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別集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經集部類
涅槃部類
切要(巳下古本卷三)
* 示董智光
* 示闻汝东
* 示径山幻有堂主
* 示径山西堂 灵鉴

* 示知希先山主
* 示嵩朴恩山主
* 示乘密显禅人
* 示昙衍宗禅人 (第 0461c 页)
齐吐却。他日便可把一大藏教。一口吸尽。字字化成
光明藏也。葛藤不少。珍重珍重。

** 示径山西堂 灵鉴
智禅人

承教有言。一切法不生。我说刹那义。初生即有灭。不
为愚者说。古德云。悟无生者。方见刹那。然 (第 0501a 页)
都人士汝。向风而至。时崇业寺上首以状闻于连师。
迎入城。郡之左有天皇寺。乃名蓝也。因火而废。主僧 灵鉴
将谋修复。乃曰。苟得悟禅师为化主。必能福我。
乃中宵潜往哀请。肩舁而至。时江陵尹右仆射裴公
稽首问法 …… (第 0141b 页)
一年。隐于大梅
山。建中初。谒江西马祖。二年参石头。乃大悟。遂隐当阳紫陵山。后于荆南城东有天皇废寺。 灵鉴
请居之。 …… (第 0141c 页)
天皇悟禅师法嗣

**** 澧州龙潭崇信禅师

渚宫人也。其家卖饼。师少而英
异。初悟和尚为 灵鉴
潜请居天皇寺。人莫之测。师家
于寺巷。常日以十饼馈之。天皇受之。每食毕。常留一
饼曰。吾惠汝以荫子孙 (第 0142a 页)
师曰。验取。曰。此意如何。师曰。甚么处
去来。曰。恁么则成造次也。师曰。休乱道。

**** 高丽国 灵鉴禅师

僧问。如何是清净伽蓝。师曰。牛栏
是。问。如何是佛。师曰。拽出癫汉著。

**** 荆门上泉和尚 (第 0210c 页)
。我佛得之妙践真觉廓净尘习。
寂寥于万化之域。动用于一虚之中。融身
刹以相含。流声光而遐烛。我皇得之 灵鉴
虚极保合大和。圣文掩于百王。淳风扇于
万国。敷玄化以觉梦。垂天真以性情。是
知不有太虚。曷展无涯之照 (第 0610a 页)
于大梅山。建中初谒江西马祖。二年参
石头。乃大悟。遂隐当阳紫陵山。后于荆
南城东有天皇寺。顷因火废。 僧灵鉴
将谋
修复。乃曰。苟得悟禅师为化主必能福我。
时江陵尹右仆射裴公稽首问法。致礼迎
至。师素不迎送。客 (第 0615a 页)
曾有。彼优波鞠多者。夫何足云。有
天皇寺者。据郡之左。标异他刹。号为名蓝。
困于人火荡为煨烬。僧坊主 灵鉴
族而谋
之。以为满人攸居必能福我。夫荷担大事
蔑弃小瑕。乃中宵默往肩舆而至二寺夕
有所失朝有所得。诤 (第 0769c 页)
年隐于四明大梅山。德宗建中初谒
江西马祖。二年参石头乃大悟。遂隐当阳紫
陵山。后于荆南城东天皇废寺。 僧灵鉴
者请
居。至是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以背痛入灭。
寿六十坐。三十五夏。法嗣三人。曰慧真。曰文
贲。曰幽 …… (第 0831c 页)
佛得之。妙践真觉廓净尘习。寂
寥于万化之域。动用于一空之中。融身刹以
相含。流声光而遐烛。我皇得之。 灵鉴
虚极。保
合大和。圣文掩于百王。淳风扇于万国。敷
玄化以觉梦。垂天真以性情。是知华严教旨
寂廓冲邃不 (第 0837b 页)
在阎老案
下。不能抵挡对报。弥陀一句。能为万劫千生消罪障。
能为四恩三有起因缘。尔等修行诸人。皆有神 灵鉴
察。精进者名标莲蕊。莲花自尔鲜明。临命终时。诸菩
萨将花来迎。接引念佛人神识。投入莲花内。所谓莲
(第 0691b 页)
肩接迹。都人士女向风而至。时崇
业寺上首以状闻。于连帅迎入郡城之左有
天皇寺乃名蓝也。因火而废。主寺 僧灵鉴

谋修复。乃曰。苟得悟禅。师为化主必能福我。
乃中宵潜往哀请肩舆而至。遂居天皇。时江
陵尹右仆射裴 …… (第 0310a 页)
荆州天皇道悟禅师法嗣

澧州龙潭崇信禅师。本渚宫卖饼家子也。未
详姓氏。少而英异。初悟和尚为 灵鉴
潜请居
天皇寺人莫之测。师家居于寺巷。常日以十
饼馈之。悟受之每食毕。常留一饼曰。吾惠汝
以荫子孙。 (第 0313b 页)
覆船和尚
* 杭州奉先法瑰禅师
* 庐山化城慧朗禅师
* 杭州永明道鸿禅师
* 高丽 灵鉴禅师
荆门上泉和尚
* 庐山大林僧遁禅师
* 池州仁王缘胜禅师
* 庐山归宗义柔禅师( …… (第 0418b 页)
乱道。问诸佛出世放百宝光明。师登
宝座有何祥瑞。师曰。可验。曰法王法如是。师
曰。也是虚言。

高丽 灵鉴禅师。
僧问。如何是清净伽蓝。师曰。
牛栏是。问如何是佛。师曰。拽出癫汉著。

荆门上泉和尚。僧问。二龙争珠 (第 0420a 页)
。躬行鄙陋。身食辛也。惨刻之心。意
食肉也。凶残之语。口食肉也。毒害之事。身食肉也。
妄织纷纭。丧其 灵鉴。
意饮酒也。谬言颠倒。淆于辨
别。口饮酒也。冥行舛错。乖乎义理。身饮酒也。极而
言之。甘小道之秽杂。而 (第 0567b 页)
师云。毫
釐有差天地悬隔。是此理也。

* 真心异名

或曰。已生正信。未知何名真心。曰离妄名真。 灵鉴
曰心。楞严经中发明此心。或曰。但名真
心别有异号耶。曰佛教祖教立名不同。且佛
教者菩萨戒呼为心地。发 (第 0999c 页)
自性之净律。辱因心受。具无生之大忍。进因
心作。备牢强之进门。能观心性。名为上定。则
禅因心发。般若 灵鉴。
穷幽洞微。则智从心起。
即六度门。故经云。空心不动。具足六波罗蜜。
何者。经云。无可与者。名为布施。 (第 0566c 页)
不垢不净。无因无果。无相无为。非
凡非圣。非性非相等。皆是遮诠。遣非荡迹。绝
想袪情。若云知见觉照。 灵鉴
光明。朗朗昭昭。
堂堂寂寂等。皆是表诠。若无知见等体。显何
法为性。说何法不生不灭等。必须认得现今 (第 0616b 页)
也。今总结大意。般若无知者。但是无心。自然 灵鉴。
非待相显。靡假缘生。不住有无。不涉
能所。非一非异。而成其妙道也。所以先德云。
夫圣心无思。名言路绝 …… (第 0629c 页)
流。堕于断见。既乖般若。论主破之。故云世称
无知者。谓木石太虚无情之流。 灵鉴
幽烛。形
于未兆。道无隐机。宁曰无知。所以论题无知
者。为明圣心。无有取相之知。故云无知。非谓
则无 (第 0630a 页)
真知也。何者。般若 灵鉴。
无种不知。不同
太虚。一向无知也。然则断见无知。略明有十
一种。论中略言三种。十一种者。一者太虚。 (第 0630a 页)

我则乖于会通。所以不出不在。而道存乎其
间矣。何者。夫至人虚心冥照。理无不统。怀
六合于胸中。而 灵鉴
有馀。镜万像于方寸。而
其神常虚。至能拔玄根于未始。即群动以静
心。恬澹渊默。妙契自然。所以处有不有 (第 0915a 页)
精纯。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是涅槃清净妙德。此
之谓也。】

「慧中三。应须别。」

【石壁云。慧以 灵鉴
不昧为义。】

「一人空慧。谓了阴非我。即阴中无我。如龟毛兔角。」

【能了五阴假名。无有主宰。此无 (第 0304b 页)
 庵门镇静内外咸安。火盗公私诸缘吉庆。伏愿 神
光叶赞发辉有利之勋。梵苑昌隆永锡无私之庆。再
劳尊众念十方三世(云云)

解夏。切以金风扇野。颢气凌空。当觉皇解制之辰。
是法岁周圆之日。九旬无难。一众咸安。恭裒大众(云
云)


除夜。切以北斗旋杓三十六旬而告毕。东风应律七
十二侯之更新。祈海众以咸安。赖神明而密祐。恭裒
大众(云云)

冬至。切以时临亚岁。节届书云。当一阳来复之辰。乃
万汇潜享之始。恭裒大众(云云)

*** ○伏愿

真俗两融。定慧双照。心华灿发。香风度玉树琼林。道
果圆成。法两润宝园金地。望觉城而有路。指佛海以
为家。转无尽轮。得不退果。(僧用)

劫外春光熟五叶一花之果。机前 灵鉴
开四方八面
之门。了自己心。佩如来印。(僧用)

了法界性非男非女。不二门处处全彰。證清净体无
悟无 (第 0579c 页)
会通。所以不出不在。而道存乎其中。又云。至人虚
心冥照。理无不统。怀六合于胸中。而 灵鉴
有馀。镜
万有于方寸。而其神常虚。】

「罔象兮获明珠。」

【黄帝于赤水求玄珠。有臣离娄。百步能观 (第 009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