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中觀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大集部類
本緣部類
。善用不思议观以治之也。】

「象曰。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明罚即所以敕法。如破境即所以 显德
也。】

「初九。屦校灭趾。无咎。象曰。屦校灭趾。不行也。」

【夫噬嗑者。不论世法佛法。自噬噬他。 (第 0419c 页)

谓知者。不但一一识其多少之名。当一一见其大小
之实。实即心光所到之界分。所谓量也。(疏钞谓寄数 显德
分齐为
宗。是也。以分齐二字。诠解量字。显豁呈露极矣)
心本无量。全体真空。理法界
也。对物起用为知 (第 0734c 页)
女。若具大乘根器者。早巳共登彼国。
不劳弹指矣。其中下根器者。未免诸佛再赐慈悲
出相开导。

△徵名 显德。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舍利弗。彼
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 …… (第 0924b 页)
彼国。
弥陀是主。一经之义。俱以阿弥陀佛寂光三昧。晓
了世人。而示圣号万德洪名。其义深广。应为阐扬 显德。
尔时佛放身光。德光。戒光。定光。肉髻光。智慧
光。三昧光。接引光。一切无量无尽光。普照十方无
量世界 …… (第 0924b 页)
△总结理义极乐。】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上文所言。光明 显德。
声闻弟子菩萨。力行种种庄
严。皆以阿弥陀佛愿行功德成就实相。亦如日月
光华。普天匝地。照破众生一切迷 (第 0926a 页)
三总结
* 二正报(二)

* 初化主(二)

* 初徵名
* 二 显德(二)
初名含多义(二)

* 初光明无量
* 二寿命无量
* 二道成远劫 (第 0602a 页)
不圆。
理心涉事。何事不理。

○二译人。】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疏】姚秦标代。三藏 显德。
罗什出名。译之一字。结成
能翻人也。

【钞】出处始末备前。兹不重录。古称什师。七佛以来
译经师也。 (第 0624b 页)
虚空
界。是故虚空界中。普皆说法。

○二正报(二)
初化主二化伴。

○初化主(二)
初徵名二 显德。
○初徵名。】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

【【疏】上明依报之胜。而依从正生。 …… (第 0651a 页)

思惟也。旋其意识。扣巳而参。思之又思。思尽还源。
思无所思。全身即寿即光。何论彼佛此佛。

○二 显德(二)

初名含多义二道成远劫。

○初名含多义(二)
初光明无量二寿命无量。

○初光明无量。】

(第 0651b 页)
译人者。刘宋。西域三藏法师。畺良耶舍译也。刘宋。
标代。姓刘。国号宋。南北朝时也。西域。约处。三藏。 显德。
通经律论故。佛法诲众。名为法师。畺良耶舍。此云时
称。出名。译者。翻梵成华也。表行。名义集云。耶舍 (第 0428a 页)
△次译人。】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

【姚秦。标代。拣非周之嬴秦。南北朝之符秦也。三藏 显德。
通经律论。称曰三藏。弘范三界。名为法师。罗
什。出名。具云鸠摩罗耆婆。此云童寿。童年有耆德
故。什者 …… (第 0887a 页)
【徵有二意。一前略出名。未详义相。二依义既广。正
相例然。故问云何。
△次 显德
二。一名含二义二。初
无量光。】

「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
为阿弥陀。」 (第 0891b 页)
华座想。」

【考證
释迦毗楞伽宝
此云能胜。

八万四千光
相及随行好及光明。皆八万四
千者。因障 显德。
故成此数。佛居凡地。具于八万
四千尘劳。皆见实相理智。故能示现相好光明。
故云八万四千。】 (第 0605c 页)
禅宗何论于果。故智者叹云。呜呼。聋
騃。若为论道。伪说滋漫。难可纪矣。】

「法身有断德。迩因断惑而 显德。
故名断德。」

【天台云。法身不显。过在无明。故曰。法身流转五道。
法身既显。功由断德。故曰。出缠名 (第 0306b 页)
 净慈智顺禅师
缙云真禅师法嗣
 灵鹫宝金禅师
龙池宁禅师法嗣
 季山仁奉禅师(此后无传) 报本诏洪禅师
 芙蓉志恭禅师  显德
诏善禅师
慈化琼禅师法嗣
 香严思聪禅师 寂照导禅师
 广德东山旻禅师(无传)
颐庵儇禅师法嗣
 西 (第 0384c 页)
呵。铁牛撞倒须弥山。个
段风光今古同。师预定逝期。趺坐水中化去(万如微嗣)

*** 荆溪紫云报恩 显德
大木训禅师

江都季氏子。久历
讲肆。后参博山来。宝华忍。古南门。机契龙池微。受记
莂焉 上堂。举简 …… (第 0357c 页)
头。不知那个无思算。吃著通
身冷汗流。师曰。圆通老汉。可谓谦光顺物。枉直兼美。
美则美矣。善则未善。 显德。
不开生药铺。不卖死猫头。
终日鼾鼾地。从教得自由。祇如山僧恁么道。与圆通
相去多少。云开古道家声远。 (第 0357c 页)
  万松响谷彻禅师 盘山大博乾禅师
  南禅古镜符禅师 白云曦昆玉禅师
  如如古鉴彰禅师 涌卐断疑果禅师
   显德
大木训禅师 天如大歇芳禅师
  善庆化中庆禅师 万寿瑞明震禅师
  龙池素严渊禅师 南岳尼季总彻禅师 (第 0386a 页)
比凡夫)不无。故理无不契。(不比太虚)理无
不契。故万德斯弘。心想都灭。故功成非我。」

【以明离过 显德。
以彰圣心本无涉求也。以灭妄想。
又非无知。乃离二边之过。故能證一真之理。故云
理无不契。以證一真法界 (第 0365b 页)
理应不空。即是常也。若妄执遍计于理无
者。即失情有。故是断也。乃至非有非无皆具上失。
上巳护过。今当 显德
者。真如是有义。何者。迷悟所
依故。不空故。不坏故。真如是空义。堕缘故。对染故。
真如是亦有亦无义。 (第 0100a 页)
生灭相示者。生灭相内
有诸过患。但举其本。故名业识。对此诸患。说诸功
德也。此云何示以下。别对众过以 显德
义。文相可
知。

△以下第二别释用大之义。于中有二。总明。别释。】

「复次真如用者。所谓诸佛如来 (第 0228c 页)
。违自顺他亦有二义。一隐自真体义。二
显现妄法义。此上真妄各四义中。由无明中
返对诠示义。及真中翻妄 显德
义。从此义得
有本觉。又由无明能知名义。及真中内熏义。
得有始觉。又由无明中覆真义。及真中隐体
义。 (第 0412c 页)
曰法界。此曰一心。谓此一心。
是法之性。故曰法界。随义立名。体元无异。故以一
心为法界体。
初二句。 显德
相。寂。谓无声。寥。谓无色。
虚则中无妄染。旷谓宽遍十方。冲即是深。竖通三
际。包即容受一切无馀。博 (第 0562b 页)
他。亦有二义。一。隐
自真体义。二。显现妄法义。此上真妄各四义中。由
无明中反对诠示义。及真如中翻妄 显德
义。从此
二义。得有本觉。又由无明中能知名义。及真如中
内熏义。从此二义。得有始觉。又由无明中覆真义 (第 0609a 页)
之行。一一翻
对妄染。以显性上河沙功德。如以智慧。翻破无明。
显成性上大智慧光明义等。是知修行。盖为 显德。
故约所成以解修行。据此。则不唯名深心。亦得名
广大心。以万行齐修故(广也)。皆彻心源故(深也)。今 …… (第 0692c 页)
边。不可穷尽。离分齐相。皆实也。此既是
权非实。故不出耳。馀详华严玄谈。

△次别。

【记】前但直 显德
满位彰。今则具明二智满相。及显
无明顿尽等。即是明前心相中。二心(真。方便也)圆满。一
(业识)(第 0701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