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密教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敦煌寫本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經集部類
因是自
性。果即变果也。五由三有无分别。由变异入
自性故无分别也二十五谛。自性是本。从自
性生智。从 智生
我慢。我慢生五唯量。五唯
量成五大。五大成十一根。五唯量即五尘。
五大即四大加空。十一根等五根上加手 (第 1005c 页)
。故离分
别得无生生。故是生如来家也。三以定为胎
者。胎能含养儿满十月故生。由定能含养众
行故无分别 智生。
即是佛子生。四大悲为乳
母者。乳母能资养儿。大悲利他即复资养成
我众行。若不为利他则同二乘。岂成大行 …… (第 0995c 页)
为门能令通达
诸法本故。于一切法无不通达微细。后方便
作唯识观。虽明无倒一义义兼得后三。既从
无分别 智生。
又更生胜品智。岂得无前三
义。

论本云为除灭共本阿梨耶识中一切有因诸
法种子者。此下第一明二智用。 …… (第 0996b 页)
外。成身根为内外。于自为内。于他为外。又根
尘相对为内外。识通内外。后智见生死同幻
化可解。从正体 智生
故言清净。清净本所流
故也。

释论曰故不可依见闻觉智相判诸法为实有
者。此显应依智不依识。识著倒相 …… (第 0996c 页)
。谓能平
等安置于心不令散乱高下。即是心法令心
于一境法等摄住离于沈浮。二持诃那。旧言
禅那。此翻为 智生。
以能引生智惠故也。又翻
为善思。能善思量生六通慧故。又人心不高
下颠倒不啖味故名善思。三者称三摩拔提 …… (第 0997a 页)
待之乘为真
实胜乘也。无分别智以法界为根。体为知根。
从知未知根生故。又名有根。有未知欲知根
从如实 智生。
又论缘因解性生亦名有根。能
生后智及进后加行智故。亦名有根。有当体
名有根。何以然。得此智故馀智灭。 (第 0999b 页)
。于他有不成因难。
二然所立意下。顺释非其难。文中有二。初破意是无
为。然所立意。且非无为。是立宗。 智生
因故。是立因。犹
如色等。是同法喻。如是句下。举能作因差别。皆是无
常。證意定非无为也。言同异性者。 …… (第 0722b 页)
理教下。结破定
执。前立量中又二。初立二量。以破智境。二举二量因。
次破智境须非最胜。初立量云。如是 智生。
虽无如上
所说分别者。是立宗。言如是 (第 0725a 页)
智生
者。是分无别 (第 0725a 页)
智生
也。此是有法。虽无如上所说分别者。谓虽无如上所
说。所取能取相见二分。分别而言有识体。真如为智
所缘 (第 0725a 页)
云何为定。
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谓
观德失俱非境中。由定令心专注不散。依斯
便有决择 智生。
心专注言显所欲住即便能
住。非唯一境。不尔见道历观诸谛。前后境别。
应无等持。若不系心专注境位便无定 …… (第 0968b 页)
 离二取相故」
#+END_VERSE


释曰。此显第三通达位也。若时菩萨于所缘
境无分别智都无所得。不取种种戏论相故。
尔时乃名实住唯识真胜义性。即證真如智
与真如平等。俱离能取所取相故。能所取
相俱是分别。有所得心戏论现故。故无相分
而有见分。说无相取不取相故。虽有见分而
不分别。说非能取。非取全无。虽无相分而可
说此带如相起。不离如故。如自證分缘见分
时不变而缘。此亦应尔。变而缘者便非亲證。

如后得智有分别故。加行无间此 智生
时。体
会真如名通达位。初照理故亦名见道。然此
见道略说有二。一真见道。谓即所说无分别
智。实證二空 …… (第 0977b 页)
解脱。三苦类智
忍。谓智无间无漏慧生。于法忍智各别内證。
言后圣法皆是此类。四苦类智。谓此无间无
智生。
审定印可苦类智忍。如于苦谛有
四种心。集灭道谛应知亦尔。此十六心。八观
真如八观正智。法真见道无间解 …… (第 0977b 页)
违二执故方得初
起。后十地中执未断故。有漏等位或有间断。
法云地后与净第八相依相续尽未来际。妙
观察 智生
空观品二乘见位亦得初起。此后
展转乃至上位。若非有漏生空观品或无心
时皆容现起。成所作智成佛初起。以 (第 0980c 页)
。释不行义。渐则永
断不行。顿则永伏不行。若法智不现。法执犹起。问
法空智果。虽不现前。生空智现前。 智生
执尽。云何
犹起。释云。生空智与法执。不相主对。故不相违。 …… (第 0618a 页)
第七恒
行不共。无明内执我。令六识等行施时。不能达三
轮体空。

补遗 馀识所无。摄论云。谓能障碍真 智生
愚。此 …… (第 0620c 页)

定体。智依此生。而为业用。

△次转释(二)初释体用。】

「谓观得失俱非境中(至)依斯便有决择 智生。


【音义 谓观如理不如理。及俱非境中。由定势力。
令心专注。而不散乱。依 (第 0634a 页)
智生
故。是彼依。 (第 0634a 页)
得。说名寻思。若即于此果 智生
时。决定了知假有
实无。名如实智。如是于义自性差别。说亦应尔。名
义相异下。谓有问曰。何故名义各别寻 …… (第 0723c 页)
智。应有分别。既异后得。明知有
见分。无相分也(文)

△次广释(二)初释位名。】

「加行无间此 智生
(至)初照理故亦名见道。」

【音义 清凉释云。此智者。即无分别智。体者通也。
会者达也(开蒙云。 (第 0726a 页)
常非断言离边中。基云。总论诸教三世。有
三。一道理三世。即依种等曾当现位。立三世故。二
神通三世。至 智生
时法尔皆有达三世用。非妄皆
实。实能所缘唯在现在。三唯识三世。谓如现识似
三世现。虽实唯识道理二种。 (第 0063b 页)
带彼相。名所缘故。此无分别。与
后得殊。故必无相。若有相者。应同后得。非亲證故。】

「加行无间。此 智生
时。体会真知。名通达位。初照理故。
亦名见道。」

【释位名也。从加行位更无间隔。根本智生。名为见 …… (第 0025c 页)
三苦类智忍。谓智
无间。无漏慧生。于法忍智。各别内證。言后圣法。皆是
此类。四苦类智。谓此无间。无漏 智生。
审定印可。苦类
智忍。如于苦谛。有四种心。集灭道谛。应知亦尔。此十
六心。八观真如八观正智。」

(第 0026b 页)
句。徵也。依何智者。起论之体。莫先于智。无智
不能起论。故佛法中。智为根本也。斯则因明论。六
因之中 智生
因也。以有智故有义。有义故立言。故 …… (第 0554b 页)
有二种。谓
生因。了因。生因如种生芽。了因如灯照物。然此二
因。各有三种。生因三者。一。言生因。二。 智生
因。三。义
生因。了因三者。一。智了因。二。言了因。三。义了因。广
如彼疏。然此因支。离十四过。方为 …… (第 0556a 页)
次先标比量者。以论宗经故。比量者。谓
藉众相而观于义。众相者。谓因三相。由彼为因。于
所比宗义。有正 智生。
了知有火。或无常等。今言正
道理者。为简一切邪谬因故。若因不正。宗义亦邪。
由是故言正道理也。
现量 (第 0556b 页)
境界性者。此是体熏。以表体相无二。故标
中则先体后相。释中则先相后体。如何熏习。以能
为境界。牵彼 智生。
即是熏义。非直下。蹑前也。亦乃
下。正释也。前则本觉。熏令起智。智。即始觉也。此乃
对智。成所观境。 (第 0662a 页)
。抱载还阙。鸟兽相随。喜跃跄跄
土择吉日。册位太子。后让故婆娑。不即王
位。因金樻而出。乃姓金氏。阏 智生
热汉。汉生
阿都。都生首留。留生郁部。部生俱道(一作仇刀)
生未邹。邹即王位。新罗金氏自阏智始。 (第 0966a 页)
功用可施故曰等觉到等觉巳了知
法位皆空依前只是旧时人故云始获金刚心中初乾
慧地也所以善财初参文殊者以 智生
智也即乾慧心
也逮得历过五十三员知识复蒙文殊摩顶者终归于
智也即初乾慧地也又诣普贤而记者得妙觉之用也 (第 0171a 页)

灵山所嘱我法堑城徒知崇奉匮民敛怨国是用倾
岂佛注误执事迷理世实听荧大清启运云开佛日
首出我 皇圣 智生
知爰在幼冲总握乾纲神武不
杀怀绥以德揉此万方勤俭斯躬勉勉大禹翼翼汉
文金玉为度克明克类克长克君古训是 (第 0305b 页)
炤用无缺。

*** 汾阳昭禅师

穿过百丈席。捞得空潭月。狮子踞地坐。来者胆皆裂。
三诀起干戈。十 智生
枝节。异僧为法来。特请勤宣说。

*** 雪窦显禅师

横经穷丛。机辨风驰。一入智门。丧尽所赍。拂子 (第 0499b 页)
(二合引)尾湿嚩(二
合)
目契毗药(二合入)萨㗚嚩他(上引)(上)(去)暗恶
(入)

即时住于 智生
三昧而说出生种种巧智百光
遍照真言曰(金刚合掌舒臂顶上时时摇动亦阿阇梨□有秘契可口决者)

归命(一 (第 0142c 页)
地所不共。所谓身无漏过。口无语罪。念无失
念。离八法。一切法中舍。常在三昧。是入地六品具足。
复从是 智生
六足智。三界结习。毕竟不受故。欲具足。
一切功德。一切法门。所求满故。进心足。一切法事。一
切劫事。 (第 0035a 页)
根。六地中
有世间第一法。次第起无漏人。是名苦法忍。
未曾见始见能忍故说忍。是初忍无碍道。次
第苦法 智生。
实知苦相。苦法智解脱道。是二
心缘欲界系苦。未知忍无碍道。未知智解脱
道。是二心缘色无色界系。苦习尽 …… (第 0973a 页)
著。五
下分结尽得阿那含。五上分结尽得阿罗汉。
是色无色界中诸馀结。使缠缚是说心调。如
金刚定次第灭 智生。
是时得阿罗汉果。是最
上有离欲无碍道。亦最后学心是金刚定次
第。初无学灭 (第 0973b 页)
智生。
我诸生尽灭。我得阿罗汉。
一切结尽大小烦恼断灭。是说阿罗汉。一切
人天中应受供养。是名阿罗汉。是无学 (第 0973b 页)
始已来为
邪见所恼,今證见谛,尽一切五邪皆悉无
馀,不坏信见今始成就。以此因缘,令人现世
得福。大尽 智生
所以令人得现世福者,众
生从无始来为痴爱慢所恼,今得尽智,三
垢永尽。以此因缘,令人得现世福。若出灭 (第 0547b 页)
定体
也。定由明持。故名定心住。
△六不退心。】

「定光发明明性深入唯进无退名不退心。」

【前是 智生
定。今是定生慧。慧即明也。由明慧深入
以明其理。有进无退。故名不退心。
△七护法心。】

「心进安然 (第 0715a 页)
。既离对待方除戏论。初约
菩提简生灭云菩提心生者。向来不悟菩提今悟
菩提故曰生。分别情忘是生灭心灭。 智生
惑灭既
成对待岂非生灭法乎。遣此生灭方成无功用道。 …… (第 0708a 页)
。若有下更约自然简生灭。
言若有者非相似之若。谓情计不忘复立自然。如
是则名自然心生生灭心灭。此仍指 智生
惑灭为
生灭也。上云灭生俱尽即俱灭也。又须遣之故云
此亦生灭。此生灭与上 (第 0708b 页)
智生
惑灭不同。乃指自然
为生。 (第 0708b 页)
智生
惑灭俱灭为灭。前简缘修为因缘生灭。
今贬自然亦归生灭。以亦是对待法耳。次云非生
灭者名为自然释成自然 (第 0708b 页)
是生灭义。疑云。何故自
然亦是生灭。释云。对彼 智生
惑灭称无生灭者为
自然岂非是对待法乎。对待即生灭也。犹如下立
喻。如地水火风和合成一譬第二重中 (第 0708b 页)
智生
惑灭
之义也。虚空非合号曰本然譬上无 (第 0708b 页)
智生
惑灭之
自然也。就喻既成对待。法中可知。所以本然之计
决不可立故云非然。和合之计亦不可立故非合。
(第 0708b 页)
然俱离承上文和合本然二俱远离而说。是离
第二重中无 智生
惑灭之自然。与 (第 0708b 页)
智生
惑灭之和
合耳。离合俱非者。离即离然离合。合谓并离亦非。
即不离也。夫离合离然既非对待巳是正义。今又 (第 070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