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釋家類
別集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般若部類
第十二卷(先不音)

** 第十三卷

痏痏(诸书作侑籀文作炜案通俗文于鬼反痛声曰𢈓惊声曰㒄音 于简
反律文从口作喡喂二形非也籀音除
救反)


** 第十四卷

中析(又作𣂔同思狄反声类析劈也说文破 (第 0691c 页)
见耶。犹然书之欲见。而未及见耶。若明见而
后书。则不待操觚。全经巳具。如临宝镜。又岂淋漓翰
墨。区区 于简
牍文字之间耶。若因书而后明见。则现
前日用。妙境全彰。似悬珠网。又岂昏沉业识。茫茫于
水月空华之界耶 (第 0681c 页)
师竺潜。讲般若于禁
中。尝著屐至殿中。人聚观叹道德高风。初
不省有市朝。时简文辅政。沛国刘惔尝遇
于简
文座中。嘲曰。道人亦游朱门乎。对
曰。君自见朱门。贫道以为蓬户。及辞还剡
山。支遁寓书求买沃州小岭归 (第 0523a 页)
第十三卷

痏痏
诸书作侑[廿/(禾*(哭-犬+田))]文作帏案通俗文
于罪反痛声曰痏惊声曰㒄㒄音 于简
反律文从口作喡喂二形非
也[廿/(禾*(哭-犬+田))]音除救反。

*** 第十四卷 (第 1047a 页)
师交契有年。深知巅末。十八犹负薪。二十始
薙染。未当学问。而能言之亹亹者。不亦难乎其难哉。
因弁数语 于简
端。以明法师之专心净土。绝不以宗
教接人。正是善宗者不言宗。善教者不言教也。后之
学者。当知无宗之非 (第 0552a 页)

人西逝。丁未余适金陵。见九要板燬散。爰有重
刻之举。谨奉灵峰西斋诗选本编为第八简。刻
老人所制赞 于简
端。颜全书为十要。原诗三卷
而中下两卷于七言气格稍不称。致使文人有
英气者未免错过希粟之谈。细玩之天 (第 0725a 页)
劫后之奇遘
也。余欲无言可乎。亦乃吾兄吾侄护持慧命之心。远
且殷矣。德玉遂合掌加额。谨赘数言。再拜弁 于简
(第 0119b 页)
不一。用是旁蒐博考。折衷于二编。而参订之。删其
烦芜。增所未备。以成全书。其用心也。可谓勤矣。至 于简
牍所载互相印證之语。罕譬曲喻。为说甚夥。
而其大指要归。亦惟欲袪迷惑。以复性真。不越乎
闲邪存诚牗人 (第 0327a 页)
。盖亦心传冥契之迹耳。发明后学。自兹
而始。孰谓不可以集录哉。维其金章玉句。历涉梁隋
之来。虽尝间著 于简
编。尚亦未精于笔削。故不能表
表暴白于世。至 我宋勃兴。 圣圣相继。 祖述既
彰于 洪烈。 睿證咸极 (第 0269c 页)
之。尚谁尤哉。今因禅师之请。乃恳
切为缁素通言之。知我罪我予皆不能辞矣。

宋景濂护法录堪续传灯。兹 于简
首略载二篇。以
便观览。其护教编后记一篇。具载纲目卷初。 (第 0575b 页)
户外。不容终默。故当正座举扬。或随叩而酬
以法要。或因理而毕其绪言。门人蹑音辄为
纪录。岁月未几。溢 于简
编。惟悟本正脉。粗续
而仅存。大阳本宗。几[倖-干+贝]而复起。阅世三四。至
是绍隆。迅雷当空。震彻 (第 0057b 页)
 迥然居者不知春。」
#+END_VERSE

黄梅东山演和尚语终


* 附录序文(三首)

盖闻。言语道断。而未始无言。心法双亡。而率
相传法。有得兔忘蹄之妙。无执指为月之迷。
故宗师起而称扬。若尺棰取之不竭。学者从
而领悟。如连环解之无穷。教外别传道斯为
美演师和尚。游方寖久。询请无私。周旋黄檗
之庭。践履白云之室。常心是道。信手成金。红
粉佳人。发最上之机。金色头陀。无容身之处。
念聪明咒。唱太平歌。皆诸方之所未闻。后人
之所警策。其他妙语不可殚论。广 于简
编。庶
为龟鉴云耳。知台州黄岩县事。张景脩序。

粤自灵山拈出。葱岭传来。天下丛林。分枝布
叶。石霜 (第 0668c 页)

如第八识中含种无异(此同前段执性德同色心)又说真性除
无明有差别义(即同此段执法性本有染)往往形 于简
牍。疑误
后生反谤圆文。却谓方便。菩萨悬知今日。垂
此对治。善哉大士悲救何甚。傥无悛意。确乎
迷情。 (第 0383b 页)
(此同前段。执性德同色心)。又说真性除无明有差别义(即同此段。
执法性本有染)
。往往形 于简
牍。疑误后生。反谤圆文。却谓
方便。菩萨悬知今日。垂此对治。善哉大士。悲救何
甚。傥无悛意。确乎迷情 …… (第 0685a 页)

音颇。不可也。


音欧。水浮泡也。


音允。消亡也。

简牍
书版也。古无纸。有事书之 于简
牍。


音干。止也。改也。迁也。


音駉穷。关户之木也。

𠩋
音尺。破斥也。

富楼那 (第 0692a 页)
荷雨余与师昆季也行则同行坐则
同坐不待尝鼎见脔而知其味矣遂读师日录得沾
玄化廓清五蕴赞叹莫及乃作序弁 于简
端一法不
立即證菩提须知此事不在语言上炜一拳搋破祖
师关看从上一夥汉从那里来见我。


康熙岁在巳 (第 0011a 页)
守难去法门分谊忍不能家师
叔幸旋祖院明仗护持斗山在望兹有恳者先师心
苦平生所遗法录未经刊刻且缺只字题 于简
端揣
非大方无由借重仰希大檀越垂念梓桑不吝金玉
弁以数言俾知我酆陵慈棹尚荡漾于洪波浩渺间
也亮以后生 (第 0336c 页)

如无价明珠照耀南北机辩呈童寿之锋文彩擅贯
休之誉洵直接杨岐之脉独踞高峰之堂矣敬于翻
阅之下书数语 于简
端读是编者宁以余言为河深
也哉。

梅槎洪图光拜题






** 大笑禅师语录序

大慧老人以金 (第 0321a 页)
一片婆心
得以昭揭于天下今日宗风之日即于滥得聚云之
冢孙为之砥柱狂澜可以克昌厥后而勿替也特书
之以附 于简
端。


大清康熙戊申上元日南浦养元居士谭诣题于云
安之静修斋 (第 0691b 页)
师诸会法要为上堂为晚参为小参为
拈颂为法语为诗偈为书问为机缘若干卷己卯秋
高弟宗上以所付梨枣者匈余弁 于简
端余愧非杨
大年警拔无宋学士设施然久知禅师名兹又获睹
其大全有淹古贯今之识无组章绘句之痕揭毒鼓
于当 (第 0091c 页)
何患杨岐正脉不大光曜于后五
百岁哉复嗟叹久之下座。

戊申元日上堂五祖演师翁一生念聪明咒唱太平
歌广 于简
篇五百年中领其旨者千万有馀山僧虽
是他家屋里孙子质性鲁钝朝朝暮暮千咒万咒只
是不得聪明至若太平歌向来 (第 032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