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淨土宗部類
中觀部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招。及远创
寺。心祈之。于是像冷然自至。时晋室微而
天下奇才多隐居不仕。若彭城刘遗民豫
章雷次宗雁门 周续之
新蔡毕颖之南阳宗
炳张士民李硕等。从远游。并沙门千馀人
结白莲社。于无量寿像前建斋立誓期生净
土。及 …… (第 0525b 页)
物情有累卵之危。
吾何为哉。远然其说大相器厚。太尉亦以
其志不可屈。与群公议遗民之号旌焉。时
雷次宗 周续之
毕颍之张秀实宗炳等。同
依远公。远曰。诸君之来岂宜忘净土之游
乎。有心焉当加勉励。无宜后也。以程之最 (第 0526c 页)
序历代贤明释诸疑惑义
* 晋戴安公释疑论
* 晋戴安公与远法师书(并答) 周道祖
难释疑论
* 戴重与远法师书
* 戴答周居士难论(并答)
* 远法师与戴书(并答) …… (第 0221b 页)
明集法义篇第四之初


* 释疑论 晋处士戴安公
* 与远法师书戴安
* 难释疑论  周居士道祖(并答)
 重与远法师书 戴安(并答)
* 报应问 何承天(刘少府答)
* 辩宗论(并问答往返) 宋侍 …… (第 0221c 页)
。亦并有同异。观周郎作答意。谓
世典与佛教粗是。其中今封相呈。想暇日能
力寻省。

*** 难释疑论 周道祖


近见君释疑论。盖即情之作。料检理要殆乎
有。中但审分命之守似未照其本耳。福善莫
验亦仆所常惑。虽周览 (第 0222b 页)
焉之志。于西林涧北。别立禅坊。养志闲=閒【明】闲处。安贫不营货利。是时闲退之士轻举而集者。若宗炳张野 周续之
雷次宗之徒。咸在会焉。遗民与群贤游处。研精玄理。以此永日。远乃遗其书释慧
远。可以服膺。丁母忧去职入 …… (第 0304a 页)
遂有终焉之
志。于西林涧北。别立禅坊。养志闲处。安贫
不营货利。是时闲退之士轻举而集者。若宗
炳张野 周续之
雷次宗之徒。咸在会焉。遗民
与群贤游处。研精玄理。以此永日。远乃遗其
书曰。每寻畴昔游心世典。以为当 …… (第 0304a 页)
明】先作笃终诫曰。皇甫谧遗论佩孝经。示不忘孝道。盖似有意小儿之行事。今即土为墓。勿用棺椁。子雍从之。 周续之
等。筑室相次。各有芳绩。如别所云偏至。具
持禁戒宗张等所不及。专念禅坐始涉半年。
定中见佛。行路遇像 …… (第 0304b 页)
先作笃终诫曰。皇甫谧遗论佩孝
经。示不忘孝道。盖似有意小儿之行事。今即
土为墓。勿用棺椁。子雍从之。 周续之
等。筑室
相次。各有芳绩。如别所云。

** 与萧咨议等书梁元帝

盖闻。圆光七尺。上映真珠之云。面 (第 0304b 页)
有。乃入庐山。依远公莲社。研
穷内典。多有悟入。宋景平元年。无疾。西向念佛。安坐
而卒。 周续之

宋周续之。雁门人。十二通五经五纬。号十经童子。养
心閒居。公卿交辟皆不就。事庐山远法师。预莲社。文 (第 0176a 页)
山。依远公莲社。研
穷内典。多有悟入。宋景平元年。无疾。西向念佛。安坐
而卒。

*** 周续之 宋周续之。
雁门人。十二通五经五纬。号十经童子。养
心閒居。公卿交辟皆不就。事庐山远法师。预莲社。文
帝践祚。召 (第 0176a 页)
念佛。沐浴更衣而脱。

有僧神游净土。见古与葛繁同在。往生益有徵矣。

** 居士往生类 周续之

(第 0124b 页)
周续之。
雁门人。十二通五经五纬。号十经童子。公
卿交辟皆不就。事庐山远法师。预莲社。文帝践祚。召
对辨析。帝 (第 0124b 页)
仲○吴子才○苏轼○朱纲○顾宝幢○朱元正○丁明登○唐时○附辨融觉浪余大成)
* 士民往生(门公则○ 周续之
○孙良○庾铣○宋满○王阗○范俨○孙忠○沉铨○计公○金奭○刘通志○唐廷任○杨嘉祎○郭熙载○戈以安○孙大 (第 0035a 页)
王后少孤事母以
孝闻负才不侣流俗初解褐为府参军即隐庐山谢
安刘裕交荐不就旌号遗民入远公莲社与雷次宗 周续之
宗炳张诠等共修净土镵石为誓又著念佛
三昧诗以表切志坐禅注想半载即于定中见佛光
照地皆作金色居十五年正 …… (第 0091b 页)
阳白马寺夜中为作忌祭忽一时林木殿宇皆成金
色空中有声曰我阙公则也志求极乐今巳得生言
讫无所见。 宋周续之
雁门人十二通五经五纬号十经童子养
志閒居公卿交辟皆不就事庐山远法师预莲社文
帝践祚召对辨析帝大悦或问 (第 0094b 页)
 同生西方极乐国」
#+END_VERSE



* 自归依佛 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 发无上心
* 自归依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 自归依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
* 和南圣众

* 东林十八贤位次


* 慧远法师
* 慧永法师
* 慧持法师
* 道生法师
* 昙顺法师
* 僧睿法师
* 昙恒法师
* 道炳法师
* 昙诜法师
* 道敬法师
* 觉明法师
* 觉贤法师(即佛陀跋陀罗尊者)
* 刘程之
* 张野 周续之
张诠
* 宗炳
* 雷次宗

慧远法师。大开莲宗。本从经教。故称独唱之初祖。名
第一 (第 0131c 页)
昙诜
* 道炳
* 道敬
* 彭城刘遗民仲思
* 豫章雷次仲伦
* 雁门 周续之道祖
南阳张野莱民
* 南阳张诠秀硕
* 南阳宗炳少文

** 莲社立祖

石芝晓法师曰。 (第 0372b 页)
宗公(讳炳字少文南阳人)

治中张公(讳野字莱民)

散骑常侍张公(讳诠字秀硕莱民族也)

通隐处士 周公(讳续之字道祖雁门广武人)
贯休禅师题十八贤影堂诗

白藕池边旧影堂。刘雷风骨尽龙章。共轻天
子诸侯贵。惟爱君师一法长。 (第 0321c 页)
炳字少文南阳人)

治中张公(讳野字莱民)

散骑常侍张公(讳诠字秀硕莱民族也)

通隐处士周公(讳 续之
(第 0321c 页)
道祖
雁门广武人)

* 贯休禅师题十八贤影堂诗

白藕池边旧影堂。刘雷风骨尽龙章。共轻天
子诸侯贵。惟爱 (第 0321c 页)
遗风胜业代或无闻。东晋之末。远师憩
迹庐阜。其同意法师释道炳竺道生佛陀耶
舍。洎在家英豪刘遗民雷次宗 周续之
等。一
百二十有三人。缔结方外之游。希风来集。远
以幻集之期不克以常保。梦游之躯不可以
长存。因指无 …… (第 0169b 页)
览。谨随喜
而为之序云。

* 西归莲社叙月堂法师惠询

昔庐山远法师。偕慧持昙顺。结刘遗民雷次
周续之
一十八人。并同志一百二十有三
人。修净业以西归为盟。号白莲社焉。自此厌
娑婆忻净域者。继踵其修。故晋 …… (第 0175b 页)
赞宁

晋宋间有庐山慧远法师。化行浔阳。高士逸
人。辐凑于东林。皆愿结香火。时雷次宗宗炳
张诠刘遗民 周续之
等。共结白莲华社。立弥
陀像。求愿往生安养国。谓之莲社。社之名始
于此也。齐竟陵文宣王。募僧俗行净住 (第 0177b 页)
从佛陀跋陀罗三藏授念
佛三昧,与弟慧持、高僧慧永,朝贤贵士、隐逸
清信:宗炳、张野、刘遗民、雷次宗、 周续之
、谢
灵运、阙公则等一百二十三人,凿山为铭,誓
生净土。刘遗民著文大略云:『推交臂之灒沦,
悟无常之 (第 0140b 页)
远与简寂先生陆脩静也。坐石相
对者。罽宾佛陀耶舍尊者与佛驮跋陀罗尊
者也。设师子金像而赞佛事者。雁门 周续之
(第 0235c 页)
道祖
与法师昙常道炳也。围坐于石台而翻
经者。彭城刘遗民仲思。南阳张诠秀硕西林
释觉寂大师慧永。与法师慧持 …… (第 0235c 页)
。展法具而趺坐
者。法师昙诜与道敬也。策杖而行于山径间
者。法师昙顺南阳宗炳少文也。盖雷仲伦刘
仲思 周道祖
宗少文张莱民张秀硕。皆慕远
师名德而投社者也。若释慧永道生耶舍尊
者跋陀罗尊者慧睿。皆与远师道德相契 (第 0236a 页)
天台备如净土本传十八贤僧十二人(慧远
慧持慧永道生道炳昙诜昙顺道敬僧睿昙恒觉明觉贤)
儒六人(宗炳张野 周续之
张诠刘遗民
雷次宗)
六不了执著妄传指非中初牒彼计今下明今
难初约内心明昧难岂下次约外仪得失难慧怀卓 (第 0396a 页)
。内研佛理。尝为
柴桑令。值桓玄僣逆初萌。乃叹曰。晋室无盘石之
固。苍生有累卵之危。因与儒者次宗宗炳 周续之
等。皆当代名流。事远公于庐山。称十八贤。精结莲
社。辟命弗顾。太尉刘裕。见其野志冲邈。乃以高尚
相礼 (第 0347b 页)
传云。清信之宾并不期而至。彭城刘遗民.豫章雷次
宗.雁门 周续之
.新菜毕颖之.南阳宗炳.张菜民.张季
硕等。并弃世遗荣。依远游止。庐阜。山名。在江州。十八
贤下。准 (第 0303c 页)
承问。愿彼
山僧(祝颂庐山清众)无恙。(尔雅云。恙忧也安曰无恙)道俗通佳。」

【远师领徒七百。于时 周续之
雷次宗等入莲社。故
曰道俗。佳者胜也。】

「承远法师之胜常。以为欣慰。(道行异常)虽未清承。(清心 (第 0185b 页)
说文曰。送诣也。诸说公
名程之。字仲思。彭城人。汉楚元王之裔。外善
百家内研佛理。与儒者雷次宗。宗炳 周续之
等。皆当代名流。事远公于庐阜。称十八贤。精
结莲社。时龙光寺生法师入关。就学于什公。
因与论主莫逆。 (第 0220c 页)
之谣曰。陶维剑雄。像以神标。云
翔泥宿。一何遥遥。可以诚致。难以力招。彭城刘遗民。
豫章雷次宗。雁门 周续之。
新蔡毕颖之。南阳宗炳张
士民季硕等十八人。从远游。乃于无量寿象前。使刘
遗民著文。立誓期生西方。殷仲 (第 0164a 页)
俄迁流蚤丧。远尤痛惜之。道流撰诸经目。未
就。祖为成焉。后还京师瓦棺寺讲说。桓玄每往观听。
谓人曰。 道祖
愈于远公。但闻见之博未逮耳。玄辅政。 (第 025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