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佛部
漏五阴为体。

三藏义二门分别 修多罗此云綖。以能连
持诸法相故 毗那耶名灭。灭身口业非故。
此二并 从义
用受名 阿毗达磨者有二。一
云无比法。即从相形胜义为名。二名对治法。
以所观之法所得之法是所对。智为 (第 1001a 页)
志。而又能高其气节。不事习浮华。不检校毫末。
胸襟阔大。如高岸如深谷。不可涯量也。徇。从也。唯
以身 从义。
虽有极大的祸害交攻于前。不见有殒
穫之色○儒行篇云。不殒穫于贫贱。注云。如箨殒
而飘零。似禾穫而枯槁 (第 0703c 页)
四教仪一卷 谛观述

* 科一卷 仁岳述
* 科一卷
* 集解三卷 已上  从义

* 讲义三卷 从陈述
* 问答一卷 亡名
* 地位集解一卷 亡名
* 别理随缘二 (第 1178a 页)
经非敌对一半非
也。约义。古人言经非敌对一半是。线是敌对一半
非。故云半夺。三云经线俱敌对名全。唯经 从义

非敌对称半。是知古人亦知经线约名俱是敌对。
经线亦义。俱非敌对。言线是敌对约名也。影取经
亦敌对 (第 0037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