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史評類
載記類
正史類
将军彭城王义康为庶人绝属籍
是冬浚淮起湖熟废田千馀顷
二十三年夏四月丁未大赦六月癸未朔日有食之交
刺史檀和之
伐林邑国克之是岁大有年筑北堤立
元武湖于乐游苑北兴景阳山于华林园役重人怨
二十四年春正月甲戌大赦赐文 (第 42b 页)
战将克而鲁秀鸣退鼓军乃止为柳元景所乘故大败
劭又率腹心同恶自来攻垒元景复破之褚湛之携二
子与 檀和之
同归顺劭惧走还台城其夜鲁秀又南奔
二十五日江夏王义恭又单马南奔劭遣浚杀义恭诸
子以辇迎蒋侯神像于宫内 (第 46a 页)
遵世同孔熙先逆谋文
帝以藩功臣不欲显其事使江州以他事杀之十六子
诞世十七子茂世后欲奉庶人义康为逆交州 刺史檀
和之
至豫章讨平之
刘康祖彭城吕人也世居京口伯父简之有志干为武
帝所知帝将谋兴复收集才力之士尝再造简之值有 (第 79b 页)
伐林邑悫自奋愿行义恭举悫有胆勇乃除振武将军
为安西参军萧景宪军副随交州 刺史檀和之
围区粟
城林邑遣将范毗沙达来救区粟 (第 22b 页)
和之
遣偏军拒之为
贼所败又遣悫悫乃分军为数道偃旗潜进令曰听鼓
噪乃出山路榛深贼不为防卒见军至惊走悫拔区粟 (第 22b 页)
晏然者乎弘文母阮年老见弘
文舆疾就路不忍别与到广州遂卒临死遣弟弘猷诣
建业朝廷甚哀之孝建中以豫章太守 檀和之
为豫州 (第 26a 页)
刺史和之
先历始兴太守交州刺史所在有威名盗贼 (第 26a 页)
攻区粟城不克乃引还十二年十五年
十六年十八年每遣使入献献既陋薄而寇盗不已文
帝忿其违慠二十三年使交州 刺史檀和之
振武将军
宗悫伐 (第 23a 页)
和之
遣司马萧景宪为前锋阳迈闻之惧欲 …… (第 23a 页)
界区
粟城景宪攻城克之乘胜即克林邑阳迈父子并挺身
逃奔获其珍异皆是未名之宝又销其金人得黄金数
十万斤 和之
后坐事免官病卒见胡神为祟云孝武孝
建二年林邑又遣长史范龙跋奉使贡献除龙跋扬武
将军大明二年林邑王范神 (第 23b 页)
绝使贡亦薄陋帝遣交州 刺史檀和之
讨之南阳宗悫
家世儒素(悫叔父少文高尚不仕/诸子群从皆爱好坟典)悫独好武事(好呼/到翻)
言愿乘长 (第 31b 页)
破万里浪及 和之
伐林邑悫自奋请从军
诏以悫为振武将军 (第 31b 页)
和之
遣悫为前锋阳迈闻军出遣
使请还所掠日南民输金一万斤银十万斤帝诏 (第 31b 页)
和之
若阳迈果有款诚亦许其归顺 (第 31b 页)
和之
至朱梧戍(朱梧县/自汉以)
(来属日南郡时于其地置戍宋白曰汉日/南郡治朱吾又南行四百馀里至林邑国)(第 31b 页)
府户曹参
军姜仲基等诣阳迈(府者交州/刺史府)阳迈执之 和之
乃进军 …… (第 31b 页)
复振(复扶/又翻)
魏主遣永昌王仁高凉王那督北道诸军讨之(北道诸/军谓魏)
(兵分屯长/安以北者)  檀和之
等拔区粟斩范扶龙乘胜入象浦
(象浦即卢容浦卢容县即秦象/郡象林县地故亦谓之象浦)林邑王阳迈倾国来战 …… (第 36b 页)
其形与象相拒象果惊走林邑兵大败 和之
遂克林邑
(水绶注林邑国都治典冲在寿泠县阿贲浦西去海岸/四十里 考异曰本纪在六月傅在五月当是六月赏 (第 37a 页)
) (檀和之
等/今从传)阳迈父子挺身走所获未名之宝不可胜计
宗悫一无所取还家之日衣栉萧然(胜音升栉侧瑟/翻梳枇总 (第 37a 页)
 冬十月
壬午胡藩之子诞世杀豫章太守桓隆之据郡反(胡藩/家于)
(豫/章)欲奉前彭城王义康为主前交州 刺史檀和之
去官
归过豫章击斩之(过工/禾翻) 十一月甲寅封皇子浑为汝 (第 2b 页)
义恭悉力急追魏师已远义恭乃遣镇军司马 檀和之
向萧城魏人先已闻之尽杀所驱者而去程天祚逃归
(天祚为魏所禽见/上卷二十六年)魏人凡破南兖徐兖豫青冀六 …… (第 5b 页)
潼关(帅读曰率并考异曰索虏徐/爰张永传 云王玄谟亦北)
(伐玄谟传中不曾行盖脱误魏纪载六月刘义隆将 檀/和之
寇济州梁坦及鲁安生军于京索庞萌薛安都寇)
(□农都不言萧思话等而宋纪亦无此数人者至七月/云韩元兴讨之 (第 15a 页)
和之
退梁坦安生亦走不言思话之归)
(宋略有臧质遣柳元景徇蒲阪元景传亦有之今从宋/书宋略 今按考异所谓索 (第 15a 页)
所/居也在禁中)
敢临丧以白刃自守夜则列灯以防左右以萧斌为尚
书仆射领军将军以何尚之为司空前右卫率 檀和之
戍石头征虏将军营道侯义綦镇京口义綦义庆之弟
(义庆长沙王道怜第二/子嗣临川王道规国)乙丑悉收先给诸 …… (第 8b 页)
先众南奔人情由是大震(劭委庞秀之以/掌军队秀之先)
(奔南军故人情/大震先息荐翻)以营道侯义綦为湘州 刺史檀和之

雍州刺史(欲以代臧质/雍于用翻)癸丑武陵王军于鹊头(鹊头在/宣城郡) …… (第 17a 页)
不能禁刘简之死萧斌被创(被皮义翻/创初良翻)劭仅以身免走
还宫鲁秀褚湛之 檀和之
皆南奔丙寅武陵王至江宁
丁卯江夏王义恭单骑南奔(夏户雅翻/骑奇计翻)劭杀义恭十二
子劭浚忧迫无计以辇 (第 20a 页)
  刘 燮(以上南徐兖/州刺史)
  沈庆之(南兖州都督/)
  王 弘        沈怀明
   檀和之        
柳元景
  李安民        萧 映
  陆 骏(以上南兖州刺史/) (第 30a 页)
  胡藩传云藩第十六子诞世欲奉庶人义康交州刺

檀和之
至豫章讨平之

  三十年(癸巳)夏四月江州刺史武陵王骏举兵讨逆劭宋
人立骏(同上)

  沈庆之传 (第 38a 页)
  邓胤之(详南昌人物)   庾登之(字元龙鄢城人)

  桓隆之        刘思孝(彭城人历散骑常侍)

  王谦之(元嘉末任太明初封石阳县子)   檀和之(孝建间任)
  庾冲远(登之子泰始间任)    张 辨

  刘愔之        谢 颢(字仁悠宋末任入齐 (第 9b 页)
豫章太守桓
隆之据郡反欲奉前彭城王义康为主前交 刺史檀和
去官归过豫章击斩之
二十八年 胡诞世之反也江夏王义恭等奏彭城王 …… (第 61b 页)
日驿使至上敕义恭悉力急追魏师已远义恭乃遣镇
檀和之
向萧城魏人先已闻之尽杀所驱者而去程
天祚逃归魏人凡破南兖徐兖豫青冀六州杀掠不可
胜计丁壮者即加斩戮婴 …… (第 94b 页)
亟称疾还永福省不敢临丧以白刃自守夜则列灯以
防左右以萧斌为尚书仆射领军将军以何尚之为司
空前右卫率 檀和之
戍石头征虏将军营道侯义綦镇 …… (第 109b 页)
同三司以南兖州刺史建平王
宏为江州刺史太尉司马庞秀之自石头失众南奔人
情由是大震以营道侯义綦为湘州 刺史檀和之
为雍
州刺史癸丑武陵王军于鹊头宣城太守王僧达得武
陵王檄未知所从客说之曰方今衅逆滔天古今未有 …… (第 115b 页)
伤过于前战士卒争赴死马涧涧为
之溢劭手斩退者不能禁刘简之死萧斌被创劭仅以
身免走还宫鲁秀褚湛之 檀和之
皆南奔丙寅武陵王
至江宁丁卯江夏王义恭单骑南奔劭杀义恭十二子
劭浚忧迫无计以辇迎蒋侯神像置宫中稽颡乞 (第 117b 页)
 (之兵强而敌不戒国富而民不劳比于优/复队伍坐食粮廪者不可同年而校矣)
宋伐林邑克之
 初林邑王范阳迈虽奉贡于宋而寇盗不绝宋主遣
 交州 刺史檀和之
讨之南阳宗悫(字元/干)家世儒素(悫/叔) (第 43b 页)
 (父少文高尚不仕诸/子群从皆爱好坟典)悫独好武事常言愿乘长风破
 万里浪至是自请从军 和之
进围区粟城(在日南水/经注卢容)
 (水出日南卢容/县区粟城南)遣悫为前锋击林邑别将破之 (第 44a 页)
和之
 
等乘胜入象浦(在卢容县县本象林/地故亦谓之象浦)阳迈倾国来战
 以具装(马甲谓/之具装)被象前后无际 (第 44a 页)
 (磝/)

宋主杀其弟义康
 初胡藩之子诞世反㨿豫章欲奉前彭城王义康为
 主前交州 刺史檀和之
道过豫章击斩之江夏王义
 恭等奏义康数有怨言摇动民听故不逞之族因以
 生心请徙义康广州宋主先遣使语之 …… (第 1b 页)
 恭震惧不敢击或告敌驱南口万馀去城数十里追

 之可悉得诸将皆请行义恭不许明日驿使至敇义
 恭悉力急追魏师已远义恭乃遣司马 檀和之
向萧
 城魏人先闻之尽杀所驱者而去
宋令民遭寇者蠲其税调
 魏人凡破南兖(宋置治广陵/今扬州府是)(第 3a 页)
  (一也乌有遣兵助反虏而可威敌服人者/哉书法若此其罪宋人之意为如何邪吁)
宋伐林邑

 (初林邑王范阳迈虽贡奉于宋而寇盗不绝宋主遣/交州 刺史檀和之
讨之南阳宗悫家世儒素悫独好)
 (武事常言愿乘长风破万里浪至是自请从军 (第 23b 页)
和/之
进围区粟城遣悫为前锋击林邑别将破之)
 览(林邑注见汉后/主建兴四年)质实(交州注见唐宣宗大中十二 …… (第 23b 页)
 (武元年益注见晋/武帝泰始八年)
宋师克林邑

  (檀和之
等拔区粟斩其将乘胜入象浦林邑王阳迈/倾国来战以具装被象前后无际宗悫曰吾闻外国)
 (有狮子威服百兽乃 (第 28a 页)
制其形与象相拒象果惊走 和/之
遂克林邑阳迈父子挺身走所获未名之宝不可)
 (胜计悫一无所取还/家之日衣栉萧然)集览(衣栉萧然萧然谓 …… (第 28a 页)
 (义季自义康之贬遂纵酒/不事事以至成疾而终)
冬十月宋胡诞世据豫章反讨平之

 (胡藩之子诞世杀豫章太守据郡反欲奉前彭城王/义康为主前交州 刺史檀和之
去官归过豫章击斩)
 (之/)质实(胡藩豫/章人)
杨文德据葭芦五郡氐皆应之质实(葭芦城名注见/元嘉 (第 31b 页)
 (过彭城宋江夏王义恭震惧不敢击或告虏驱南口/万馀夕应宿安王陂去城数十里今追之可悉得诸)
 (将皆请行义恭不许明日驿使至敕义恭悉力急追/魏师已远义恭乃遣司马 檀和之
向萧城魏人先已)
 (闻之尽杀所/驱者而去)集览(溲便溲疏鸠反即小便童谣之言/先是童谣有云虏马饮江水 …… (第 3b 页)
 (郡名注见汉献帝建安十五年会稽郡名注见汉和/帝永元元年随郡名注见元嘉二十二年顾琛吴县)

 (人 和之
曾孙一统志云冯衍杜陵人野王孙幼有奇/才大志不戚戚于贱贫尝作显志赋以自励仕为曲)
 (阳令汉建武中因日 (第 25a 页)
  李耽之(元嘉十一年由交阯太守任)苟道覆(元嘉十二年以右军行参军任)

  徐森之(元嘉十四年以尚书金部郎任) 檀和之(元嘉二十年任详名宦)
  萧景宪(元嘉二十三年由龙骧司马任)费 淹(孝武孝建三年以北军中郎咨

  议参军任)
     …… (第 15b 页)
 陈伯绍

  交州长史

  江 攸

  交州行军司马

  萧景宪      童林之(元嘉中随 檀和之
战殁) (第 19a 页)
  杜宏文慧度长子初为员外散骑侍郎父卒就拜
振威将军继父为交州刺史亦以宽和得众元嘉
四年文帝以廷尉王徽之为刺史宏文被徵时得
重疾乃扶病即路至广州卒遣弟宏猷诣京朝廷
甚哀之(参旧志本传)

   檀和之
高平金乡人元嘉二十年冬为交州刺史
留意足民乃更练武会林邑王阳迈寇盗不已乃 (第 26b 页)
和之
为龙骧将军及振武将军宗悫伐之 (第 27a 页)
和之
遣司马萧景宪为前锋克其区粟城乘胜入象浦 (第 27a 页)
和之
与悫共克林邑阳迈奔窜获其珍异 (第 27a 页)
和之

克远夷益自谦慎以馀财颁及交广军士捷闻召
还封云社县子以景宪代之(旧志)

  宗悫字元干南阳人任 (第 27a 页)
气好武随江夏王义恭镇
广陵元嘉中伐林邑悫自奋请行乃以为振武将
军随 檀和之
进讨既克区粟城至象浦阳迈以具 (第 2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