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佛部
疑万年后。而尚未足许。何预判之。为不愿时哉。】

「详此经文。足除忧悔。勿怀管见。不达通经。」

晋王献之
传曰。管中窥豹。时见一班。通经。众机通
信之经。】

「第十二依摄大乘论。会释别时义者。论云。唯由发 (第 0114b 页)
为人说法
了也且道说个什么诸人不知山僧不妨举似挥拂
子云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底闻来始得亲。

六溪后堂领 王献之居士
祈子请上堂问请法拈槌
即不问子归就父是如何师云西风一阵来落叶两
三片进云恁么则一回相见一回新师云且过 (第 0366b 页)
意则无所不通耳(五非唯此三下总结万行相资之义况般若下
况结深玄言不得一行无此君者借外典语𣈆书中说
王献之
好竹到处即皆树之
人问其故答云人生不得一日无此君耳意在虚心贞节岁寒不移今明万行不得
暂时而无般若)
(第 0084a 页)
下反成前义。五非唯下总结万行
相资之义。六况般若况结深玄。言不得一
行无此君者。借外典语。晋书中说。 王献之
好竹。到处即皆树之。人问其故。答云。人生
不得一日无此君耳。意在虚心贞节岁寒
不移。今明万行不得暂时 (第 0314b 页)
 三观元来是祸胎」
#+END_VERSE


* No. 962-A

元享释书(十三年戒)泉涌寺俊芿传曰山阴义铦述不
可刹那无此君赠芿铦号朴翁内外兼明禅教并
通可谓会稽名士葛天民字无怀者也。

睿山沙门秀云不可刹那无此君纂注曰华严疏
曰般若能成万行何法而不用之寂照尽于理极
不得一行无此君耳所以开即万行森然泯则一
不为一得意即无所不通耳钞曰言一得一行无
此君者借外典语晋书中说 王献之
好竹到处即
皆树之人问其故答曰人生不得一日无此君耳
意在虚心贞节岁寒不移今明万行不得暂时而
无般若云 (第 0121c 页)
按清凉云 王献之
误也盖徽之之事也
徽之义之子而 (第 0121c 页)
献之
兄也晋书列传第五十曰王
徽之字子猷尝寄居空居中便令种竹或问其故
徽之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耶本按 (第 0121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