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釋家類
別集類
宗教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敦煌寫本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大集部類
本緣部類
阿含部類
上下智。是人具足如是八智。凡有所说具十
六事。一时说。二至心说。三次第说。四和合
说。五随义说。六喜 乐说。
七随意说。八不轻
众说。九不诃众说。十如法说。十一自他利说。
十二不散乱说。十三合义说。十四真正说。 (第 0462b 页)
 我见持戒人
 光明庄严身
 七宝妙台阁
 诸天为给使
 众宝为床帐
 摩尼华璎珞
 值遇未来佛
 娱 乐说
胜法
 我见破戒人
 堕在泥犁中
 铁犁耕其舌
 卧在铁床上
 融铜四面流
 烧煮坏其身
 或处于刀 (第 0478a 页)
一法
辩。二义辩。三词辩。四了了辩。若具此辩而外道不伏者。无有是处。又胜思惟论云。菩萨有七种德。皆依 乐说

才。何等为七。一种种 (第 0683a 页)
乐说
辩才。二无滞 (第 0683a 页)
乐说
辩才。三坚固 (第 0683a 页)
乐说
辩才。四了了 (第 0683a 页)
乐说
辩才。五不怯弱 (第 0683a 页)
乐说
辩才。六
相应 (第 0683a 页)
乐说
辩才。七任放 (第 0683a 页)
乐说
辩才。此八地菩萨得也)是时吉古师子。名拘律
陀。姓大目揵连。是舍利弗友。二人才智德行
互同。行则俱游 (第 0683a 页)
法语比丘二万年中无有睡眠。
然后上升虚空。一多罗树。结跏趺坐。满一千
年不动不摇。法喜为食。获得比智 乐说

碍。

又譬喻经云。罗阅祇国沙门。坐自誓曰。我不
得道终不起欲睡眠心。作锥长八寸刺两髀。
痛不得 …… (第 0898a 页)
乱。是名正念精
进。

又六度经云。复有四种精进具足智慧。何等
为四。一勤于多闻。二勤于总持。三勤于 乐说。
四勤于正行。

**** 感应缘(略引五验)


* 晋沙门帛僧光
* 晋沙门竺昙猷 (第 0899c 页)
运。毗尼独揭。净土专门。使
狂子知归。淳风可挹。禅者自南中来。无不备询起居。
知法体轻安。色身康健。 乐说
无碍。应机不倦。微细之
制。不减迦维。何幸衰世末流。遇斯弘范每一兴怀。五 (第 0548b 页)
 大论第十云。预流.一来。断一切支一分。
无全断者。虽有七生。于色.无色及第八有
皆不更受。然有预流作不还已后生彼故
今通作论。不还欲界一切。色.无色不定。阿
罗汉一切已断。正与此同。此中断义至下
自知。此门兼解果断分齐。

论。十乐舍俱至非受俱故。

述曰。十三三受
俱门。依当起位十支与乐受.舍受俱。除受
支及老死支。受不与受相应。是自体故此
约一识。若依多识得俱起故。此中所辨相
应名俱。非谓世并名为俱。故受不与受
俱也。及除老死。老死位中。多分无乐及客
舍故。非谓第八主舍亦无。十二支中十一
支苦受俱。如前加老死。但除于受。非自体
俱如前理说。老死多起忧悲等苦。故大论
第十但云乐.舍除二与馀俱行。若苦受及
所除中一。此中别解。其忧.喜受同苦. 乐说。
此生支位宽故有乐.舍。

论。十一少分至故不说之。

述曰。十四三苦
分别门。十一少分坏苦所摄。十 (第 0533a 页)
第十一说。第九地菩萨。用法无碍智知诸
法自相。以义无碍智知诸法差别相。以辞
无碍智知不坏说诸法。以 乐说
无碍智知
诸法次第不断说也 又解。第一知法无
体性。第二知法生灭相。第三知法假名。而
不断假名法说。 (第 0589b 页)
法相难说不如不说。上半正
明空义甚深。如法华云。我所得智慧微妙最
第一。大品亦云。我初成佛常乐默然不 乐说
法。下半明众生钝根障佛。不得早说大乘。
亦如法华云。众生诸根钝著乐痴所盲。如斯 (第 0151b 页)
或一官不效。嗜鲍逢
宰相之诮。学俭得参军之讥。而自以结根天
苑窃高前载。是以匪惧尘黩复敢上闻。伏愿 乐说
大慈特垂矜许。放光动地。不以法妨俗。
随机逗药。不以人废言。俾兹含生凡厥率土。
心花成树共转六尘。镜 …… (第 0234c 页)
清梵傍吐香烟。被净居之服。升
须弥之座。八种妙声发言无滞。十方竦听随
类得解。甚深之义在挹注而难竭。 乐说
之辩
既往复而弥新。至如宿学耆僧。亟沦偏。执专
扶数轮。未了经文。变小意以称量。仰大尊 (第 0235c 页)
塞空界。积衣成座散华至膝。三千化秽土
之质。火宅有离苦之期。恶道蒙休泥犁普息。
莘莘学侣济济名僧。皆 乐说
如辨才。智慧
如身子。踰乎青目黑齿。高彼广膝赤髭。咸符
泻瓶之思。并沾染氎之施。如金复冶似玉
更雕。 …… (第 0241b 页)
通志神以知来。其迹同凡其源莫测。故以心
苞四忍行合三空。慧比文殊玄如善吉。总持
均阿难之德。 乐说
有富楼之功。思媚我皇起
予正法。宣弘此论大盛乎京师。负笈争趋怀
铅来远。无劳冠军之势。自倾卫容。固有 (第 0244c 页)
香出。

铅锡
役川反说文青金也尚书青州
贡铅是也锡银铅之閒也。

作乐
五角反世本云黄帝世伶伦作 乐说
文五声八音总名乐也礼记
比音而乐之干戚羽毛谓之乐郑
玄曰八音克谐谓之乐。 (第 0907b 页)
求入无由。俄睹观音菩萨从堂徐出以手
攘却行马低迂相接。斯须觉已与观音身
泯合不分。因而惊寤。自是之来 乐说
无尽
矣。或曰。入普门智乘利物悲。上合佛觉證
无上故。下合众生凡同体故。开则群灵混
成一法。得是心者 (第 0752c 页)
一闽僧怀一南康崇睿晋陵义宣钱塘谭
山寺惠鸾洛京法瑜崇元鹤林寺法励法海维
扬惠凝明幽灵祐灵一等。罔不成 乐说

才入法华三昧。众所知识物之依怙。天上
甘露正味调柔。人中象王利根成熟。音乐树
下长流福慧之泉。雪 (第 0796c 页)
顶记

止观明静。前代未闻。智者。大隋开皇十四年
四月二十六日。于荆州玉泉寺。一夏敷扬二
时慈霔。虽 乐说
不穷才至见境。法轮停转
后分弗宣。然挹流寻源闻香讨根。论曰。我
行无师保。经云。受莂于定光。书言。生 (第 0001a 页)
调伏。即是理观调眠也。合调三事即为三
番。大经云。六波罗蜜满足之身。调如此身
令不宽不急。大品云。 乐说
辩卒起是为魔
事。不卒起亦是魔事。卒起者卒行六度是
急。卒放舍是宽。不急不宽是身调相。调息
者。以禅 (第 0047c 页)
入一音辞。知一界即解十界无
有挂碍。名辞无碍。又法是四谛法门。义是
四种道谛。辞是四种苦谛(云云) 乐说
无碍者。
以四种四谛巧赴机缘。旋转交络说不可
尽。令他乐闻。于一字中说一切字。一切 (第 0096c 页)
洞之北。

赞曰。云庵以天纵之姿。不由师训。自然得道。特定宗
旨于黄龙而巳。其沮坏义学。剖发幽翳。以 乐说
之辨。
洗光佛日。使舒王敬诚心服。至献名于 天子。施第
为宝坊。道显著矣。然犹掉头不顾。甘自放于万壑 (第 0538b 页)
是之理。云
庵曰。如许多灰烬将置何处。讲师舌大而乾笑曰。不
知。云庵亦大笑曰。汝所讲者。纸上语耳。其 乐说
无碍
之辨。答则出人意表。问则学者丧气。盖无师自然之
智。非世智可当。真一代法施主也。

二祖大师服 (第 0247b 页)
议中,闻法踊跃心悲喜,如是之人应为
说。」第三、彼论又云:「有二种人,得福无量
无边。何等为二?一者 乐说
法人,二者乐听
法人。」是故阿难白佛言:「舍利弗、目连,何以
所得智慧、神通,于圣弟子中最为殊胜?」 (第 0004c 页)
劝进其心。即得往生。兜率无此二菩萨故。但
自进上生。六经论劝生处多少别。极 乐说
处。
经经中赞。论论中劝。兜率说处。何但经赞处
稀。亦论劝处少。七观古来大德。趣向者多少
别。极乐上 (第 0100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