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幼含胜慧结志隆芸。
诚感恳徵亟发灵应。以永明七年二月八
日。于西第在内堂法会。见佛从东来威容显
曜。 文宣
望身顶礼。因而侍立。自觉己冠裁及
趺踝。佛俛而微笑。既而咳唾。白如凝雪。以
手承捧变为玉稻。后移镇东 …… (第 0380a 页)
匮。次第开视
多是经像。未见小函悬在虚空。取而开之光
色不恒。始言是像。而复非像既云非像而复
是像。 文宣
从梦而觉。心知休徵。明旦即遣左 …… (第 0380a 页)
感通冥应信而有
徵。便是不可思议。其迹已现。宁敢久辱威
神以废佛事。今奉归供养。后经三日自送东
府。 文宣
得牙。十许日又梦。在空中状若牛角。
长三尺馀。神光洞发。烛其右臂。俄睹一镴
像高亦三尺。瞬目而语三称 (第 0380b 页)
极佳。先师又于
于阗得舍利十五枚。处处分布。枳园禅灵起
刹之时。悉皆得分。以一枚送与 文宣。
文宣时
东宫。即取净水试其真伪。浮在钵中俄顷不
见。道俗数十。精心捡觅永不能得。内外周回
莫不疲怠。 (第 0380b 页)
文宣
方竭诚忏悔。俄尔之间。复
于向处忽见在地。光高尺馀。辉彩炳曜。众
咸共睹莫不赞美。先师所馀二枚。各一 …… (第 0380b 页)
牙。忽于本箧还复得之。先有二枚而长。
获一凡成三枚。同在一处。但先银函犹遂失
焉。故神化不可测度矣。 文宣
素闻西方有佛
牙佛发。喜跃特深。到建元三年。启高皇帝
遣外国沙门昙摩多罗。索供养之具以申虔
仰。又造 (第 0380b 页)
小形宝帐拟送西域。既而定留如
有所得。俄而先师届都果获灵瑞。即此宝帐
回以供养。冥理相契非一朝焉。 文宣
后造宝
台以盛帐。制宝藏以贮函。敬事尊重。倾历
心力矣(右前诸事出汉法内传井杂史高僧传等录)

(第 0380b 页)
 真伪难知」
#+END_VERSE


*** 感应缘(略引一十三验)


* 西晋沙门刘萨何
* 西晋沙门杯度
* 西晋沙门竺佛图澄
* 西晋沙门释道进
* 宋沙门释昙始
* 宋沙门释法朗
* 宋沙门释邵硕
* 宋沙门释慧安 齐帝高洋
齐沙门释僧慧
* 梁沙门释保志
* 吴居士徐光
* 搜神杂传地仙等记

西晋慈州 …… (第 0516c 页)
阳。使人骑驼敕曰。向寺取
经函。使问所在。帝曰。任驼出城。及出奄如
梦至一山。山半有佛寺群沙弥遥曰。 高洋
𩥟驼来。便引见一老僧。拜之曰。 (第 0519a 页)
高洋
作天
子何如。曰圣明。曰尔来何为。曰取经函。僧
曰。洋在寺懒读经。令北行东头与之。使者
反命。初帝至 (第 0519a 页)
行二里
返顾并无。但是峰崖杂树。行行西下。依随
本道。不见田苗。亦无田翁乃至石窟。备为僧
说之。 高齐文宣
在晋阳。使人骑白𩥟驼向我寺取
经函去。使问不知何寺。帝曰。但任驼行。自知
寺处。日晚出城。驼行至急 (第 0595c 页)
奄然如睡。忽至一
山名为冥寂。山半有寺。有群沙弥曰。 高洋
𩥟驼来也。便引入寺。见一老僧拜已问曰。 (第 0595c 页)
高洋
作天子何似。答曰。圣明。问曰。尔来何
为。答曰。令取经函。僧曰。洋在寺懒读经。今
取何用。指示北行东 (第 0595c 页)
便
欲刎首。沙门止之。汝以自刎谢我。当随我
意剃。汝周罗为我弟子。即以理伏。落发投簪
受具足戒。坐则 文宣
佛法。游则阐扬道化。
作庄严佛法诸论百有万言。大行天竺。举世
推宗。以为造作之式。虽复西河之乱孔父。 (第 0681c 页)
布。兰
台遣御史魏晖俊就郡绳治。赃贿狼藉。罪当
入死。善于狱中使人通启。翻诬晖俊受纳民
赇枉见推缚。 文宣帝
大怒。以为法司阿曲。必
须穷正。令尚书左丞卢斐覆之。斐遂希
旨。成晖俊罪状奏报。于市斩之。晖俊遗嘱 (第 0866b 页)
犹好杀。即咒盆水令帝自视。
见其形影如罗刹像焉。每年元日常问一岁
吉凶。后至天保十年云。今年不能好。 文宣
不悦。帝问师复何如。答曰。贫道亦不久。至
十月帝崩。明年即是齐乾明元年。四月十三
日辰时。绝无患恼。 (第 0907a 页)
 反报无疑」
#+END_VERSE


*** 感应缘(略引一十三验)


* 周杜国之伯常
* 汉时王济左右
* 汉时羽林中郎游殷
* 晋富阳县令王范
* 晋时张骏
* 晋时羊珊
* 晋时孔基
* 晋时庾亮
* 齐时真子融 齐时文宣帝高洋
梁时刘大夫不得字
* 陈时武帝陈霸先
* 唐王玄策行传西域业称 …… (第 0961b 页)
平吉。是无
天道。后十五日法。瑗无病暴死。经一年
许。蔡晖卧疾。肤肉烂堕。都尽苦楚。百许
日殂。 齐文宣帝。
(第 0962c 页)
高洋
既死。太子殷嗣位。年号乾
明。 (第 0962c 页)
文宣
同母弟常山王演。本在并州权势甚
重。因 (第 0962c 页)
文宣
山事随梓宫出。邺以地望见疑。仍
留为录尚书事。王遂忿怒。潜生异计。上省
之曰。内外百僚皆来集会。即收 …… (第 0962c 页)
为孝照帝。后在并州。
望气者奏。邺中有天子气。平秦王高归彦劝
杀乾明。遂锁向并州尽之。其年孝照数见 文宣。
作诸妖怪。就其索儿。备为[示*厌]禳。终不
能遣而死。

梁江陵陷时有关内人。梁元晖俘获一士大
夫。 (第 0962c 页)
。好田弋。怠政而
亡。后曹伯背晋于宋。自振铎下。太伯仲君宫伯孝伯夷伯幽公戴伯惠伯顾伯穆公桓庄僖昭共 文宣
成武平悼襄隐靖伯阳。二十六世。六百四十五年。敬王三十三年。为宋景公灭之也)

蔡叔度(文王第五子。 …… (第 0494a 页)
士。恐失天下贤人。子之鲁。母以国骄人。伯禽受命
于鲁。自伯禽下。考炀幽魏厉献真武懿伯御孝惠隐桓庄闵僖 文宣
成襄昭定哀悼元穆共康景
平文倾。三十四君。九百一十五年。至秦庄襄元年楚考烈王灭之○隐公春秋始哀公卒。 (第 0494a 页)
。浑渤海蓨人。崩于晋阳。葬漳水矣)

文襄帝澄(字子惠。高祖长子。为梁将所害。寿二十九岁也) 文宣帝洋(字子进。高祖次子。承父相位。朝臣使受禅。使中张亮谓孝静曰。五行递运有始有
终。愿陛下远法尧舜。孝静敛容避逊而出。齐王洋入即位。降封孝静为中山王。洋恶过桀纣。复鸩静帝在
位十年。改元天保。寿三十一)


(三十四) 沙门慧文禅师。当齐高之世独步河
淮。法门非世所知。履地戴天莫知高厚。阅
中论发明。 (第 0552c 页)
次子。承父相位。朝臣使受禅。使中张亮谓孝静曰。五行递运有始有
终。愿陛下远法尧舜。孝静敛容避逊而出。 齐王洋
入即位。降封孝静为中山王。洋恶过桀纣。复鸩静帝在
位十年。改元天保。寿三十一)


(三十四) 沙门 …… (第 0552c 页)
凡一十七载扶翼魏朝。至太清三年武帝
崩。欢亦先殒。世子澄袭相王位。未几而殂。
魏静帝乃逊位于 高洋。
即欢之第三子也。
世族武川。仍都邺下。神用卓诡智愚混兼。
十馀年间教法中兴。僧至二百馀万。寺院
凡四 (第 0554b 页)
元魏孝文褒崇诸僧诏(七首)
* 南齐沈休文述中食论
* 沈休文述僧会食论 北齐文宣
沙汰僧议诏(并答)
* 梁简文吊道澄法师亡书
* 梁晋安王与所部僧正教
* 梁王筠与东阳 (第 0263b 页)
(元魏孝文帝)
* 述僧中食论(南齐沈休文)
* 述僧设会论(沈休文) 议沙汰僧诏(并答  北齐文宣帝)
吊道澄法师亡书(梁简文)
* 与东阳盛法师书(梁王筠)
* 与汝南周颙书(梁释智林 …… (第 0272a 页)
以此求道道其
焉适。若以此运心。则为会可矣。

**** 议沙汰释李诏并启=答【宋】【元】【宫】启启 北齐文宣帝

问朕闻专精九液。鹤竦玄州之境。苦心六岁
释担烦恼之津。或注神鬼之术。明尸解之方。
或说因缘之要。见泥 (第 0273c 页)
隋炀帝与智者顗禅师书
* 隋炀帝受菩萨大戒文
* 隋智者师与炀帝书
* 唐终南山释氏统略 齐文宣
净行法门

** 与隐士刘遗民等书
晋庐山释慧远

彭城刘遗民。以晋太元中。除宜昌柴桑二县令值庐山灵 (第 0304a 页)
也。魏孝昌中于
晋阳市肆间行往。乍愚乍智。作沙门形。时
人不测。止呼为河秃师。及齐神武诞第二
子洋。 文宣帝
也。武明太后见家贫甚。与亲
戚言及家计。正忧饥冻死耳。洋方生数月
尚未能言。欻言曰得活。二字分明。太 (第 0820c 页)
冀州人也)欢初事尔朱荣。
荣弟兆委欢军事。封至勃海王。五十一岁
殂。追谥兄澄(神武子)世宗文襄皇帝。 显祖文宣
皇帝洋(神武次子)。至是受东魏禅。建国曰齐。改
元天保。都邺(彰德路古湘州)。在位十年。寿三十一
岁 …… (第 0801a 页)
十年十月帝殂 |

陈帝写经一十二藏。造金铜像百万躯。修故
寺三十二所。度僧尼七千人(辩正录) 北齐显祖
宣帝洋在位十年。佛法大盛。所度
僧尼八千人(律师论衡)

*** 世祖文帝

讳茜。字子华。武帝兄 (第 0802c 页)
右东魏一主十七年 |
| | | |北齐 |都邺 文宣帝
讳洋姓高。欢之第三子。五月受禅。建元天保 |
| | | |天保元年 …… (第 0200a 页)
元年陈纪云方建年号 |十年 十月帝崩 |
| |文帝 |讳旧始兴王长子即位 | |废帝 |讳殷。 文宣帝
长子 |
| 庚辰 |天嘉元年 |二年 |乾明元年太后令废帝 (第 0201a 页)

文宣。
具眼投机唤作参玄上士。若能如此所
以宗风不坠。僧问。昔日灵山会里今朝兴圣
筵中。和尚亲传如何举唱。师 (第 0382a 页)
 出门直透孤峰顶
 回来暂跨虎溪头」
#+END_VERSE


福州兴圣重满禅师。上堂示众曰。觌面分付
不待 文宣。
对眼投机唤作参玄上士。若能如
此所以宗风不坠。僧问。如何是宗风不坠底
句。师曰。老僧不忍。问昔日灵山 (第 0394a 页)
名为慧。如
是一切。三以断德体无拥障。即是道义。以是
道故说为菩提。行断二德俱为涅槃。如涅槃
说。彼 文宣
说。灭诸烦恼名为涅槃。是其断也。
宣说三事成大涅槃。是其行也。问曰。涅槃此
翻名灭。断德是灭可名涅槃 (第 0833b 页)
相至乃至论议。」
【演曰二略荅所徵文复分二先列
后释释中有五一了假名了名皆从想假设故二了摄
受由名句 文宣
说善恶有无等法有所归处名为摄受 (第 0754a 页)
殿出雕鞍
尽向御街行。

施主舍法衣上堂金刀剪就玉线联成前佛后佛唱
和欣欣西土东土家声浩浩佛心以之开 显祖
意以
之宣明鸡足峰前交付未得大庾岭上争取不能今
日檀越亲呈山僧一肩允荷披坐曲录木床向人天
众前不惜东 (第 091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