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佛部
六月霜。所经如蹈镬。安敢任疏狂。
幻迹元无住。逢山即当归。因看前路窄。转见此生微。
时抱桑间饿。常怀 漂母
饥。所欣无腊月。不望寄寒衣。

** 独坐

浮世吾身外。劳生逆旅中。谁能一只眼。豁尽十方空。
碧海 (第 0792b 页)
之锡。齐
襄委罪。故有坠车之祸。晋惠弃礼。故有弊韩
之困。斯皆死者报生之验也。至于宣孟悯翳
桑之饥。 漂母
哀淮阴之惫。并以一餐拯其悬
馁。而赵蒙倒戈之祐。母荷千金之赏。斯一获
万报不踰世。故立德闇昧之中。而 (第 0016c 页)
左右云龙袖拂开全体
现象王行处绝狐踪拈拄杖下座。

佛成道日玄溯道友请秉拂溯问如何是宾中宾师
云寄食 漂母
之淮阴如何是宾中主师云云长揪鲁
肃如何是主中宾师云阿斗受安乐如何是主中主
师云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与进云 (第 0800a 页)
谓之诃利帝母。皆由如来
善权示迹。俾后之学者依而行之。观其所行。用力甚
约。收功甚博。回视夫灵辄倒戈 漂母。
返哺之俦。诚有
天渊之间。所谓旷野鬼并诃利帝母者。今为佛弟子。
每食必出生饭者是也。所谓焰口鬼及婆罗 (第 0303c 页)
试心石

㟮屼高悬可试心。几回独立畏崖深。忽然脚踏虚空
碎。石上风生大地春(磬山修) 漂母


一诺千金肯背盟。始知义重见身轻。滔滔淮水长流
在。愧尽王孙怨不平(箬庵问三)

** 淮阴墓 (第 0078b 页)
韩淮阴

淮阴佐汉灭楚。既王矣。召 漂母
与之千金。召辱己少
年亦与之千金。夫报恩者人情之常也。不报怨而反
酬以恩。可谓有大人之量。君子长者之 (第 0028a 页)
碣迷荒草。同谁杖屦寻。

*** 暮秋宿龙兴寺

入寺烟霞古。金绳锁梵宫。译经人不见。咒水钵成空。 漂母
河边草。韩侯墓上松。夜深谁共坐。难听是秋风。

*** 示吴康虞

此生即晓梦。宠辱两俱非。三棹何时 (第 0363b 页)
在。妻子散来身亦愁。进食每怀 漂母
惠。弃家岂学子
长游。自惭未是忘情者。饶舌丰干劝普周。

生遭末劫苦干戈。贸贸流民载道过。出路无依情 (第 0530c 页)

子出见翳桑饿人问之。云不食三日矣。乃取食以饲之。后为晋灵嗾獓咬之。翳桑灵辄杀獓扶轮救之而出也)
漂母
哀于淮阴(淮阴侯韩信。未遇饥甚。见老母漂絮投之。母饷之。后佐汉封淮阴侯。
母已死。开坟以千金投内也)
(第 0620c 页)
及升车而不能行倏有一人扶轮而行。则脱其难。遂问曰。扶轮者谁。答曰吾桑间饿人也。为报一食之恩耳) 漂母
饷饭于韩信。终获捧金之报(史记。漂絮也。韩信布衣时。
尝钓于城下。
(第 0811a 页)
漂母
每饭至。先饷于信。后为齐王。回乡以捧黄金报恩于 (第 0811a 页)
漂母
也)

阴施出于不意。阳报皎于白日(阴闇也。阳显也。皎明也若赵盾漂
母。饭施于无心之间。后遇扶轮捧 ……
(第 0811a 页)
非阳报明于白日也)

况以倾家财发善意。其所得福利。巍如嵩泰。
浚如江海矣(倾倒覆也。浚深也如赵盾 漂母。
一饭之恩。尚获扶轮捧金之报。况于倾其家财而
发其善心用于布施者所获福利岂不巍大高广如嵩山泰岳浚深江海 (第 081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