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阿含部類


醉里有狂僧。号戒道者。依止聚落。无日不醉。然吐词
怪奇。世莫能凡圣之。有饮以酒者。使自为祭文。 戒应
声曰。惟灵生在阎浮。不嗔不妒。爱吃酒子。倒街卧路。
直得生兜率陀天。尔时方不吃酒故。何以故。净土之 (第 0275c 页)
若与非药。若堕胎
[示*厌]祷咒术。自作。教人作者。非式叉摩那。非释种女。若
断畜生不能变化者命。缺 戒应
更与受戒。是中尽形
寿不得犯能持否。(答)能。

不得妄语乃至戏笑若。式叉摩那。不真实。非巳有。自 (第 0482b 页)
依评家后说者好。第三
问答分别者。问。受戒而不受归。是人得戒
不。解云。或有说不得。所以者何。若欲受 戒应
先受归。复有说者。若慢心不归不得戒。若人
不知为先受戒为先受归。不受归而受戒。是 (第 1025c 页)
布施持 戒应
堕地狱。十恶五逆应生天上。言亦非作
者者。西域外道计万物生灭谓有作者。准中论。或计
万物从自在天生。 (第 0288a 页)
涅槃乐。律仪 戒应
知二戒建立义故者。是二戒因
故。谓若防守身语意者。便能无倒修习一切清净
佛法。亦能成熟一切有情。令入 (第 0737a 页)
恶业性独不空
而五戒十善务生天上人间作十恶五逆定
堕三途地狱竟弗少有差忒故中论曰若无
因有果者布施持 戒应
堕地狱十恶五逆应
当生天何也以无因故若现膺福庆非营善
所召罹祸患不测不本积恶所致如此则为
善者屈甚作 (第 0667b 页)
。八见诸病人。常应供
养。如佛无异。九不得心背大乘受持二乘。十不得
畜刀杖弓箭等斗战杀生之具。如是十 戒应
当学。
复次一不得为利故入军阵中往来。二不得贩卖
良人奴婢六畜市易棺材盛尸之器。三不得谤他
善人乃至 …… (第 0044b 页)
欺谤。
十常行放生。见杀生人。方便救护。若父母兄弟死
亡之日。应请法师讲菩萨戒经。福资亡者。如是十 戒应
当学。复次一若人杀我父母兄弟。不得加报。
二不得自恃聪明豪富。而不咨受先学法师经律。
三自解经律。有 …… (第 0044b 页)
故贩卖男女色。自手作食。自磨自
舂。占相吉凶。一切咒术工巧等。十不得为白衣通
致男女交会之事。如是十 戒应
当学。复次一若见
外道一切恶人。卖佛菩萨形像。及卖经律。当教化
取物赎之。二不得以轻秤小㪷诳人取物。 (第 0044c 页)
堂慧询

* 悦庵净慧
* 逸堂法登
* 一庵处躬

* 正庵端信 雪堂戒应
清湛
* 指南仲韶
* 止庵法莲

* 环庵戒枢
* 镜庵景迁 (第 0293a 页)
福昌文佾法师

圆辩琛法师法嗣

* 月堂慧询法师
* 一庵处躬法师 雪堂戒应
法师
* 止庵法莲法师
* 指南仲韶法师
* 慈云文统法师
* 馀姚清湛法师

觉云 …… (第 0234c 页)
竹溪临筵。叹服曰。吾徒何幸得闻大乘。
四分所明检身为要。若明心见性其在兹
乎。一众为之欢跃。

法师 戒应。
四明人。自号雪堂。才识英敏襟度
豁然。久学南湖为时伟望。郡以南湖请
圆辩。师奉命之东掖。以礼奉迎。及 …… (第 0235b 页)
知解之学。近似山外者。而圆辩者出。
独能发挥祖意以起四明。盛矣哉。或谓
月堂得观行。止庵得宗旨。一庵 雪堂

辩说。皆有师家之一体云。

法师仲韵。四明人。久参圆辩学解卓异。绍
兴中主布金。以霅川神智假名诸 (第 0235c 页)

* 叔宝良琰法师
* 痴庵垂拱法师
* 赘庵惟定法师
* 谁庵宗岳法师 雪堂戒应
法师
* 止庵法莲法师

* 馀姚清湛法师
* 指南仲韶法师
* 慈云文统法师 (第 0254a 页)
毗以资冥荐如无衣钵者须常住量力津送亦须记其名号乡族及化时年月日时此丛林重规不可忽也。
* 禅堂虽 戒应
付诵经倘有檀越就诣本堂礼诵则无可辞之理堂内合轮次拨僧以应如所应拨之僧于檀越所欲诵之经稍不闲熟听首座另 (第 0038b 页)
句么也只是一个观机逗教一个依教奉行若差些
子则不顺正法若不顺正法则一 戒应
当学敬心奉
持。

化主荐亲请上堂智者一言快马一鞭便恁么去犹
涉联纤卓拄杖曰松篁桥水逆流了也既不见地 (第 0105b 页)
转入馀地狱。经历三劫。是人复于南赡部洲。
贫贱家生其身盲瞑。受斯苦报。慎勿盗用常
住财物。若苾刍持 戒应
受持三衣。若入王宫
应当披持第一大衣。若常众中应当披持第
二衣。若作务时或入村落。或入城隍或道行 (第 0063c 页)
妄语缺戒。应更与戒)五不饮酒(若无重病贪味而饮一渧入唯缺戒。应教忏更与戒)
六不非时食(若过中破斋缺 戒应
教忏悔更与戒)比丘比丘尼护持
禁戒宁死莫犯。如其犯者不如本不出家也。
自毁坏道法。污辱师僧。秽乱三宝 (第 0667b 页)
。逼迫净主为匆切。疏
问。此戒为损王臣为损净主。答。本虽王臣后
在净主。切恼故制。唯在后人。又云。此 戒应

畜宝后。以制净主故。犯缘中。四过分者此有
三位。一纯语得六反。二三反语六反默齐九
(二默当一语 (第 0297b 页)
先要期。月八日等。
恒受斋戒。彼有馀缘。午前不忆。食巳方忆。深生惭
愧。即请戒师。如法受者。亦得。此 戒应
从七众受。皆
得。非馀处得。所以者何。若无尽寿戒者。则不堪为 (第 0488a 页)
 是名式叉学六法
#+END_VERSE


时诸比丘尼。辄度人出家。不先授与二岁学戒。便
受大戒。愚痴无知。不能学戒。不知戒相。以不知故。
造作非法。佛言。应与二岁学戒羯磨。十诵中。辄度
妊身女人。佛言。与二岁羯磨。可知有无。谓以六法
净心。二岁净身也。今按律意。不问有身无身。法尔
应与二岁学戒。听十八童女。十岁曾出嫁者。各二
岁学戒。至年满二十及十二。方与授具足戒。谓十
八童女。以不经劳苦。志节未成。未堪授以大戒。应
与二岁学法。设过十八。亦应与之(馀如下释)。佛言。式叉
尼。一切大尼 戒应
学。除自手取食。授食与他。事钞
云。式叉尼。具学三法。一学根本。谓四重是。二学六
法羯磨。所与者。谓 (第 0558a 页)
浣。越毗尼罪。为塔僧使尼浣染打。无罪。

诵律云。先自小浣。更令浣等。皆突吉罗。
萨婆多
论云。此 戒应
量不应量衣。一切犯。
摩得勒伽云。
使非亲里尼浣尼师坛。舍堕。浣褥枕等。突吉罗。

附 律摄云。凡洗 (第 0382b 页)
。尼自言未净。更为重
浣。比丘得突吉罗罪。
十诵云。先自小浣。更令尼
浣等。皆突吉罗。
萨婆多云。此 戒应
量不应量衣。
一切犯。
摩得勒伽云。使非亲里尼浣。尼师坛舍
堕。
浣褥枕。突吉罗。
僧祇云。若为二师 (第 0535c 页)
有。人死而识在故。得前后论。草死性永亡
故。不可为例。入般。则入般涅槃。灰灭身智。亦是于众
生。永无 戒应
减耶。心谢。约圣人说。虽无犯戒心。以外
境在故。戒不失也。二下。正通上难。转根。僧转为尼。教
尼等戒 (第 087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