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淨土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此入道要也。若究心性之精微。推其本源。禅之所本
在不生灭。儒之所本在生灭。故曰生生之谓易。此儒 释宗本
之辨也。心性之说盖在于此。若宗门向上一
著。则超乎言语之外。又不殢心性为实法也。

** 示段幻然给 (第 0493c 页)
秦。僧礼拜。师曰。听取一颂。云门透法身。法身
何许人。雁回沙塞北。鹦鹉慕西秦。

**** 襄州延庆 宗本禅师

僧问。鱼未跳龙门时如何。师曰。
摆手入长安。曰。跳过后如何。师曰。长安虽乐。

**** 鼎州大龙山 (第 0318a 页)
之曰。虚无法性其
寂虽同。位寂之方其旨则别。论所谓逗极
无二。为逗极于虚无。为无二于法性耶。足
下所 宗本
一物而为鸿乙耳。驱驰佛道无
免二未。未知高鉴缘何识本。轻而宗之。其
有旨乎(已上出南史)

论曰。 (第 0543b 页)
一名
惠能。受衣法居岭南。一名神秀。在北扬
化。得法虽一时。开导发悟有顿渐之异。故
曰南顿北渐。非禅 宗本
有南北之号也。帝 (第 0639a 页)
上竺證悟大师
(释统)

净土 汴京有曦法师者。定中游净土。见大
莲华光明黄色。题名其上曰宋比丘 宗本

座。既而定起。往述其事。是时圆照请老归
苏州灵岩。曦问曰。禅师何故位归净土。圆
照曰。 (第 0876c 页)
宗本
修禅时心在极乐世界。无二相也
(人天宝鉴)
| 丁卯 元祐二年 |大辽 咸雍二十三年 |西夏 春 (第 0876c 页)
后神秀门人普寂立本师为第六祖。而
自称七祖。其所得法虽一。而开导发悟有顿
渐之异。故曰南顿北渐。非禅 宗本
有南北之
号也。帝曰。云何名戒师。对曰。防非止恶谓之
戒。帝曰。何为定。对曰。六根涉境心不随缘名
(第 0269b 页)

* 宋无为居士十疑论序
* 一心三观
* 寿禅师劝修净业
* 行脚求师 宗本
答问
* 三大圣人现身劝修净土
* 经论指皈净土
* 祖师指皈西方
* 西方偈赞 …… (第 0491c 页)
禅师不经
此。巳在西方极乐世界上品上生矣。王敬其人。故
图此供养。

* 行脚求师(见归元直指) 宗本
问。弟子欲脱生死。不知依何法修。

禅师赞叹
曰。年纪幼而发心高。听吾所说。径路入行。但念阿弥
陀佛 (第 0493c 页)
宗本
曰。凡夫罪业多。云何一世念佛。便得往生
净土。

答。十六观经云。至心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声
灭八十亿 …… (第 0493c 页)
前。念佛而佛果自至。岂不见华严经云。若人欲
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是也。 宗本
答问

或问。世间人别执公案。只期参禅悟道。不愿往生净
土何如。

答。参禅不碍念佛。念佛不碍参禅。 …… (第 0494c 页)
 寂寂惺惺着意疑
 疑到情忘心绝处
 元来自巳是阿弥」
#+END_VERSE


卓吾归元直指论曰。此 宗本
一元师之书也。本欲
人专修净土。故作是书。所以详引曲證发明示人
者。至矣。尽矣。其间真实简便。尤诸师 (第 0502a 页)
弟子 宗本
生于四明陈氏承感

双亲抚恤请师训诲入学攻书父教师严颇通诗礼
年十五时有族兄朽木处士因恙弃世尸卧空堂 …… (第 0427a 页)
胜喜悦遂即迎请
归家具办香斋供养饭食巳讫拜问禅师弟子欲逃
生死不知依何法修禅师问我是何姓名是何年纪 宗本
答曰弟子姓陈名静修年十五岁也禅师赞叹
曰年巳幼而发心高世之希有陈善男子一心寂静
听吾所说唯有径路修行 (第 0427a 页)
但念阿弥陀佛。 宗本
曰念阿弥陀佛焉得便超生死乎禅师曰信凭
佛说脱苦良方无如念佛若不念佛生死难逃。

问曰念佛法门有何所出 …… (第 0427a 页)
是果作恶而恶境现前念佛而佛界
自至岂不见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
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是也。 宗本
问曰依何法修得到佛法界禅师曰当知六道
众生皆有佛性真如平等一体同观如诸佛想如父
母想无间冤亲悉皆济度 …… (第 0428c 页)
生法界。

问造何恶业堕落地狱。

答毁谤三宝造作众恶定堕
地狱法界此上十法界者盖随人所作所修。 宗本
顶礼谢师曰若非宿生庆幸焉得遇于明师开
示也禅师告辞而又曰汝若有疑未决可看莲宗宝
鉴净土指归龙舒净土文 (第 0429a 页)
万善同归集智者大师十
疑论天如则法师或问神栖安养赋净土决疑论凡
所赞扬净土经教者皆可看之 宗本
曰恭禀师命信
受奉行○出家参学事理文长不录。

* 开示参禅龟镜文 五

学道之门别无奇特洗涤根尘以 …… (第 0429a 页)
辨明六祖大师西方净土 十五

禅者问曰师言念佛定往西方六祖言西方是自性
何用更求生两家之言云何不一 宗本
曰六祖之言
以理夺事终无事外之理吾之所言以事显理终无
理外之事要知心外无境境全是心心法遍周事理
平等 …… (第 0436b 页)
群生咸悟本心同
成正觉○选佛若无如是眼宗风那得到如今。

直音切字俱在下卷末。

归元直指集上卷 宗本
普劝念佛因门弟子求西方诗集成百首附此。

* 西方百咏普告诸贤

#+BEGIN_VERSE
「 西 (第 0453c 页)

* No. 1156-B

宗本
山中小隐为众道友索山居诗述成百首附此。

** 山居百咏聊述鄙怀

#+BEGIN_VERSE
「  (第 0486a 页)
如是。体绝因果。为因果依。
果方究竟。故云。如来。普光明智。或称为本者。
以心为本。故涅槃疏云。涅槃 宗本
者。诸行皆
以大涅槃心为本。本立道生。如无纲目不立。
无皮毛靡附。心为本故。其宗得立。

问。若欲明 (第 0418a 页)
量尽原。
一切佛国。一切佛因。一切菩萨神变。亦一念
一时知。住不可思议二谛之外。独在无二。是
知先得 宗本。
然后鍊磨。于鍊磨时。不失道本。
如巧鍊金。不失铢两。于圆渐内。阶降宁无。从
有为而至无为。因生忍而成 (第 0546a 页)
结使相应。
二不相应心。所谓常住第一义谛。古今一相
自性清净心。今言破者。是相应心。不相应
心。立为 宗本。
是以一切自行履践之路。无
边化他方便之门。皆以心为本。本立而道生。
万法浩然。宗一无相。欲举一蔽诸。 (第 0601c 页)
。即是不取有无。即是不舍有无。斯则
圣心能亡四句。离诸现量。可谓无知。言偏理
圆。故云无知也。今更依 宗本
义意。以释般若
无知。亦是一家美也。论明般若无知者。则权
实二智。平等大慧也。今则以略摄广。言约义 (第 0630b 页)
丰。但云般若。则会二智矣。故 宗本
云。沤和
般若者。大慧之称也。何者。若唯般若观于实
相。而无权智涉有者。则沈滞于空。若唯权智
涉有。 (第 0630b 页)
烦恼结便相应。二不
相应心。所谓常住第一义谛。古今一相。自性清净
心。今言破者是相应心。不相应心立为 宗本。


「一雨无私。群木而自分甘苦。太虚绝量。众器而各现
方圆。」

【法华经明三草二木。一雨而受润不 (第 0113a 页)
□□府□□永 宗本禅师

举夹山参船子公案。颂曰。
笑中弃却竹林寺。将谓华亭有许多。穷性命于桡下
丧。看来成败自萧何。 (第 0538a 页)
面具。家山
到后绝思惟。拗折枯藤拄竹扉。粪土埋中消息好。芋
香便是道香时(断桥伦嗣)

*** 永 宗本禅师

上堂。举夹山参船子和尚公案。颂曰。笑
中弃却竹林寺。将谓华亭有许多。穷性命于桡下丧。 (第 0067c 页)
秦。僧礼拜。师曰。听取一颂。云门透法身。法身
何许人。雁回沙塞北。鹦鹉慕西秦。

**** 襄州延庆 宗本禅师

僧问。鱼未跳龙门时如何。师曰。
摆手入长安。曰跳过后如何。师曰。长安虽乐。

**** 鼎州大龙山炳 (第 0706b 页)
一笑裂
开铁面具。家山到后绝思惟。拗折枯藤拄竹扉。粪火
堆中消息好。芋香便是道香时。

**** 永 宗本禅师

上堂。举夹山参船子公案。颂曰。笑中弃
却竹林寺。将谓华亭有许多。穷性命于桡下丧。看来
成败自萧何。 (第 0163b 页)
  五祖师戒禅师 福昌重善禅师
  四祖志諲禅师 兴化奉能禅师
  天睦慧满禅师 建福志同禅师
  延庆 宗本禅师 
大龙炳贤禅师
  自岩上座 龙门仁永禅师(以下不列章次)
  福安慧珣禅师 乾明居信禅师
  双泉琼 (第 0359c 页)
  西白虚谷希陵禅师 天隐牧潜圆至禅师
  道场山及庵信禅师
 净慈伦禅师法嗣
  竹屋简禅师 绝象鉴禅师
  瑞岩方山宝禅师 永 宗本禅师
 西岩慧禅师法嗣
  天童东岩净日禅师
 无学元禅师法嗣
  蒋山月庭忠禅师
 育王珙禅师法嗣
   (第 0376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