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而华食而精此于身心有何紧要其他推此
可知至大利害处老也病也死也止此只身独当一
面之孤注到钟鸣漏尽时光 景帝
王卿相以至垊庶
总无人可代总同一结煞不增分毫思及此不由人
不当下心灰了也。

东坡在惠州时佛印致书云 (第 0080a 页)
期谓众曰吾行矣端坐而
逝师尝于湖东寺开五会念佛感祥云宝阁睹阿弥
陀佛及二菩萨身满虚空又于并州五会念佛 代宗
皇帝宫中闻念佛声遣使追寻乃见师劝化之盛遂
诏入京教宫人念佛亦及五会号五会法师。

唐少康缙云仙都人十 (第 0086c 页)
寺。今不知所在。初梁武遇祖。因缘未契。及
闻化行魏邦。遂欲自撰师碑。而未暇也。后闻宋云事。
乃成之。 代宗。
谥圆觉大师。塔曰空观(年号。依纪年通谱 通论曰。传 (第 0419b 页)
于少林寺供养。

○初梁武遇祖因缘未契。及
闻化行魏邦。遂欲自撰师碑而未暇也。后闻宋云事。
乃成之。 代宗
谥圆觉大师。塔曰空观。

** 慧可大师

得法传衣事迹。达磨章具之矣。自少林托 (第 0384a 页)
分座于多宝世尊之后。其激扬法化。为人天眼者。斑
斑较著焉。今观祖奇二公。以去来自在三昧。克壮一 代宗
猷。岂偶然哉。或以九峰侍者之机。而[曰/月]按之。所
谓夜郎王初具君臣不知汉大也。

* 护国此庵元 (第 0592a 页)
欠一著若是越格底人和声便打不致
遭文殊一杓恶水。】

「举忠国师无缝塔。」

【拈云国师良久巳破一缝 代宗
不会补得浑全
耽源起模画样则不无欲梦见无缝塔天地悬
殊。】

「举肃宗命忠国师试验三藏忠问藏云汝得他 (第 0347a 页)

代宗
匠把臂其行然虽如是复以拂子画一画云更
须知有者个消息众中还有知得者么众皆默然师
云无人会此意令我忆卢 (第 0700a 页)
拈起布毛吹万国春光溢草庐多少寻枝摘叶
诸西秦东鲁枉崎岖。】

「国师无缝塔。」

【拈云国师父子俱向 代宗
手里纳一场败阙无缝塔
子至今犹在还见么。

东西无量由旬阔南北恒沙刹土长十世如来埋一
冢悠然昼夜放毫 (第 0301a 页)
湖东寺。开五会念佛。感祥云宝阁。睹阿弥陀
佛及二菩萨身满虚空。又于并州五会念佛。
代宗皇帝
宫中闻念佛声。遣使追寻。乃见
师劝化之盛。遂诏入京。教宫人念佛亦及五
会。号五会法师。

赞曰。感梦 (第 0131a 页)
林寺。既毕。谓众
曰。吾事毕矣。数日别众坐逝。推波利之言。果三年也。
师于并州。行五会。教化人念佛。 代宗
于长安宫中。常
闻东北方有念佛声。遣使寻之。至于太原。果见师劝
化之盛。遂迎入禁中。教宫人念佛。亦及 (第 0364b 页)
太祖
* 建文帝
* 成祖
* 仁宗
* 宣宗
* 英宗 景泰帝
宪宗
* 孝宗
* 武宗
* 世宗
* 穆宗
* 神宗
* 光宗 (第 0921a 页)
尽去。出榜谕众固守。议始
定。鞑众每夜。见帝帐房上。火光隐隐。若黄龙
交腾其上。近视不见。 景皇帝

宣宗第二子。吴贵妃所生。初封郕王。英宗北
狩。奉孙太后懿旨。皇太子幼冲。未能践祚。以
帝年长监国。既 (第 0945c 页)
不可殚述由是月
馀方出其界后抵吴越始见丰邦复自庆曰若无此
地几倾命矣初参雪浪和尚次谒云栖大师凡属当 代宗
匠莫不访见[言*恣]决心疑既而飘南海礼洛伽由
顺风出岛以至天台华顶峰王经洞见其寒威逼迫
势欲摩空遂与 (第 0770c 页)
较轻净土之因果又何如
哉此为上根大器解粘去缚破执而说不知者谓自
贬其禅也所谓祖师无此语莫谤祖师好且历 代宗
师禅净兼修者载之典籍不啻十九何独疑此之甚
耶如子所云则宗师不足尚禅可尽废耶殊不知宗
师转身为宰官者只 (第 0663a 页)
唐太宗,笃志尚佛,迨无加矣,玄奘法师,没
世之日,高宗顾左右曰:朕失国宝矣!辍朝三日。玄宗,肃宗, 代宗,
宣宗,尚佛尤甚。代宗指南阳忠国师曰:国中无宝,此
僧乃国宝也。宋朝一十六主,合三百七十年之天下,王王 (第 0470b 页)
死汞银非自弃乎不能绝
后重苏寐与痴人说梦非自弃乎不能竿头进步死
欲执守真常非自弃乎不能深透五家僭谓当 代宗
匠非自弃乎不能道通德备冒欲出世为人非自弃
乎不能韬光敛彩怪欲显异惑众非自弃乎不能孤
峰坐断险欲将高就 (第 0747c 页)
四海夜涛寒。

** 赵州接赵王

跏趺迎上客。曲录对旌幢。不是家风别。他居礼乐邦。

** 国一见 代宗
来。起立

立在威仪外。全身在里头。重重赐龙袖。难掩面门羞。

** 中原之宝

至宝应难别。波斯双 (第 0497a 页)
不下禅床接二王

折脚禅床接断薪。犹堪伛坐揖高宾。明知列土熏天
富。难斗他家彻骨贫。

** 国一见 代宗
起立

法地安然不动移。振身而立亦相宜。勿于起坐经行
外。别讨大唐天子师。

** 文宗嗜蛤蜊

(第 0067c 页)
而开敷也。一切众生之所迷。迷此心也。三乘贤圣之
所悟。悟此心也。一大藏教之所开导。开导此心也。历 代宗
师之所指示。指示此心也。三观者观此心也。单
传者传此心也。累劫而脩。脩此心也。历位而證。證此
心也。 (第 0773c 页)
家力参。充火头。偶因火𦦨燎眉。照镜。忽然大悟。

丁卯十二年。

戊辰十三年。

己巳十四年。 景帝。
景帝庚午景泰元年。

禅师万峰支下东明普慈寂。

辛未二年。

佛灭后二千四百年。

壬申三年。 (第 027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