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法華部類
辨其初后。所谓
理蛣𧏙。名字乃至究竟蛣𧏙。以论十界。皆理性故。无
非法界。一不可改。故名字去。不 惟显
佛。九亦同彰。至
于果成。十皆究竟。」

【文有二段。初泛明。既曰六即之义。不专在佛。是则
不惟理即 (第 0856b 页)
违于法体。」

答:「若论一相、一味,
此乃三乘权教,约理而言,即以一切因缘,而
为过患。今所集者, 惟显
圆宗:一一缘起,皆是
法界实德,不成不破、非断非常。乃至神变施
为,皆法如是故,非假神力暂得如斯。才 (第 0959b 页)
 福州雪峰大智禅师
  夹山自龄禅师法嗣三人(一人见录)
 潭州石霜法聪禅师
  (澧州层山珊禅师 潭州龙安 惟显禅师)
   (巳上机语未见)
  育王真戒昙振禅师法嗣一人
 庆元府岳林真禅师
  招提广灯惟湛禅师法嗣二人(一人见录)
 嘉兴 (第 0276c 页)
  华藏宜禅师 广教守渊禅师
  广教原照禅师(巳上七人无录)
 夹山自龄禅师法嗣三人
  西峰法聪禅师 兜率 惟显禅师
  
层山珊禅师(巳上三人无录)
 元丰清满禅师法嗣三人
  长兴宗朴禅师 雪峰宗演禅师
  卫州王大夫( (第 0018b 页)
广教原照禅师(已上七人无录)
夹山自龄禅师法嗣三人

* 西峰法聪禅师
* 兜率 惟显禅师
层山珊禅师(已上三人无录)
元丰清满禅师法嗣三人

* 长兴宗朴禅师
* 雪峰 (第 0585a 页)
曰灯公泉。师初依夹山龄禅师。龄道孤化。而无嗣之
者。 僧惟显。
得其旨。隐于南岳。师以书抵长沙。使者迎
出。以居龙安禅寺。闻者服其公。贵其行。初慧定禅师
自觉。革律 (第 0494b 页)
说后强添。《楞严》当初只有阿难一事,及那烧牛粪
出一咒,其馀底皆是文章之士添。此二经乃圆顿
上乘, 惟显
佛之境界,菩萨修习此法门者,全性起
修,全修在性;非馀小乘经之可同日语也。楞严神
咒,佛当时为遣淫魔 (第 0335c 页)
诸佛
概證斯心。现在菩萨同学斯心。未来晚学咸明斯心。
众生在迷而迷斯心。行人发悟而悟斯心。一大藏教 惟显
斯心。达摩西来直指斯心。古今知识开示斯心。
斯心灵妙。难以尽述。略举一二。后昆信悟。问。如何谓
见性 (第 0410a 页)
鹰爪下夺肉快刀利剑上明明知有出身之路轰雷
激电处历历晓其进退之谋不 惟显
擒龙捉虎之作
略抑且具杀佛灭祖之手段要是恁么人方可入临
济门下从容话会故云垂万里钩驻千里乌骓布漫
(第 0156a 页)
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安
置净居等是也。證须实證者。务以究竟为圆。如第
十二贤善首章云。是经 惟显
如来境界。惟佛如来。
能尽宣说。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渐次
增进。至于佛地等是也。此依一经 (第 0699b 页)
进至于佛地。」

【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者。先叙能流布人。依此修
行者。正叙所流布教。前问流布此教。 惟显
利他。此
答依此修行。兼显两利。盖未有自不利。而能利他
者。故此兼显。正见其自能受持。又能以兹流布。 …… (第 0768a 页)
故浑言修行。渐次增进者。生信发解。起行。
至于佛地者。即是證果。设问如何依此修行。便能
尔耶。以此经 惟显
如来境界。依之修行。自应至于
佛地。所以将欲答问。先出至地之由者以此。答流
布至地问竟。
△三答修习 (第 0768a 页)
更起空华。喻世间无知。不可向巳达法空者说。真
空理中。何时更起诸法。佛又因说此喻者。以翳销
识灭。似 惟显
于人空。华除法泯。兼又进于二空。相
因而说。固其宜矣。何以句徵。谓以何以故。不可说
虚空。时时更起华 (第 0728c 页)
相中释文三。初分科。二显意。三正释。然第二显
意。今于案定其非下分之。不应与分科正释排头分
之。以是 惟显
案定其非之意尔。应于案定下分二。初 (第 0008a 页)
法。如人因事。远出未
得还家。今日明了归家之路。父子相见团圆。宁不
欣乐奉持耶。】

「善男子。是经 惟显
如来境界。惟佛如来。能尽宣说。」

【此经独能显示佛境。惟佛宣说。曲尽其妙。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前 …… (第 0372b 页)
若依此经修行。渐渐增进。心至佛之地位。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前问流布此教至于何地。今
答云。良由此经 惟显
佛境故。修十法行之者。必至
佛地。佛地即妙觉位也。所谓不住化城。便跻宝所
在。禅家谓之不动凡夫。便登 (第 0372c 页)

皆显如来藏性不变义。下一名显随缘义也。如来
藏自性差别者。以如来藏不守自性随缘而成五
性差别故。 惟显
如来境界者。十二菩萨皆为圆觉
故。唯佛如来能尽宣说者。唯如来究竟实相。亦唯
如来能尽宣说故。以诸佛智 (第 0541c 页)
所谓心性不生不灭。非染非净。毕竟平等。无有
变易。惟是一心。故名心真如门。

如来遣相
谓祛遣法相。 惟显
法性故。谓一切法。本
涅槃相。若执涅槃。则涅槃亦成法数。故复遣云。无
涅槃也。无有涅槃佛。遣能也。无 (第 0078b 页)
生空智。而契无生空理。智理一如。一
愿平等。生佛无二。故云。无生空一愿也。观观入定
照者。双明二观。 惟显
中道。以空观入假观。故照。以
假观入空观。故定。如是二观俱遣。空假不立。定慧
圆融。是即照而常定。定 (第 0792a 页)
搜罗一宗名言。总成三卷。用贻新学。虽不能发明
大义。庶有补于遗忘云尔。


绍圣改元前安居日 沙门 怀显
于法华兰若集序

律宗新学名句卷上

一律
事钞四分一律宗是大乘。

一人
羯磨序意唯拯拔一人。 (第 0669c 页)
四道覆
* 五慧光
* 六道云
* 七道洪
* 八智首
* 九南山
* 钱唐 怀显
律师立五祖

* 一法正
* 二法聪
* 三道覆
* 四智首
* 五南山 (第 0707b 页)
用本部。但标律云。或第几分等字。若用他部。则别标名以识之。便于稽考藏函。
* 律有止作二持。止持 惟显
开遮之法。作持方摄诵戒之规。有依佛陀耶舍所译说戒别本而成集者。斯乃用别集广止作不分。今此集专覈止持一 (第 0322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