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史評類
史鈔類
正史類
   崱(父怀宝弟崱兄嶷/ 岸 幼安)徐文盛 阴子春 王琳
    张彪
 卷第一百四十三
   侯景(王/伟)
 卷第一百四十四
  陈
    杜僧明 
周文育(子宝/安)侯填 侯安都 欧阳
   頠(子/纥)黄法氍 淳于量 章昭达 吴明彻 (第 15a 页)
高州刺史孙囧新州刺史卢子雄将兵击贲囧等不时
进皆于广州伏诛子雄弟子略与囧子侄及其主帅杜
天合 杜僧明
共举兵执南江督护沈顗进寇广州昼夜
苦攻州中震恐帝率精兵救之贼众大溃天合死 (第 2b 页)
僧明
降梁武帝深叹异焉授直閤将军封新枋县子仍遣图
帝猊而观之其年冬萧映卒明年帝送丧还至大庾岭
会有诏以帝为 …… (第 2b 页)
临贺内史
欧阳頠监衡州兰裕兰京礼扇诱始兴等十郡共攻頠
頠请援于勃勃令帝救之悉禽裕等仍监始兴郡事帝
杜僧明
胡颖将二千人顿于岭上并厚结始兴豪杰
同谋义举侯安都张偲等率众来附萧勃闻之遣钟休
悦说停帝帝泣谓休悦曰 …… (第 3b 页)
惊异故惠骞等深自结于帝
寻改封长城县侯南江州刺史时宁都人刘蔼等资高
州刺史李迁仕舟舰兵仗将袭南康帝遣 杜僧明
等据
白石禦之 …… (第 4a 页)
二年 僧明
禽迁仕送南康斩之承制授帝江州刺史帝
发南康赣石旧有二十四滩滩多巨石行旅以为难帝
之发也水暴起数丈三百 …… (第 4b 页)
有神光满閤廊庑之间并得相
见赵知礼侍侧怪而问帝帝笑不答时承制遣征东将
军王僧辩督众军讨侯景次盆城帝率 杜僧明
等合三
万兵会焉时西军乏食帝先计军粮五十万石至是分 …… (第 4b 页)
午周将贺若
敦遁归武陵天门南平义阳河东宜都郡悉平九月甲
寅诏以故太尉侯瑱故司空周文育故开府仪同三司 杜僧明
故中护军胡颖故领军陈拟配食武帝庙庭冬 (第 20a 页)
定四库全书
 通志卷一百四十四
 宋 右 迪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
 列传第五十七
 陈
   杜僧明 
周文育(子宝/安)侯瑱 侯安都 欧阳頠
  (子/纥)黄法氍 淳于量 章昭达 吴明彻 胡颖
   徐 …… (第 1a 页)
  (廉深陈/智)任忠 樊毅(弟/猛)裴忌(父之/平)韩子高 华皎
   孔奂 王冲(子玚/ 瑜)王通(弟劢固/质)王猛 到仲举
   庾持 许亨 褚玠 杜僧明
(第 1b 页)
弘照
广陵临泽人也形貌眇小而胆气过人
有勇力善骑射梁大同中卢安兴为广州刺史南江督
(第 1b 页)
僧明
与兄天合及周文育并为安兴所启请与俱行 (第 1b 页)
频征俚獠有功为新州助防天合亦有才干预在征伐
安兴死 僧明
复副其子子雄及交州豪士李贲反于交
州逐刺史萧咨咨奔广州台遣子雄与广州刺史孙囧
讨贲时春草已生瘴疠方起 …… (第 2a 页)
众曰卢公累叶立功待遇我等亦甚厚矣今见枉而不
能为报非丈夫也我弟 僧明
万人之敌若围州城召百
姓谁敢不从城破斩二侯然后待台使至束手诣廷尉
死犹胜生纵其不捷亦无恨矣众咸慷慨曰 …… (第 2b 页)
南天合顿城北僧明文
育分据城东西吏民并应之一日之中众至数万高祖
时在高要闻事起率众来讨大破之杀天合禽 僧明
及 …… (第 2b 页)
文育等奇其才并释之引为主帅从高祖征交趾及讨
元景仲 僧明
文育皆为前锋所向尅捷侯景之乱俱随
高祖入援京师高祖于始兴破兰裕 (第 3a 页)
僧明
为前锋斩裕
及与蔡路养战于南 (第 3a 页)
僧明
马被伤高祖驰救之以所
乘马授 (第 3a 页)
僧明
僧明得马复进杀数十人因而乘之大败
路养高州刺史李迁仕又据大皋入赣石以逼高祖高
祖遣周文育为前锋与 (第 3a 页)
僧明
击走之迁仕与宁都人刘
孝尚并力将袭南康高祖又 (第 3a 页)
僧明
与文育等拒之相 …… (第 3a 页)
持连战百馀日卒禽迁仕送于高祖及高祖下南康留 僧明
顿西昌督安成庐陵二郡军事梁元帝承制授假
节清野将军新州刺史封新野县子侯景遣于庆等寇
南江高祖顿豫章命 (第 3b 页)
僧明
为前驱大破之高祖表为长
史仍随东讨军至蔡洲率麾下烧贼水门大舰及景平
以功除明威将军南兖州刺史进爵 (第 3b 页)
临江县侯
邑五百
户仍领晋陵太守及荆州陷高祖 (第 3b 页)
僧明
率吴明彻等
随侯瑱西援江州病卒赠散骑常侍谥曰威年四十六 …… (第 3b 页)
其节厚加赙遗而遣之葬讫会卢安兴为南江督护启
文育同行累征有功除南海令安兴死后文育与 杜僧
攻广州为高祖所获宥之后监州王劢以文育为长
流遂深被委任及劢被代文育欲与之俱下至大庾岭
诣卜者卜者曰君 …… (第 5a 页)
以告劢乃遣之高祖闻其还大喜遣人迎之厚加赏赐
分麾下配焉高祖之讨侯景文育与 杜僧明
为前军尅
兰裕援欧阳頠皆有功高祖破蔡路养于南野文育为
贼所围四面数重矢石雨下所乘马死文育右手搏战
(第 5b 页)
手解鞍溃围而出遂与 杜僧明
相得并力复进大败
之高祖乃表文育为府司马李迁仕之据大皋遣其将
军杜平虏入赣石鱼梁作城高祖命文育击之平 …… (第 5b 页)
精兵自将以攻文育文育与战迁仕稍却相持未解会
高祖遣 杜僧明
来援别破迁仕水军迁仕众溃不敢还
大皋直走新淦梁元帝授文育义州刺史迁仕又与刘
孝尚谋拒义军高祖遣文育与 (第 6a 页)
侯安都 杜僧明
徐度杜
棱筑城于白口拒之文育频出与战遂禽迁仕高祖发
自南康遣文育将兵五千开通江路侯景将王伯丑据
豫章 (第 6a 页)
文育击走之遂据其城累功封东迁县侯高祖军
至白茅湾命文育与 杜僧明
常为军锋及至姑熟与侯 …… (第 6a 页)
出景
历表以示于朝乃下诏暴其罪明日于西省赐死时年
四十四寻有诏宥其妻子家口葬以士礼初高祖尝与
诸将宴 杜僧明
周文育侯安都为寿各称功伐帝曰卿
等悉良将也而并有所短杜公志大而识闇狎于下而
骄于尊矜其功不收其拙周侯 (第 20b 页)
 所杀
王琳会稽山阴人以军功封建宁县侯陈武帝受梁禅
琳降齐后为陈所攻兵败见杀

何远东海郯人梁武践祚以奉迎功封广兴男
周石珍建康厮𨽻太清三年以恩倖封南丰县侯后坐
侯景党伏诛
  陈列侯 杜僧明
广陵临泽人以讨侯景功封 (第 44b 页)
临江县侯
谥威子
晋嗣
周文育义兴阳羡人以讨侯景功封南移县侯后进封
公为熊昙朗所害谥忠悯子宝安嗣 □ (第 44b 页)
张偲等各帅众千馀人归之(偲新兹翻/又仓才翻)霸先遣主帅
僧明
将二千人顿于岭上(大庾岭也帅所/类翻将即亮翻)广州刺史萧
勃遣人止之曰侯景骁雄天下无敌(骁坚/尧翻) (第 39b 页)
   (易不訾曰简学/勤好问曰文)
大宝元年春正月辛亥朔大赦改元 陈霸先发始兴
至大庾岭(大庾岭在今南安军大庾县西南二十里吴/录南野县有大庾山自岭峤九嶝二里至岭)

(下平行十/里至平亭)蔡路养将二万人军于南野以拒之(南野县/汉属豫)
(章郡晋属南康郡刘煦曰唐韶州始兴县汉南野县地/宋白曰虔州之南康大庾岭南雄州之始兴皆汉南野)
(县地舆地志今虔州龙南/县汉南野县地将即亮翻)路养妻侄兰陵萧摩诃年十
三单骑出战无敢当者 杜僧明
马被伤(骑奇寄翻/被皮义翻)陈霸
先救之授以所乘马 (第 1b 页)
僧明
上马复战(上时掌翻/复扶又翻)众军因
而乘之路养大败脱身走霸先进军南康(清考异曰太/ 纪在二月) (第 1b 页)
景/谷县汉白水县地宋置平兴县隋为景谷县) 李迁仕
收众还击南康(去年李迁仕/败走保宁都)陈霸先遣其将 杜僧明

拒之(将即/亮翻)生擒迁仕斩之(迁考异曰太清纪在四月云/ 仕追霸先于雩都县连营)
(相拒百馀日 (第 3b 页)
(置泾/州)南豫州刺史侯瑱吴郡太守张彪皆出石梁为之
声援辛丑使晋陵 太守杜僧明
帅三千人助东方白额
(帅读/曰率) 魏太师泰始作九命之典以叙内外官爵改流
外品为九秩(五代志曰泰命尚 …… (第 15a 页)
取言易也) 甲辰以王僧辩为太尉车骑大将军
(月考异曰典略作二/ 甲子今从梁纪) 丁未齐将王球攻宿预 杜僧明
出击大破之球归彭城(将即亮/翻下同) 郢州刺史陆法和上
启自称司徒上怪之王褒曰法和既有道术容或先知 …… (第 18a 页)
自引
兵倍道趣泾州涂出盱眙令思不意齐师猝至望风退
走韶进击超达破之回趣广陵陈霸先解围走(趣七/喻翻)
僧明
还丹徒侯瑱张彪还秦郡吴明彻围海西(海西县/前汉属)
(东海郡后汉属广陵郡齐明帝置东海郡东/魏武定七年 …… (第 22b 页)
扬州僧辩遣豫州刺史侯瑱帅新安程灵洗等为前军
兖州 刺史杜僧明
帅吴明彻等为后军(王僧辩一闻徵/命当投袂勤王)
(可也外言部分诸军不闻星驰电赴/江陵覆没僧辩之罪也帅 (第 26a 页)

乃下诏㬥其罪恶明日赐死宥其妻子资给其丧初高
祖在京口(高祖与王僧辩既/平台城出镇京口)尝与诸将宴 杜僧明
周文
育侯安都为寿(奉觞上/寿也)各称功伐(积功/曰伐)高祖曰卿等悉
良将也而并有所短杜公志大而识闇 (第 8b 页)
   石十八片为椁上刻所著修养方题曰齐褚澄
   方后冢发为萧广得之遗命其子渊复为椁用
   石一片刻前书其上
  陈刺史 杜僧明
墓在高邮州临泽镇 (第 24a 页)
  萧 景        湛僧智
  王僧辨(以上南兖州都督/)
  萧会理        萧 勔
   杜僧明        
侯 瑱(以上南兖州/刺史)
  萧 惠        萧 嗣 …… (第 33a 页)
 岫        谢 举
  萧 晔        萧 旻
  萧 直        刘 孺
   杜僧明(以上晋陵太守/)
  王 泰        王僧孺
  王 份        孔休源 (第 48b 页)
   陆 琰(吴人举秀才/散骑常侍)陆 玠(吴人举秀才/官中书舍人)
   陆 琛(吴人举秀才/官中书舍人)陆 瑜(吴人举秀才/官太子洗马)
    杜僧明(高邮人/封侯爵)
  何之元(晋熙人咨/议参军) (第 7b 页)
  之武帝受禅为冠军将军封平固县侯帝欲荣以
  本州乃拜南兖州刺史僧珍在任礼见士大夫平
  心率下不私亲戚
  陈杜僧明
(第 26a 页)
弘照
广陵人形貌眇小有胆气善骑射
  陈武帝引为长史随讨侯景历有战功除南兖州
  刺史进爵临江县侯
 隋来 (第 26a 页)
  徐光三国孙吴时人见吴志注而旧志误以为春
  秋之吴又徐秋夫刘宋时人见南史而误以为赵
  宋昌义之萧梁时人见梁书而误以为朱 梁杜僧
  明
陈人见陈书而误以为唐此皆显与史戾者又
  古有杜康据李善文选注或云黄帝时人盖善亦
  疑而未能定其时 (第 43b 页)
  豫章书云陈霸先发始兴至大庾岭蔡路养(南康土豪)
二万人军南野以拒之路养妻侄萧摩诃年十三单
骑出战无敢当者 杜僧明
马被伤霸先救之授以所 (第 52a 页)
乘马 僧明
上马复战众军因而乘之路养大败脱身
走霸先进军南康湘东王绎承制授霸先明威将军
交州刺史六月刺史李迁仕据 …… (第 52b 页)
  二年(辛未)春二月陈霸先讨李迁仕杀之秋七月于庆自
鄱阳迁豫章侯瑱拒之走江州王僧辩克湓城江州
刺史陈霸先引兵会之八月侯景废梁主纲立豫章
王栜(同上)

   杜僧明
传云李迁仕与宁都人刘孝尚并力将袭南
康陈武帝 (第 54a 页)
僧明
与周文育等拒之相持连战百馀 (第 54a 页)
  梁天建中改置隋时与吉阳同省入庐陵

  白口城太平寰宇记在太和县东南二里陈书梁天监
三年陈武帝遣 杜僧明
将兵二万人筑城于白口以
禦李迁仕迁仕亦筑城相对今两城旧迹犹存近白 (第 31b 页)
敬显携等围宿预自引兵倍
道趣泾州涂出盱眙令思不意齐兵猝至望风退走韶
进击超达破之回趣广陵陈霸先解围走 杜僧明
还丹
徒侯瑱张彪还秦郡 秋九月乙巳魏遣柱国常山公
于谨中山公宇文护大将军杨忠将兵五万入寇冬十
月壬 …… (第 17a 页)
使主书
李膺至建康徵王僧辩为大都督荆州刺史命陈霸先
徙镇扬州僧辩遣豫州刺史侯瑱帅程灵洗等为前军
兖州 刺史杜僧明
帅吴明彻等为后军甲戌帝夜登凤
凰阁徙倚叹息曰客星入翼轸今必败矣嫔御皆泣陆
法和闻魏师至自郢州入汉口将 …… (第 18a 页)
  萧勃据岭南
梁武帝太清三年 西江督护陈霸先欲起兵讨侯景
景使人诱广州刺史元景仲许奉以为主景仲由是附
景阴图霸先霸先知之与成州刺史王怀明等集兵南
海驰檄以讨景仲曰元景仲与贼合从朝廷遣曲阳侯

萧勃为刺史军已顿朝亭景仲所部闻之皆弃景仲而
散秋七月甲寅景仲缢于閤下霸先迎定州刺史萧勃
镇广州前高州刺史兰裕钦之弟也与其诸弟扇诱始兴
等十郡攻监衡州事欧阳頠勃使霸先救之悉擒裕等
勃因以霸先监始兴郡事 冬十二月始兴太守陈霸
先结郡中豪杰欲讨侯景郡人侯安都张偲等各帅众
千馀人归之霸先遣主帅 杜僧明
将二千人顿于岭上
广州刺史萧勃遣人止之曰侯景骁雄天下无敌前者 …… (第 46b 页)
年春正月陈霸先发始兴至大庾岭蔡
路养将二万人军于南野以拒之路养妻侄兰陵萧摩
诃年十三单骑出战无敢当者 杜僧明
马被伤陈霸先
救之授以所乘马 (第 47b 页)
僧明
上马复战众军因而乘之路养
大败脱身走
元帝承圣三年广州刺史曲江侯勃自以非上所授内
不自安上亦疑之勃启 (第 47b 页)
 高州(梁置今为/府属广东)刺史孙囧新州(梁置治兴新今肇/庆府新兴县是)
 史卢子雄讨之时春瘴方起众溃而归武林侯咨奏
 囧及子雄通贼逗留皆赐死于是子雄弟子略及
 僧明(字弘照广陵/临泽人)
周文育(字景德义/兴阳羡人)等举兵攻广州
 欲杀咨(时咨奔/还广州)监西江督护(萧子显曰广州统内西 (第 45b 页)
 高州(梁置今为/府属广东)刺史孙囧新州(梁置治兴新今肇/庆府新兴县是)
 史卢子雄讨之时春瘴方起众溃而归武林侯咨奏
 囧及子雄通贼逗留皆赐死于是子雄弟子略及杜
 僧明(字 弘照
广陵/临泽人)周文育(字景德义/兴阳羡人)等举兵攻广州
 欲杀咨(时咨奔/还广州)监西江督护(萧子显 (第 45b 页)
 (遣信许/奉为主)陈霸先以兵讨之景仲败死霸先迎定州(注/见)
 (前/)刺史萧勃(吴平侯/景之子)镇广州勃以霸先监始兴郡事
 至是霸先结郡中豪杰将讨景遣 杜僧明
将二千人
 顿于岭上勃遣人止之霸先曰京都覆没君辱臣死
 君侯体则皇枝任重方岳不能赴援遣仆一军犹贤
  (第 33b 页)
 先是梁侵齐陈霸先围广陵严超达围泾州(梁置今/泗州天)
 (长县/是)侯瑱张彪俱出石梁(晋戌后周置县隋省/故城在今天长县) 杜僧
 明
将兵助东方白额至是齐冀州刺史段韶讨白额
 留兵围之而自引兵倍道趣泾州击破超达迥趣广
 陵霸先解围走 (第 8b 页)
僧明
瑱彪等皆还韶至宿预使人说
 白额白额出迎执而斩之 …… (第 8b 页)
 主乃复讲百官戎服以听徵王僧辩为大都督命陈
 霸先徙镇扬州僧辩遣侯瑱帅程灵洗(字元条新/安海宁人)
 前军 杜僧明
帅吴明彻(字通昭/秦郡人)为后军(陆法和闻魏/师至将赴江)
 (陵梁主使逆止之曰此自能破贼法和还/州 …… (第 9b 页)
 以为江州刺史安都过建康陈主与宴又集其将帅
 会于朝堂于坐悉收之下诏暴其罪恶明日赐死(初/高)
 (祖与诸将宴 杜僧明
周文育侯安都各称功伐高祖/曰卿等忠良将也而皆有所短杜公志大而识訚狎)
 (于下而骄于上周侯交不择人而 (第 53b 页)
推心过差侯郎傲/诞而无厌轻佻而肆志并非全身之道卒皆如其言)
 (昙 僧明
病死江州文育为能/ 朗所杀安都至是被诛) (第 5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