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佛部
张忠
见之曰。此儿有日龙二理。仕官则位至公辅。
为道则振隆大法。恨吾老矣。不得见之。恒少而偏孤。
事后母以 (第 0353c 页)
。尝
与同辈赴请。至中途忽曰。君等衣物留寺中今被窃
矣。急归逐之可免也。众如其言果免。居太山与隐士 张忠
游。忠卒徙太山西北之金舆谷昆崙山。学者造
焉。符坚每致䞋施。其后汰僧。独以朗道行著称不入
𢯱括之例 (第 0324a 页)
如言即反果有盗焉。由其相语故得无失。
朗常蔬食布衣。志耽人外。以伪秦符健皇
始元年。移卜泰山。与隐士 张忠
为林下
之契。每共游处。忠后为符坚所徵。行至华
阴山而卒。朗乃于金舆谷昆崙山中。别立
精舍。犹是泰山 (第 0354b 页)
房出。春秋六十七矣。时又有沙门僧楷。
与睿公同学。亦有高名云。

释道恒。蓝田人。年九岁戏于路。隐士 张忠

而嗟曰。此小儿有出人之相。在俗必有辅
政之功。处道必能光显佛法。恨吾老矣。不
得见之。恒少失二亲 (第 0364b 页)
剖禅师作园头
* 圆通秀
* 芙蓉为投子典座
* 净因成枯木
* 佛心才 张安道
见楞伽
* 雪堂见父母
* 典牛牧牛颂
* 佛灯珣号骂天
* 开福宁见妒
* 应 …… (第 0685b 页)
善知识眼在甚么
处。拂袖而出。见昭默。昭默纳之。未几。遂契黄龙之道。
昭默以大法任之。

○乐全先生 张安道。
庆历中守滁州。至一僧舍。见梵
夹齐整。怪取阅之。乃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恍然如获
旧物。细观笔画手迹。宛 (第 0687b 页)
咸见五
色光从睿房出云。

释驳论一卷

右一卷。沙门释道恒撰。恒蓝田人。年九岁时。
曾戏于路。隐士 张忠
见而嗟曰。此小儿有出
人之相。在俗必有辅政之功。处道必能光
显佛法。恨吾老矣不得见之。恒少失二亲。事 (第 0081c 页)
凭。非什门下。有僧䂮者。甚俊恐是字误)而恒标降于八人。犹负翼
亮之才(道恒京兆人。九岁出家。为隐士 张忠
嗟曰。此小儿有出人之相。在俗有辅政之功。在道有光显
之德。事后母甚孝。博综经书。佐罗什译经。道标亦雅 (第 0597c 页)
子真无恨矣。后常以西方为任。临终合掌瑞光出云。
* 释駮论
右沙门道恒撰。恒京兆人。年九岁为隐士 张忠
嗟曰。此小儿有出人之相。俗有辅政之功。道有光显佛法。恒少事后母以孝闻。手自书缋供奉。二十游刃佛理学该 (第 0254b 页)
读者或不能句,而况遗文以得义,忘义以了
心者乎?此其所以寂寥于世,几废而仅存也。
太子太保乐全先生 张公安道,
以广大心,得
清净觉。庆历中尝为滁州,至一僧舍,偶见此
经,入手恍然如获旧物。开卷未终,夙障冰解, (第 0479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