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法華部類
妙宗钞慈云忏主净土忏愿仪决疑行
愿门天如则禅师净土或问大祐法师净土指归优
昙法师莲宗宝鉴智彻净土据要 道衍
净土善人咏
宗晓乐邦文类莲池弥陀经疏钞净土疑辨往生集
揆之诸圣尊宿或以身或以言劝化之盛彰明较著
耀古 (第 0048a 页)
记。西资钞△大智观经疏△优昙莲宗
宝鉴△石资乐邦文类△天如净土或问△大佑净
土指归△镜道二师念佛镜△ 道衍
善人咏△西斋
净土诗。以上略举最显数家。其馀赞扬净土者。不可
胜纪。愿一一考其人。阅其言。思其义。断 …… (第 0011a 页)
智彻净土元门据要(一卷)
* 优昙法师莲宗宝鉴(一卷)
* 镜道二师念佛镜(一卷) 道衍
净土善人咏(一卷)
* 四明石芝沙门宗晓乐邦文类(六卷)
* 龙舒净土文(一卷)

以上经论 (第 0011b 页)
谓少资云尔。

洪武十四年龙集辛酉夏五月莲华室主沙门道
衍序No. 1155
净土简要录
吴郡沙门  道衍 


庐山远法师念佛三昧诗序略曰念佛三昧者何思
专想寂之谓思专则志一不挠想寂则气虚神朗气
虚则智恬其 (第 0412a 页)
归瘗灵隐东冈。复分馀骼葬于西溪九曲
之原。时洪武二十四年辛未五月三日也。有三会语
录。 少师姚广孝

长洲人。自号逃虚子。年十四出家于妙
智庵。法名道衍。字斯道。元季兵乱。遨游江湖深自韬
晦。参径山愚庵 …… (第 0720b 页)
可以见少师矣。后病笃。上幸其第问
后事。对曰出家人复何所恋强之。终无言。泊然而化。
世寿八十有五。赠 荣国公。
谥恭靖。所著有道馀录一
卷。

*** 万寿仁禅师法嗣

**** 杭州径山南石文琇禅师

昆山李氏 (第 0720c 页)

曰。平展机筹不用誇。抑扬元属当行家。曹溪波浪如
相似。那得儿孙若稻麻。有续刻联珠颂古行于丛林。 (少师姚广孝
题师像赞曰。以此见定岩。指槐为柳。不以此见定岩。认辰作斗。若然则何以见定岩也。廓太虚而
为量。湛秋水 (第 0741b 页)
 宝叶源禅师 虎丘云禅师
径山月禅师法嗣
 南叟茂禅师
育王弥禅师法嗣
 育王德明禅师
径山及禅师法嗣
 灵隐忻悟禅师 少师 姚广孝
万寿仁禅师法嗣 (第 0656a 页)
坏。奉骨归。瘗灵隐东冈。复分馀骼。葬
西溪九曲之原。时洪武年辛未五月三日也。

**** 杭州府天龙 斯道道衍
禅师

长洲姚氏子。讳广孝。自
号逃虚。子年十四。出家于妙智庵。元季兵乱。遨游江
湖。深自韬晦。参径 …… (第 0491a 页)
半矣后病笃。上幸其第。问后事。对曰。
出家人。复何所恋强之。终无言。遂泊然而化。世寿八
十有五。上赠 荣国公。
谥恭靖。所著有道馀录一卷。行
(有赞灵谷定岩。戒道影曰。以此见。定岩指槐为柳。不以此见。定岩认辰作 …… (第 0491b 页)
于荐严有所造诣。洪武丙辰。侍佛心住灵谷
天界昙延。居记室。穆庵康恕中愠木庵聪咸作忘年
交。后出世台之 广孝。
迁紫箨及麻峪景山。明之补陀。
越之能仁末。主净慈。壬申净慈厄荧惑师。为一新蜀
王赐衲衣盂钵。永乐丙戌 (第 0496c 页)
 苏州虎丘云禅师(巳上二人径山愚嗣)
 南叟茂禅师(径山月嗣)
 育王东生德明禅师(育王弥嗣) 灵隐空叟忻悟禅师
  少师斯道
衍禅师(巳上二人径山及嗣)
 径山南石文琇禅师(万寿仁嗣) 嘉兴天宁力金禅师
 径山象源仁淑禅师(巳 …… (第 0008a 页)
旧。并无臆见。惟姚少师。系径山及法嗣。出世普庆。迁天龙。唱道甚久。且其得官后。励道益坚。仍从嗣法。称 少师斯道
衍禅师云。
* 续灯不列章次者。亟为补之。如径山范下断桥伦 (第 0013a 页)
五十五。踏断死生关。夜半日
卓午。茶毗。舌根数珠不坏。建塔灵隐东冈(径山及嗣)

*** 长洲广孝 斯道道衍
禅师

苏之相城人。族姓姚。乳名
天禧。年十四。出家于里之妙智庵。参径山愚庵及和
尚。咨叩禅要。尽得 …… (第 0069c 页)
以手加额曰。出家人复何所道。遂示寂。封荣国公。谥 恭靖。
后配享太宗庙庭。迁供大兴隆寺。世寿八十五。
所著有道馀录行世(径山及嗣巳上二人)

*** 杭州径 (第 0070a 页)
冈。复分
馀骼。葬于西溪九曲之原。时洪武辛未五月三日也。
有三会语录。行世。

**** 杭州府天龙 斯道道衍
禅师

长洲姚氏子。名广孝。自
号逃虚子。年十四。出家于妙智庵。元季兵乱。遨游江
湖。深自韬晦。参径 …… (第 0209b 页)
病笃。上幸其第。抚劳备至。赐金唾盂。问有何言。对
曰。出家人复何所道。遂泊然而化。世寿八十有五。赠 荣国公。
谥恭靖。后配享大宗庙庭。迁供大隆兴寺。所
著。有道馀录一卷。行世。

*** 万寿仁禅师法嗣 (第 0209c 页)
 庆寿璋禅师法嗣
  大庆寿海云印简禅师
南岳下第二十一世
 径山及禅师法嗣
  灵隐空叟忻悟禅师 天龙 斯道道衍
禅师
 万寿仁禅师法嗣
  径山南石文琇禅师
 径山铭禅师法嗣
  天宁西白力金禅师
 龙翔诉禅师法 (第 0379b 页)
大播。名都会邑。重币交至。师俱却之。其节概严冷。一
振风穴之风。 姚斯道。
以显望鸣当世。欲为师撰序。师
亦却之。 (第 0637c 页)
斯道
叹曰。嗟乎。倒岳倾湫之际。卓立当阳。挥
召不得者。若公也。至于跛鳖之行。飞龙之说。岂足恃
哉。识者。 (第 0637c 页)
云。还见者个么。百
尺竿头不知险。七十六年如电闪。去去青霄混此身。
何曾昧却者一点。

雪轩成禅师为 太子少师广孝姚公
火。君臣际遇少
人知。风虎云龙共一时。道德实能扶圣运。秉忠挟术
未为奇。恭惟示寂太子少师封荣国 (第 0235a 页)
恭靖公
姚公尊
灵。博儒通释迈古腾今。托迹空门。若琏嵩出于宋。尽 (第 0235a 页)
关彼我之行藏。

* 记

** 山谷亭记

琼华仙者自叙为国初进士张伯雍也官居鳌禁玉
堂中值燕王恃 道衍
和尚之灵南面帝业雍遂举家
离散矣后三年迤逦姑苏见母为苾刍尼尔乃剃除
近事自修长生法忠孝闻天没后神为受 (第 0526a 页)
开。讲楞严会解。听受缁素万馀指。年弥高德弥邵。耳。
目清明。颜貌奇古。性直而俭。道旧荣国 恭靖姚公

师。译主光公。讲经隐峰琮公。独芳莲公。月庭朗公。手
度高弟。左阐教兼大兴隆住山广通。万佛住山广辩 (第 0393b 页)
界三年。 姚广孝
等诸公。交章举住持。固辞还径山。其
嘉言善行。惜不得尽传。呆庵尝云。敬庵。尝主越中二
刹。既来龙河全 (第 0496c 页)
所梦。且曰。公其代吾
师乎。踰月梦观卒。有旨。命师主天禧。又三年。升左善
世。 太宗皇帝。举靖难。师 道衍公。
有辅翼居守功。及
即位 召衍。至自北京。 命主教事。师以左善世逊
衍。而巳居右。 上嘉从之。永乐四年 …… (第 0528a 页)
典。父母异之。命入无量寿院。礼永茂
为落发师。既长。屏迹龙山。穷日夜力于经史百氏不
辍。声誉隐然起。 少师姚公广孝。
善世洽公南洲。皆器
重之。而典记于洽公者甚久。永乐元年。主苏之永定。
六年。主松之延庆。逾年擢本府副 (第 0532b 页)
诸上善人咏
吴郡沙门  道衍

文殊师利菩萨(第一)

#+BEGIN_VERSE
「 智德巍巍七佛师
 金猊为座六铢衣
 因中 (第 0167b 页)
(永乐加谥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云)诏选高僧分
侍诸王。命僧道衍往燕府。住持庆禅寺。按
道衍即 姚广孝
也。姑苏人。幼出家为僧。好 …… (第 0932b 页)
读书工诗文。遇异人传术能知人休咎。及善
术数之学。太祖择名僧辅诸王。文皇帝时为
燕王。 广孝
自请于文皇曰。殿下若能用臣。臣
当举一白帽子与大王戴也。既而文皇自求广
孝于太祖许之。盖王上加白乃皇 (第 0932c 页)
。是时广
孝。已知燕邸异日之。必有天下为皇帝矣。洪
武未靖难兵起。皆 广孝
之谋也。永乐初。繇僧
录司左善世。径擢太子少师辅导东宫。复其
姓名。竟不蓄发娶妻卒。封 (第 0932c 页)
荣国公
谥恭靖享
太庙。按 (第 0932c 页)
姚广孝
之遇文皇。犹刘基之遇太祖。
皆佐命天界非偶然也。 (第 0932c 页)
广孝
在燕侍文皇时。
天寒甚。文皇出一对曰。天寒地冻水无一点
不成冰。 (第 0932c 页)
广孝
应声曰。国乱民愁。王不出头谁
作主。文皇大喜。后举兵令择日。至期疾风暴
雨。文皇谓曰。出师大风雨此兵 …… (第 0932c 页)
宫。异哉雪
岭之修。世人过者乎。天上人间经劫既广。忍
辱愈多。方成佛道。善被人世。法张寰宇。人有
斯道
者。天鉴神扶身后同游于佛境。若违 (第 0934b 页)
斯道
而慢佛者。则天鉴神知羁困地狱。与鬼
同处。直候拂石劫尽而方生。其斯忧乎苦乎。
一念同佛则百祸烟消化为 …… (第 0934b 页)
赐西番国师
诏曰。佛教兴于西土。善因博被华夷。虽无律
以绳顽。惟仁心而是则。大矣哉。妙觉难穷。昔
斯道
者顿悟三空。脱尘沦而出苦趣。永离
幽冥。使生者怀而死者慕。岂不圣人者欤。迩
来西番入贡。有僧公哥监藏 (第 0938a 页)
 诏开史馆。纂修太祖高皇帝实录 诏优贤
养老。垦田兴学。考察官吏。旌孝赈贫。掩骸埋
胔。赎鬻子减租 卓敬曰。夫萌而未动者
几也。量时而为者势也。势非至劲莫能动。几
非至明莫能察 三月京师地震求直言 召
解缙为翰林待诏 六月靖难兵起。以丘福
张玉朱能。为都指挥。以诛斋泰黄子澄为名
 燕王召 道衍
等共谋语。未几檐瓦飘坠地
而碎。王以为不祥。色殊不怿。道衍曰。此祥
也。王谩骂曰。汝何妄言。此乌得为 (第 0940a 页)
祥。道衍
曰。天意欲殿下易黄瓦。尔王乃喜。是日谋乃
定。

僧道衍者苏之长洲人。 姚广孝
也。初祝发为
相城妙智庵僧。法名道衍。字斯道。时相城灵
应观。道士韦应真者。读书学道法兼通兵机。 (第 0940a 页)
道衍
师之尽得其术。然深自藏晦人无知者。
已而至京口。赋览古诗曰。谯橹年来战血乾。
烟花犹自半凋残。五州山 (第 0940a 页)
近朝云乱。万岁楼
空夜月寒。江水无潮通铁瓮。野田有路到金
坛。萧梁事业今何在。北固青青眼倦看。其友
宗泐见其摇膝长吟笑之曰。此岂释子语耶。 斯道
(第 0940a 页)
斯道
汝薄南朝矣。既而宗泐举 (第 0940a 页)
道衍

燕。住持北平庆寿寺。或荐道衍文武异才。燕
王召见问曰。尔能卜乎。 (第 0940a 页)
道衍
操吴音连对曰
会会。即开襟出太平钱五文启王。自祝连掷
之睨王曰。殿下将无作皇帝乎。王叱曰。和尚 …… (第 0940a 页)
勿谬说。 道衍
悚然而退。他日实告之。 (第 0940b 页)
道衍

言辄合。因荐相术袁珙以决之。盖 (第 0940b 页)
道衍
尝游
嵩山寺遇珙。珙相之曰。宁馨胖和尚乃尔耶。
目三角彯白形如病虎。性必嗜杀。他日刘秉
忠之流也。 (第 0940b 页)
道衍
大笑。因此自负。王亦闻珙名。
托以勾逃军下召珙。至燕使者与饮于酒肆。
王易服杂卫士亦入肆。珙一见即趋 …… (第 0940b 页)
太平天子。王大喜。馆珙于道行
僧舍。世传二语云。辨宰相于嵩山佛寺。识真
主于长安酒家。谓此也。王时与 道衍
语。多
奇秘者王甚重之。 (第 0940b 页)
道衍
时或误尔汝王前。王
弗之责也。靖难之图实起于 (第 0940b 页)
道衍。
云燕王密
(第 0940b 页)
道衍。
以人心所向。对曰。天之所造何论民
心。自是遂以 (第 0940b 页)
道衍
为军师。

江北蝗有司请捕。上曰。朕以不德致蝗。又杀
蝗以重朕过。臣民极言朕失。俾得改。赦疑狱
捐逋 …… (第 0940b 页)
 八月祭告天地祖宗告出征也。戒北征诸
将士曰。昔萧绎举兵入京。而令其下曰。一门
之内自极兵威。不仁之极今尔。将士与燕王
对垒。务体此意。无使朕负杀叔父名 程济
初。以北方兵起议。为妄言系狱。赦之擢为翰
林。充军师护北征 赠王袆为翰林学士。谥
文节。

庚辰建文二年八月。承天门易名皋门。端门
为应门。午门为端门。谨身殿为正心殿 诏
举攸通文学。以处士唐愚为学士。

辛巳建文三年。燕兵败于东昌。初靖难兵起。 道衍
曰。师行必克。但费两日耳。及至此曰。 …… (第 0940b 页)
 以天子礼为建文发丧。遣官致祭。辍朝三
日 方孝孺持斩衰服。昼夜号哭。召至。上曰。
我家事耳。先生何自苦。命作诏授以纸笔。孝
孺大书数字。掷笔于地曰。死则死耳。诏不可
草 先是 道衍
托以上曰。南有方孝孺。素有
学行。武成之日必不降附。请勿杀之。杀之则 …… (第 0940c 页)
。即净写成帙。目曰道馀录。置
之几案。士君子有过余览是录者。知我罪我
其在兹乎。逃虚子序。

六月命 太子少师姚广孝。
往苏湖等府赈济。 (第 0941b 页)
广孝
初为僧。其姊尝戒之曰。汝既为和尚当
发慈悲心。盖知其好杀也。及预靖难。姊叹息
谓人曰。和尚慈悲当如是 (第 0941b 页)
耶。 广孝
既贵还吴。
往见姊。姊拒之曰。贵人何用至贫家。家为
不纳。 (第 0941b 页)
广孝
乃易僧服而往。姊坚不肯出。家人
劝之。姊不得已出立堂中。 (第 0941b 页)
广孝
即连下拜。姊
曰。我安用尔拜许多耶。曾见做和尚不了底。
是甚好人。言毕遽还户不复再见。 …… (第 0941b 页)
言竟
遂寂。有呆庵语录。轰轰然宗门伟人也。

乙未十三年 丙申十四年 丁酉十五年
 戊戌十六年。 太子少师姚广孝
卒。追封荣国公谥恭靖。有
道馀录见前 十二月敕修武当山宫观成。赐
名曰太岳太和之山。山有七十二峰。三 …… (第 0942b 页)
 赐三公及六卿天元玉历祥异赋。谕曰。天
道人事未尝判为二途。有动于此必应于彼。
朕少侍太祖。每教以慎修敬天。未尝敢怠
 加赠少师荣国公谥忠靖。 姚广孝
等四人。并
配享文皇帝庙号 诏免税粮。上曰。救民之
穷。当如救焚拯溺。不可迟疑 上曰。恤民宁
过厚。 …… (第 0943c 页)
士奇图书曰。忠方贞靖 赐胡濙图书曰。清
恭靖。
丁未宣德二年。讲孟子。讲官言。太公以救民
为心。伯夷以君臣之义为重。上曰。太公之心
在当时。伯夷 …… (第 0944a 页)
改元天顺。至甲申正月十七
崩。在位前后共二十二年。寿四十八。上徽号
曰。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 广孝
睿皇帝。庙号英宗。葬裕陵。

丙辰正统元年十月。命僧录司。复照洪武旧
制。造僧人周知册。优免先圣先贤 (第 0944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