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說家類
別集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中觀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般若部類
书问

* 与达观禅师(九首)(巳下古本卷六)
* 与妙峰禅师(五首)
* 寄 莲池禅师(二首)
与月川法师
* 与五台空印法师
* 与雪浪恩兄(三首)
* 与无言宗师(三首) …… (第 0462c 页)
卷之二十七

* 塔铭

* 径山达观禅师塔铭(巳下古本卷十四)
* 云栖 莲池禅师
塔铭
* 五台空印法师塔铭
* 卷之二十八

* 塔铭

* 寿昌无明禅师塔 …… (第 0465a 页)

* 汉寿亭侯赞
* 玉峰和尚赞
* 宝峰和尚赞
* 紫柏大师赞(五首) 云栖大师
(五首)
* 无明和尚赞
* 无边和尚赞
* 空印大师赞(二首)
* 绍觉法师赞 …… (第 0466c 页)
云栖大师

* 祭续芳联公文
* 祭𢖉空师文
* 结念佛社文
* 曾九龙对灵小参文 (第 0467c 页)
之。

** 示董智光

董生斯张。生长富贵之室。早发求出生死之心。盖夙
习般若胜缘内薰之力也。先参 云栖大师。
授净土法 (第 0499c 页)
誓不募化。唯行法华忏仪。坚持其愿。而
集者如云。塔工既成。修宗镜堂筑三潭放生池。皆永
明本愿也。余吊 云栖大师。
将往净慈。公料理宗镜堂
为驻锡所。予入门礼永明大师塔。观其精妙细密。经
画如法。纤悉毫末。咸中规矩。 …… (第 0506c 页)
之后。求持经
者为难。然经即佛之法身慧命。非纸墨文字也。且法
身流转五道而为众生。是知能护众生。即护 佛慧
命。
故般若教菩萨法。以度众生为第一。以不住众生相
为妙行。所谓灭度无量无数众生。实无一众生可度。 (第 0506c 页)
宝出现。吾师分身当何时而集耶。令遥闻者。不
禁瞻慕之思也。即有可散之花。亦无神足可遣耳。

** 寄 莲池禅师

往者。某居金色界时。吾师因礼曼室来。承以无缘慈
力。摄受我于冰雪中。使某得以坐瞻光相。深慰夙心。
(第 0548b 页)
腑。而调剂之方。不特砭
膏肓起废疾而巳。以此传家。子孙宝之。当为慧命。非
独墨宝手泽巳也。 云栖大师
了义语序

了义语者。乃直指一心。究竟显了之说也。吾佛出世。
特为众生开示一心。使其悟入。彻法无遗。 …… (第 0602b 页)
久无明眼知识。莫与正之。至
若义学之徒。虚事浮谈。多乖实际。不惟无禅。而教眼
不明。亦无甚于今日也。 云栖大师。
蚤悟唯心。因极力
主张净土。以救末法之弊。自建丛林。身教弟子。日夜
无替者。几四十年。故海内缁白。信 (第 0602c 页)
孝顺一切众生。然则奉佛戒者。不能推及众生。自
昔隋天台智者大师。唐惟宣律师。宋永明大师。至我
明。独 云栖大师
而巳。其放生池。除城中上方。北园。其
外则自赎万工池。而弟子居士虞德园。同大壑法师。
𤀹西湖三潭。 (第 0610b 页)
。公为邑之陈氏子。幼
即喃喃唱佛名。及教习诸业。皆不谙。独志出世。年十
七。礼玉峰庵一源和尚为师。礼 云栖大师
授具戒。复
诣南都。亲雪浪法师讲肆。习贤首教义。苦志七年。己
亥秋。归省母氏。于虞山阳露台。掩关三年 …… (第 0641a 页)
者。乃云栖弟
子广果所建也。果吉安人。早岁茹素。敬事三宝。中年
挈妻子出家。祝发于庐山净业堂。受戒于 云栖大师。
复从古心和尚调练具足。归乡至太和。孝廉罗绍奎。
舍地五亩。建庵请居之。以接纳往来。八年于兹矣。久 …… (第 0642b 页)
体。共转法轮。于是
乎徵矣。因记之以告来者。知此松为法身常住也。后
世傥有损其一毛。即为戕害法身。断 佛慧
命。可不念
哉。

** 庐山金轮峰释迦文佛舍利塔记

佛法自汉永平。始入中国。吴赤乌閒。西域梵师康 (第 0643c 页)
净明沙弥传

沙弥。钱唐黄生也。以临终求剃发。作僧形坐脱。故得
沙弥称。俗讳承惠。字元孚。先皈依 云栖大师。
法名净
明。生平性介。不合俗。不治生产。居乡里。多忤众。即亲
友会。独颓然瞠目而巳。澹无嗜好。山水翰 (第 0680b 页)
金钱币帛哉。心与此法量等虚空。而福亦量等虚空
界矣。

** 题 云栖大师
小像

至人无身。以愿力为身。至人无事。以利生为事。故身
非我有。事非已为。此所以身不能拘。事不能累 …… (第 0686c 页)
也。悲夫。世人之迷。相习食啖而不悟。岂不痛哉。故
圣人戒以不杀。以全佛性。此又不止世间之孝而巳。
莲池大师。
所以普劝放生。以禀佛之心。人能遵而
行之。非特得师之心。适足以尽大孝。全佛性。而为成 …… (第 0686c 页)
命。皆过去之亲因。迷而不知也。众生痴
迷。又不唯食啖。而且以他命网利。以养已养亲。是所
杀者。岂唯断 佛慧
命。抑杀害亲因。向说报在来世。今
观此录。则明明目前现报。人人共所见闻。斯则非断
他慧命。杀已亲因。 (第 0687a 页)
又。

通身血汗。如狮搜绊。迸断情根。卸却重担。外虽城府。
内无崖岸。两眼睁睁。只见者汉。 云栖大师


乘愿力来。居堪忍界。开净土门。了慈悲债。建光明幢。
禀金刚戒。八十年馀半利生。临行落得空无碍。 (第 0719b 页)
门。在昔天台大师。次则永明大师。尝为吏时将。
官钱买生放。以致不死。此目前众人皆知者。自后至
今。唯 云栖大师
能效二师之行。其西湖古为放生池。
今但浚三潭。筑堤作池。取多分之一耳。且西湖从昔
以来。为歌舞地。实 …… (第 0758a 页)
德之海。此则以沙数
之佛。度沙数之众生。其力更大。岂不为最胜之佛事
乎。若由此而兴起。意将来尽此湖为 莲池。
则此方众
生。无论富贵贫贱。一齐同生极乐佛土矣。岂不为妙
行哉。

** 重修龙华寺疏

古杭山水灵 …… (第 0758b 页)
。我顶礼兮展哀慕。阵香
积兮洒甘露。师临机兮愿来赴。光明兮照曜。翘勤兮
延伫。哀哉尚飨。

** 祭 云栖大师


呜呼。师本不生。亦无所去。以力持身。顺因缘故。欲海
波腾。火宅𦦨炽。师展愿轮。特来救济。出示 (第 0760c 页)
刘生读书石湖

心似寒泉色若冰。幽居不让石岩僧。夜烹一滴源头
水。乞火频分照佛灯。

** 寄 云栖大师

长眉鹤发久栖云。麈尾时挥绕鹿群。遥寄旃檀香一
瓣。想师拈对法王焚。

** 寄屠赤水居士

维摩家近 (第 0803c 页)
浪兄北来看予。至台山。不禁其凄楚。信宿而别。冬
结一板屋以居。

四年丙子。

予年三十一。春三月。 莲池大师。
游五台过访。留数
日。夜对谈心甚契。是年予发悟后。无人请益。乃展
楞伽印證。初未闻讲此经。全不解义。 (第 0835c 页)
七十二岁。春正月。下双径吊云栖。时缁白弟
子千馀人。久候于山中留二旬。每夜小参闻法。各
各欢喜。发挥 莲池大师
生平密行。弟子闻之。至有
涕泣。谓予发人所不知者。乃请作塔铭。回时。玄津
法师壑公。同通郡宰官居士。 (第 0845a 页)
云拥菩萨到其庭。欢喜惊醒。适值 云栖大师
到城。于
率诸眷属固求大师光临。师命先作经忏道场四日。
至末日乃往焉。病者恍如梦中所见。遂愈。

(第 0023b 页)
慈照宗主
* 仙潭愚禅师
* 优昙宗主
* 楚峰善奇禅师
* 断云彻禅师 云栖大师
荷叶道人
* 香光子No. 1177
角虎集卷之上
古越云顶山一壑沙门 济能 纂辑
白云 (第 0189a 页)
被三根。圣凡齐游四土。漫天布网捞摝。大地群灵。
苦海驾桥。度尽有缘种类。永明往矣。谁作梯航。余谓。 云栖大师。
悲心智广。乘愿再来。禅净互融为一贯。宗
教博综为圆乘。昔金华宋景濂学士。悟前身为半塘
书经长老即寿师 …… (第 0210a 页)
新定少康
(台岩法师)。永明延寿(智觉禅师)。昭庆省常(圆净法师)。长芦宗赜(慈觉禅师)
至我云栖 莲池大师。
中兴净业。集众大成。为第八祖。
正予所谓。结束百千三昧法门。指归一句念佛要旨。
披六度而严法身。摄群 …… (第 0210c 页)
严也。呜呼。如此自念心佛。须深信此不可思
议解脱法门。始得转身一路。身里出门之生机也。不
则正好参研 云栖大师
弥陀疏钞。其中融通藏海。透
彻化机。而广大悉备。无所不极其至矣。

** 佛日石雨方禅师(嗣湛然澄禅 …… (第 0213a 页)
鸟迹。水面鱼踪。有时
一口吞尽千佛万佛。有时千声万声不离这一佛。
其机其用。神妙难思。如博山老汉。得 莲池
法音。唱
无明曲调。和之者。有雪关訚觉浪盛等。以至散木
一枝。覆盖天下个个妙树。嘉猷深明的旨。刹刹见 …… (第 0214a 页)
有问。师传直指。何得莲境标名。
答曰。虽在宗门。亦以净土兼修耳。后临终。安坐而逝。
谥圆照大师。 云栖大师
赞曰。盖兼之义有二。足蹑两船之兼。则
诚为不可。圆通不碍之兼。何不可之有。况禅外无
净土。则即土即心 …… (第 0215a 页)
之乎者也。或问公何往。公曰生西方去。或
难之曰。若生西方。则又错也。公曰。将错就错。西方极
乐。 云栖大师
赞曰。读无为子颂。所谓参禅见性。而复 …… (第 0216a 页)
三宝。破坏律仪。逼风刀解体之际。当业
镜照形之时。忽遇知识现不思议。剑林变七重之行
树。火车化八德之 莲池。
地狱消沉。湛尔而怖心全息。
天花飞引。俄然而化佛迎之。慧眼明心。香炉堕手。应
谶而莲花不萎。得记而宝 …… (第 0217a 页)
师克勤净土。入定于般若台一十八日。见 莲池
会上
佛菩萨等。水流光明。演说妙法。佛言。汝七日后。当生
我国。出定谓门人曰。吾始居此。三睹圣相。今 …… (第 0223a 页)
称美。有开导人天。续 佛慧
命。融真混俗。振复东林之
语。

师。示众云。盖闻。恒河沙数众如来。弥陀第一。十方微
尘诸佛刹。极乐 …… (第 0225a 页)
圣胎。待时出来。扶持末运。成
熟众生。严净诸佛国土。捷径一条现前。请从这里下
脚。

** 杭州云栖 莲池
袾宏禅师

师。仁和沈氏子。貌古神粹。双眸烱烱。音若洪钟。十七
补邑庠。每书生死事大四字于案头。一日 (第 0226a 页)
省庵法师。为 莲池大师
后一人。故曰莲宗九祖。上下
千载。九人而巳。皆由君子儒而成莲宗祖师也。各有
传略著述。传世。其于儒释 …… (第 0233c 页)
净三藏据小乘宗。横生贬斥。至
若荆溪永明慈云法智。或辩论阐扬。或躬行履践。后
学取信良无惑焉。唯近世 云栖大师。
独不许可。盖恐
末流狂妄。易流邪僻。故为权说以救之。一抑一扬。各
有所以。此诸师宗趣所以差别也。法华 (第 0246c 页)
劝人发愿偈(并)(慈照宗主)
* 修进工夫(虎溪尊者)
* 专意一念(同上)
* 开示 (明莲池大师)
…… (第 0261a 页)
周而复始。但须精熟。不必贪多。精熟后。尤贵博
问先知。深解义趣。销归自性。方不枉费工夫。方便者。
莲池大师
作福图说。条列如左。其四料简曰。

作福不念佛。福尽还沈沦。念佛不作福。入道多苦辛。
无福不念佛。地 (第 0289a 页)
是念。病苦也如是念。生
也如是念。死也如是念。如是一念分明不昧。又何必
问人觅归程乎。

** 开示 (明)莲池大师

妄念是病。念佛是药。久病非片剂所能疗。积妄非暂
念所能除。其理一也。莫管他妄念纷飞。只贵在念佛 (第 030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