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景德中吴 僧道原
集传灯录进于真宗。敕
翰林学土杨亿工部员外李淮太常丞王曙
同议校勘具奏。诏作序编入大藏颁行。天
圣中 (第 0551b 页)
传灯录 吴 僧道原
集释迦世尊初祖迦叶以
至东土禅宗传嗣诸祖机缘。为景德传灯录
三十卷进呈。帝览之嘉赏。敕翰林学士杨亿 (第 0862c 页)
。时以彼方古锥。仍收集内。遂从让祖。始江陵
城西天王寺道悟。而城东亦有天皇寺道悟。两师同
时同讳。后 道原禅师。
辑传灯录。认为一人。费尽后贤
笔舌。洞宗刊绪略。强归天王悟于洞。济宗辑严统。仍
收天王悟于济。少林闻 (第 0120b 页)
夏五月下浣西蜀高梁嗣祖沙门性
统题于普陀之正续堂。


* 凡例


* 传灯录。始于宋景德 道原禅师。
继则李遵勖居士集广灯。佛国白禅师成续灯。晦翁明禅师作联灯。雷庵受禅师著普灯。五灯盛行。其考详。其词博 …… (第 0378b 页)
 东升暟禅师(此后无传) 宗源绍禅师
 即庵隐禅师
灵谷谦禅师法嗣
 灵谷洁庵正映禅师
灵隐聚禅师法嗣
  宗衍
上座(无传)
净慈祖芳联禅师法嗣
 普明成禅师 净慈宗静禅师
  大鉴下第二十五世
二仰圆钦禅师法嗣 (第 0389c 页)
七十有五。涅槃生死不堕。虚空背上翻身。靠
倒飞来小朵。掷笔泊然而化。阇维。顶骨不坏。舍利无
算。门人 宗衍
等。敛诸不坏。塔于双桂庵。分爪发葬于
静乐。

*** 止岩成禅师法嗣

**** 衢州乌石杰峰世愚 (第 0218a 页)
武辛巳冬。朝廷刊大藏经律论将毕。 敕僧录司。
凡宗乘诸书。其切要者。各依宗系编入。(臣)某谨按。吴 僧道原。
于宋景德间。脩传灯录三十卷。真宗特命翰
林学士杨亿等。裁正而序之。目曰景德传灯录。自是
禅宗寝盛。相 (第 0001a 页)
三卷第三十四叶。亦如是载。故不重录)

* 附录人天眼目所载觉梦堂重较五家宗派序

皇朝景德间。吴 僧道原
集传灯三十卷。自曹溪下。别
为两派。一曰南岳让。让出马大师。一曰青原思。思出 …… (第 0545a 页)
皇寺道
悟。婺州东阳人姓张氏。嗣石头。元和二年丁亥化。协
律符载所撰碑。二碑所载。生缘出处甚详。但缘 道原
采集传灯之日。非一一亲往讨寻。不过宛转托人捃
拾而得。其差误可知也。自景德至今。天下四海。以传
灯为 (第 0545b 页)
派别。洋溢汎滥。遍满
天下。不有文字纪录事缘。又何以知其投针玄
趣。激电迅机。开示妙明之真性哉。此吴 僧道原。
传灯录之所有作。而
有宋真宗皇帝。诏翰林学士杨亿之所有叙而总
裁也。后斯辙者。曰广灯。续灯。联灯。 …… (第 0372a 页)
径千蹊悉归定慧。若心外求佛。何
异㸑尘以为糜性。外探宗真。髅吹砂而作饭。能使菩
提融彻。摩尼朗曜。明 宗衍
派。启迪沙门。难矣。然我
释迦文佛。迨夫达摩祖师方轨弘宣。既著明于西域。
分鏕显说。亦渐移于东土。阐 (第 0372c 页)
本朝吴 僧道原。
惧佛教之弗传。分祖立宗。次叙其说。
将以破学者之昏暗。犹灯之相续而明之。不可掩也。
噫嘻 (第 0064b 页)
道原
之作。有得于吾子思扬雄之意欤。二子语
道之传。则曰。自尧舜至于孔子子思孟诃氏。言道之
用。则曰。君子 (第 0064b 页)
道闇然而日章。又曰。圣人之道犹日中。
二者之言其 道原。
所谓之灯说乎。余于外典。虽未深
了。公馀稍休。未尝不以圆觉为应世法门。比因取此
集阅之。其叙述入道之 (第 0064b 页)
源深。可谓鲁一变而至
于道矣。然后百丈出丛林备则。有开堂入
室竖拂拈椎一千七百则葛藤蔓延寰宇。首
道原禅师
学士杨大年附马李遵勖辈作
传灯诸录。各若干卷。入我  国朝 成祖
文皇帝于万机之暇。乃于僧史传灯录间 (第 0901a 页)
六坐名山忘躯荷
法一时提唱机语皆开鉴人天单明直
指日虽刻布人间但未经入藏恐渐湮
没道忞伏见宋景德年中 僧道原
所著
传灯录三十卷颁降入藏元祐间明教
禅师契嵩所著辅教编三卷及传法正
宗记一十二卷亦赐入藏乾道七年僧 (第 0409b 页)
祭道林文 赞十六罗汉
二次

诗偈十九首 山居诗十二首

赞颂十三首

集列六十一人附见十五人。 道原禅师(衍)
  秋潭法师(月)  宗律禅师

昭庆律师(濡)  太白法师(砥)  石湖禅师(美)

竺元禅师(道 (第 0939b 页)
。及横枝言句。各于后述其
繇序。令学者明其嫡庶者矣。

** 觉梦堂重较五家宗派序

皇明景德间。吴 僧道原
集传灯三十卷。自曹溪下。列
为两派。一曰南岳让。让出马大师。一曰青原思。思出
石头迁。自两派下。又分 …… (第 0388b 页)
寺道悟。
婺州东阳人。姓张氏。嗣石头。元和二年丁亥化。律师
符载所撰碑。二碑所载。生缘出处甚详。但缘 道原

集传灯之日。非一一亲往寻讨。不过宛转托人捃拾。
而得其差误可知也。自景德至今。天下四海。以传灯 (第 0388c 页)
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大宗派而天
下枝叶蔓衍。其中学人冒滥师承。参證无据者。往往
僭窃公行而坏正法。于是有 道原禅师。
深为此惧。乃
披奕世之祖图。集诸家之语录由七佛以至法眼之
嗣。凡五十二世。一千七百一人。成三十卷。目 (第 0734c 页)
弘演重为开山郡
光禄大夫杨翥撰文记之演为育王住山别峰之孙
金山文海之子族居嘉禾识见通敏住承天永安在 道原禅师
之后 (第 0541b 页)
道原
嗣天台韶国师为法眼宗宋景
德间修传灯以进得赐入藏 (第 0541b 页)
道原
主承天永安演住
天宫亦从承天永安来是则天宫寺之有永安者盖
承天分枝也弘治间天宫永安师徒又蕃衍一析于 …… (第 0541b 页)
三分于寺实同宗焉天启五年后裔
机公字玄若严净毗尼丹碧轮奂惧无先德之嘉言
懿行后进失所模范乃考诸传灯采 道原禅师
机语
及住承天永安元正禅师上堂问答等语载在一册
以贻后人元正系临济宗为报本元禅师法嗣而弘
演无法偈垂 …… (第 0541b 页)
化方袍
圆顶何莫非释迦氏之子孙不得巳人异其宗家分
其谱而佛祖之道则一也彰大同之道启远裔之信
即使其祖 道原
而法元正慕前德而衍后修私淑之
义殆不远矣所云鸟无有不飞水无有不下业为佛
祖之徒其孰能自外于是世之系之 (第 0541c 页)
。一时提唱机
语。皆开凿人天。单明直指。日虽刻布人间。但未经入
藏。恐渐湮没。道忞伏见。宋景德年中。 僧道原
所著传
灯录三十卷颁降入藏。元祐间。明教禅师契嵩所著
辅教编三卷及传法正宗记一十二卷亦赐入藏。乾
(第 0373b 页)
日用中无非心念。如
不真参实究。其心念何能了之。动止思惟。莫非心念。
究竟坚固。终不得矣。是故当知。 宗衍
于教。一而二也。
教归于宗。二而一也。其真参实究捷经。名第一义。教
中具载。非废教也。高峰大师云。无 (第 0317a 页)
面授二祖者。岂假翻译。如祖初见梁
武帝。一问一答。梵语唐言岂有间乎。古人谓之禅
源知言哉。宋景德间。 道原禅师
集传灯录。而以七
佛偈冠于篇首。真得佛祖心法。故后代续灯录者
皆仍之。真万世法程也。

*** 初祖 (第 0724a 页)