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佛部
回望彭湖。为西江捍门。尽三
叠泉。最奇绝处也。峰下诸兰若中净妙。前五里。曰白
鹿洞。为晦庵书院。传有 李青莲 书堂。不可考。五老首
拖冈岭。随含鄱分水。绕西而南。下至星渚。为南康郡
城。此五老之南面也。其乾岭北 (第 0639a 页)
叠泉。最奇绝处也。峰下诸兰若中净妙。前五里。曰白
鹿洞。为晦庵书院。传有 李青莲 书堂。不可考。五老首
拖冈岭。随含鄱分水。绕西而南。下至星渚。为南康郡
城。此五老之南面也。其乾岭北 (第 0639a 页)
长斋一室事空王。心地时焚般若香。遥想日长趺坐
处。静听鸟语出山光。
** 寄谢青莲居士
常忆 青莲居士 身。梦魂时对镜中人。知君深得无生
意。自信居尘不染尘。
** 鼎湖山居
历尽风波总是非。此心久巳 (第 0737a 页)
处。静听鸟语出山光。
** 寄谢青莲居士
常忆 青莲居士 身。梦魂时对镜中人。知君深得无生
意。自信居尘不染尘。
** 鼎湖山居
历尽风波总是非。此心久巳 (第 0737a 页)
圣境现前第六
* 阿氏多(一首)
* 吕纯阳(六首)
* 惟岸(一首) 李青莲(一首) 延寿(一首)
* 萝月(一首)
* 北山(六首)
* 一元(三首)
* 中 …… (第 0793c 页)
。
残月钟声欲晓天。如何高枕尚安眠。请看竹马风鸢
日。忽到头童齿豁年。休逐世波沈黑业。快称佛号育 青莲。 乐邦归去须归去。莫待他人把手牵。
** 劝念佛沈芝塘
生死不能了。劳劳何日休。劝君早念佛。即此是 …… (第 0798b 页)
类。宁栖净土且为民。
** 净土诗
追思父母未生前。痛彻心头得几年。面目昨来遭毒
手。一腔热血葬 青莲。 净土诗耑 愚
贫室多为儿女苦。家饶又虑子孙稀。道人饭罢无馀
事。西望白云片片飞。 (第 0802b 页)
* 阿氏多(一首)
* 吕纯阳(六首)
* 惟岸(一首) 李青莲(一首) 延寿(一首)
* 萝月(一首)
* 北山(六首)
* 一元(三首)
* 中 …… (第 0793c 页)
。
残月钟声欲晓天。如何高枕尚安眠。请看竹马风鸢
日。忽到头童齿豁年。休逐世波沈黑业。快称佛号育 青莲。 乐邦归去须归去。莫待他人把手牵。
** 劝念佛沈芝塘
生死不能了。劳劳何日休。劝君早念佛。即此是 …… (第 0798b 页)
类。宁栖净土且为民。
** 净土诗
追思父母未生前。痛彻心头得几年。面目昨来遭毒
手。一腔热血葬 青莲。 净土诗耑 愚
贫室多为儿女苦。家饶又虑子孙稀。道人饭罢无馀
事。西望白云片片飞。 (第 0802b 页)
悔。
** 芙蓉阁建华严期疏
此山自 李青莲。 有秀出芙蓉之句。而九华之名始彰。
今印如开士。构一楼于化城寺侧。称之为芙蓉阁。倘
亦有味乎。 (第 0589a 页)
青莲 句也。开士复发弘愿。即于此阁转大
法轮。欲建三年华严道场。僧侣以十二为数。檀越以
八十一为缘。每缘于 …… (第 0589a 页)
来成道亦复坐宝莲华。而优钵罗波头摩等地狱亦
复名 青莲 华赤莲华。可见一名一喻。一事一法皆悉
具足十界。诚在当人之迷悟顺逆何如耳。不思议法
性体非群相。不碍 (第 0589b 页)
** 芙蓉阁建华严期疏
此山自 李青莲。 有秀出芙蓉之句。而九华之名始彰。
今印如开士。构一楼于化城寺侧。称之为芙蓉阁。倘
亦有味乎。 (第 0589a 页)
青莲 句也。开士复发弘愿。即于此阁转大
法轮。欲建三年华严道场。僧侣以十二为数。檀越以
八十一为缘。每缘于 …… (第 0589a 页)
来成道亦复坐宝莲华。而优钵罗波头摩等地狱亦
复名 青莲 华赤莲华。可见一名一喻。一事一法皆悉
具足十界。诚在当人之迷悟顺逆何如耳。不思议法
性体非群相。不碍 (第 0589b 页)
器。易于获益
是名咒王。诚不思议导迷方便也。明万历间。有净居
洁大师。辑显密要言。一卷。天启间。古虔 青莲居士 谢
于教。编辑准提净业。三卷。序谓所编。即显密圆通之
旨。而首及布字法。先持诵。而后观行。又以多字难 (第 0556c 页)
是名咒王。诚不思议导迷方便也。明万历间。有净居
洁大师。辑显密要言。一卷。天启间。古虔 青莲居士 谢
于教。编辑准提净业。三卷。序谓所编。即显密圆通之
旨。而首及布字法。先持诵。而后观行。又以多字难 (第 0556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