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禪宗部類
論集部類
經集部類
密教部類
法華部類
 灵隐德海禅师 天宁景昙禅师
 虎丘永禅师
径山度禅师法嗣
 径山净伏禅师 天童坦禅师
 玉山德珍禅师(不列章次)
山愚禅师
法嗣
 宝叶源禅师 虎丘云禅师
径山月禅师法嗣
 南叟茂禅师
育王弥禅师法嗣
 育王德明禅师
径山及 (第 0656a 页)
张约斋入道话。颂曰。一击钟声透耳根。三
千刹海一时昏。贼从赤肉团边去。明日依然不离门。

*** 径 山愚禅师
法嗣

**** 苏州府虎丘閒极云禅师

久依虚堂于径山。居第一
座。一日宝叶源。请益虚堂德山末后句 (第 0534c 页)
 虎丘寿永禅师

山愚禅师
法嗣
 虎丘云禅师 定水妙源禅师
 灵石芝禅师(无传)
径山月禅师法嗣
 南叟茂禅师 云谷庆禅师(此 (第 0392a 页)

师曰。金峨山高多少。曰不见顶。师呵斥之。一日升座。
举世尊拈花公案。其僧言下有省。

*** 径 山愚禅师
法嗣

**** 越州定水宝叶源禅师

象山陈氏子。秉具观方。遇僧 (第 0166b 页)
  灵隐东屿德海禅师 天宁竺云景昙禅师
  虎丘东洲寿永禅师 举约齐居士
 径山度禅师法嗣
  径山虎岩净伏禅师 天童竺西坦禅师
 径 山愚禅师
法嗣 (第 0376c 页)
皆不可坏。不坏。即常住
也。以所信之境。不可坏故。使能信之心。亦不可坏。
能所相称。俱名不坏。故经云 妙信
常住。是也。

△二列释。】

「一者。信根本。

所谓乐念真如法故。

二者。信佛有无量
功德。 (第 0705b 页)
处处无穷受用何妨再进一步踢破生死关截断凡
圣路此界他方人间天上任尔施为何分僧俗若也
会得棺材瞠眼原非 妙信
步超方须自行。

举火一生一死大须难结角罗纹火内看欲问李君
何处去翩然端直到河南。

为五台庵澄源起 (第 0263b 页)
半点处处无穷受用何妨再进一步踢破生死关截断凡圣路此界他方人间天上一任横行何分僧俗若也会得棺材瞠眼原非 妙信
步超方须自行」
#+END_VERSE


** 举火
#+BEGIN_VERSE
「 一生一死大须 (第 0297c 页)
自性相是为不取。决绝生灭以守真常。常
光融明现前不息。根尘识心二俱销落。寂然息机诸
幻无性。云何所住 妙信
纯真。真信明了忆念无遗。习
气发化纯真精进。智慧精纯何有妄习。智明寂湛妙
体常凝。由定光明深入无退。 (第 0355a 页)
须得真正见地。方才是妙。
故曰重发真妙。真妙真心也。如本得真正见地。决
定信知此心是妙是常住法。故曰 妙信
常住。若信
此心常住。便无有妄想颠倒为所知障矣。故曰一
切妄想。灭尽无馀。且所知障断。则妄想不生矣。 (第 0714c 页)
如是信。信如是心。了无虚妄。乃名纯真之心。得此
心信。安住不动。故其第一名信心住也。既然获此
真心 妙信。
则于谛理。无不明白。莫不了然。故一切
根尘识法。莫不互圆而互通矣。所以阴不能覆。处
不能局。界不能隔 …… (第 0582a 页)
未能通一以精明。此言发化
精明者。正见功夫增进之相也。故此唯以真精真
明之妙性。而进趣熏发真清真净之 妙信。
所以惟
精惟明。惟进惟趣。故名第三为精进心也。心精现
前者。即蹑精进心也。纯以智慧者。乃功夫增进之 …… (第 0582b 页)
。初发心时。
便成正觉。成就慧身。不由他悟者。此也。心中发明
等者。蹑前发心住中心精发晖也。以前心精 妙信。
虽属性修功用。然未浑融。意谓。前来虽能发心。然 (第 0583a 页)
「从真妙圆重发真妙。 妙信
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馀。
中道纯真名信心住。」

【从真妙圆之悟。重发真妙之修。理事并信。故曰妙
(第 0245c 页)
佛净戒。第十能游十方。此十信次第也。
一信心。】

「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圆妙开敷。从真妙圆重发真妙。 妙信
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馀。中道纯真名信心住。」

【乾慧地中虽修中观未證十六刹那。今即以前之
中观发十六 …… (第 0785c 页)
一心中咸具三谛无权非实。故小乘十
六刹那心心皆异。圆教十六刹那心心不异。所以
前名真妙后复名真妙也。 妙信
等者。圆妙信心体
是常住。思量亦有不思量亦有。提起亦有不提起
亦有。能离作辍之病则修性皆常。一切妄想 (第 0786a 页)
家信位。虽与诸经十信名
同。而义实迥别耳。】

「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圆妙开敷。从真妙圆。重发真妙 妙信
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馀。中道纯真。名信心住。」

【此明初信即信根也。行人既有此乾慧心矣。即以
此 …… (第 0493a 页)
如华正开矣。由是 妙信
常住。亲见心佛众生。三无
差别。非同比量之信也。但觉圣凡见息。因果情忘。
凡我想。法想。及非法想。俱 (第 0493b 页)
。则拂实有秽土之迹。而显佛土之本净。移无
缘于他方。拂诸善类自矜与佛同时之迹。召龙女
从海涌显。凡有 妙信。
即具超升之路。拂微类可轻
之迹。光集分身。拂娑婆一化之迹。而彰妙应之普
周。多宝分座。拂生灭隔世之迹 (第 0391c 页)
若有下。以于多劫。广行诸度。所成之德。
与此一念信中所成之德。而校多少。以显超胜。唯
除般若者。以此 妙信。
即是正慧故。言退则无是处
者。由究竟位中。广大功德。皆巳在此一念中具足。
而为明信所持。又况为诸佛冥 …… (第 0410b 页)
初一颂。初二句。明
法器本净。
次二句。明器所贮之德。以结前。其有下
一颂。正申明久修行人。始能发此 妙信。
则显浅行
人。不能无疑矣。如是下三颂。明此人不独具信。更
能发愿思齐。若有下。二颂。复申明能信之所以 (第 0410c 页)
 南无香手佛 南无寂静智佛 南无妙心佛
 南无功德庄严佛 南无增上行佛 南无智
意佛 南无功德山清净声佛 南无摄集佛
 南无 妙信
佛 南无日见可力佛 南无功德
王光明佛 南无法不可力佛 南无离诸疑
奋迅佛 南无称王佛 南无摄诸根佛 (第 0227c 页)
「应当归命南方无量佛。

「南无爱照佛 南无名称佛 南无信功德佛
 南无清净智佛 南无宝功德佛 南无 妙信
香佛 南无胜园佛 南无胜仙佛 南无宝
智佛 南无甘露威德佛 南无信藏佛 南
无月上胜佛 南无龙步佛  (第 027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