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佛部
出
为崇明知县。移吴江。礼三峰汉月禅师称弟子。书问
往复。激发精烈。巳徽授吏科给事中。以言事为辅臣 周延儒 所疾。乃以前在吴江时徵赋不及额。贬二秩
出之外。遂乞归。居数年岁。闭关百日。眷属不相闻。一
日天如忽 …… (第 0284c 页)
。切劘大事。忠愤出于至诚。
其论治一本乎道。不回惑功利。辨邪正贤不肖至严。
不以祸患退屈。崇祯十三年 周延儒 复相。举错失当。 …… (第 0284c 页)
鱼山疾 延儒 所为。因责 (第 0285a 页)
延儒。 所善孙晋.冯元飙.吴昌
时令为 (第 0285a 页)
延儒 陈祸福。 (第 0285a 页)
延儒 日益甚。无何大清兵入塞。
鱼山条上六事不报。及畿辅被兵。诏许官民得请见
言事。鱼山请以军事见。遂言辅 (第 0285a 页)
臣。不称职。专以情面
贿赂用人。坏天下人心术。帝疑其有私。徵诘再三。命
具本。本上帝。方倚重。 延儒 恶其言切。遂下锦衣卫狱
究。主使拷掠惨酷。鱼山更尽摘发 (第 0285a 页)
延儒 所为奸利事。
会给事中姜埰如农亦以直言下镇抚司狱。帝深恨
两人。手诏卫帅骆养性潜毙之。养性谋之同官。 …… (第 0285a 页)
釐然开解。又一月。诸囚以疫得保出狱。两
人预焉。如农遂得出见母数日。帝闻两人出狱。怒复
还之狱。顷之 延儒 得罪赐死。言官多救鱼山者。不听。
而刑部仍拟赎徒。复不许。时崇祯十六年也。明年遣
戍杭州。三月抵戍所 (第 0285b 页)
为崇明知县。移吴江。礼三峰汉月禅师称弟子。书问
往复。激发精烈。巳徽授吏科给事中。以言事为辅臣 周延儒 所疾。乃以前在吴江时徵赋不及额。贬二秩
出之外。遂乞归。居数年岁。闭关百日。眷属不相闻。一
日天如忽 …… (第 0284c 页)
。切劘大事。忠愤出于至诚。
其论治一本乎道。不回惑功利。辨邪正贤不肖至严。
不以祸患退屈。崇祯十三年 周延儒 复相。举错失当。 …… (第 0284c 页)
鱼山疾 延儒 所为。因责 (第 0285a 页)
延儒。 所善孙晋.冯元飙.吴昌
时令为 (第 0285a 页)
延儒 陈祸福。 (第 0285a 页)
延儒 日益甚。无何大清兵入塞。
鱼山条上六事不报。及畿辅被兵。诏许官民得请见
言事。鱼山请以军事见。遂言辅 (第 0285a 页)
臣。不称职。专以情面
贿赂用人。坏天下人心术。帝疑其有私。徵诘再三。命
具本。本上帝。方倚重。 延儒 恶其言切。遂下锦衣卫狱
究。主使拷掠惨酷。鱼山更尽摘发 (第 0285a 页)
延儒 所为奸利事。
会给事中姜埰如农亦以直言下镇抚司狱。帝深恨
两人。手诏卫帅骆养性潜毙之。养性谋之同官。 …… (第 0285a 页)
釐然开解。又一月。诸囚以疫得保出狱。两
人预焉。如农遂得出见母数日。帝闻两人出狱。怒复
还之狱。顷之 延儒 得罪赐死。言官多救鱼山者。不听。
而刑部仍拟赎徒。复不许。时崇祯十六年也。明年遣
戍杭州。三月抵戍所 (第 028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