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史傳部類
事彙部類
唐广弘明集辩惑篇总目

* 魏陈思王辩道论 晋孙盛
圣贤同轨老聃非大贤论 (第 0118c 页)
晋孙盛
叙道反讯老子疑问
* 南齐沈休文均圣论并难及解
* 叙列王臣滞惑解
* 元魏太武废佛法诏 …… (第 0118c 页)
辩惑篇第二之一(卷五)


* 辩道论魏陈思王曹植子建
* 圣贤同轨老聃非大贤论晋秘书监 孙盛安国
老子疑问反讯 (第 0118c 页)
晋孙盛
均圣论齐常侍沈约(陶隐居难并解)

*** 辩道论魏曹植

夫神仙之书。道家之言。乃云。傅说 …… (第 0118c 页)
。则
备见梁法苑集。然统括道源精究仙录。诈妄
尤甚。故著论以详云。

*** 圣贤同轨老聃非大贤论 晋孙盛安国

顷获闲居。复申所咏。仰先哲之玄微。考大贤
之灵衢。详观风流究览行止。高下之辩殆
可髣髴。夫大圣乘时。 …… (第 0119b 页)
欲执今之有。以绝古之
风。吾故以为彼二子者。不达圆化之道。各矜
其一方者耳。

*** 老子疑问反讯 晋孙盛

道经云。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故常有欲以观
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
玄众妙之门。

旧 …… (第 0120a 页)
者失之为者
败之。而复云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或执或
否。得无陷矛盾之论乎。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孙盛
曰。夫有仁圣必有仁圣之德。迹此而
不崇。则陶训焉融。仁义不尚。则孝慈道丧。
老氏既云绝圣。而每章辄称 …… (第 0120c 页)
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
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处其
实不处其华也。 孙盛
曰。老聃足知圣人礼乐。非玄胜之具。不
获已而制作耳。而故毁之何哉。是故屏拨礼
学以全其任。自然之论。 (第 0121a 页)
。随略迎都。于霸
上比丘今见在新寺。由此观之。有佛事于齐
晋之地久矣哉。所以不说于三传者。亦犹于
孙盛
之史。无语称佛而妙化实彰。有晋而
盛于江左也。

或问曰。若诸佛见在一切洞彻。而威神之力
诸法自在。 (第 0012c 页)
光曜殊常随路迎睹于灞上。比丘今见辛
寺。由此观之。有佛事于齐晋之地久矣。所以
不说于三传者。亦犹干宝 孙盛
之史无语称
佛妙化实彰。有晋而盛于江左也。

* 文宣王书与中丞孔稚圭释疑惑并笺答+(也)【宋】【元 (第 0072a 页)
史而究。为宗教戈矛哉。嗟乎。韦昭仗
正书落窖坑。崔浩触讳族冤骈覆。至使贞臣节士。默
标张俨之文。私存 孙盛
之本。木天金马阱厕盈途。岂
如旃檀林边。可以逍遥撰述。大圆海畔。从无意外风
波。人鬼天龙俱供笔削。闼 (第 0555b 页)
害平
仲。大戴小戴共姓殊名。大冠小冠同字异氏。
统其前后著述而编轴弥盛。或二马两班玄
晏抱朴蔡雍刘向 孙盛
王充。逮防氏七录
王家四部。案梁武皇帝。使阮孝绪等。于文德
政御殿撰文德政御书。四万四千五百馀卷。 (第 0541c 页)
何故耶。良以博识
既寡信保常迷。今则通观具瞻义必爽开前
惑。且夫其流易晓。阚泽之对天分其理难。
回。 孙盛
之谈海截。然犹学未经远情弊疏通
邪辩逼真能无猜贰。孔丘之在东鲁。尚启虚
盈。十商之据西河。犹参疑圣。 …… (第 0363b 页)
试事一
* 前魏时吴主崇重释门为佛立塔寺因问三教优劣事二
* 魏陈思王曹植辩道论附 晋孙盛
老聃非大贤论附 (第 0363b 页)
晋孙盛
老子疑问反讯附
* 元魏君临释李双信致有兴废故述其由事三 …… (第 0363b 页)
呗凡六契。见梁释僧祐法苑集。然统
括道源精搜仙。录奸妄多奇终归饰。诈其
前论所委辩当明矣。 晋孙盛
撰圣贤同轨老聃非大贤论

顷获闲居。后申所咏。仰先哲之玄微。考大
贤于灵衢。详观风流究览行止。高下之 …… (第 0365c 页)
御今之有。逸民欲执今之有以绝古之风。吾
故以为。彼二子者不达圆化之道。各矜其一
方者耳。 晋孙盛
老子疑问反讯

道经云。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故常有欲以
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
又玄 …… (第 0366b 页)
云。执者失之为
者败之。而复云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或执
或否。得无陷矛盾之论乎。绝圣弃智民利百
倍。 孙盛
曰。夫有仁圣必有仁圣之迹。此而
不崇则陶训焉融。仁义不尚则孝慈道丧。老
氏既云绝圣。而每章辄称圣人。 …… (第 0367a 页)
劣哉。礼者忠信之薄
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
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处其实不处其华
也。 孙盛
曰。老聃足知圣人礼乐。非玄胜之
具不获已而制作耳。而故毁之何哉。是故屏
拨礼学以全其任。自然之论岂不 …… (第 0367b 页)
妖天下
之善一也。而或师或妖。天下之正道一也。而
云正复为奇。斯反鄙见所未能通也。

集论者曰。盛字 安国。
有说云即东晋名士绰
之后也。祖则魏名臣之子荆也。绰有显论。
才学所推闻之前史盛为名父之子。仕晋为
(第 0367c 页)
斯言妄矣。孔
老之教。治世少用。不达性命唯说现世。止
可称为贤人(暗符班固九等人表老子列在贤人之阶及 晋孙盛
有老子非大贤论文在广弘明集也)
佛之垂范。穷尽死生善恶之本。深达幽明性
命之道。千变万化神圣无方。此 (第 0763b 页)
嘉宾)
* 问后识追忆前识(释慧远什答)
* 神不更受形论(庾仲初)
* 更生论(罗君章 孙安国
难罗答)
* 习凿齿难
* 神不灭论(郑道子)
* 桓君山新论论形神书与何彦德论感果生灭 (第 0329b 页)
神不更受形论(庾仲初)
* 更生论(罗君章 孙安国
难罗答)
* 习凿齿难
* 神不灭论(郑道子)
* 桓君山新论论形神
* 书与何彦德 …… (第 0085a 页)
僧悯法师戎华论
* 玄光法师辩惑论
* 刘协灭惑论
右第五卷。
* 罗君章更生论 孙盛
难罗重答
* 郑道子神不灭论
* 远法师沙门不敬王者论五篇
* 远法师沙门袒服论 何镇南 (第 0093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