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佛部
讲堂
庭前之空中。又为僧睿等著随疏演义四
十卷随文手镜一百卷云。

(六) 是年帝召国师惠忠入内。引 太白山人

之。帝曰。此人颇有见解。请师验之。忠曰。汝
蕴何能。山人曰。忝识山识地识字善算。曰
山人所居之山 …… (第 0601b 页)
故也。阙其馀
者。非修之要也。乘者何也。载物运者也。十
者何也。成载之事也。知其境之妙。不行
而至者 德之
上也。乘一而已。岂藉夫九哉。
九者非他相生之说。未至者之所践也。故
发心者发无所发。安心者安无所安。 (第 0607b 页)
于兴善寺立道场。命近侍大臣及诸镇
将帅。悉授灌顶。帝亲为不空叙官。特进鸿胪卿 ○
帝召忠国师入内。引 太白山人
见之。帝曰。此人颇有
见解。请师验之。忠曰。汝蕴何能。山人曰。忝识山识地
识字善算。曰山人所居之山。 (第 0101c 页)
殊曰。诸修行门无如念佛。师
辞退作礼。举头俱失。乃于见处建寺号竹
林云。

三年。诏慧忠国师入内。引 太白山人
见之。
师曰。汝蕴何能。山人曰。识山识地识字善
算。师曰。山人所居是雄山雌山。茫然不知
对。师曰。殿 (第 0378b 页)
宗。敕使往韶州
迎六祖衣钵。入内供养○代宗。梦六祖请
衣钵还山。敕刘景顶戴送还。○诏忠国师
入见。问 太白山人。
识山识地。识字善算(云云)
○宪宗。江州刺史李渤问归宗常禅师。如何
是芥子纳须弥(云云)○居士庞蕴问 (第 0466c 页)
仁王经疏序
* 禁中作盂兰盆会
* 宰相杜鸿渐请禅师无住说法
* 论
* 国师慧忠与 太白山人
问答
* 径山道钦禅师
* 牛头慧忠禅师
* 西域大耳三藏
* 论
* 第十八卷 …… (第 0109a 页)
曰牟子理惑云。

问曰。何以正言佛。佛为何谓乎。牟子曰。佛者谥(号也)。犹
名三皇神五帝圣也。佛乃道 德之
元祖。神明之宗绪。
佛之言觉也。恍惚变化。分身散体。或存或亡。能小能
大。能圆能方。能老能少。能隐能 …… (第 0112a 页)
孔之道。而今舍之更学
夷秋之术。不巳惑乎。牟子曰。此吾未解大道时之馀
语耳。若子可谓见礼制之华而闇道 德之
实。窥炬烛
之明未睹天庭之日也。孔子所言矫世法矣。孟轲所
云疾专一耳。昔孔子欲居九夷。曰君子居之何陋 …… (第 0113c 页)
。隋
璧不相妨。谓人为惑。特自惑乎。

问曰。孔子称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御
孙曰。俭者 德之
共。侈者恶之大也。今佛家以空财布
施为名。尽货与人为贵。岂有福哉。牟子曰。彼一时也
此一时也。仲尼之 …… (第 0114a 页)
文。不能言。
愚人也。故能言不能行国之师也。能行不能言国之
用也。能行能言国之宝也。三品各有所施。何 德之

乎。唯不能言又不能行是贼也。

问曰。如子之言。徒当学辨达修言论。岂复治情性履
道德乎。牟子曰。 (第 0114c 页)
打彻大事夫岂易得也哉。】

「三年。帝召国师慧忠入内。引 太白山人
见之。帝曰。此
人颇有见解。请师验之。忠曰汝蕴何能。山人曰忝识
山识地识字善算。曰山人所居之山是雄山 (第 019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