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釋家類
淨土宗部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圣君启政」
#+END_VERSE



*** 感应缘(略引五验)


* 燕臣庄子仪
* 汉王如意 汉灵帝
汉宣帝
* 又 (第 0628b 页)
汉灵帝

燕臣庄子仪无罪。而简公杀之。子仪曰。死者
无知则已。若其有知。不出三年必使君知之。
期年简公祀于租泽 …… (第 0628b 页)
上还。道
中见物如苍狗攫后腋。忽而不见。卜之云。赵
王如意为崇。遂病腋伤而崩(右二验出冤魂志) 汉灵帝
数游戏于西园。令后宫婇女为客舍
主。身为商贾行至舍间。婇女下酒。因共饮食
以为戏乐。盖是天子将欲失位 …… (第 0628b 页)
。盖因母后之亲。十八年而山
东贼樊子都等起。实丹其眉。故天下号曰赤
眉。于是光武以兴于其名曰秀。至于 灵帝

平元年。而张角起置三十六万众。数十万人
皆是黄巾。故天下号曰黄巾贼。故今道服由 (第 0628b 页)
汉中平三年八月。怀陵上有万馀雀。先极悲
鸣已因乱斗相杀。皆断头悬著树枝枳棘。到
六年 灵帝
崩。夫陵者高大之象也。雀者爵也。
天诫若曰。怀爵禄而尊厚者。自还相害至灭
亡也(右二验出搜神记)(第 0724c 页)
 谁见不留连」
#+END_VERSE


*** 感应缘(略引十二验)


* 周隐王二年地暴长
* 夏秦周汉时山亡
* 汉哀帝时有灵树变
* 汉建昭五年有大槐树变 汉灵帝
有二樗树变
* 汉光和年时有灵草变
* 晋永嘉年时有偃鼠出怪
* 吴先主时有灵树出变 …… (第 0769a 页)
橐乡社有大槐树。吏伐断之。其夜树复
立故处。说曰。凡断枯复起。皆废而复兴之象
也。是世祖之应耳。 汉灵帝
嘉平三年。右核别作中有两樗树。
皆高四尺。其一株宿昔暴长。长一丈馀。粗
大一围。作胡人状。头目鬓发备 (第 0769b 页)
。厥妖牛生五足。

汉景帝中六年。梁孝王畋北山。有献牛足出
背上者。刘向以为牛祸思心霿乱之咎也。至 汉灵帝
延嘉五年。临沅县有牛生鸡。两头四
足。

晋大兴元年三月。武昌太守王谅。有牛生子。
两头八足两尾共一 (第 0821a 页)
 违逆恣瞋怒
 但令恶不亡
 地狱无今古」
#+END_VERSE


**** 感应缘(略引二验) 汉灵帝
宋皇后无宠。而居正位。后宫幸姬众
共谮毁。初中常侍王甫。枉诛勃海王悝及
妃。妃即后之姑也。甫恐后怨之 (第 0858c 页)
。乃与太中大
夫程何共。搆后执左道祝诅。 灵帝
信之。遂
收后玺绶。后自致暴室而以忧死。父及兄弟
并被诛。诸常侍小黄门在省閤者。皆怜宋
氏无罪。帝后 (第 0858c 页)
但肉微冷。群贼幸之。致相妒忌。然后事觉。

汉令支县有孤竹城。古孤竹之国也。 灵帝

和元年。辽西人见辽水中有浮棺。欲斫破之。
棺中人语曰。我是伯夷之弟孤竹君也。海水
坏我棺椁。是以 (第 1002c 页)
五卷

(一)安帝(二)二十一祖婆脩盘头

(三)桓帝(四)安世高至洛(五)二十二祖摩拿罗

(六) 灵帝(七)
竺佛朔至洛(八)黄巾作叛

(九)献帝(十)牟子理惑论(十一)汉史范晔论释
(十二)袁宏论佛(十三) (第 0478c 页)
印王起塔。当后汉桓帝十九年乙巳岁也。

(丁未) 改永康。

大教至东夏一百年矣。

(六 戊申)  灵帝宏
改建宁(章帝玄孙。渎亭侯苌之子。十二即位。己巳四月崩南宫。寿三十
四。葬文陵)
在位二十二年(宝武立之 …… (第 0510a 页)
(己巳) ○(益州黄巾马相自称天子○黄巾贼起。鬻狱卖官。宦者卜常侍弄权。天下大乱)

洪农王辩 (灵帝
子即位。改元光熹○袁术收阉人无少长斩之。又改昭宁。太原牧董卓入朝。
因废帝为洪农王。寻又杀之。立陈留 (第 0510b 页)
王为少帝矣)在位一百七十日。

(九 庚午) 献帝协改初平 (灵帝
中子。昭宁九年九月。董卓废皇子辩立之。九岁即位)
位三十年(董卓自称太师。劫土迁都长安。三年王允吕 …… (第 0510b 页)

修经传诸子。书无大小靡不好之。虽不乐
兵法。然犹读焉。虽读神仙不死之书。抑而
不信。以为虚诞。会 灵帝
崩后天下扰乱。独
交州差安。北方异人咸来在焉。多为神仙
辟谷长生之术。牟子常以五经难之。道家
术士莫 (第 0510b 页)
以秦皇汉武甘心不息。劳心竭思所
在追求。终莫之致。退恨于后。故有栾大徐
氏之诛。然其道惑人效学非一。 灵帝
置华
盖于濯龙。设坛场而为礼。及张陵授道于
鹤鸣。因传天宫章本千有二百。弟子相授
其事大行。斋祠跪拜 (第 0547b 页)
以秦皇汉武甘心不息。劳心竭事所
在追求。终莫之致。退恨于后。故有栾大徐氏
之诛。然其道惑人效学非一。 灵帝
置华盖于
濯龙。设坛场而为礼。及张陵受道于鹄鸣。因
传天宫章本千有二百。弟子相授其事大行。
斋祠跪拜 (第 0105a 页)
章帝十三年 和帝十七年。

安帝十九年 顺帝十九年。

桓帝二十一年  灵帝
三十一年。

献帝三十年。

对曰。后汉书云。光武拨乱反政。明帝致治
升平。民无百里之忧。吏无出门之 (第 0165b 页)
部六十九卷见在摩诃般若咒下三十七部四十九卷阙本)
优婆塞支谦字恭明。一名越。大月支人也。祖父法度以 汉灵帝
世率国人数百归化。拜率善中郎将。越年七岁骑竹马戏于邻家。为狗所齧胫骨伤碎。邻人欲杀狗取肝傅疮。越曰。 (第 0489b 页)
既修经传诸子。书无大小靡不好之。虽
不乐兵法。然犹读焉。虽读神仙不死之书。抑
而不信。以为虚诞。是时 灵帝
崩后。天下扰乱。
独交州差安。北方异人咸来在焉。多为神仙
辟谷长生之术。时人多有学者。牟子常以五
(第 0001b 页)

祖跏趺寂然奄化。鹤勒那与宝印王阇维之。
敛舍利起塔供养。当此后汉桓帝之世也(正宗记) 灵帝

宏。章帝玄孙。河间孝王曾孙也。年十二。窦
太后立之。陈蕃多力焉帝乳母赵娆(音袅)及诸
女。尚书中常侍 …… (第 0768a 页)
诬植。诏皇甫嵩讨角嵩
与角弟梁战。大破之斩梁。角先已病死。剖棺
戮尸传首京师。

** 少帝

辩。 灵帝
子。中平六年四月 (第 0768b 页)
灵帝
崩。帝即位。年
十四。何太后临朝。封皇弟协为陈留王。宦官
蹇硕欲诛大将军何进而立协。中军校尉袁
绍因 …… (第 0768b 页)
平六年四月。帝即位。改元永汉。又改
光熹。又改昭宁。后仍作中平。六年十月帝废。

** 献帝

协。 灵帝
中子。董卓逼帝迁都长安。焚毁洛阳
宗庙。初平元年正月。关东州郡皆起兵讨卓。
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典 …… (第 0768c 页)
(今河东山西道彰德路也。禹贡冀州之域)
后迁洛阳。初武王操字孟德。山东沛国谯人。
父嵩官至太尉。祖腾 汉灵帝
中常侍。嵩乃腾
之养子。操于汉末为东郡太守。董卓乱关中。
操迎汉帝都许州(今隶汴梁路也)后进操爵为魏 (第 0770a 页)
张之穹隆也经作弓或作弓皆误书字也)

箜篌(上苦红反下胡沟反乐器名也世本云师延所作靡靡之音也汉书云 灵帝
好胡服作胡箜篌也二字并从竹
空侯皆声也)


𢹂索(上户圭反切韵提也又离也说文从手巂声也经文作携或 (第 0961c 页)
陇反说文云病也释名云
肿钟也谓热所钟也从肉重声)


箜篌(上苦红反下胡钩反字菀云箜篌本胡乐也汉书云 灵帝
好胡服作胡箜篌也世本云师延所作靡靡之音也
出于[濮-(仁-二)+彳]上取空国之侯名也)。

** 根 (第 0972a 页)
业为出世间 孝灵
芝照公称为近代大乘导师信哉
临寂念佛坐化。

宋知礼号法智居南湖述妙宗钞大彰观心观佛之
旨每岁二月望 (第 0089b 页)
三昧经。支谶传梵语。河南孟福张连 笔受。

**** 汉优婆塞安玄者

安息国人。性沈鸷。博极群书。 灵帝
末至洛阳。以功称骑都尉。而以荷法为巳任。与沙门
严佛调出法镜经。玄口授梵语。而佛调笔受。

佛调临 (第 0074a 页)
意也。乃延颈受刃容无惧色。少年杀之。观
者填陌。莫不骇其奇异。已而神识还为安息
王太子。游化中国。值 灵帝
末关洛扰乱。乃振
锡江南云。我当过庐山度昔同学。行达䢼(音恭)
亭湖庙。此庙旧有威灵。商旅祈祷能分风 (第 0949a 页)
 (癸卯)六 (甲辰)七 (乙巳)八 (丙午)九 (丁未)永康元(支敏度录云。世高此年译修行道地经七卷或六卷)

(戊申) 灵帝
(章帝玄孙立二十二年。号建宁元。佛入涅槃至此七百七十七年) (己酉)二 (庚戌)(世高译经至此年 …… (第 0034a 页)
 (丁卯)(康巨于洛阳译问地狱事经一卷魏文帝生) (戊辰)(高僧传云。古维摩诘等六部经合十卷。并临淮严佛调于洛阳出之) (己巳)(正月改光嘉元。十月改昭宁元十二月改永隆元)

(庚午)献帝协 (灵帝
子立三十年。号初平元。二月董卓劫帝令还长安袁绍起兵勃海。孙坚起兵江南。佛〔入〕-【宋】【元】入涅槃至 (第 003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