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佛部
居士昔在京都作大金吾时盛传于海内至于归家
修建石宝山道场善名甲于天下想欲处阴以息技
冠于林下以为终身 逸老之 计不意。
朝廷搜访人才而韬光不住所以挺身出来任事于
思石地方而为宪副此思石等士民之有望也始当
时贫 (第 0506b 页)
修建石宝山道场善名甲于天下想欲处阴以息技
冠于林下以为终身 逸老之 计不意。
朝廷搜访人才而韬光不住所以挺身出来任事于
思石地方而为宪副此思石等士民之有望也始当
时贫 (第 0506b 页)
故旧悉遭乱离存
没者几思返故居且欲归省聚云祖塔于是取道
灵峰过楠木岭门人为师预于忠之岸南建庆忠
院为 逸老之 所而总戎袁公联宇闻师入境三致
书欲得一见师由是率众渡江馆于玉山之竹庵
精舍袁公一见倾投于四月八日率门 …… (第 0672b 页)
逸老 之所乃于七斗峰之下选一旧绅故址拟创
而新之师曰学道人鸟食鱼居流行坎止吾尝笑
诸方置一院子如蚖蛇之恋窟 (第 0674b 页)
没者几思返故居且欲归省聚云祖塔于是取道
灵峰过楠木岭门人为师预于忠之岸南建庆忠
院为 逸老之 所而总戎袁公联宇闻师入境三致
书欲得一见师由是率众渡江馆于玉山之竹庵
精舍袁公一见倾投于四月八日率门 …… (第 0672b 页)
逸老 之所乃于七斗峰之下选一旧绅故址拟创
而新之师曰学道人鸟食鱼居流行坎止吾尝笑
诸方置一院子如蚖蛇之恋窟 (第 0674b 页)
有山堪卓锡无声无望好徘徊于今衲被蒙头坐日对长江捲雪堆」
#+END_VERSE
** 黄龙落成为 逸老之 意次福昌禅师韵
#+BEGIN_VERSE
「 辟开三要及三玄宇内闻声别有天已构一椽念祖德未施大手 (第 0302b 页)
#+END_VERSE
** 黄龙落成为 逸老之 意次福昌禅师韵
#+BEGIN_VERSE
「 辟开三要及三玄宇内闻声别有天已构一椽念祖德未施大手 (第 0302b 页)
。
就金公陵谢过焉。为公立功德宝田三十结于
鹫仙寺。以资冥福。寺乃金公讨平壤后。植福
所置故也。非末 邹之 灵。无以遏金公之怒。
王之护国不为不大矣。是以邦人怀德。与三
山同祀而不坠。跻秩于五陵之上。称大庙云 (第 0966b 页)
就金公陵谢过焉。为公立功德宝田三十结于
鹫仙寺。以资冥福。寺乃金公讨平壤后。植福
所置故也。非末 邹之 灵。无以遏金公之怒。
王之护国不为不大矣。是以邦人怀德。与三
山同祀而不坠。跻秩于五陵之上。称大庙云 (第 0966b 页)
天童室中视子为巳
有。病僧岂肯妄加染污。每请每辞。子为天童入塔重
事先出山归途访旧知止于江上。病僧为 逸老之 计
访船。子旧迹泊舟于云间。子得音抱目疾而来相见。
于苇蓬之下将归。复拈香请曰。音可不才。未久侍和 (第 0672b 页)
有。病僧岂肯妄加染污。每请每辞。子为天童入塔重
事先出山归途访旧知止于江上。病僧为 逸老之 计
访船。子旧迹泊舟于云间。子得音抱目疾而来相见。
于苇蓬之下将归。复拈香请曰。音可不才。未久侍和 (第 0672b 页)
异日山灵震动一众皆惊师谓众曰此山
当代矣后于八月四日以常住事委无颖副寺以明
月堂委印曰此明月堂是病僧 逸老之 处法玺西堂
当守之至深夜呼印入室以大衣如意及藏经 慈
旨常住文券书偈付之曰此乃佛祖慧命子当护持
病僧 …… (第 0772b 页)
会相国岂凡金公时方兵备南瑞往参师
于龙沙写师像赞之癸未署方融玺法玺印为东西
首座复以明月堂曰此乃老僧 逸老 之处法玺西堂
汝当守之至深夜呼入明月堂中以法衣一顶如意
一柄及藏经。
慈旨文券并书偈付之曰佛祖慧命 (第 0774a 页)
当代矣后于八月四日以常住事委无颖副寺以明
月堂委印曰此明月堂是病僧 逸老之 处法玺西堂
当守之至深夜呼印入室以大衣如意及藏经 慈
旨常住文券书偈付之曰此乃佛祖慧命子当护持
病僧 …… (第 0772b 页)
会相国岂凡金公时方兵备南瑞往参师
于龙沙写师像赞之癸未署方融玺法玺印为东西
首座复以明月堂曰此乃老僧 逸老 之处法玺西堂
汝当守之至深夜呼入明月堂中以法衣一顶如意
一柄及藏经。
慈旨文券并书偈付之曰佛祖慧命 (第 0774a 页)
林下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予以从心之
年。正如长庚晓月。光影能几时。且西山庐阜。林泉相
属。皆予 逸老之 地。何必有诸己然后可乐邪。未几即
拽杖过天台。后终于华顶峰(真牧集)。
佛印
南康军云居佛印了元禅 (第 0494c 页)
年。正如长庚晓月。光影能几时。且西山庐阜。林泉相
属。皆予 逸老之 地。何必有诸己然后可乐邪。未几即
拽杖过天台。后终于华顶峰(真牧集)。
佛印
南康军云居佛印了元禅 (第 0494c 页)
决与先贤伸道义」
#+END_VERSE
高庵退云居。圆悟欲治卧龙庵为燕休所。庵云。林下
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且西山庐阜。林泉相属。
皆予 逸老之 地。何必有诸已然后可乐耶。拈云。此乃
不牵累之举。然彼图庵居而侈快乐者。聆此能无愧
于心欤。颂云。 (第 0529b 页)
#+END_VERSE
高庵退云居。圆悟欲治卧龙庵为燕休所。庵云。林下
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且西山庐阜。林泉相属。
皆予 逸老之 地。何必有诸已然后可乐耶。拈云。此乃
不牵累之举。然彼图庵居而侈快乐者。聆此能无愧
于心欤。颂云。 (第 0529b 页)
林下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予以从心之
年。正如长庚晓月。光影能几时。且西山庐阜。林泉相
属。皆予 逸老之 地。何必有诸己。然后可乐耶。未几即
拽杖过天台。后终华顶峰(真牧集)。」
【高庵退云居院。圆悟勤祖 …… (第 0569a 页)
晓月不现一样。我的光影。亦犹
是也。岂能久乎。且西山庐阜。诸处山林泉井。咸相
连属望。都是我可以燕休 逸老 之地。又何必认定
是我的。然后可以安乐耶。居无何。即拽拄杖。游天
台山。后迁化于华顶峰焉。其风汜道貌 (第 0569a 页)
年。正如长庚晓月。光影能几时。且西山庐阜。林泉相
属。皆予 逸老之 地。何必有诸己。然后可乐耶。未几即
拽杖过天台。后终华顶峰(真牧集)。」
【高庵退云居院。圆悟勤祖 …… (第 0569a 页)
晓月不现一样。我的光影。亦犹
是也。岂能久乎。且西山庐阜。诸处山林泉井。咸相
连属望。都是我可以燕休 逸老 之地。又何必认定
是我的。然后可以安乐耶。居无何。即拽拄杖。游天
台山。后迁化于华顶峰焉。其风汜道貌 (第 0569a 页)
林下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予以从心之
年。正如长庚晓月。光影能几时。且西山庐阜。林泉相
属。皆予 逸老之 地。何必有诸已。然后可乐邪。未几即
拽杖过天台。后终于华顶峰(真牧集)。」
【高庵和尚既退云居。圆 (第 0666c 页)
年。正如长庚晓月。光影能几时。且西山庐阜。林泉相
属。皆予 逸老之 地。何必有诸已。然后可乐邪。未几即
拽杖过天台。后终于华顶峰(真牧集)。」
【高庵和尚既退云居。圆 (第 0666c 页)
引圭璋
之重。恭承钧召。义切凫趋。一锡未飞。千峰尚隔。恭惟
众护法一刹金汤。八闽山斗。青盐白酒。天高 逸老之
风。晋字唐诗。家衍善传之宝。千匝金回兰若地。躬迓
仙云。一茎草建蕊珠宫。亲闻天语。门迎五柳。疑看火 (第 0383c 页)
之重。恭承钧召。义切凫趋。一锡未飞。千峰尚隔。恭惟
众护法一刹金汤。八闽山斗。青盐白酒。天高 逸老之
风。晋字唐诗。家衍善传之宝。千匝金回兰若地。躬迓
仙云。一茎草建蕊珠宫。亲闻天语。门迎五柳。疑看火 (第 0383c 页)
慰虔思谨启。
护法居士王业浩钱养庶洪瞻祖刘九功吴继志
钱受益钱震泷周兆斗闻涞宋守一严调御顾懋
樊 邹之 峄闻启祥严武顺宋楚望王克家李兆勋
龚五韺张墉洪吉臣余大绶方杰姚奇钱德昌
钱喜起洪吉晖陆焘洪吉符闻启祯 (第 0502b 页)
护法居士王业浩钱养庶洪瞻祖刘九功吴继志
钱受益钱震泷周兆斗闻涞宋守一严调御顾懋
樊 邹之 峄闻启祥严武顺宋楚望王克家李兆勋
龚五韺张墉洪吉臣余大绶方杰姚奇钱德昌
钱喜起洪吉晖陆焘洪吉符闻启祯 (第 050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