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般若部類
未尝与语。一夕大雪。光立庭砌。及晓雪过其膝。后
传法为二祖。
○传衣
见上。

* 续录 崇祯皇帝
遐升礼忏表

伏以贞元运变古今之局何常。天泽分彰上下之名
素定。寸心具不磨之义。大易有无妄之灾。欲效 (第 0722c 页)
一喝咄缩头去。于
是四山各各懡㦬而退。拈起袈裟角曰。还见么。自从
卢老收归后。须信人人总有之。 毅宗 烈皇帝
小祥
升座。黄阁帘垂紫罗帐。合体极尊贵未尽。今时须知
向上更有一人。逍遥行鸟道。摆手出玄途。混迹类中 (第 0536b 页)
潭岂怖卧龙吟。江河淮济同归海。钗钏瓶盘共
一金。纵有虚空广长舌。宣扬不尽圣恩深。

弘觉忞禅师。毅宗 烈皇帝
小祥。升座。黄阁帘垂。紫罗
帐合。体极尊贵。未尽今时。须知向上更有一人。逍遥
行鸟道。摆手出玄途。混 (第 0020b 页)
室中请益老
人多方属意时谓云和尚曰营山少年将来振兴
径山之道者非此子而谁汝宜留意焉。 思宗烈皇帝
崇祯元年戊辰 (第 0666c 页)
思宗
(第 0666c 页)
烈皇帝
崇祯元年戊辰]]

师二十六岁秉具于朝阳老人由是三学精练甘
粗粝倍辛勤冬夏一衲祈寒溽暑不以为劳炎日 (第 0666c 页)
到此竭力不
能赞一词只得将本色住山语支塞一上品字柴头
黄砂罐窄大叶茶香水声啧啧大家庆贺太平年不
道是 崇祯皇帝
底圣力卓拄杖下座。

申勖庵居士请上堂非雨非烟山漠漠为瑶为玉树
玲珑半醒半睡老僧眼对客看花兴不同乃拈 (第 0136c 页)
密云禅师语录卷第十(年谱附)   庶十
继住明州天童寺嗣法门人道忞编
[[date:毅宗 烈皇帝
崇祯元年戊辰][毅宗 (第 0593b 页)
烈皇帝
崇祯元年戊辰]]

师六十三岁以谢事告诸檀越将为拂衣
之举时徐中丞从治朱侍御泰祯曹侍御
谷皆再挽莫回 (第 0593b 页)
檀越有汪南溟万浅源诸公荷担大事
有荆国樊山王为伽蓝主者彼时兴扬佛法大振真
风莲峰亦可谓西江第一席也  思宗
年来有融公
舍座主远继二大师芳猷座主先从五乳憨山先师
披剃亦尝参黄檗念禅师为憨先师室中密契与贯
之毕 (第 0703b 页)
 世态如棋局转乖新符莫换我痴呆恩沾水土难为答剩朵青山好活埋」
#+END_VERSE


** 哭  崇祯帝

#+BEGIN_VERSE
「 天崩地陷民无主万窍怒号鬼亦哀大宝花阑归本位还期果熟下生来」
#+END_VERSE


** 是 (第 0695a 页)
年三月十九日逆暴犯阙  崇祯帝
投缳煤
山惟司礼大监王之心跟随跪帝膝前引带
扼脰同死数日后葬于田贵妃墓之斜独襄
城伯李国桢一人往送国 …… (第 0695a 页)
「 由来版荡见忠臣急难宁无鱼水亲手种御桃三万实其中两个见全仁」 崇祯帝
殡于东华门侧覆以蓬厂莫有敢往哭
者惟二沙门在傍诵经长伴帝柩

#+BEGIN_VERSE
「 举国皆 …… (第 0695a 页)
天庭大义还他草莽臣宠辱不惊能取义一时感尽读书人」
#+END_VERSE


** 时有卖菜者忽见  崇祯帝
柩跪号枢前触首
死义

#+BEGIN_VERSE
「 放下双篮子全身荷大纲满城桃李艳争及菜花香」 (第 0695a 页)
不自满盈。其言曰。彼亲传吾师衣钵者也。盖善知
识之相与以有成也如是。

** 大鉴大通(二)

予又 思宗
门赏鉴许可。抑扬与夺。越格超情。不可以
世法之是非论也。石巩之得所传也。曰。三十年张弓。
只射得半个 (第 0071b 页)
复曰又像个和尚同行闻之俱笑
此行果获游泮人皆以为童子之言必应孰知做
和尚直应今日也。 思宗烈皇帝
崇祯元年戊辰 (第 0760b 页)
思宗
(第 0760b 页)
烈皇帝
崇祯元年戊辰]]

师十五岁父母谋与完姻本邑翰林陈公师岳父
也以长女结姻后遂失元配继娶某氏待前子女 (第 0760b 页)
而瑞世耳 上曰御河之南有台明称南台朕今
改之所谓瀛台也宫城之北有山明称煤山朕今改
之所谓景山也煤山即 崇祯帝
投缳之所语毕潸然
复歔欷叹息曰 (第 0294a 页)
崇祯帝
亦英主惜乎有君而无臣不
幸为李闯窘迫毕命于此殊为可恨然明制过于文
法太严下情上阏睽隔不通未免有壅蔽之 …… (第 0294a 页)

之情明庭反是固及于亡即先帝亦口舌喜怒进退
臣工殊乏知人之鉴 上曰知人则哲自古为难者
也怪他不得第 崇祯帝
极聪明却不信有佛法将宫
中累叶所崇事象设命人使麻绳铁索拖曳而出其
媟渎神明如此若我朝于三宝决不敢少有 …… (第 0294a 页)
 上遂使学士以孔颜乐处问渔渔答云满座春风又
以向上一事千圣不传为问答云我者里用者閒家
具不著 上大喜特召至孚斋赐坐与茶命作孚斋
说为刊布中外焉。

上出狩昌平回为言明之诸陵规模弘敝工费浩繁
当日用金非数百万不可其中龙神结聚堂局周正
唯长陵最佳可惜朕去迟了数百年合抱苍松翠柏
砍伐几尽朕己特下严旨仍加护植矣但 崇祯帝

寝湫隘不堪合朕自捐金修葺奈国用匮乏思谕明
臣共襄厥事师曰伐陵断脉古今通弊以元世祖之
仁明不能忘情 …… (第 0294b 页)
 上逐部翻揭至师语录问山翁莫是老和尚别号么
师曰不敢又问老和尚原号木陈此何意义师曰本
婺州山名赵州门下有从朗禅师者住此忞景慕赵
州高风窃比门弟子为私淑诸人耳 上曰文集名
布水台何也师曰庐山有瀑布游人题咏最多李青
莲所谓银河倒挂三石梁者是也旁有峰笋削与瀑
齐上平如砥可坐十数人故名布水台瀑之上为黄
岩寺蒙山道明归宗智常咸居于此忞出家开先住
静黄岩文集因遂托其名 上复展阅见其中有荐
严毅宗 烈皇帝
疏 上曰毅宗莫不是 (第 0294c 页)
崇祯帝
么师
曰然 上曰本朝谥 (第 0294c 页)
思宗
非毅宗也师曰忞僻远疏
虞闻江南谥如此而不知本朝有别谥也 上曰此
亦何妨复披简见禅灯世谱 上曰此书老和 (第 0294c 页)
 上乃命侍臣研墨即席濡豪擘窠书一敬字复起立
连书数幅持一示师曰此幅何如师曰此幅最佳乞
赐道忞 上连道不堪师就 上手撤得曰恭谢
 天恩 上笑曰朕字何足尚 崇祯帝
字乃佳耳命侍
臣一并将来约有八九十幅上一一亲展视师时觉
上容惨戚默然不语师观毕 上乃涕洟曰如此明
(第 0297b 页)
身婴巨祸使人不觉酸楚耳又言近修明史朕敕
群工不得妄议 崇祯帝
又命阁臣金之俊撰碑文一
通竖于隧道使天下后世知明代亡国罪由臣工而 (第 0297b 页)
崇祯帝
非失道之君也师曰先帝何修得我
 皇为异世知己哉。

上一日语师闻江南下户之家生子则育生女即淹
杀是何 (第 0297b 页)
骚何如世年千朝酒说甚天寒百衲裯姜桂从来晚益烈愿同宝掌寿吾曹」
#+END_VERSE


** 毅宗 烈皇帝
哀词

#+BEGIN_VERSE
「 扰扰劳生罪日繁九重闻己懈天恩云车自去狩玄圃玉历谁传守帝籓山锁 (第 0313b 页)
京人非物异一触目警心之间所谓欲哭则不可
欲泣近妇人因歌写怨聊摅愤懑抑岂知有百世下
从而讽咏之哉我毅宗 烈皇帝
以英明之主数直凶
危家亡国破宗庙丘墟此天地人神所痛心疾首于
甲申三月十九之变也维今癸巳去前莫春十阅星 (第 0339a 页)
新。而
愿力恩普天均戴者矣。为此冒昧具奏。恳赐下部施
行。忞不胜翘祷待命之至。

* 文疏 烈皇帝
天寿圣节疏

象著龙文。式觇圣人之首出。筹添海屋。爰昭化日之
舒长。体乾健以居贞。梅萼先春早放。歔阳 …… (第 0373c 页)
巍焕。垂衣裳
而朝万国。在在歌咏春风。舞于羽以格有苗。人人跻
登寿域。金瓯永固。宝历尝新。 烈皇帝
荐严疏(甲申仲夏)

龙去荆山。曾动轩臣之哭。天崩杞国。每怀㑋士之忧。
况千邦丧统驭之尊。万姓失大明 (第 0373c 页)
无外之炤。
地天交泰。共酿太和之休。匝地而大有书年。普天而
太平垂象。某无任激切恳祷之至。 崇祯皇帝
遐升礼忏疏

伏以。尧天久运。八纮戴覆育之恩。舜日骤沉。四海失
依怙之主。思修报国之典。聊陈用礿之诚 …… (第 0487a 页)
明之日月。挽回杀运。跻
苍生于仁寿之天。歼灭妖氛。转鸿钧于清宁之宇。某
无任激切恳祷之至。 崇祯皇帝
遐升礼忏表

伏以。天步多蹇。适值震惊之时。帝德难忘。益深孺慕
之悃。隔幽明而寸心弗易。亘今古而大义 (第 0487b 页)
脩请师为母夫人对灵小参
游道场山黄檗隐元琦百山百痴元来省觐举为
立僧秉拂刻五祖演录金粟寺志付尚绶权 思宗皇帝
大行师撒正位罄散钵赀通玄林野和尚
过访师请上堂先为引座款接欢惬著辟谬说冬
脩大雄殿装人天师像𨍏轹严 (第 0187c 页)
。后凡有所问。即诟骂不巳。一夕经行
至五更时。闻松涛大作有省。复力参。遂入堂奥。继
住三峰。

毅宗 烈皇帝。
戊辰崇祯元年。

三峰致和尚寂。

己巳二年。

春。藏和尚结制海虞天宁。制解。四月到万峰。吴江 …… (第 0293a 页)
不全活者。师盖未死
也。

三月律师寂光奉诏南都忏荐
大行皇帝。

天童忞就昆山安禅院启建荐严
毅宗 烈皇帝
道场疏曰龙去荆山。曾动轩臣之哭。天
崩𣏌国。每怀㑋士之忧。千邦丧统御之尊。万姓失
大明之照。仰五岳 (第 0302c 页)
国。

漏言失事

宋寇莱公准。当真宗有疾。事决于后。准以为忧。一日
请问曰。皇太子人所属望。愿陛下 思宗
庙之重。传以
神器。择方正大臣羽翼之。丁谓钱惟演乃佞人也。不
可以辅少主。帝然之。准密令杨亿草表。请 (第 0227a 页)
各传其子孙。齐文定旨。逐语分宗。口传耳授。意想识
知。将曹溪一味醍醐。化为五般毒药。吁可叹也。殊不 思宗
法必合考妣而论之。以分宗子别子。禅门何由
强同。即景德传灯录。有旁出法嗣之名。亦属谬见。佛
说十方薄 (第 020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