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佛部
师放下柴。申曰。担
不起那。师担柴便行 上堂。拄杖怀胎产俊英。拖泥
带水到金城。人天共集无他事。但了 生生本
不生。蓦
竖拄杖曰。尔等诸人。看这根拄杖。是有生。是无生。一
僧曰。天下人共一鼻孔。师以拄杖。蓦头打 (第 0487c 页)
英杰积善种德。一句合头千车共辙。即日恭惟我
故檀越清翁老朝奉。智者国师种族。义乌县里老成。
八十四年 生生本
不生。行而能说说而行。八十四年
死死亦不死。子又生孙孙又子。三年之丧孝也。今日
之葬礼也。天之清。翁 (第 0265a 页)
有心
空及第汉异日高踞瓮门莫孤负马簸箕好下座。

西明若海长老七旬迁化值诞日礼忏请上堂七十
年前此日 生生本
不曾生七十年来此旦死死本不
曾死生本不曾生万年树上挂虬藤死本不曾死梧
桐叶落秋风里政恁么时谁去谁来奚 (第 0337c 页)
生举扬遂挥拂云净法界内任逍遥于无所住常安
乐下座。

嘉兴总镇请上堂师拈拄杖卓一下云 生生本
不生
灭灭何曾灭即此无灭生示现于生灭昔有张拙问
长沙和尚云弟子尝闻千佛名经未审千佛居何国
土沙云黄鹤 (第 0329a 页)


 (菩萨戒弟子如明号云彻照慈号颖微助刻
 密印禅师语录第六卷伏愿道德永固世世流
 通法宝般若常
明生生
继续宗乘
康熙二十一年壬戍岁季秋月板入浙江嘉兴府楞
 严寺般若坊附藏流通本郡信士谢颖仙书梓士
 倪天 (第 0837c 页)
父晚径十五霜公因反因开天荒中五旋四县天
纲准不乱享神无方昼夜生死归大常层楼奥室阳
为堂井瓢灶火传灯光 生生本
无生代明而错行今
日青原烧此香时乘午会当阐扬别峰酌水朝故乡
供养万世恩无疆。

** 母吴太恭人忌日 …… (第 0834b 页)
甚东西作主。

** 天界老和尚生忌拈香

神前台盏纸灰供养后世批毛刮髓只得者滴眼泪
拈香云影里传声 生生
晦气且道将牛粪作香烧毕
竟为著何事年年腊月下一场雪梅花迸破山门翠
便礼拜。

** 啸峰大师讣至设灵 (第 0836c 页)
任是八臂那吒扑
不破。都道理随事变。事得理融。蟠桃三千年一度开
花。犹落人间数量。要续我佛慧命。苟非 明生生
不息
之机。那能会万物为一已。复卓拄杖一下云。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是则 (第 0583a 页)
生生
不息也。且道还假权
实照用也无。良久云。三千里外绝淆讹。

立夏日。朱华甫居士为母诞日请上堂。问。世 (第 0583a 页)
端豁空见彻娘生面莫把脚头上别船」
#+END_VERSE


#+BEGIN_VERSE
「 欲去谋 生生本
无试将何物堪为死死生不立透重关飞出红炉金弹子」 (第 0244c 页)
子于此日 生生本
不生心莲上座于此日死死本不
死生本不生无生可庆死本不死无死可追政当恁
么时且道释迦老子与心莲上座毕竟 (第 0016a 页)
年轮换有何极所以道去年如是今年如是乃至明
年后年无不如是既皆如是庆赞一句毕竟作么生
话会五十脩来皓月 明生生
皈命婆伽国。

上堂僧问如何是夺人不夺境师云张公醉倒街头
睡如何是夺境不夺人师云举头不见长安路如何 …… (第 0025c 页)
人自
有好风光这风光绝覆藏星辉彩帨月映前廊绿杨
倒影池塘闹鸟梦惊回过短墙要得母子相见么蓦
竖拂云死死 生生
无别路时临菱镜谩悲伤。

送法衣上堂僧问锦上添花则不问觌体离披事若
何师云拈来光宇宙进云法净师为和尚 (第 0028c 页)
正是现无相身说寂灭法与十方诸佛历代祖师
同居无上大涅槃中更教山僧说个什么岂不见云
人人自有通霄路死死 生生本
自如便下座。

小参举古人云百丈三日耳聋不在马祖一喝边黄
檗吐舌不在百丈耳聋处是汝诸人还识百丈黄檗 (第 0158c 页)
因子之子又为果。理无所存遍在于事。
即此生生是三德也。三德无非法身即同父父子
子无非肉身。递代句揭出 生生本
旨。三法中法身
为主故复指法身常住。正报既尔依报亦然。不但
以生等无生。且谓生法超于无生。能使行人信 (第 0832c 页)

亡失先心者。先心欲断结出生死。今反为 生生

惑。日将 (第 0832c 页)
生生
之法以究其心。自然舍正归邪破戒
导淫矣。口中好言等者。前是诸人之见。今是魔附
者所说。不但净秽无殊亦 (第 0832c 页)
也唯觉了诸法所生唯心所现说此有故
彼有者内无能取之心外无所取之境摄所摄本
无自性如镜中现像缘起本自无 生生本
不有何
说无因无因且无又何因缘杂乱之有若彼外道
种种计著既有能取及以所取不觉诸法唯心所
现外境界性本 …… (第 0684c 页)
不自生也
缘必待因而生缘不自生也是诸法从因缘和合
生本自无生外道智不及此谓一切无因生非由
因缘和合而 生生
既无因谁为之因无缘所生谁
为之果无因无果明是断见非吾缘起无生之旨
也百门义海曰达无生者为尘是心缘心为 …… (第 0685a 页)
于有无境上计著不舍
如来所说缘起如幻之法固不如是也大慧又疑
若惑乱如幻本无自性不同因缘生法者然馀惑 生生
不息应是幻为之因也佛谓非诸幻事为妄
惑因以幻不起诸过恶故所以不起过者以诸幻
事无情识分别故所以无情识 (第 0687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