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合多德故。二别相者。多德非一故。三同相
者。多义不相违故。四异相者。多义不相似故。
五成相者。繇此诸 义缘 起成故。六坏相者。诸
缘各住自性不移动故。此上六相义者。是菩
萨初地中。观通世间一切法门。能入法界之 (第 0324b 页)
者。多义不相违故。四异相者。多义不相似故。
五成相者。繇此诸 义缘 起成故。六坏相者。诸
缘各住自性不移动故。此上六相义者。是菩
萨初地中。观通世间一切法门。能入法界之 (第 0324b 页)
二即起胜因以愿求。
二智慧为母中初正明梵云般罗枳穰(二合)顺古讹略
故言般若西方梵字有界有缘界是体 义缘 是助义
若之一字是界通目智慧般那是缘助之义目智目
慧而不同也以般助若言般若者谓即慧也拣择之
义以那助 (第 0702b 页)
二智慧为母中初正明梵云般罗枳穰(二合)顺古讹略
故言般若西方梵字有界有缘界是体 义缘 是助义
若之一字是界通目智慧般那是缘助之义目智目
慧而不同也以般助若言般若者谓即慧也拣择之
义以那助 (第 0702b 页)
量。结归唯识。
△次显能缘非现量智。】
「又缘实智非缘离识(至)假合生故如实智等。」
【音 义 缘 实智是有法。非缘下宗。因云。假合生故。
同喻如德智等。言假合生者。谓与假法和合而生
之智。此以能缘一 (第 0529b 页)
△次显能缘非现量智。】
「又缘实智非缘离识(至)假合生故如实智等。」
【音 义 缘 实智是有法。非缘下宗。因云。假合生故。
同喻如德智等。言假合生者。谓与假法和合而生
之智。此以能缘一 (第 0529b 页)
以眼
识无所缘。而能缘色。馀识无色缘。亦应能缘色。既
馀不能缘一切。明知无所缘者。是义不然。此中正 义缘 自境时。心上必有带境之相。如镜上面。似面
相生。
△次破无能缘。】
「若心心所无能缘相(至)或虚 (第 0563a 页)
识无所缘。而能缘色。馀识无色缘。亦应能缘色。既
馀不能缘一切。明知无所缘者。是义不然。此中正 义缘 自境时。心上必有带境之相。如镜上面。似面
相生。
△次破无能缘。】
「若心心所无能缘相(至)或虚 (第 0563a 页)
恼。道灭
属无漏故。
△三事境名境烦恼。】
「缘自地者相分似质(至)名缘分别所起名境。」
【音 义 缘 自地境相质相似。皆有体故。名为事境。
缘道灭谛。与他地境。曾未修證。及见闻故。目为名
境。意显但有名 (第 0652a 页)
属无漏故。
△三事境名境烦恼。】
「缘自地者相分似质(至)名缘分别所起名境。」
【音 义 缘 自地境相质相似。皆有体故。名为事境。
缘道灭谛。与他地境。曾未修證。及见闻故。目为名
境。意显但有名 (第 0652a 页)
。各缘何境。
曰。大圆镜智。有义但缘真如为境。以无分别。非后
得故。又行相所缘不可知故。不缘一切。有 义缘 一
切法。以圆镜智无不照故。引庄严论。證缘一切境
引佛地经。證现一切影。又此下。例明。谓因中缘三
类 (第 0136b 页)
曰。大圆镜智。有义但缘真如为境。以无分别。非后
得故。又行相所缘不可知故。不缘一切。有 义缘 一
切法。以圆镜智无不照故。引庄严论。證缘一切境
引佛地经。證现一切影。又此下。例明。谓因中缘三
类 (第 0136b 页)
现
量。此有四类。一五识身。二五俱意。三诸自
證。四一切定心。此上四种皆现量也。今言定
量者。以此四 义缘 色等境。是决定故。亦可前
正道理中具含二量。谓比度生解及自證知。
俱无谬妄咸正道理。定量一句总指三量 (第 0304c 页)
量。此有四类。一五识身。二五俱意。三诸自
證。四一切定心。此上四种皆现量也。今言定
量者。以此四 义缘 色等境。是决定故。亦可前
正道理中具含二量。谓比度生解及自證知。
俱无谬妄咸正道理。定量一句总指三量 (第 0304c 页)
曰后应化常恒熏复依本觉发过恒沙不思议
业在根心中随应教化断恶修善具百行之因满
万德之果或唯清净本觉大 义缘 熏习镜或通随
染本觉二种相中不思议业。】
「如是(至)发心修行故。」
【释曰次总显力用法身应化二 (第 0897b 页)
业在根心中随应教化断恶修善具百行之因满
万德之果或唯清净本觉大 义缘 熏习镜或通随
染本觉二种相中不思议业。】
「如是(至)发心修行故。」
【释曰次总显力用法身应化二 (第 0897b 页)
就都位者。即通约真妄横说也。
如风动水成波。风水俱在波中也。
三云下。后。约未
起巳起释。唯取真心随 义缘 者。心有随缘不变二
义。今唯取随缘一义也。
难名目者。随缘中具未起
巳起之义。难以一义目之也。
未起 (第 0638b 页)
如风动水成波。风水俱在波中也。
三云下。后。约未
起巳起释。唯取真心随 义缘 者。心有随缘不变二
义。今唯取随缘一义也。
难名目者。随缘中具未起
巳起之义。难以一义目之也。
未起 (第 0638b 页)
。缘生法中而实无染
无净可得。以一切法自性无实缘生性故。若
于缘中亦无缘义染净可得。世尊。此无所有 义缘 生之义。智者了知。又复如是缘生之义。
智者于中悉无分别。若于无分别义中即无
染无净。譬如幻师或幻师弟 (第 0069b 页)
无净可得。以一切法自性无实缘生性故。若
于缘中亦无缘义染净可得。世尊。此无所有 义缘 生之义。智者了知。又复如是缘生之义。
智者于中悉无分别。若于无分别义中即无
染无净。譬如幻师或幻师弟 (第 0069b 页)
相者。一合多德故。别相者。多德非一故。同相者。多
义不相违故。异相者。多义不相似故。成相者。由此诸 义缘 起成故。坏相者。诸缘各住自性不移故。此上六
相义者。是菩萨初地中观过世间一切法门。能入法
界之宗。不 (第 0282b 页)
义不相违故。异相者。多义不相似故。成相者。由此诸 义缘 起成故。坏相者。诸缘各住自性不移故。此上六
相义者。是菩萨初地中观过世间一切法门。能入法
界之宗。不 (第 0282b 页)
缘。四.凿大自在天神
眼缘。五.执长幡缘。六.立三宝义。破诸外道。化令出
家缘。七.与盟咀罗阿罗汉论 义缘。 盟咀罗。此云上。
与之论义。七返辞屈。杜口不酬。窃运通力往睹史
请问慈氏。慈氏告曰。彼提婆者。旷劫修 (第 0335c 页)
眼缘。五.执长幡缘。六.立三宝义。破诸外道。化令出
家缘。七.与盟咀罗阿罗汉论 义缘。 盟咀罗。此云上。
与之论义。七返辞屈。杜口不酬。窃运通力往睹史
请问慈氏。慈氏告曰。彼提婆者。旷劫修 (第 0335c 页)
他禅。三上分禅四观分禅。五自他
利禅。六正念禅。七出生神力功德禅。八名缘禅。名
即名相。缘即因缘。九 义缘 禅。即诸法义理因缘也。
十止相缘禅。十一举相缘禅。十二舍相缘禅。十三
现法乐住第一义禅。○七除恼禅。 (第 0721c 页)
利禅。六正念禅。七出生神力功德禅。八名缘禅。名
即名相。缘即因缘。九 义缘 禅。即诸法义理因缘也。
十止相缘禅。十一举相缘禅。十二舍相缘禅。十三
现法乐住第一义禅。○七除恼禅。 (第 0721c 页)
。三世诸佛尽同。是故此戒观诸佛
及净居天。馀篇不观也。】
「当齐整著三衣。应当学(第二)。」
【 释义 缘 处发起。招世讥嫌。如上。佛为结戒 律
云。三衣者。安陀会郁多罗僧僧伽梨也。不齐整者。
或下著过肘露胁 …… (第 0471b 页)
乞食。坐禅诵经。经行树下。
人见端严。有可观也。】
「不得反抄衣入白衣舍。应当学(第三)。」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佛为结戒 律云。白衣舍
者。村落也。反抄衣者。或左右反抄衣。著肩上行也
结罪 其中所犯。 …… (第 0471c 页)
得令肘现 乞食
畏污衣。故得反抄。不现肘无犯。】
「不得反抄衣入白衣舍坐。应当学(第四)。」
【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等。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
众悉皆同前(前戒是行威仪。此戒是坐威仪也。在白衣家坐时。应好遮身 …… (第 0471c 页)
【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等。如上。佛为结戒 律云。
缠颈者。总捉衣两角。著在肩上。
结罪 其中所犯。并馀四众悉皆 …… (第 0472a 页)
臂有疮。若寺内村外道行作时。及最初未
制戒等。】
「不得衣缠颈入白衣舍坐。应当学(第六)。」
【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等。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
众悉皆同前。此中于坐有异。前是行也。】
「不得覆头入白衣舍。应 (第 0472a 页)
当学(第七)。」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见者讥嫌。谓如盗贼。佛为
结戒 律云。覆头者。若以树叶。若以碎段物。若以
衣覆(律摄云。 …… (第 0472a 页)
二部。今令男僧覆巾。讹之极矣。明律者速当改革)。】
「不得覆头入白衣舍坐。应当学(第八)。」
【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等。其中犯所不犯。并馀四
众悉皆同前。此唯异坐威仪也。】
「不得跳行入白衣舍。应当学(第 …… (第 0472a 页)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见者讥嫌。谓如鸟雀。佛为
结罪 律云。跳行者双脚跳也。
结罪 其中所犯。并馀四众悉皆同 …… (第 0472b 页)
脚跟后下脚指。若脚心有疮。当侧脚行作蔽物
系之。】
「不得跳行入白衣舍坐。应当学(第十)。」
【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等。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
众。悉皆同前。此别坐威仪也。】
「不得白衣舍内蹲坐。应当学(第 …… (第 0472b 页)
僧祗律云。不得抱膝坐。不得交脚坐。若有
病无犯。】
「不得叉腰行白衣舍。应当学(第十二)。」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见者讥嫌。谓如世人新婚 …… (第 0472b 页)
。若
痈痤疮癣。以药涂上。畏污衣故。叉腰无罪。】
「不得叉腰入白衣舍坐。应当学(第十三)。」
【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等。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
众。悉皆同前。此但明坐威仪也 律云。以手叉腰
匡肘。白衣舍坐。妨 …… (第 0472c 页)
护僧体)。
会采 十诵律云。不得掌扶颊坐。】
「不得摇身行入白衣舍。应当学(第十四)。」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见者讥嫌。谓如王似大臣。
佛为结戒 律云。摇身者。左右戾身趋行也(戾音例斜
也。曲也。字 …… (第 0472c 页)
【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等。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
众。悉皆同前。内不同者。此是坐威仪也。】
毗尼止持会集卷第十四 (第 0473a 页)
及净居天。馀篇不观也。】
「当齐整著三衣。应当学(第二)。」
【 释义 缘 处发起。招世讥嫌。如上。佛为结戒 律
云。三衣者。安陀会郁多罗僧僧伽梨也。不齐整者。
或下著过肘露胁 …… (第 0471b 页)
乞食。坐禅诵经。经行树下。
人见端严。有可观也。】
「不得反抄衣入白衣舍。应当学(第三)。」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佛为结戒 律云。白衣舍
者。村落也。反抄衣者。或左右反抄衣。著肩上行也
结罪 其中所犯。 …… (第 0471c 页)
得令肘现 乞食
畏污衣。故得反抄。不现肘无犯。】
「不得反抄衣入白衣舍坐。应当学(第四)。」
【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等。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
众悉皆同前(前戒是行威仪。此戒是坐威仪也。在白衣家坐时。应好遮身 …… (第 0471c 页)
【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等。如上。佛为结戒 律云。
缠颈者。总捉衣两角。著在肩上。
结罪 其中所犯。并馀四众悉皆 …… (第 0472a 页)
臂有疮。若寺内村外道行作时。及最初未
制戒等。】
「不得衣缠颈入白衣舍坐。应当学(第六)。」
【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等。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
众悉皆同前。此中于坐有异。前是行也。】
「不得覆头入白衣舍。应 (第 0472a 页)
当学(第七)。」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见者讥嫌。谓如盗贼。佛为
结戒 律云。覆头者。若以树叶。若以碎段物。若以
衣覆(律摄云。 …… (第 0472a 页)
二部。今令男僧覆巾。讹之极矣。明律者速当改革)。】
「不得覆头入白衣舍坐。应当学(第八)。」
【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等。其中犯所不犯。并馀四
众悉皆同前。此唯异坐威仪也。】
「不得跳行入白衣舍。应当学(第 …… (第 0472a 页)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见者讥嫌。谓如鸟雀。佛为
结罪 律云。跳行者双脚跳也。
结罪 其中所犯。并馀四众悉皆同 …… (第 0472b 页)
脚跟后下脚指。若脚心有疮。当侧脚行作蔽物
系之。】
「不得跳行入白衣舍坐。应当学(第十)。」
【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等。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
众。悉皆同前。此别坐威仪也。】
「不得白衣舍内蹲坐。应当学(第 …… (第 0472b 页)
僧祗律云。不得抱膝坐。不得交脚坐。若有
病无犯。】
「不得叉腰行白衣舍。应当学(第十二)。」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见者讥嫌。谓如世人新婚 …… (第 0472b 页)
。若
痈痤疮癣。以药涂上。畏污衣故。叉腰无罪。】
「不得叉腰入白衣舍坐。应当学(第十三)。」
【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等。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
众。悉皆同前。此但明坐威仪也 律云。以手叉腰
匡肘。白衣舍坐。妨 …… (第 0472c 页)
护僧体)。
会采 十诵律云。不得掌扶颊坐。】
「不得摇身行入白衣舍。应当学(第十四)。」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见者讥嫌。谓如王似大臣。
佛为结戒 律云。摇身者。左右戾身趋行也(戾音例斜
也。曲也。字 …… (第 0472c 页)
【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等。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
众。悉皆同前。内不同者。此是坐威仪也。】
毗尼止持会集卷第十四 (第 0473a 页)
尼止持会集卷第十五
金陵宝华山弘律沙门 读体 集
「不得掉臂行入白衣舍。应当学(第十六)。」
【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如上。佛为结戒 律云。掉
臂者。垂前却也。
结罪 其中所犯并馀四众。悉皆同前 不犯者。 …… (第 0473c 页)
丘法 若欲呼人。不得
双举两手。当以一手招。】
「不得掉臂行入白衣舍坐。应当学(第十七)。」
【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等。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 …… (第 0473c 页)
舞手舞足。当安
靖住。若有所问。当先护戒随顺而说。】
「好覆身入白衣舍。应当学(第十八)。」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见者讥嫌。谓如婆罗门。佛
为结戒 律云。不好覆身者。处处露现也。
结罪 其中所犯。并馀 …… (第 0474a 页)
服。设无两重三重亦可。然受具名僧。断不可无
守持之三衣。
好覆身入白衣舍坐。应当学(第十九)。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等。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
众悉皆同前。此殊坐也。 …… (第 0474a 页)
外踝坐。不敛足坐。不长舒足坐。不露身坐。】
「不得左右顾视行入白衣舍。应当学(第二十)。」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见者讥嫌。谓似盗贼人。佛
为结戒 律云。左右顾视者。处处看也。
结罪 其中所犯。并馀四 …… (第 0474b 页)
目视前一踰伽地。一踰伽量
者。长四肘也。】
「不得左右顾视入白衣舍坐。应当学(第二十一)。」
【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等。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
众。悉皆同前。所不同者。唯坐也。
会采 根本律云。在白衣舍。他 …… (第 0474b 页)
摄云。设有须唤。他不闻时。应请俗人。为
其大唤。】
「静默入白衣舍坐。应当学(第二十三)。」
【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等。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
众。悉皆同前。唯异坐也。
会采 僧祗律云。不得高声大唤。坐俗家 …… (第 0474c 页)
欲语时。语比座。如是展转第二第三。令彼得知。】
「不得戏笑行入白衣舍。应当学(第二十四)。」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见者讥嫌。谓如猕猴。佛为
结戒 律云。戏笑者。露齿而笑也。
结罪 其中所犯。并馀四众。 …… (第 0474c 页)
掩口。
根本摩得勒伽云。欠时不遮口。突吉罗。】
「不得戏笑白衣舍坐。应当学(第二十五)。」
【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等。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
众悉皆同前。所别坐也。】
「用意受食。应当学(第二十六)。」 …… (第 0475a 页)
「平钵受羹。应当学(第二十八)。」
【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等。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
众。悉皆同前。
会采 律摄云。受食之时。应观其钵。勿令流溢。所 …… (第 0475b 页)
取
羹者。多取无罪(拘钵者是小钵也。谓取键镃。小钵受之)。】
「以次食。应当学(第三十)。」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赴请讥嫌。谓譬如禽畜。佛
为结戒 律云。不次第者。钵中处处取食食也。
结罪 其中所犯。 …… (第 0475b 页)
律云。不得钵中摘好食。
根本律云。不应憍慢食。】
「不得挑钵中而食。应当学(第三十一)。」
【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等。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
众。悉皆同前 律云。挑者置四边。挑中央至钵底。
现空也。】
「 …… (第 0475c 页)
是弊食。我若贪著。当堕三涂。如是观
食。当厌五欲。】
「不得大搏饭食。应当学(第三十六)。」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赴供讥嫌。谓似畜类。佛为
结戒 律云。大抟者。口不容受也。
结罪 其中所犯。并馀四众。 …… (第 0476b 页)
当徐徐食。不得速食
竟。住看令年少狼狈食不饱。】
「不得大张口待饭食。应当学(第三十七)。」
【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等。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
众。悉皆同前 律云。大张口者。饭未至。先大张口。
以待也。
会 …… (第 0476c 页)
。以鼻作后口分齐。前食咽巳。续内后团
若口有疮得预张。无罪。
不得含食语。应当学(第三十八)。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等如上。佛为结戒 律云。
含饭语者。饭在口中。语不分明。令人不解也(此据缘起
但云含饭语。 …… (第 0476c 页)
。
五分律云。益食时。听言须不须。不嫌诃食。】
「不得抟饭遥掷口中。应当学(第三十九)。」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赴供讥嫌。谓如幻师。佛为 …… (第 0476c 页)
僧祗律云。若[麨]团大当手中分。令可口。饼
亦如是。】
「不得颊食食。应当学(第四十一)。」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赴请讥嫌。谓似猕猴。佛为
结戒 律云。颊食者。令两颊鼓起。如似猕猴也。
结罪 其中所犯 …… (第 0477a 页)
【 释义 缘 处发起亦如上。赴供生俗讥嫌。佛为结
戒。
结罪 其中所犯。并馀四众。悉皆同前 不犯者。
或嚼乾饼焦 …… (第 0477b 页)
。
十诵律云。啜粥不得作声啖根茎等。勿令大作声。】
「不得大噏饭食。应当学(第四十三)。」
【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如上。佛为结戒 律云。噏
饭者。张口遥呼噏也。
结罪 其中所犯。并馀四众。悉皆同前 不犯 …… (第 0477b 页)
(若实口病。当依本部听开。若口无病。宜遵僧祗根本)。】
「不得舌舐食。应当学(第四十四)。」
【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如上。佛为结戒 律云。舌
舐者。以舌舐饭揣食也(揣者。试探也)。
结罪 其中所犯。并馀四 …… (第 0477b 页)
指食。若蜜盐著指头得[口*敷]。无罪。】
「不得振手食。应当学(第四十五)。」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讥嫌谓似王如大臣。佛为
结戒。振者(谓以手动摇也)。
结罪 其中所犯。并馀四众。悉皆同 …… (第 0477c 页)
污彼衣服。见他好衣。
生嫉妒故。如是等皆不应作。】
「不得手把散饭食。应当学(第四十六)。」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讥嫌谓似鸡鸟。佛为结戒
(手把散饭。谓不抟食之。今此方受食。俱用匙钵。无手抟仪式。或落有 …… (第 0477c 页)
若有土者。吹
去却而食。或有多土著者。水洗得食。】
「不得污手捉饮器。应当学(第四十七)。」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讥嫌谓似国王大臣。佛为 …… (第 0477c 页)
若大小便涕唾污手脚。得拭生草。
律摄云。若棘刺丛处。无犯 若大林中行。枝叶交
茂。应离人行处 若涉生田间无空处。应持乾叶。
布上便利。若不可得者。无犯。】
「不得水中大小便涕唾除病。应当学(第五十)。」
【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如上。其中所犯。并馀四众。
悉皆同前 不犯者。若有病。或于岸上大小便流
堕水中。或风吹鸟衔 …… (第 0478b 页)
声。亦不应数为洟唾。
若性多洟唾者。应向屏处。】
「不得立大小便除病。应当学(第五十一)。」
【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如上。佛为结戒。其中所犯。
并馀四众。悉皆同前 不犯者。若有病。若被系缚。
或时脚[𨄔 …… (第 0478c 页)
诵律云。诸佛当法不一心。众生不为说
法。】
「不得为衣缠颈者说法除病。应当学(第五十三)。」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佛为结戒(根本部云。按西域俗仪。所著衣
裳无所裁制。本自织成一幅之氎。价贵鲜白。轻软杂彩 …… (第 0479b 页)
说)。
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悉皆同前。】
「不得为覆头者说法除病。应当学(第五十四)。」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佛为结戒(覆头者。谓以衣物盖头也。西竺
以露顶跣足表至敬。东土以冠履备整显极恭。然礼随国 …… (第 0479b 页)
人言。尊者。为我说法。彼虽覆头为说。无罪。】
「不得为裹头者说法除病。应当学(第五十五)。」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佛为结戒(裹谓包裹。缠裹与覆义不同)。
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悉皆同前。
会采 僧祗 …… (第 0479b 页)
主。乃至在怖畏险道行时。开说同上。】
「不得为叉腰者说法除病。应当学(第五十六)。」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佛为结戒(叉腰者。或一手叉。或两手叉。俱
不应为说)。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悉皆同前 …… (第 0479c 页)
抱膝人说法除病 不
得为翘脚人说法除病。】
「不得为著革屣者说法除病。应当学(第五十七)。」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佛为结戒。梵语亟缚屣。或
名革屣。此翻云靴。乃皮属之履也(东土虽无跣足听法之仪。若著
不 …… (第 0479c 页)
著革屣。不能令脱。伹因
不著者。说无罪。】
「不得为著木屣者说法除病。应当学(第五十八)。」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佛为结戒(草作者名扉。皮作者名履。麻作
者名屩。木作者名屐。亦有帛屐。以帛为之。西域王臣 …… (第 0479c 页)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佛为结戒。时诸比丘疑不
敢为坚牢故藏财物著佛塔中。佛复开听。乃第二
制也(财物者。谓衣具 …… (第 0481a 页)
彊者所执。或命难。梵行难。及最初
未制戒等。】
「不得著革屣入佛塔中。应当学(第六十二)。」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佛为结戒(皮熟曰韦。生曰革。凡是皮履通
名革屣也)。
结罪 其中所犯。并馀四众。悉皆同 …… (第 0481a 页)
。听
畜浮囊。若住处有尘。不得以皮作地敷。】
「不得手捉革屣入佛塔中。应当学(第六十三)。」
【 释义 缘 处发起。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悉皆
同前(前既不听著入彼。复捉持而进。故制革屣。乃是履践之物。不净 (第 0481b 页)
所污。故亦不听持入塔中
也)。】
「不得著革屣绕佛塔行。应当学(第六十四)。」
【 释义 缘 处发起。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悉皆
同前(绕有二种。一路由塔边过故绕。二为表敬故绕。此言绕者。是路 …… (第 0481b 页)
乖。智者宜当奉教。勿顺人情。而𧇾圣制也。】
「不得著富罗入佛塔中。应当学(第六十五)。」
【 释义 缘 处发起。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悉皆
同前。梵语富罗。此译为短靿靴。
会采 五分律云。富罗不应深作 …… (第 0481c 页)
。颁之自久。然有违教之
类。即是强慢金言。】
「不得手捉富罗入佛塔中。应当学(第六十六)。」
【 释义 缘 处发起。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悉皆
同前(前禁著入。此制不得捉入也)。】
「不得塔下坐食留草及食 …… (第 0482a 页)
布服三年
者哉(无常经出北藏孝字函南藏当字函)。】
「不得塔下埋死尸。应当学(第六十九)。」
【 释义 缘 处发起。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悉皆
同前 (埋者葬也。凡比丘身亡。当依佛教四种葬法。谓焚烧。水殡。 …… (第 0482b 页)
俱浴。其不
触者。但洗手足。还至寺中。应礼制底。】
「不得在塔下烧死尸。应当学(第七十)。」
【 释义 缘 处发起。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悉皆
同前。经律云茶毗。或云阇维。此翻为焚烧。】
「不得向塔下烧死 (第 0482c 页)
尸。应当学(第七十一)。」
【 释义 缘 处发起。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悉皆
同前(向者谓不得正对塔前而烧也)。】
「不得佛塔四边烧死尸使 (第 0482c 页)
臭气来入。应当学(第七十二)。」
【 释义 缘 处发起。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悉皆
同前 (前禁正向。此制四面。如来浮图应以香花旋绕瞻相礼敬。尸气 (第 0482c 页)
金陵宝华山弘律沙门 读体 集
「不得掉臂行入白衣舍。应当学(第十六)。」
【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如上。佛为结戒 律云。掉
臂者。垂前却也。
结罪 其中所犯并馀四众。悉皆同前 不犯者。 …… (第 0473c 页)
丘法 若欲呼人。不得
双举两手。当以一手招。】
「不得掉臂行入白衣舍坐。应当学(第十七)。」
【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等。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 …… (第 0473c 页)
舞手舞足。当安
靖住。若有所问。当先护戒随顺而说。】
「好覆身入白衣舍。应当学(第十八)。」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见者讥嫌。谓如婆罗门。佛
为结戒 律云。不好覆身者。处处露现也。
结罪 其中所犯。并馀 …… (第 0474a 页)
服。设无两重三重亦可。然受具名僧。断不可无
守持之三衣。
好覆身入白衣舍坐。应当学(第十九)。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等。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
众悉皆同前。此殊坐也。 …… (第 0474a 页)
外踝坐。不敛足坐。不长舒足坐。不露身坐。】
「不得左右顾视行入白衣舍。应当学(第二十)。」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见者讥嫌。谓似盗贼人。佛
为结戒 律云。左右顾视者。处处看也。
结罪 其中所犯。并馀四 …… (第 0474b 页)
目视前一踰伽地。一踰伽量
者。长四肘也。】
「不得左右顾视入白衣舍坐。应当学(第二十一)。」
【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等。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
众。悉皆同前。所不同者。唯坐也。
会采 根本律云。在白衣舍。他 …… (第 0474b 页)
摄云。设有须唤。他不闻时。应请俗人。为
其大唤。】
「静默入白衣舍坐。应当学(第二十三)。」
【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等。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
众。悉皆同前。唯异坐也。
会采 僧祗律云。不得高声大唤。坐俗家 …… (第 0474c 页)
欲语时。语比座。如是展转第二第三。令彼得知。】
「不得戏笑行入白衣舍。应当学(第二十四)。」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见者讥嫌。谓如猕猴。佛为
结戒 律云。戏笑者。露齿而笑也。
结罪 其中所犯。并馀四众。 …… (第 0474c 页)
掩口。
根本摩得勒伽云。欠时不遮口。突吉罗。】
「不得戏笑白衣舍坐。应当学(第二十五)。」
【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等。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
众悉皆同前。所别坐也。】
「用意受食。应当学(第二十六)。」 …… (第 0475a 页)
「平钵受羹。应当学(第二十八)。」
【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等。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
众。悉皆同前。
会采 律摄云。受食之时。应观其钵。勿令流溢。所 …… (第 0475b 页)
取
羹者。多取无罪(拘钵者是小钵也。谓取键镃。小钵受之)。】
「以次食。应当学(第三十)。」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赴请讥嫌。谓譬如禽畜。佛
为结戒 律云。不次第者。钵中处处取食食也。
结罪 其中所犯。 …… (第 0475b 页)
律云。不得钵中摘好食。
根本律云。不应憍慢食。】
「不得挑钵中而食。应当学(第三十一)。」
【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等。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
众。悉皆同前 律云。挑者置四边。挑中央至钵底。
现空也。】
「 …… (第 0475c 页)
是弊食。我若贪著。当堕三涂。如是观
食。当厌五欲。】
「不得大搏饭食。应当学(第三十六)。」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赴供讥嫌。谓似畜类。佛为
结戒 律云。大抟者。口不容受也。
结罪 其中所犯。并馀四众。 …… (第 0476b 页)
当徐徐食。不得速食
竟。住看令年少狼狈食不饱。】
「不得大张口待饭食。应当学(第三十七)。」
【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等。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
众。悉皆同前 律云。大张口者。饭未至。先大张口。
以待也。
会 …… (第 0476c 页)
。以鼻作后口分齐。前食咽巳。续内后团
若口有疮得预张。无罪。
不得含食语。应当学(第三十八)。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等如上。佛为结戒 律云。
含饭语者。饭在口中。语不分明。令人不解也(此据缘起
但云含饭语。 …… (第 0476c 页)
。
五分律云。益食时。听言须不须。不嫌诃食。】
「不得抟饭遥掷口中。应当学(第三十九)。」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赴供讥嫌。谓如幻师。佛为 …… (第 0476c 页)
僧祗律云。若[麨]团大当手中分。令可口。饼
亦如是。】
「不得颊食食。应当学(第四十一)。」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赴请讥嫌。谓似猕猴。佛为
结戒 律云。颊食者。令两颊鼓起。如似猕猴也。
结罪 其中所犯 …… (第 0477a 页)
【 释义 缘 处发起亦如上。赴供生俗讥嫌。佛为结
戒。
结罪 其中所犯。并馀四众。悉皆同前 不犯者。
或嚼乾饼焦 …… (第 0477b 页)
。
十诵律云。啜粥不得作声啖根茎等。勿令大作声。】
「不得大噏饭食。应当学(第四十三)。」
【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如上。佛为结戒 律云。噏
饭者。张口遥呼噏也。
结罪 其中所犯。并馀四众。悉皆同前 不犯 …… (第 0477b 页)
(若实口病。当依本部听开。若口无病。宜遵僧祗根本)。】
「不得舌舐食。应当学(第四十四)。」
【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如上。佛为结戒 律云。舌
舐者。以舌舐饭揣食也(揣者。试探也)。
结罪 其中所犯。并馀四 …… (第 0477b 页)
指食。若蜜盐著指头得[口*敷]。无罪。】
「不得振手食。应当学(第四十五)。」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讥嫌谓似王如大臣。佛为
结戒。振者(谓以手动摇也)。
结罪 其中所犯。并馀四众。悉皆同 …… (第 0477c 页)
污彼衣服。见他好衣。
生嫉妒故。如是等皆不应作。】
「不得手把散饭食。应当学(第四十六)。」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讥嫌谓似鸡鸟。佛为结戒
(手把散饭。谓不抟食之。今此方受食。俱用匙钵。无手抟仪式。或落有 …… (第 0477c 页)
若有土者。吹
去却而食。或有多土著者。水洗得食。】
「不得污手捉饮器。应当学(第四十七)。」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讥嫌谓似国王大臣。佛为 …… (第 0477c 页)
若大小便涕唾污手脚。得拭生草。
律摄云。若棘刺丛处。无犯 若大林中行。枝叶交
茂。应离人行处 若涉生田间无空处。应持乾叶。
布上便利。若不可得者。无犯。】
「不得水中大小便涕唾除病。应当学(第五十)。」
【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如上。其中所犯。并馀四众。
悉皆同前 不犯者。若有病。或于岸上大小便流
堕水中。或风吹鸟衔 …… (第 0478b 页)
声。亦不应数为洟唾。
若性多洟唾者。应向屏处。】
「不得立大小便除病。应当学(第五十一)。」
【 释义 缘 处发起讥嫌如上。佛为结戒。其中所犯。
并馀四众。悉皆同前 不犯者。若有病。若被系缚。
或时脚[𨄔 …… (第 0478c 页)
诵律云。诸佛当法不一心。众生不为说
法。】
「不得为衣缠颈者说法除病。应当学(第五十三)。」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佛为结戒(根本部云。按西域俗仪。所著衣
裳无所裁制。本自织成一幅之氎。价贵鲜白。轻软杂彩 …… (第 0479b 页)
说)。
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悉皆同前。】
「不得为覆头者说法除病。应当学(第五十四)。」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佛为结戒(覆头者。谓以衣物盖头也。西竺
以露顶跣足表至敬。东土以冠履备整显极恭。然礼随国 …… (第 0479b 页)
人言。尊者。为我说法。彼虽覆头为说。无罪。】
「不得为裹头者说法除病。应当学(第五十五)。」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佛为结戒(裹谓包裹。缠裹与覆义不同)。
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悉皆同前。
会采 僧祗 …… (第 0479b 页)
主。乃至在怖畏险道行时。开说同上。】
「不得为叉腰者说法除病。应当学(第五十六)。」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佛为结戒(叉腰者。或一手叉。或两手叉。俱
不应为说)。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悉皆同前 …… (第 0479c 页)
抱膝人说法除病 不
得为翘脚人说法除病。】
「不得为著革屣者说法除病。应当学(第五十七)。」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佛为结戒。梵语亟缚屣。或
名革屣。此翻云靴。乃皮属之履也(东土虽无跣足听法之仪。若著
不 …… (第 0479c 页)
著革屣。不能令脱。伹因
不著者。说无罪。】
「不得为著木屣者说法除病。应当学(第五十八)。」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佛为结戒(草作者名扉。皮作者名履。麻作
者名屩。木作者名屐。亦有帛屐。以帛为之。西域王臣 …… (第 0479c 页)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佛为结戒。时诸比丘疑不
敢为坚牢故藏财物著佛塔中。佛复开听。乃第二
制也(财物者。谓衣具 …… (第 0481a 页)
彊者所执。或命难。梵行难。及最初
未制戒等。】
「不得著革屣入佛塔中。应当学(第六十二)。」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佛为结戒(皮熟曰韦。生曰革。凡是皮履通
名革屣也)。
结罪 其中所犯。并馀四众。悉皆同 …… (第 0481a 页)
。听
畜浮囊。若住处有尘。不得以皮作地敷。】
「不得手捉革屣入佛塔中。应当学(第六十三)。」
【 释义 缘 处发起。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悉皆
同前(前既不听著入彼。复捉持而进。故制革屣。乃是履践之物。不净 (第 0481b 页)
所污。故亦不听持入塔中
也)。】
「不得著革屣绕佛塔行。应当学(第六十四)。」
【 释义 缘 处发起。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悉皆
同前(绕有二种。一路由塔边过故绕。二为表敬故绕。此言绕者。是路 …… (第 0481b 页)
乖。智者宜当奉教。勿顺人情。而𧇾圣制也。】
「不得著富罗入佛塔中。应当学(第六十五)。」
【 释义 缘 处发起。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悉皆
同前。梵语富罗。此译为短靿靴。
会采 五分律云。富罗不应深作 …… (第 0481c 页)
。颁之自久。然有违教之
类。即是强慢金言。】
「不得手捉富罗入佛塔中。应当学(第六十六)。」
【 释义 缘 处发起。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悉皆
同前(前禁著入。此制不得捉入也)。】
「不得塔下坐食留草及食 …… (第 0482a 页)
布服三年
者哉(无常经出北藏孝字函南藏当字函)。】
「不得塔下埋死尸。应当学(第六十九)。」
【 释义 缘 处发起。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悉皆
同前 (埋者葬也。凡比丘身亡。当依佛教四种葬法。谓焚烧。水殡。 …… (第 0482b 页)
俱浴。其不
触者。但洗手足。还至寺中。应礼制底。】
「不得在塔下烧死尸。应当学(第七十)。」
【 释义 缘 处发起。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悉皆
同前。经律云茶毗。或云阇维。此翻为焚烧。】
「不得向塔下烧死 (第 0482c 页)
尸。应当学(第七十一)。」
【 释义 缘 处发起。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悉皆
同前(向者谓不得正对塔前而烧也)。】
「不得佛塔四边烧死尸使 (第 0482c 页)
臭气来入。应当学(第七十二)。」
【 释义 缘 处发起。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悉皆
同前 (前禁正向。此制四面。如来浮图应以香花旋绕瞻相礼敬。尸气 (第 0482c 页)
尼止持会集卷第十六
金陵宝华山弘律沙门 读体 集
「不得佛塔下大小便。应当学(第七十四)。」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
悉皆同前(凡大小便。应远塔所。在于常处。不得处处漫为便利)。 …… (第 0483c 页)
。常遣肘手
抱。此大小便处臭秽之地。乃至黄泉。】
「不得向佛塔大小便。应当学(第七十五)。」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 …… (第 0483c 页)
深敬可尔。为比丘者。岂得褺慢)。】
「不得绕佛塔四边大小便使臭气来入。应当学(第七十六)。」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
悉皆同前 (前制四方。此中兼其四隅。故曰绕也。则塔之周围。勿论 …… (第 0484a 页)
安唾盆(虽听
安置以备众用。然须盖掩不宜恒现)。】
「不得向塔舒脚坐。应当学(第八十四)。」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前。佛为结戒(舒脚者。乃纵情放逸。大失威仪。
全无畏敬。故尔禁之)。
结罪 其中所犯。并馀 …… (第 0484b 页)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佛结戒巳。时诸比丘疑不
敢为病人说法。故开除病。乃第二制也。下。皆准此
(说法者。以法自 …… (第 0485a 页)
人者。即作意为立人说。虽王听比丘无罪。】
「人卧巳坐不得为说法除病。应当学(第八十七)。」
【 释义 缘 处发起。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悉皆
同前(卧者偃卧也。纵身憍傲。全无信敬。故尔不得为说)。】
「 (第 0485a 页)
人在座巳在非座不得为说法除病。应当学(第八十八)。」
【 释义 缘 处发起所犯不犯。并馀四众。悉皆同前
(座者乃正座也。非座者。不正座也。乃至木枯土埵并地下。皆摄非座) (第 0485a 页)
。】
「人在高座巳在下座不得为说法除病。应当学(第八十九)。」
【 释义 缘 处发起。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悉皆
同前(高座者。僧祗律云。高有二种。高大名高。妙好者亦名高。准义 …… (第 0485a 页)
见人在上说」
#+END_VERSE
法者在下言。其非法。何况我今汝诸弟子。为在高
人说法。而自在下时。偷果人者。即如来是。】
「人在前行巳在后行不得为说法除病。应当学(第九十)。」
【 释义 缘 处发起。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悉皆
同前 (若在道行。而人前巳后。此中除病。准义应是说者。或眼目失 (第 0485b 页)
明。或身足有疾。须人相牵故
尔在后说法。或强力者将去。于行次间。教令说法比丘。故在后也)。
会采 僧祗律云。若比丘眼患。前人捉杖牵前为。
说。无罪。】
「人在高经行处。巳在下经行处。不应为说法除病。应
当学(第九十一)。」
【 释义 缘 处发起。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悉皆 …… (第 0485b 页)
。三少病。四消餐食。五得定久住)。】
「人在道巳在非道不应为说法除病。应当学(第九十二)。」
【 释义 缘 处发起。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悉皆
同前(道者正路也。非道者。乃左右之旁路也)。】
「不得携手在 …… (第 0485c 页)
。听与作白二羯磨(此法于作持中明)。】
「人持杖不恭敬不应为说法除病。应当学(第九十六)。」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前。佛为结戒。时诸比丘疑不
敢为病人持杖者说法。又开除病。乃第二制也。
结罪 其中所犯。并 …… (第 0486a 页)
卫人
言。尊者为我说法。彼虽持杖。为说无罪。】
「人持剑不应为说法除病应当学(第九十七)。」
【 释义 缘 处发起。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悉皆
同前(剑者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或有病心乱神虚怖畏者以剑防身。 …… (第 0486a 页)
【 释义 缘 处发起。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悉皆
同前(矛乃兵器之属。如鋋而作三廉也)。】
「人持刀不应为说法 (第 0486b 页)
除病。应当学(第九十九)。」
【 释义 缘 处发起等。一一同前(刀者有种种形。亦防卫之器也)。】
「人持盖不应为说法除病。应当学(一百)。」 (第 0486b 页)
【 释义 缘 处发起等。悉皆同上(盖者伞盖也)。
会采 僧祗律云。种种能遮雨日者。皆名为盖。
若丘比为塔事若僧 (第 0486b 页)
金陵宝华山弘律沙门 读体 集
「不得佛塔下大小便。应当学(第七十四)。」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
悉皆同前(凡大小便。应远塔所。在于常处。不得处处漫为便利)。 …… (第 0483c 页)
。常遣肘手
抱。此大小便处臭秽之地。乃至黄泉。】
「不得向佛塔大小便。应当学(第七十五)。」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 …… (第 0483c 页)
深敬可尔。为比丘者。岂得褺慢)。】
「不得绕佛塔四边大小便使臭气来入。应当学(第七十六)。」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
悉皆同前 (前制四方。此中兼其四隅。故曰绕也。则塔之周围。勿论 …… (第 0484a 页)
安唾盆(虽听
安置以备众用。然须盖掩不宜恒现)。】
「不得向塔舒脚坐。应当学(第八十四)。」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前。佛为结戒(舒脚者。乃纵情放逸。大失威仪。
全无畏敬。故尔禁之)。
结罪 其中所犯。并馀 …… (第 0484b 页)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上。佛结戒巳。时诸比丘疑不
敢为病人说法。故开除病。乃第二制也。下。皆准此
(说法者。以法自 …… (第 0485a 页)
人者。即作意为立人说。虽王听比丘无罪。】
「人卧巳坐不得为说法除病。应当学(第八十七)。」
【 释义 缘 处发起。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悉皆
同前(卧者偃卧也。纵身憍傲。全无信敬。故尔不得为说)。】
「 (第 0485a 页)
人在座巳在非座不得为说法除病。应当学(第八十八)。」
【 释义 缘 处发起所犯不犯。并馀四众。悉皆同前
(座者乃正座也。非座者。不正座也。乃至木枯土埵并地下。皆摄非座) (第 0485a 页)
。】
「人在高座巳在下座不得为说法除病。应当学(第八十九)。」
【 释义 缘 处发起。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悉皆
同前(高座者。僧祗律云。高有二种。高大名高。妙好者亦名高。准义 …… (第 0485a 页)
见人在上说」
#+END_VERSE
法者在下言。其非法。何况我今汝诸弟子。为在高
人说法。而自在下时。偷果人者。即如来是。】
「人在前行巳在后行不得为说法除病。应当学(第九十)。」
【 释义 缘 处发起。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悉皆
同前 (若在道行。而人前巳后。此中除病。准义应是说者。或眼目失 (第 0485b 页)
明。或身足有疾。须人相牵故
尔在后说法。或强力者将去。于行次间。教令说法比丘。故在后也)。
会采 僧祗律云。若比丘眼患。前人捉杖牵前为。
说。无罪。】
「人在高经行处。巳在下经行处。不应为说法除病。应
当学(第九十一)。」
【 释义 缘 处发起。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悉皆 …… (第 0485b 页)
。三少病。四消餐食。五得定久住)。】
「人在道巳在非道不应为说法除病。应当学(第九十二)。」
【 释义 缘 处发起。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悉皆
同前(道者正路也。非道者。乃左右之旁路也)。】
「不得携手在 …… (第 0485c 页)
。听与作白二羯磨(此法于作持中明)。】
「人持杖不恭敬不应为说法除病。应当学(第九十六)。」
【 释义 缘 处发起如前。佛为结戒。时诸比丘疑不
敢为病人持杖者说法。又开除病。乃第二制也。
结罪 其中所犯。并 …… (第 0486a 页)
卫人
言。尊者为我说法。彼虽持杖。为说无罪。】
「人持剑不应为说法除病应当学(第九十七)。」
【 释义 缘 处发起。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悉皆
同前(剑者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或有病心乱神虚怖畏者以剑防身。 …… (第 0486a 页)
【 释义 缘 处发起。其中所犯不犯。并馀四众。悉皆
同前(矛乃兵器之属。如鋋而作三廉也)。】
「人持刀不应为说法 (第 0486b 页)
除病。应当学(第九十九)。」
【 释义 缘 处发起等。一一同前(刀者有种种形。亦防卫之器也)。】
「人持盖不应为说法除病。应当学(一百)。」 (第 0486b 页)
【 释义 缘 处发起等。悉皆同上(盖者伞盖也)。
会采 僧祗律云。种种能遮雨日者。皆名为盖。
若丘比为塔事若僧 (第 0486b 页)
无障碍名为相见若行者三昧中谛了
分明而无错谬名为相现也。
【经】观是法缘等者转释上文互相缘起无间断 义缘
者藉待谓影像法与通达慧更相藉待而有作业如
是作业因缘性空故曰观是法缘等。
【疏】因观此法等者因由观 (第 0648a 页)
分明而无错谬名为相现也。
【经】观是法缘等者转释上文互相缘起无间断 义缘
者藉待谓影像法与通达慧更相藉待而有作业如
是作业因缘性空故曰观是法缘等。
【疏】因观此法等者因由观 (第 0648a 页)
忘是即颠倒生
灭也吸习中归不相踰越者谓能含藏相见二分
种子以种子皆归此中而念念受熏无有间断故
具此三 义缘 此三境故称意知根也兼意与劳同
是菩提瞪发劳相者言不但业识所现三类性境
是劳相即业识亦是菩提心中瞪发劳 (第 0311b 页)
灭也吸习中归不相踰越者谓能含藏相见二分
种子以种子皆归此中而念念受熏无有间断故
具此三 义缘 此三境故称意知根也兼意与劳同
是菩提瞪发劳相者言不但业识所现三类性境
是劳相即业识亦是菩提心中瞪发劳 (第 0311b 页)
(至)缘空有见缘塞有见。」
【这一节经世尊承上次破缘义亦列四境如前也
佛以因缘分破者何也盖因有生我 义缘 则不能
生但助我以生故曰因亲缘疏故分二门破也承
上因义次复破缘故加复次字。】
「阿难若缘空有应不见 (第 0743c 页)
【这一节经世尊承上次破缘义亦列四境如前也
佛以因缘分破者何也盖因有生我 义缘 则不能
生但助我以生故曰因亲缘疏故分二门破也承
上因义次复破缘故加复次字。】
「阿难若缘空有应不见 (第 0743c 页)
。】
#+BEGIN_VERSE
「 受想多无定」
#+END_VERSE
【(受想二法和合为 义缘 就即生缘散即灭生灭之间故云无定
大般若经云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BEGIN_VERSE
「 明 (第 0840b 页)
#+BEGIN_VERSE
「 受想多无定」
#+END_VERSE
【(受想二法和合为 义缘 就即生缘散即灭生灭之间故云无定
大般若经云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BEGIN_VERSE
「 明 (第 084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