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律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敦煌寫本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經集部類
阿含部類
不可道一朝权在手便把
令全施。须知有向上一窍始得。且作么生是向上一
窍。昔日灵鹫山中亲付饮光以及国王 王子大 臣广
令弘护。传示将来。毋使断绝。即今大司空岂翁居士
同大护法当道尊官一郡绅衿合词耑启。重开古寺
建 (第 0172b 页)
令全施。须知有向上一窍始得。且作么生是向上一
窍。昔日灵鹫山中亲付饮光以及国王 王子大 臣广
令弘护。传示将来。毋使断绝。即今大司空岂翁居士
同大护法当道尊官一郡绅衿合词耑启。重开古寺
建 (第 0172b 页)
风一段奇。
** 示西星白檀越
吾佛说法四十九年末后拈花饮光微笑将正法眼
藏付嘱又嘱梵王帝释国王 王子大 臣皆护持正法
自此祖祖相传到黔灵七十整代矣常念德微任重
恐不足承当大事今遇大檀越忠正贤明同护正法
现 (第 0518a 页)
** 示西星白檀越
吾佛说法四十九年末后拈花饮光微笑将正法眼
藏付嘱又嘱梵王帝释国王 王子大 臣皆护持正法
自此祖祖相传到黔灵七十整代矣常念德微任重
恐不足承当大事今遇大檀越忠正贤明同护正法
现 (第 0518a 页)
么勤深耕浅种农人之计勤五经四书文举之计勤
驰马试剑武举之计勤贸易货殖经商之计勤辟土
地而抚四夷国王 王子大 臣之计今日现前檀越当
期请主决不是如上所说之计计在于何在要将报
恩寺中荆棘化为赭垩瓦砾翻成梵宫令老僧 (第 0785b 页)
驰马试剑武举之计勤贸易货殖经商之计勤辟土
地而抚四夷国王 王子大 臣之计今日现前檀越当
期请主决不是如上所说之计计在于何在要将报
恩寺中荆棘化为赭垩瓦砾翻成梵宫令老僧 (第 0785b 页)
法忍。各腾身而去。又修法人带
至五□□身小指并放光明。其身自然如净
琉璃内外明彻。行人所居之国。国王 王子大
臣人民皆悉归伏。及诸虫兽飞行居地四足。
皆持香华而来供养。诸天散华作大法乐音
声。远彻十方世界。其所 (第 0655a 页)
至五□□身小指并放光明。其身自然如净
琉璃内外明彻。行人所居之国。国王 王子大
臣人民皆悉归伏。及诸虫兽飞行居地四足。
皆持香华而来供养。诸天散华作大法乐音
声。远彻十方世界。其所 (第 0655a 页)
语无诳语无嫉
姤无贪瞋痴者。曾入摩诃漫荼罗者。不贡
高心无怖畏心足智惠。如是阿阇梨应作坛。
或谓国王 王子大 臣商主长者婆罗门百姓大
富者。欲入坛时。阿阇梨取好净地结界。或
于城苑。或阿兰若。或在寺中。或在山中 …… (第 0063c 页)
咒供养。发遣诸佛菩萨金刚天
等散坛。弟子从此已后名得入金刚族三昧
邪坛。此通一切众用。
次说为国王 王子大 臣等坛法。其坛法。先须
于城外简择好地处。及园苑等。或近地边种
种花果园林莲花池等。四面各一里。地净 (第 0065a 页)
姤无贪瞋痴者。曾入摩诃漫荼罗者。不贡
高心无怖畏心足智惠。如是阿阇梨应作坛。
或谓国王 王子大 臣商主长者婆罗门百姓大
富者。欲入坛时。阿阇梨取好净地结界。或
于城苑。或阿兰若。或在寺中。或在山中 …… (第 0063c 页)
咒供养。发遣诸佛菩萨金刚天
等散坛。弟子从此已后名得入金刚族三昧
邪坛。此通一切众用。
次说为国王 王子大 臣等坛法。其坛法。先须
于城外简择好地处。及园苑等。或近地边种
种花果园林莲花池等。四面各一里。地净 (第 0065a 页)
第二十六法者。若有外人及国王 王子大
臣
百官等不信佛法者。取无疮瘢黄乳牛三头。
咒水草二十一遍。与牛吃之。每日欲取乳之
时。更加持牛。然 …… (第 0394c 页)
泻之。其持乳人。须著新衣
口云。乾闼婆儿善住及天帝释。今有此事。当
自处分。持真言人。当即入城见国王 王子大
臣百官外道不信佛法人等。其国王等见此
咒人。深心生欢喜。所说悉皆信受。得大信
心。无有改动。
第二 (第 0394c 页)
百官等不信佛法者。取无疮瘢黄乳牛三头。
咒水草二十一遍。与牛吃之。每日欲取乳之
时。更加持牛。然 …… (第 0394c 页)
泻之。其持乳人。须著新衣
口云。乾闼婆儿善住及天帝释。今有此事。当
自处分。持真言人。当即入城见国王 王子大
臣百官外道不信佛法人等。其国王等见此
咒人。深心生欢喜。所说悉皆信受。得大信
心。无有改动。
第二 (第 0394c 页)
寺中欲作恶事。侵恼比丘。应苦切语令其折伏。若
不折伏。不应直向王言。先语是恶人知识。次语王
夫人及 王子大 臣等。若是人舍恶便止。莫令得事。
○四与妇女同室宿戒。大乘同学。】
「若比丘。与妇女同室宿者。波 (第 0393a 页)
不折伏。不应直向王言。先语是恶人知识。次语王
夫人及 王子大 臣等。若是人舍恶便止。莫令得事。
○四与妇女同室宿戒。大乘同学。】
「若比丘。与妇女同室宿者。波 (第 0393a 页)
求好饮食钱财利养好名誉。以安乐自
巳故也。亲近等者。言因斯之故。相亲爱相近邻。而
朝夕依依。于彼国王 王子大 臣百官之家。以为亲
厚。恃彼豪贵之力。做作体态。仗势贪图。乞索不得
则行打拍。打拍不得则乃牵挽横逼。 …… (第 0055b 页)
。及其日久岁深。懈于持守。便生
慢心。故起不信之心偏邪之念。而毁犯诸佛大戒
者。岂可仍前得受一切国王 王子大 臣居士长者
檀越饮食衣服卧具医药种种供养耶。亦不得等
者。言不特不宜受供养巳也。而亦不得践国王土。 (第 0064c 页)
巳故也。亲近等者。言因斯之故。相亲爱相近邻。而
朝夕依依。于彼国王 王子大 臣百官之家。以为亲
厚。恃彼豪贵之力。做作体态。仗势贪图。乞索不得
则行打拍。打拍不得则乃牵挽横逼。 …… (第 0055b 页)
。及其日久岁深。懈于持守。便生
慢心。故起不信之心偏邪之念。而毁犯诸佛大戒
者。岂可仍前得受一切国王 王子大 臣居士长者
檀越饮食衣服卧具医药种种供养耶。亦不得等
者。言不特不宜受供养巳也。而亦不得践国王土。 (第 0064c 页)
但犯轻垢。答。以王
臣在家。未堪制重。而其得罪。感报实重也。仁王经
云。佛告波斯匿王。后五浊世。国王 王子大 臣。自恃
高贵破灭吾法。横作法制。不依佛教。制我弟子。不
听出家。造佛塔寺。立统官制。安籍记录僧事。 (第 0762a 页)
臣在家。未堪制重。而其得罪。感报实重也。仁王经
云。佛告波斯匿王。后五浊世。国王 王子大 臣。自恃
高贵破灭吾法。横作法制。不依佛教。制我弟子。不
听出家。造佛塔寺。立统官制。安籍记录僧事。 (第 0762a 页)
初为利亲附。二非理告乞。三举非
结过。
○初为利亲附。】
「自为饮食钱财利养名誉故。亲近国王 王子大 臣百
官。」
【发隐。为饮食等。拣非为道也。自为。拣非为众也。出
家不得亲近王臣。正为此等辈耳。如 (第 0190a 页)
结过。
○初为利亲附。】
「自为饮食钱财利养名誉故。亲近国王 王子大 臣百
官。」
【发隐。为饮食等。拣非为道也。自为。拣非为众也。出
家不得亲近王臣。正为此等辈耳。如 (第 0190a 页)
仁王般若经云。佛告波斯匿王。吾灭度后。正
法欲灭。此经三宝。付诸国王。建立守护。大王。后五
浊世国王 王子大 臣。自恃高贵。破灭吾教。制我弟
子。不听出家。造佛塔寺。从今以后。广度比丘比丘
尼。造佛塔寺经像。此 (第 0216b 页)
法欲灭。此经三宝。付诸国王。建立守护。大王。后五
浊世国王 王子大 臣。自恃高贵。破灭吾教。制我弟
子。不听出家。造佛塔寺。从今以后。广度比丘比丘
尼。造佛塔寺经像。此 (第 0216b 页)
罪无自性。理具真常。当知事不毁
心。道方合辙。故梵网经心地品云。若佛子与人受戒
时。不得拣择一切国王 王子大 臣百官比丘比丘尼
信男信女淫男淫女十八梵天六欲天无根二果黄
门奴婢一切鬼神。尽得受戒。此言一切众生咸 …… (第 0602c 页)
身血。弑父。弑母。弑和尚。
弑阿阇黎。破羯磨转法轮僧弑圣人。是也。是当拣去。
不容授戒。其馀不问国王 王子大 臣百官比丘比丘
尼信男信女淫男淫女十八梵天六欲天子无根二
根黄门奴婢鬼神畜生。尽得受戒。比丘具坏色衣 (第 0614a 页)
心。道方合辙。故梵网经心地品云。若佛子与人受戒
时。不得拣择一切国王 王子大 臣百官比丘比丘尼
信男信女淫男淫女十八梵天六欲天无根二果黄
门奴婢一切鬼神。尽得受戒。此言一切众生咸 …… (第 0602c 页)
身血。弑父。弑母。弑和尚。
弑阿阇黎。破羯磨转法轮僧弑圣人。是也。是当拣去。
不容授戒。其馀不问国王 王子大 臣百官比丘比丘
尼信男信女淫男淫女十八梵天六欲天子无根二
根黄门奴婢鬼神畜生。尽得受戒。比丘具坏色衣 (第 0614a 页)
寺中欲作恶事。侵恼比丘。应
苦切语。令其折伏。若不折伏。不应直向王言。先与
是恶人。知识次语王夫人及 王子大 臣等。若是人
舍便止。莫令得事。
此戒大乘同制。梵网经云。斗遘两头。谤欺贤人。罪
结轻垢。】 (第 0405c 页)
苦切语。令其折伏。若不折伏。不应直向王言。先与
是恶人。知识次语王夫人及 王子大 臣等。若是人
舍便止。莫令得事。
此戒大乘同制。梵网经云。斗遘两头。谤欺贤人。罪
结轻垢。】 (第 0405c 页)
。并最初未制戒
等。
会采 根本律云。不得附肩。不应肩相接。不应连
手入白衣舍。
僧祗律云。若是 王子大 臣本习未除。应当教言。汝
今出家。当舍此俗仪。从比丘法 若欲呼人。不得
双举两手。当以一手招。】 (第 0473c 页)
等。
会采 根本律云。不得附肩。不应肩相接。不应连
手入白衣舍。
僧祗律云。若是 王子大 臣本习未除。应当教言。汝
今出家。当舍此俗仪。从比丘法 若欲呼人。不得
双举两手。当以一手招。】 (第 0473c 页)
恶知识,不起大邪见,永隔阐提,正是王子时系珠人也。
何以得知?下合言正旨舍利弗等诸声闻是。以此验知, 王子大
乘解伏大邪见不起也。
又问:王子时大乘想解,为当永伏,为当暂伏也?
又解:解有二种。
一解永伏 (第 0331a 页)
何以得知?下合言正旨舍利弗等诸声闻是。以此验知, 王子大
乘解伏大邪见不起也。
又问:王子时大乘想解,为当永伏,为当暂伏也?
又解:解有二种。
一解永伏 (第 0331a 页)
清净大菩提心坚因
不退。
* 无量义经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
万二千人俱文殊师利法 王子大 庄严菩萨
等八万人俱是诸菩萨皆是法身大士戒定
慧解脱解脱知见之所成就其心禅寂常在
三昧恬安憺怕无为无 (第 0568a 页)
不退。
* 无量义经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
万二千人俱文殊师利法 王子大 庄严菩萨
等八万人俱是诸菩萨皆是法身大士戒定
慧解脱解脱知见之所成就其心禅寂常在
三昧恬安憺怕无为无 (第 0568a 页)
奴婢。
更从索物。下至索一斗半斗。如其不与。及
被嗔责。起是恶心。皆堕恶道。
复次善男子。一切国王 王子大 臣长者居士
婆罗门等。教汝行法。若见众僧。莫问多少。
勿简持戒破戒及与大小。应生敬重。不得
轻慢。若 (第 1419c 页)
更从索物。下至索一斗半斗。如其不与。及
被嗔责。起是恶心。皆堕恶道。
复次善男子。一切国王 王子大 臣长者居士
婆罗门等。教汝行法。若见众僧。莫问多少。
勿简持戒破戒及与大小。应生敬重。不得
轻慢。若 (第 1419c 页)
萨行处。
△二释近处。分三。
一即远论近。复分十。一远豪势。】
「云何名菩萨摩诃萨亲近处(至)国王 王子大 臣官长。」
【此下释近处。明远十恼乱。乃即远论近。其第一远
豪势。以免轻贱之辱也。势位之尊。莫若当 (第 0749a 页)
△二释近处。分三。
一即远论近。复分十。一远豪势。】
「云何名菩萨摩诃萨亲近处(至)国王 王子大 臣官长。」
【此下释近处。明远十恼乱。乃即远论近。其第一远
豪势。以免轻贱之辱也。势位之尊。莫若当 (第 0749a 页)
。初约一法。二约二法。三约三法。皆安乐行)。】
「云何名菩萨摩诃萨亲近处。菩萨摩诃萨。不亲近国
王 王子大 臣官长。」
【(此下释近处明。远十恼乱。乃即远而论近也)。】
「不亲近诸外道。梵志尼犍子等。及造 (第 0270b 页)
「云何名菩萨摩诃萨亲近处。菩萨摩诃萨。不亲近国
王 王子大 臣官长。」
【(此下释近处明。远十恼乱。乃即远而论近也)。】
「不亲近诸外道。梵志尼犍子等。及造 (第 027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