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釋家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引六验)


* 晋沙门支昙兰
* 宋沙门释玄高
* 宋沙门释普常
* 齐沙门释 僧稠
隋沙门释法进
* 唐沙门释慧融

晋始丰赤城山有支昙兰。青州人。蔬食乐
禅读诵三十万言。 …… (第 0905a 页)
 俗物故参差
 真性理恒炳
 韬光寄浮世
 遗德方化迥」
#+END_VERSE


齐邺西龙山云门寺释 僧稠。
姓孙。元出昌黎。
末居钜鹿之瘿陶焉。性爱纯懿孝信知名。而
勤学世典备通经史。而道机潜扣歘厌世烦。
(第 0906b 页)
蹋𨁻磗(上谈合反次怙叶反传文作[跳-兆+冓]误也下惰和反字书正从石作砣传文从金作䤻俗字者也) 僧稠(下宙流反僧名也)


挻埴(上扇然反下承食反老子挻埴以为器河上公注云挻和也埴土也)

河涘(下锄史反说文亦水涯也从 (第 0894c 页)
。两天共五年。指娄太后也。人惧涂削之。
终不能去。其神异如此。

(三十八) 承圣二年。北齐高帝。诏 僧稠
禅师。稠
将启行。而峰峦振响飞走悲鸣。如是者三
日而止。稠至京师降跸迎候。命入宫授菩
萨戒。尽停五坊 (第 0553b 页)
石库中圣书悬记
既往将来之事。受之者为地下主。不然为
帝王之师傅矣。常谓之曰。石库之书非吾
所好。昔 僧稠
不顾仙经。其卷自亡。吾以涅
槃为乐。厥寿何止与天偕老耶。神曰。此地
灵府俗气之人辄难居此立致变怪。常 (第 0776a 页)
。求出家于开元寺。具戒已游闽入楚。
言参问善知识要决了生死根源。见临川
曹山寂公。大有徵诘若昙询之间 僧稠
也。终顿息疑于雪峰。闽中谓之小怤布纳。
时太原同名年腊之高故。暨回浙住越州鉴
清院。时皮光业者日休之 (第 0787a 页)
魏西竺中印度佛陀禅师(此云觉首)志爱嵩岳。帝
敕就少室山立少林寺居。师度弟子 僧稠
慧光(僧传寺记)
| 戌寅 永泰元年 七月帝崩 |太和二十二年 |

齐帝在位。持斋修十善。诵法 …… (第 0794b 页)
。梁游击将军樊猛追击斩纪。及其幼子
圆满圆照圆正下廷尉狱死。八月圆肃以成
都降魏(梁纪)

北齐诏 僧稠
禅师至京齐王洋郊迎扶接入
内。稠年过七十。神宇清旷。齐主拜受禅道。从
受菩萨戒法。断酒禁肉。放舍鹰鹞 (第 0801c 页)
毒火返自烧身无处逃避。唯见世尊宝
钵之中清凉广大。乃自投身入于钵内。故名降龙
钵也。解虎锡者。始因高 僧稠
禅师在怀州王屋山
习定。见二虎斗。即以锡杖以中解之。二虎各自分
去。遂此名焉。故云降龙钵解虎锡也。】 (第 0269b 页)
世高法护译出禅经。僧光昙猷等并依教修心。
后什公入关。僧睿请出禅法要以来。往往有其人矣。
达磨西来。 僧稠
东起以后。斯风大振。至唐中叶。金智
无畏等三藏传秘密禅。别为流派。今斯所传。义兼显
密。法辨华梵。实 (第 0014c 页)
经一载圆
具。谨摄自修。宗禀心学。而专志决烈。同侣先之。圆备
戒律。又诵法华。初夏既登。还师定业。承 僧稠
据于苍 (第 0209a 页)
。工毕。觉海复来云。
汝作此事。可延十年。程自是于道路上。用工不倦。寿
九十二。五世昌盛。 僧稠

姓孙氏。元出昌黎。末居钜鹿之瘿陶。性度纯懿。
一览佛经。涣然神解。幼落发为沙弥。时辈每暇常角
力为戏 (第 0218a 页)
 涪陵僧崖 玄武绍阇黎
 雒县法建 益州慧恭
 眉州法泰 绵竹宝琼
 康居明达 南昌僧晃
 梓州智通 陜州悟诠
 钜鹿 僧稠
 霍山僧群
 康居邵硕 始州惠主
 襄州慧璿 简州道昭 (第 0117a 页)
 夹山与定山同行。言话次。定山曰。生死中无佛即无
生死。夹山曰。生死中有佛即不迷生死。互相不肯。同
上山见师。夹山便举问。未审二人见处。那个较亲。师
曰。一亲一疏。夹山复问。那个亲。师曰。且去明日来。夹
山明日再上问。师曰。亲者不问。问者不亲。

夹山住后自云。当时失一只眼 英邵武。举此问
法昌遇云。此个公案作么生。遇便打。英云。一场儱
倥。遇云。你试下转语。英云。一状领过。遇云。矮子看
戏。

大梅山旁有石库。相传神仙置药之所。一夕师梦神
人告之曰。君非凡夫。石库中有圣书。受之者为地下
主。不然亦为帝王。师于梦中答曰。昔 僧稠
不顾仙经。
其卷自亡。吾以涅槃为乐。厥寿何啻与天偕老耶。神
曰。此地灵府。俗人居此。立致变怪。师曰。 (第 0492b 页)
 宋僧伽达多 宋玄高 宋僧周

 宋慧通 宋法期 宋慧安
 宋道法 宋普恒 齐阿那摩
 梁植相 梁慧胜 魏志湛
 魏佛陀 魏慧达  齐僧稠
 周僧崖 周猷禅师 后梁僧景
 隋慧意 隋道舜 隋道仙
 隋慧岩 隋慧越 隋慧侃
卷第二十八
  證 (第 0072a 页)
致心痛疾。至是食减形羸。久之因用林虑
山中禅者。数息之法。对治。良验。由是一夏习定。殊觉
静乐。尝遇 僧稠
而问焉。稠云此心住利根之境界耳。 (第 0199c 页)
。后迁河东。年二十二。游白
鹿山北之霖落泉寺。乐其静邃。遂依昙准禅师而薙
染焉。既受具。习诵法华。时 僧稠
禅师。方领徒苍谷。路
极脩阻。询念欲展礼。则抵冒荆棘。披跨沙砾。拔缘登
陟。不由蹊径。直望其地。以为 (第 0288a 页)
灵祇卫护之矣。故兹逮
二百载。虽其间凶歉荐臻。而寺赋充实。则抑陀之愿
力欤。尤善声论。后于洛。度慧光 僧稠
二弟子。始皆引
杖以击其头。知为法器。遂以度之。异日果名天下。事
各有传。陀以老不预众。感一善神与俱 …… (第 0311b 页)


**** 齐僧稠

姓孙氏。其先昌黎人。今居钜鹿之廮陶。性孝
信。该综经史。时论归之。徵为太学博士。然厌世烦辱。
乍览佛 (第 0311c 页)

汝。既无陟降辛苦。努力勤修道业。便于灶傍
去一方石。遂有玄泉。澄映不盈不减。于今见
存。 僧稠

(第 0966b 页)
僧稠。
姓孙氏。元出昌黎末。居钜鹿之瘿陶
焉。性度纯懿。一览佛经涣然神解。幼落发为 (第 0966b 页)
意寻绎经
于半月。便觉渐差少得眠息。方知对治之良
验也。因一夏学定。甚得静乐身心怡悦。即
以己證用问 僧稠。
稠云。此心住利根之境
界也。若善调摄堪为观行。远每于讲际至
于定宗。未尝不赞美禅那。槃桓累句。信
(第 0491c 页)
传六(向居士 化公 廖公 和公 法林 僧那 慧满)

齐林虑山洪谷寺释僧达传七

齐邺西龙山云门寺释 僧稠
传八

后梁南雍州襄阳景空寺释法聪传九

陈钟山开善寺释智远传十

后梁荆州覆船山释法常传十一

后 …… (第 0550a 页)
论。知堪法器。乃问。能出家不。光曰。固其
本怀耳。遂度之。解冠终古。具如别传。又
令弟子道房度沙门 僧稠。
教其定业。自化
行东夏。惟此两贤得道记之。谅有深疑。
年渐迟暮不预僧伦。委诸学徒自相成业。
躬移寺外 …… (第 0551b 页)
侥倖之夫妄生朋翼。而达为国都眇然无
顾。昭玄曹局曾不经临。斯乃圣达之所轻。
寔世福之嘉相矣。

僧稠。
姓孙。元出昌黎。末居钜鹿之瘿陶
焉。性度纯懿孝信知名。而勤学世典备通
经史。徵为太学博士。讲解坟索声 …… (第 0553b 页)
经一载进受具
戒。谨摄自修宗禀心学。而专志决烈。同侣
先之圆备戒律。又诵法华。初夏既登还师
定业。承 僧稠
据于苍谷。遂往问津。稠亦定
山郢匠前传所叙。询以声光所被。遥相揖
敬。住既异林精融理极。思展言造每因 (第 0559a 页)
州刺
史。父韶博陵太守。邕神识沈静冥符上德。世
传儒业齿胄上庠。年有十三违亲入道。
于邺西云门寺依止 僧稠
而出家焉。 (第 0583c 页)
稠公
禅慧通灵戒行标异。即授禅法。数日便诣。
稠抚邕谓诸门人曰。五停四念将尽此生
矣。仍往林虑山中。栖托定 (第 0583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