰宰制 …… (第 3a 页)
人谓帝曰君龙行虎步贵不可言天下方乱安
之者其在君乎问其名氏忽然不见寻以皇考艰去职
归建业及齐武帝不豫 竟陵王子良
以帝及兄懿王融
刘绘王思远顾皓之范云等为帐内军主融欲因帝晏
驾立 (第 3b 页)
子良
帝曰夫立非常之事必有非常之人融才非
负图视其败也范云曰忧国家者惟有王中书帝曰忧
国欲为周召欲为竖刁邪 (第 3b 页)
女工奉事高昭后恭谨不倦后不能及故不为舅姑所
重武帝亦薄焉性刚严 竟陵王子良
妃袁氏布衣时有
过后每加训罚升明三年为齐世子妃建元元年为皇
太子妃二年后薨谥穆妃葬休安陵时议欲立石志 (第 44a 页)
相承驾驷左右騑为六初加玉辂为重盖栖宝凤皇
缀金镊珠珰玉蚌佩四角金龙衔五采眊又麒麟头加
以采画马首戴之 竟陵王子良
启曰盖圆象天轸方象
地上无二天之仪下设两盖之饰求诸志录难为折衷 (第 4b 页)
收租之制公王以
下口税三斛唯蠲在役之身八年又增税米口五石宋
孝武大明五年制天下人户岁输布四疋齐高帝初
陵王子良
上表曰宋文帝元嘉中皆责成郡县孝武徵
求急速以郡县迟缓始遣台使百姓骇迫不以其命恣
意赃贿人无敢言守宰务 …… (第 23b 页)
充重赋又台符既切畏失严期乃有
自残躯命斩绝手足以避徭役守长不务富民惟言益
国岂有民贫于下而国富于上邪 子良
之言虽切而终
不见用自东晋寓居江左百姓南奔者并谓之侨人其
无贯之人不乐州县编者谓之浮浪人惟其所输终优 (第 24a 页)
还齐武帝时王敬则为东扬州刺史以会稽边带湖
海人无士庶皆保塘陂敬则以功力有馀悉评敛为钱
以送台库帝纳之 竟陵王子良
上表曰臣忝会稽粗闲 (第 41b 页)
   右耆旧(五十四部二/百九十一卷)

圣贤高士传赞三卷(嵇康/撰)高士传十卷(晋皇甫/谧撰)逸士传
一卷(皇甫/谧撰)逸民传七卷(张显/撰)逸人传七卷(钟离/儒撰)高士传
二卷(虞盘/佐撰)高道传十卷(道士贾/善翊撰)至人高士传赞二卷(晋/孙)
(绰/撰)高隐传十卷(阮孝/绪撰)真隐传二卷(袁淑/撰)续高士传七卷
(周弘/让撰)止足传十卷(齐竟陵 文宣/王子良
撰)阴德传二卷(范晏/撰)大隐
传三卷(徐坚/撰)遗士传一卷 六贤图赞一卷(唐李渤撰/前代夫妇)
( (第 4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