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地理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故事類
別集類
正史類
政書類
史鈔類
載記類
朱提
王悦谋反赐死诏都兵将军山阳侯奚斤巡诸州问人
疾苦十二月戊戌封卫王仪子良为南阳王进阴平公
烈爵为 王改
封高凉王乐真为平阳王己亥帝始居西
宫御天文殿蠕蠕犯塞是岁乞伏乾归自称秦王
二年春正月甲寅朔诏南平公长 (第 30a 页)
亦遇害时年三十一悯帝即位追赠太保五子
长子不显名与晏同没馀四子祥邺固衍祥嗣淮南王
允邺即悯帝固初封汉 王改
封济南衍初封新都王改
封济阴为散骑常侍皆没于贼
渤海殇王恢字思度太康五年薨时年二岁追加封谥
  元四 (第 50a 页)
问白衣者为谁对曰前衡山侯恭帝厉色曰不还我陈
保印吾当白汝未已而保印实投湘东王 王改
其姓名
曰袁逢恭竟不叙用侯景乱卒于城中诏特复本封元
帝追谥曰僖侯子静嗣静字安仁少有美名号为宗室
后进 (第 38b 页)

初为晋陵守有怨言俭虑为祸因褚渊启闻中丞陆澄
依事举奏诏以俭竭诚佐命特降刑书宥逊徙永嘉于
道伏诛俭 长子骞
嗣列在梁史俭叔父僧虔幼时父昙
首尝与兄弟集会诸子孙任其戏适僧达跳下地作彪
子僧虔累十二博棋既不坠落亦 (第 20a 页)
通不受饷不容独当故人
筐篚至镇唯资公奉食不兼味郡境殷广辞讼日数百
革分判辩析曾无疑滞民安吏畏百城震恐 琅邪王骞

为山阴令赃贿狼籍望风自解府王惮之每至侍宴言
论必以诗书王因此耽学好文典签沈炽文以王所制
诗呈武帝帝谓 (第 28a 页)
祖自中山迁燕州刺史卒以兄安祖子侃晞为后袭先
封南郡王后以庶姓罢 王改
为博陵郡公侃晞为庄帝
所亲幸拜散骑常侍尝食典御帝之图尔朱荣侃晞与
鲁安等持刃于禁内杀荣及庄帝蒙尘侃晞 (第 30a 页)
 初改封平阳王子礼仍袭高凉王传子那孙纥至曾
 孙大曹降封公
平阳王元乐真永兴元年十二月以祖孤让国由高凉
  王改
封子礼仍袭高凉王
乐平王元丕太宗次子泰常七年封子拔袭后坐事国 …… (第 32a 页)
 出帝也
太原王元昶永熙三年封
平阳王长孙翰太常八年十二月由蓝田公晋封子平
 成袭降公又传浑盛二世
上党王长孙道生俭子太延元年由汝阴公晋封孙观
 袭观子稚降公后复封 王改
冯翊 世系表道生太
 尉上党靖王子旃司空上党康王子观司徒上党定 (第 33b 页)
尉卿陇西
李冲女(协音/协)北海王祥可聘吏部郎中荥阳郑懿女(魏/定)
(氏族固亦未能尽允清议至令诏诸 王改
纳室则大悖/于人伦夫妻者齐也一与之齐终身不改富而易妻人)
(士犹或羞之况天子之弟/乎此诏一出天下何观 (第 25a 页)
  世祖孝元皇帝上(讳绎字世诚小字七/符武帝第七子也)
承圣元年(是年十一月/方即位改元)春正月湘东王以南平内史王
褒为吏部尚书褒骞之孙也 (王骞
俭/之孙) 齐人屡侵侯景
边地甲戌景遣郭元建帅步军趋小岘(帅读曰率下同/趣七喻翻岘户)
(典/翻)(第 19b 页)
  隐岳初晋僧昙光栖迹于此支道林昔葬此山下
  梁天监中建安王造弥勒石佛像山有宝相寺宝
  庆会稽续志僧端辨云山实天台之西门也吴越
  钱武肃 王改
曰南明(据钱惟演重/修宝相寺碑)有隐岳岩来溪
  塘仙髻峰等处(章得象南明山诗天台西面列如/屏洞穴幽 (第 61b 页)
  张彪(见前东扬/州刺史)    陈文帝(见前会稽太守/已上敬帝时任)
   吴郡太守
  王份(字季/文)       王骞(见/前)
  袁昂(再/任)       张充(字延符/吴郡人) …… (第 37b 页)
  萧琛(见/前)       张稷(见/前)

  蔡撙(见/前)       张僧繇
  孙廉         王骞(见/前)
  谢览(字景涤陈/郡阳夏人)    王峻(字茂/远)
  夏侯亶(字世龙谯/郡谯人)   夏侯 …… (第 39a 页)
   东阳郡太守

  席阐文(安之临/海人)    谢澄(字元度/阳夏人)
  伏暅(字元卿武/昌安丘人)     王骞(字思寂琅/琊临沂人)
  萧琛(字彦瑜/兰陵人)     王承(字安期琅/琊临沂人)
  王稚        萧子云(字 (第 40a 页)
  席阐文(安之临/海人)    谢澄(字元度/阳夏人)
  伏暅(字元卿武/昌安丘人)    王骞(字 思寂
琅/琊临沂人)
  萧琛(字彦瑜/兰陵人)     王承(字安期琅/琊临沂人)
  王稚       (第 40a 页)
  名王游苑

  谢公墅在上元县土山唐温庭筠有谢公墅歌
   王骞
墅在上元县钟山南史云骞有墅八十馀顷
  与诸宅及故旧共佃之尝谓人曰我不如郑公业
  有田四百顷而食不 (第 55a 页)
  西伯受命称王议        梁肃
太史公曰诗人道西伯以受命之年称王而断虞芮之
讼遂追王太王王季改正朔易服色十年而崩或谓大
雅序文王受命作周泰誓序十有一年武王伐殷妄徵
二经以实其说予以为反经非圣不可以训莫此甚焉
尝试言之夫圣人无作作则为万代法盖仲尼美文王
之德曰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又曰内文明而外

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未有南面称王而谓之服事
易姓创制而谓之柔顺仲尼称武王之烈曰汤武革命
又曰武王末受命未有父受之而子复革命父为天子
子云末受当武王之会孟津也告诸侯曰汝未知天命
未可以誓师也曰惟我文考大统未集予小子其承厥
志孰有王者出征复俟天命天统既改而复云未集礼
大传称牧之野既事而退柴于上帝追王太王王季文 王改
正朔书徽号若虞芮之岁称王则不应复云追王 (第 60a 页)
里史孙叔敖制冠浣衣其孙叔/敖恬卧而郢人无所害 锋)
列女传庄王即位好狩猎樊姬谏不止乃不食禽兽之
王改
过勤于政事王尝听朝罢晏姬下殿迎曰何罢
晏也得无饥倦乎王曰与贤者语不知饥倦也姬曰王
之所谓贤者何也曰虞 (第 11b 页)
  (注备载其君臣论治之实于下后之欲考太/宗之治者当于是焉观之则得其要领矣)
冬十月朔日食○诏追封故太子为息隐王齐王为海
陵刺 王改
葬之
 (后诏复息隐王为隐太/子海陵刺王号巢刺王)集览(巢刺王巢子小反所封/邑名今无为州巢县是) (第 21b 页)
曰曲礼云已孤暴贵不为父作谥而武王即位追王太
王王季文 王改
谥爵何也荅曰周道之业兴于二王功
德由之王迹初焉凡为人父岂能尽贤乎若夏禹殷汤
则不追谥矣郊特牲云死而谥 (第 2b 页)
(二王岂殷纣尚存而周称王哉若文王自称 王改
正朔/则是功业成矣武王何复得云大勋未集欲卒父业也)
(礼记大传云牧之野武成大事而退追王太王亶父王/季 (第 7a 页)
子晰曰王至矣国人将杀
君司马将至矣君蚤自图无取辱焉众怒如水火不可
救也初王及子晰遂自杀丙辰弃疾即位为 王改
名熊 (第 13a 页)
 解褐为给事中避王敬则难归为吴郡太守永元中
 为黄门郎
李元履兰陵承人幼有操业甚娴政体入梁为吴郡太
 守 王骞
(第 28b 页)
思寂
临沂人太尉文宪公俭之长子梁度支尚
 书中书令天监五年出为东阳太守寻徙吴郡八年
 迁太府卿历侍中中书令 (第 28b 页)
伯盖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
卦为六十四卦诗人道西伯盖受命之年称王而断虞
芮之讼后十年而崩谥为文 王改
法度制正朔矣追尊
古公为太王公季为王季盖王瑞自太王兴武王即位
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之徒左右王 (第 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