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史傳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写附于初也。宋乾
德丁卯岁。闽僧惠研重更条理立名曰华严
经合论。行于世人所贵重焉。

系曰。北齐内侍 刘谦之
随王子入台山焚
身。 (第 0854a 页)
谦之
七日行道。感复丈夫相。冥悟华严
义。乃造论六百卷。久亡。至李长者之化行
晋土。神变无方。率由应以此身 (第 0854a 页)
起塔。所将内侍 刘谦之。
于此寺中七日行
道。祈请文殊。既遇圣者掩复丈夫。晓悟华
严经义。乃造华严论六百卷。今五台诸寺
收束犹 (第 0665b 页)
僧德圆
* 后魏安丰王延明
* 后魏王明干
* 北齐中官 刘谦之
隋僧慧悟
* 隋释灵干
* 唐灞桥逆旅异僧
* 唐解脱和尚
* 唐释法诚 …… (第 0648a 页)
惟心造。语虽稍
别。大意亦同。既一偈之功。能破地狱。况一卷一部之
玄微哉。见纂灵记。

* 北斋中官 刘谦之

自叹刑馀。皈心佛乘。太和中。第二
王子。于清凉山。求文殊师利菩萨。焚身供养。 (第 0650c 页)
谦之

其事。乃奏乞入山修道。赍华严经一部。昼夜精勤。礼
忏读诵。心祈妙悟。绝粒饮水。垂三七日。形气虽微 (第 0650c 页)
耳。

华严论六百卷 昔北齐大和初年。第三王
子。于清凉山。求文殊师利菩萨。烧身供养。其
王子有阉官 刘谦之。
既自慨形馀。又睹王子
焚躯之事。乃奏乞入山修道。有敕许焉。遂赍
此经一部。昼夜精勤。礼忏读诵并心祈妙 …… (第 0156c 页)
加昏漠。乃自喻曰。斯固上圣至言。岂下
凡所抑度哉。详二贤博瞻。宏富振古罕俦。
于此陶埏。莫能穷照。而 谦之
寻阅。未尽数旬。
注兹鸿论。何其壮哉。盖是大圣冥传。不足
多怪。案此经菩萨住处品云。东北有菩萨住
(第 0157a 页)
日。道
俗云趋。初开函时。金光远照。彻百馀里。山东
五十馀洲。皆来礼经开。外道俗无不闻知。
时有阉人 刘谦之。
北齐第三王子之从者也。

齐太和年中。王子烧身。以供养文殊菩萨。谦
之薄残缺。乃发心住五台山。专业华 (第 0177c 页)
北齐太和中。第三王子。于清凉山求文殊师利菩萨。
焚身供养。随侍中官 刘谦之。
睹焚身之事。奏乞入山
修道。遂赍此经。昼夜精勤。礼忏读诵。心祈妙悟。绝粒
饮水。垂三七日。形气虽微。 (第 0632a 页)
后)

** 感通玄悟

北齐太和年中。第三王子。于清凉山。求文殊师利菩
萨。焚身供养。有随侍阉官 刘谦之。
自叹刑馀。又睹王
子焚躯之事。乃奏乞入山修道。既谐所欲。遂赍此经
一部。昼夜精勤。礼忏读诵。心祈妙德 (第 0639b 页)

「刘谦之
造。出传」这段文字,称「在南都本中只有『刘』
字,如今从梅尾本」。但在鸾宿本系统的其他写本(大正大 (第 0420a 页)
 同生极乐国」
#+END_VERSE



* 居士传目录



* 传一

* 牟融
* 安元
* 支恭明(支谶 支亮)
* 竺叔兰
* 竺长舒
* 阙公则

* 孙兴公
* 谢庆绪(戴逵)
* 传二

* 刘遗民
* 传三

* 张莱民
* 张秀实
* 王乔之
* 宗少文
* 周道祖
* 雷仲伦
* 传四

* 安阳沮渠侯
* 董吉
* 何昙远
* 魏世子
* 陈参军 刘谦之
严恭(荀生)
* 传五

* 何彦德(求点 胤)
* 周彦伦
* 到茂灌 (第 0181c 页)
室。后十五年当生于此。及期。遍谒亲知言别。端坐而
(佛祖统记.小止观) 刘谦之

魏孝文帝时中官也。太和中自伤刑馀。奏乞
入山修道。赍华严经一部。昼夜礼诵。绝粒饮水。经三
七日忽髯髭 …… (第 0190b 页)
。遂
殚精造华严经论共六百卷。奏闻孝文。倍加敬信。华
严一教遂盛于时(大唐内典录.华严经疏钞○疏钞以 谦之
为北齐人。又言感第三王
子焚身供养文殊事。因而发心。按北齐无太和年号。且魏齐诸王子尽列于史。并无焚身 (第 0190b 页)
塔。至北齐初年。第三王子。
于此求文殊师利。竟不得见。乃于塔前。烧身
供养。因此置寺焉。其王子有阉竖 刘谦之。

慨刑馀。又感王子烧身之事。遂奏讫入山
修道。敕许之。乃于此处。转诵华严经。三七
行道。祈见文殊师 (第 1094c 页)
一)

盖为弘法之志无尽也悉之已。

* 弘经录一

** 华严部


* 《华严论》六百卷 (刘谦之
造出传 (第 1145c 页)
谦之
二字名也传者华严传也五卷藏师撰)
* 《同论百卷》(后魏沙门释灵辨造出传见行上五十卷) (第 1145c 页)
《十地论十卷》(天亲菩萨造菩提留支译)
* 《注十地论二十卷》
* 《华严论》六百卷 (北齐刘谦之
述)
* 《华严论百卷》(见行止五十卷后魏灵辨述)
* 《法界无差别论一卷》(坚慧菩萨造提云 (第 1133a 页)
圣位分最
广既为诸部之龟镜是以造释者非一耳(天台以瑜伽论谓释
华严经因此也)
。」

【钞并如纂灵记者 刘谦之
本是阉官但三七日精
诚感应造论六百卷华严传引事判云随净影寺
慧远法师晚年造此经疏至回向品忽觉心痛视 …… (第 0385a 页)
十馀遍研讽文理转加昏漠乃自谕曰斯闻上圣
至言岂下凡所忆度哉详二贤博赡宏富振古罕
俦于此陶挺莫能穷照而 谦之
寻阅未尽数旬注
兹鸿论何其怪也盖是大圣冥传不足多怪。
▲钞
不言清凉下多分是随太原一方之人欲美其自 (第 0385a 页)
地品。魏朝勒那三藏。及菩提流支。各翻一本。光统
奏请。令二三藏。参成一本。为十二卷。即今见传。三 北齐刘谦之。
于清凉山。感通造论六百卷。备释一
经。四后魏僧灵辩。于五台山顶。戴此经行道一载。
遂悟玄旨。造论一百 (第 0636c 页)
十地论释十地品魏朝勒那三藏
及菩提流支各翻一本光统奏请令二三藏参成一
本为十二卷即今现传。

▲三北 齐刘谦之
于清凉山感通造论六百卷备释 …… (第 0831b 页)
一经。

▲四后魏僧灵辨于五台山顶载此经行道一载遂
悟玄旨造论一百卷亦传于世。」

【三北 齐刘谦之
等者及与灵辨并如纂灵记下当
重出但今云行道一载即是传文若准论序不言
年数又但云于悬瓮山嵩岩寺顶戴华严 …… (第 0831c 页)
此有二人一刘谦
之二灵辩法师初传云北齐大和中第三王子于
清凉山求文殊师利菩萨烧身供养其王子下有
阉官 刘谦之
自叹形残又睹王子焚躯之事乃奏
乞入山修道遂赉此经一部昼夜精勤礼忏读诵
心祈妙德以希冥祐绝粒饮水垂三七 (第 0833c 页)
二别释(四)

* 初龙树菩萨(一龙)
* 二世亲菩萨(二世)
* 三北 齐刘谦之(三北)
四后魏僧灵辨(四后)



* △八传译感通(二)

* 初标章(第八) (第 0370a 页)
初揔标(第四)
* 二别释(四)

* 初龙𣗳菩萨
* 二世亲菩萨
* 三北 齐刘谦之
四后魏僧灵辩
* ○八传译感通(二)

* 初标章(第八)
* 二别释(二) (第 0583b 页)
古德见今经所无。将为流类。本部来既未
尽。是此别行复何可定。多闻阙疑。故云未
敢详定。

疏。三北 齐刘谦之
等者。及与灵辩
并如纂灵记。下当重出。但今云行道一载。
即是传文。若准论序不言年数。又但云于
悬瓮山 …… (第 0112c 页)
年不
信大乘。今者良为造大乘论。而得地动。故
云地震光流。

疏。志彻清凉感通玄悟者。此
有二人。一 刘谦之。
二灵辩法师。初中传云。
北齐太和年中。第三王子。于清凉山。求文
殊师利菩萨。烧身供养。其王子下有阉官 (第 0114b 页)
谦之。
自叹形馀。又睹王子焚躯之事。乃
奏乞入山修道。既谐所欲。遂赍此经一
部。昼夜精勤礼忏读诵。心祈妙德以 (第 0114b 页)
论释十地品。魏朝勒那三藏。又菩提流支各
翻一本。光统奏请。令二三藏参成一本为
十二卷。即今见传。三北 齐刘谦之。
于清凉
山感通造论六百卷。备释一经。四后魏僧
灵辩。于五台山顶戴此经。行道一载。遂
悟玄旨。造论一百 (第 0523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